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念佛堂

 

寶王念佛三昧論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飛錫禅師

  問:人生石火電光,一經蹉跎,悔無所及。修道之人,尚不親心,況親於身,況身外乎?常恐出息不還,屬於後世,狂風飄蓬,茫茫何之!願示一生之計。

  白話翻譯

  (客人)問:人生像石火電光一樣轉瞬即逝,一旦虛度人生,臨死的時候後悔不及。修道的人尚且不盡心,何況身體力行,何況身外之事?常常害怕出氣之後沒有進氣,屬於下一世了,就像狂風吹飄了斗篷,心裡茫茫然不知道會飄到哪裡!祈願(大師)開示一生能夠解脫的大計。

  對:《悲華經》阿彌陀佛昔為轉輪王,名無诤念,千子具足。於寶藏佛所發菩提心,取西方極樂淨土。諸經中知名佛、菩薩、聲聞等,皆昔之千子也。太子不瞬,觀音也。次摩尼,勢至也。次王眾,文殊也。次能伽奴,即金剛智慧光明菩薩。次無畏,即蓮華尊如來。次庵婆羅,即虛空光明菩薩。次善臂,即師子香菩薩。次泯圖,即普賢也。次密蘇,阿閦佛也。密蘇發心已來,行時步步,心心數法,常念諸佛。今登正覺,生妙樂剎焉。吾謂經行廣陌,徒步幽林,固當如密蘇之見。即鳴珂入仗,動佩朝天,肅肅羽儀,骎骎車馬,又安得不用心於步步間哉!夫含齒戴發,死生交際,未有無出入息者。世人多以寶玉、木槵等為數珠,吾以出入息為念珠焉。稱佛名號,隨之於息,有大恃怙。安懼一息不還,即屬後世者哉?余行住坐臥,常用此珠。縱昏昧,含佛而寢,覺即續之。必於夢中得見彼佛。如鑽燧煙飛,火之前相。夢之不已,三昧成焉。面睹玉毫,親蒙授記,萬無一失也。子宜勉之!

  白話翻譯

    (飛錫大師)答:

  問:《方等經》修無上深妙禅定,令繼想白毫,兼稱佛號,以祈勝定。然默念泉澄,三昧自至。何必聲喧裡巷,響震山林,然後為道哉?

  對:聲亦無爽。夫辟散之要,要存於聲。聲之不厲,心竊無定。有五義焉:拔茅連茹,乘策其後;畢命一對,長謝百憂,一也。聲光所及,萬禍冰消;功德叢林,千山松茂,二也。金容熒煌以散彩,寶華淅瀝而雨空,若指諸掌,皆聲致焉,三也。如牽木石,重而不前,洪音發號,飄然輕舉,四也。與魔軍戰,旗鼓相望,用聲律於戎軒,以定破於強敵,五也。喧靜兩全,止觀雙運,葉夫佛意,不亦可乎?《念佛三昧序》雲:“功高易進,念佛為先。夫玄音之扣,塵累每銷,滯情融朗。非天下之至妙,其孰能與於此!”《華嚴經》:“寧受無量苦,得聞佛音聲。不受一切樂,而不聞佛名。”然則佛聲遠震,開善萌芽,猶春雷之動百草,安得輕誣哉!

小結:1.念佛功德方便不可思議。

      2.念佛時觀想阿彌陀佛兩眉之間的白毫,同時念“阿彌陀佛”

      3.念佛不用念珠,跟著呼吸念佛

 

上一篇:要想發財必先修德!德不配位得財是災!
下一篇:鐘茂森:若衣服若飲食不如人勿生戚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