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慧法師:大乘、小乘、生活禅
大乘與小乘
這是一個大家比較關心的問題。我首先就這個問題的性質進行一些初步的探討。並希望通過這次夏令營大家能對佛教的幾個基本問題有一個比較清楚的認識。
不管是大乘也好,還是小乘也好,都是佛法。大乘佛教是在小乘佛教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是小乘佛教適應不同時空環境,在特定時空環境、特定文化環境、歷史環境下發展起來的。大乘佛教是建立在小乘佛教的基礎之上的。從佛教的本意來講,並沒有什麼大乘、小乘,只有人乘、天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的五乘佛教。嚴格說小乘佛教應該稱為南傳佛教,或者稱為巴利語系佛教、上座部佛教,這樣稱呼才不會傷害他們的感情。我們的大乘佛教則應稱為漢語系佛教或者是漢傳佛教、北傳佛教。
小乘佛教在歷史概念上來講,應該是包括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原始佛教包括佛陀時代到佛滅一百年左右佛教沒有分裂前的佛教。在佛陀涅槃後一百年左右由於戒律上的問題而產生了部派佛教。部派佛教開始只有兩派,就是上座部和大眾部。由於大眾部的發展,就逐漸產生了象大乘佛教這樣的思想。我們從現在的佛像上就可以看出,佛陀時代,佛教中就有不同的觀點和主張。在佛陀的僧團中,佛陀的親屬占了很大的比重。比如阿難尊者、難陀尊者、羅睺羅尊者。而另外一部分人是由當時社會上的一些外道的長者加入佛教而組成的,如大迦葉尊者等。所以當時在一些問題上多少就有一點不同觀點。隨著歷史的發展,逐漸就在佛教的教義、組織、戒律等方面形成上座部和大眾部。一般認為大乘佛教是由大眾部發展起來的,現在的南傳佛教就是接受了原來的上座部佛教的原貌。上座部與大眾部由戒律上的分歧逐步發展到思想上的分歧,才有了後來大乘佛教的發展。根據太虛大師的判攝,在原始部派佛教時期,是大隱小顯,大乘佛教在一個比較隱蔽的情況下傳播。而到了部派佛教後期,大乘佛教才很公開地出來傳播。這樣判攝說明大乘佛教跟小乘佛教同時傳播,是同時從佛陀那裡延續下來的。現在在南傳佛教國家以及台灣、日本的一些佛教學者認為大乘非佛說,這個問題一直爭論了很長時間,但是我們應該相信,佛教的經典是在歷史發展的過程中通過當時印度的羅漢、菩薩的傳播,逐漸地結集起來的,這個結集的根據就是他們在師師相承中記誦了佛陀言教。在部派佛教結束以後,才正式產生了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這兩派的佛教一個向南傳播,一個向北傳播。向南傳到了斯裡蘭卡,向北傳入了西域各國,最後傳到中國。
那麼大乘與小乘的根本區別在什麼地方?根本區別不外乎三點:第一就是行願的不同。地藏菩薩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普賢菩薩代眾生受苦;觀世音菩薩救苦救難三十二應等,無不顯示了大乘佛教的拯救精神、奉獻精神。我們每天在做功課的時候都要發四弘誓願,這是大乘佛教的根本願力,也是大乘佛教最具特色的宏大的願力。佛教裡有一種思想和我們今天所提倡的雷鋒精神多少有一些相通之處。《華嚴經·普賢菩薩行願品》裡講到“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這是願力的體現,奉獻精神的體現。在中國,在日本、朝鮮、韓國這些大乘佛教傳播的地區這種精神都非常完整地體現出來。中國佛教傳播了近兩千年,翻開中國佛教史,就可以看到在這將近兩千多年中,佛教經歷了種種的苦難、種種的曲折,但也到處體現了佛教救人救世的光輝事跡。不說別的,就說現在保存下來的風景名勝,全國將近百分之七十是佛教的,是佛教徒一代又一代的辛苦努力,才能保存這麼多的名勝古跡,名寺古剎。這是我國一千多年來的一筆無法估量的歷史財富,至今還在發生作用。這些都是佛教的願力的結晶,是佛教四眾弟子節衣縮食奉獻出來的精神財富。在上座部佛教裡也有種種利他的教導,種種具體的實踐。他們以證阿羅漢果為最終目標。南傳佛教國家當然也有一些輝煌的建築,如緬甸的大金塔。但大多數的寺廟都比較簡陋。從這些地方也能體現出願力的大小,修行的重點不同。南傳佛教重視的是每個人個體的修行,個人的寧靜和精神生活的充實。中國的大乘佛教同樣是要追求自身的安寧、安祥、完善。但是這種完善、安寧、安祥是要在奉獻當中來實踐,在利生當中來實行,在行菩薩道的同時來實現。它的先後次第是有一些不同。聲聞乘或者說小乘佛教與大乘佛教的最根本的區別就是行願不同。
第二是見地不同。大乘佛教認為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它這個即並不是說不需要有一個淨化的過程,而是在超越的過程當中就實現了兩者之間的平等。從四阿含乃至一切的大乘經典裡到處都充滿這樣的觀點。中國有一個成語叫“見賢思齊”,還有一個成語說“比及丈夫我亦爾”,中國古代人以堯舜作為做人的最高榜樣,所以又說“人人皆可為堯舜”。正是在這樣一些思想的鋪墊之下,佛教的人人皆可成佛,當下就是佛,即身即可成佛的思想在中國得到充分的發展。這是見地的問題,有這種見地才有這樣的追求。在禅宗裡面特別強調見地,強調見地與師齊減師半德,見過於師,方堪傳授。見什麼呢?就是要當機立斷地承認自己是佛,你才能有斷煩惱破無明的勇氣,才能有去掉一切習氣毛病的勇氣。如果我們認為自己離佛很遠,我們沒有成佛的希望,那麼他在修行上的上進心一定會受到影響。中國的傳統文化就告訴我們要立志高遠,所謂見地就是立志的問題,就是一個直下承當的問題。雖然在教下的理論中沒有很明顯地提出直下承當,但是有關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的意思,在許多大乘經典和其它各宗的經典裡也都體現得非常充分。
第三就是歸宿的問題。這是一個最重要的問題。南傳佛教徒認為證得涅槃後,關於法身常住還是不常住的問題不加討論。佛涅槃了以後就是斷了生死之流,也可以說是斷了生命之流。大乘佛教則認為,佛的法身是常住的。小乘佛教是證無余涅槃,再沒有任何東西留下來,大乘佛教是要證無住涅槃。證了涅槃並不住在涅槃裡。涅槃是常樂我淨。這是大乘佛教的一個非常重要的觀點。那麼不住涅槃住什麼呢?佛有千百億化身,化身是為了度眾生,所以大乘佛教處處都以眾生為懷,佛以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是為令一切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他證得涅槃後還可能到眾生中去,甚至到餓鬼中去。如面燃大士就是觀音菩薩的化身,現餓鬼相,肚子很大,喉嚨很小,想吃東西永遠咽不下去。餓鬼象征著眾生的貪欲很難滿足,欲壑難填,永遠都是處於饑餓狀態。所以佛菩薩隨類化身,眾生應以何身得度,即現何身而為說法。大乘佛教與小乘佛教在歸宿問題上就存在這樣大的差別。中國佛教是大乘佛教最發達的地區,經過歷代祖師的弘揚,創宗立說,發展到體系非常完備,非常充實,實踐內容非常豐富。不管是按哪個宗派修行,都可以從境、行、果這樣的一個次第逐步深入。而今天的大乘佛教之所以非常籠統,是因為各宗各派都沒有能把大乘佛教的教義真正弘揚出來。如天台宗的觀法,可以說是各宗裡最完備的一家,《摩诃止觀》厚厚的一本,幾十萬字,就講我們應該如何斷惑證真,這是一部非常了不起的著作。還有一本小止觀,一般人如果能根據小止觀修行,是非常有次第的,現在的國務院宗教事務局局長張聲作先生說:中國佛教的各個宗派的名山大寺都要有專門研究本宗經典、教義的人員,才能真正把中國佛教的優良傳統繼承下來。我覺得,大乘佛教裡一個最致命的問題,就是太圓融了,各個宗派之間的界限都抹殺了。圓融固然有它好的一面,大家你好我也好,禅淨可以雙修,淨密可以雙修,禅密可以雙修,結果是一樣都成就不了。各宗的教義大家都只能淺嘗辄止,沒有人進行深入的研究,深入的領會,深入的實踐修證。這樣下去勢必各宗都不可能出現大師級的人物來弘揚。我們怎樣才能發揮我們的優勢呢?那就要靠我們的修行,靠我們的修證,靠我們的實踐取勝。我們在道風上、在自身建設上倘能夠真正著力的話,我們還是可以力處於領先地位的。大乘佛教有它極其豐富的東西,各宗都有完備的思想體系和修行次第,這些都要靠我們來學習、研究、繼承和發揚。當然在台灣也好,在大陸也好都有一股要回歸原始佛教時期、阿含時期的潮流,這個想法一點不錯,但是要把中國佛教拉回二千五百多年前似乎是不太現實的,佛教在中國已經走過了漫長的二千多年的歷程,如果再拉回去的話,這兩千年的歷程就白走了。這兩天,王雷泉先生,於曉非先生都講到佛教中國化的問題,大乘佛教在中國有著非常深厚的歷史現實基礎,作為大乘佛教徒,我們應該也有責任把這些優良的東西發揚出來。
悲與智
現在有不少人學佛都是從功利的目的來求神拜佛。如果從功利的目的學佛,他的心量是很小的。為了暫時的目的學佛,如求財、求子、求好運、求升官、求免其病等等。這些求對不對呢?我覺得這些求都是是對的,也是有效的。有不少人都說學佛後身體好了,家庭平安了,事業順利了,這很對。假使信佛不能帶來好處也就沒人來學佛了。信佛是能健康,平安的。這是為什麼呢?我覺得是信息的反映。大乘佛教說,佛菩薩的法身遍一切處,就象收音機一樣,只要把頻率撥對了,就能產生作用。佛的感應也是這樣,只要我們信佛菩薩的願力,我們乞求、呼喊就會有感應。有人說到某寺院去身體就好了,這是因為寺廟裡都有一個良好的信息場。我們稱寺廟為道場,是修道之場。有這麼多帶有好的信息的人到這個道場來,也就給這裡留下了很多好的信息。但是,是否有感應,也跟每個人當時的心態有關。如果你自己的心態與這個道場沒有產生共振、共鳴的話,那也是不會有效應的。假使我們僅僅是為了一己的平安、幸福來信佛、拜佛是不夠的。因為這樣不能提高層次。我們應該把佛菩薩的悲智雙運的精神貫徹到我們信佛學佛的實踐當中去。悲智雙運是一種什麼精神呢?應該是希望能代眾生受苦。有人說,我信佛真有感應,有一次我上五台山,前面的車子翻了,我一路念文殊菩薩,所以能幸免於難,這種心量是不夠大的。慈悲,慈能與樂,給眾生安樂;悲能撥苦,解救眾生的苦難。如果不能拔苦與樂,慈悲何在呢?但是也不能一味地慈,沒有智慧的慈悲也可能是感情用事,有智慧的慈悲才能從感情裡升華出來。我們一定要具有大慈悲心,具足大智慧,有這兩樣,就象車子有兩輪,鳥有兩翼,才能飛高至遠。飛高是上求佛道,至遠是下化眾生,所以作為佛教徒是永遠沒有休息的,永遠都應為眾生勤懇地奉獻。
宗與教
宗教最早是佛教的一個詞,現在是對所有宗教的一個通稱。有佛教裡它有特定的含義,宗是指宗門,教是指教下,也有叫宗說的。就是說實踐與理論兩方面。說就是理論。它是在一個特定的背景下的判斷。宗不能離開教。宗教在《六祖壇經》中說:宗通及說通,如日處虛空,當來作佛種,現世破邪宗。禅宗把它廣大的實踐、高深的見地建立在佛教經典的基礎上,盡管六祖是個不識字的人,但是壇經中引用的經典也有十一種之多,其中有一些是很重要的經典。禅宗的產生實際上是在教理的佛教也就是象唯識宗、三論宗、天台宗、華嚴宗等宗派產生了危機的時候出現的。永嘉大師證道歌上說:分別名相不知休,入海算沙徒自困。因為這些宗派只注重理論研究,沒有很好地繼承本宗的實踐和觀法,就沒有了靈魂,成了一種學問。所以禅宗起來弘揚以實踐、修證為中心的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法門。它是不是就不要教理呢?不是。從達摩大師到六祖慧能,這一階段的禅師都是把自己的言教建立在佛經的基礎上的。達摩大師明確說要“藉教悟宗”,六祖在壇經裡也曾明確表示不贊成不立文字,他說:只此不立二字也是文字。不立文字並不是不用文字。他說,你自己不肯看經,不要誤了眾生,誤了眾生是有罪過的。盡管六祖是個不識字的人,他開悟後弘揚佛法還是教育他的弟子要很好地通達經教。後來由於歷史的發展,禅教形成對立的局面,才有一些禅師反對看經,認為看經就會增長知見,知見多了煩惱就多。但也並不是一下手就讓學人這樣做。過去佛教的修學次第還是很明確的。學過沙彌律的都知道,出家人要求五夏之前專精戒律,五夏以後方可聽教參禅。這個學習的次第非常好,我們知道禅宗的很多祖師,他們都有很好的教理基礎。所以,我們今天學佛更應該如此。要力戒狂禅,同時也要避免文字禅、葛籐禅。如果是狂禅,那就會是空中樓閣,沒有理論基礎,也就不會有真正的禅;如果是文字禅,那就把這個修行的殊勝法門變成了一種知識,變成了口頭禅,那是無濟於事的。所以我希望所有學禅的一定要以經典為基礎,不能離開教來談禅。所謂:通宗不通教,開口便亂道。
生活的迷失與生活的覺醒
我們說的生活禅,如果就生活本身來說,應該是從迷失的生活到覺醒的生活,這個過程是生活禅,這是第一步;第二步是從生活的覺醒到生活的超越是生活禅。在生活中如何落實佛法;如何修行;如何體現佛法的精神?如果我們在生活中不能運用佛法,佛法與生活脫節,那不僅不是生活禅,也不是一個修行者應有的學佛的目的。學佛的最終目的,也可以說學佛的起步就是要跟生活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如果不能與生活緊密地結合起來,生活歸生活,信仰歸信仰,把生活與信仰打成兩節,那我們學佛永遠都不會有收獲,不會有真正的體驗。只有把佛法的精神,也就是戒定慧的精神、利他的精神、慈悲的精神、智慧的精神具體地運用到生活的每一個方面,運用到做人的分分秒秒當中,這樣才能得到信佛的效果。要時時處處照管好自己,要用佛法的精神占據我們生活的分分秒秒,所有的時間,所有的空間。這樣我們就能成為一個法的化身,成為一個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菩薩行者。學佛不能如此,那就會是一個說食數寶的人,我們真正把佛法的精神食糧吃到肚子裡去,把佛法的珍寶真正擁有,我們才是一個擁有佛法的人,體現佛法的人,才真正是一個學習生活禅的人。現在的社會是一個非常忙碌的社會,也是一個挑戰、引誘特別強烈的時空環境。我們舉目時刻都可以見到利欲在引誘我們,在向我們挑戰,我們如何在這樣的環境中做一個潔身自好的人、做一個品格高尚的人、做一個淨化的人、做一個身心健康的人、做一個自利利他的人,那就要用佛法的精神經常地、時時刻刻地來薰陶自己,使我們迷失的生活向覺醒的生活、淨化的生活轉向。
各位法師、各位居士、學者已經給大家講得很多,這裡我就僅以此四點供養各位,也可以算作是給大家的臨別贈言。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