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推崇斷食、素食的名人與聖人
古往今來,無數名人聖哲們都曾嘗試斷食,並從中獲益,他們不僅得到了健康,還得到了心靈的愉悅和靈性的飛躍。這說明我們的身體蘊涵著無盡的潛能,過分"寵"它,反而會使人喪失一些自然本能。
古代推崇斷食、素食的名人們
斷食是生物界的一種本能,許多動物生病了,就本能地斷食。不少動物的"冬眠",其實也是斷食的一種。
斷食不僅僅是許多宗教中所提倡的,也被許多古代的醫生所認可,其中尤以中國和印度的醫生為甚。早在幾千年前,祖國的中醫學理論就指出:"血脈流通,病不得生"、"痛則不通,通則不痛"等等,將疾病和衰老歸咎於"人體氣血失衡"。而辟谷則具有瀉下逐水、活血化淤、通經活絡、清熱解毒、滋陰降火、養血安神等功效,可以調節氣血。
《莊周氣訣解》中有這樣一句話:普天下的眾人,由於沒有掌握生命的要領,通常都是根據味道選擇食物,以填飽肚子,維持生命。但這種做法恐怕只是嘗了點滋味罷了,長期下去,它會心神大亂,滋生種種疾病,以至死亡。
西晉的張華在《博物志》中有這樣一句話:"所食愈少,心愈開,年愈益;所食愈多,心愈塞,年愈損。"
西漢的張良晚年曾閉門謝客,專心於辟谷。《史記》中描寫說:張留侯天性多病,采取斷谷法引導調養。
唐朝宰相李沁經常"絕粒"養生。唐明皇也經常自行斷食辟谷服氣。
古人壽命短,大詩人白居易卻活了75歲,這是很難得的,在唐代詩人中尤其少見。白居易的長壽就是得益於"休糧清腸"。他有個朋友堅持辟谷,他非常贊同,並寫了一首詩:"儀客白皙上仙郎,方寸清虛內道場。兩翼化生因服藥,三屍餓死為休糧。"他身體力行,親自辟谷後,感覺非常好。
北宋大文豪蘇東坡也十分注重節食。他認為淡而有味、淡而輕身、淡而益壽。他還在自己的文章中引用了那篇《辟谷說》中的故事:有個人掉到洞穴中出不來,效仿烏鴉呼吸,再也不覺得饑餓,並身體很好。
近代學者李叔同因為慢性疾病很是痛苦,特意到西湖的大慈山采取斷食療法,在堅持三周後,效果很好。後來,他采用這種方法,不僅治愈了疾病,還有如"脫胎換骨"一樣,身心愉快,用他自己的話說"明心見性"。後來,他皈依佛門,名滿天下。
據說,古代的許多皇帝生病,也會被御醫要求強制節食。斷食在古代一直被印度醫生當做是一種重要的治病方法,並且現在還在沿用,成為一種風俗。西方的醫學早在公元前5世紀就有斷食治病的記錄,希臘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說過:"斷食可以治療各種疾病。"據說,希臘斯巴達人之所以因勇猛而著稱,就是因為他們的斷食傳統:他們嚴格實行定期斷食,以訓練強健的體能。
在古人看來,斷食不僅僅可以養生,還可以增進智慧。因此,古往今來,無數名人經常斷食,尤其是那些聖賢哲人,認為可以通過這種方式刺激精神力量。他們說:"填飽的胃不能思考。"
兩千多年前,哲學家蘇格拉底曾經面對繁華的集市發出驚歎:"這市場有多少我不需要的東西啊!"他認為要節制欲望,並且還認為食欲降低了人的智慧,因此,他在思考問題時,經常性地斷食,他的學生柏拉圖也效仿他斷食。他們借著斷食,更深入地體會了心靈深處的生滅起伏的念頭,隨著體內宿便毒素的消除淨化,他們也提升了思想層次和心靈意境,斷食對他們來說不僅是一種肉體的淨化,也是一種心靈的洗滌,令他們獲得了哲學的靈感。
古希臘哲學家和數學家畢達哥拉斯曾經到埃及學習靈性科學,埃及的大師告訴他:為了使你能了解我們所要教你的,40天的斷食是必須的。
我國的先聖孔夫子對飲食衛生更是特別講究,有篇記載說他在吃這個問題上極其講究,顏色不好看的東西不吃,有異味的東西不吃,不吃過夜的肉,不吃烹饪不當的東西。他最常見的飲食就是蔬菜和水,樂在其中。
據說張三豐67歲那年入室修煉,進行斷食,這樣持續了三年,最後得以修成,並發明了太極。
傳說中的耶稣身體力行,信守素食、生食、斷食。《聖經》中有這樣一個故事:
在一條小溪邊,許多病人正遵循耶稣的教導在斷食,並且伴隨著祈禱,已經斷食七天了。七天過後,所有的痛苦都消失了。當太陽升起時,他們看見耶稣走來。
"平安與你們同在!"耶稣示意他們已經療愈了,"去吧,罪已經消失,你們也許再也不會得病了。"
他們問:"我們必須回避的罪惡是什麼?我們怎樣才能永遠不再生病?"
耶稣回答說:"大地的一切生命都來自同一位母親。因此,殺生的人,就是殺自己的兄弟,地母將離開他,魔鬼撒旦將進入他的身體。不要吃無辜獵物的肉,免得你們成為撒旦的奴僕。因為那是痛苦之路,導致死亡。看吧,我將大地上一切菜蔬、有核的果子,全賜給你們做食物。那是來自神的桌子上的食物:樹的果實、田地裡的谷物和草、動物的奶,以及蜂蜜,始終吃這些食物,將給予你們力量和青春活力,你們永遠不會得病,瑪土撒拉就是因食用了神的桌子上的食物而長壽。"
小心不要讓太多的食物污染了你們身體的廟宇,兩三種食物就夠了。不要想著把你能得到的食物都狼吞虎咽地吃掉。如果把所有的食物都混進肚子裡,你們身體中的平靜就會停止,罪惡之火,疾病之火和死亡之火將使你們的身體墮落。
很顯然,耶稣提倡的斷食法是不殺生、以素食為主,特別是以果子、蔬菜、奶、蜂蜜等作為食物,也並非什麼都不吃。
莎士比亞曾說過:"食欲是人類心中的一匹惡狼。"因為要修煉心靈,就必須節制食欲,這位大文豪也曾多次斷食。
富蘭克林把節制放在十三項美德的第一項,在他看來,過猶不及,人生永遠是平衡的哲學,會節制的人,才有健康的身體和幸福的人生。
印度的聖人甘地,一生中斷食了無數次。當他70歲高齡時,還曾經一次斷食70多天。南非共和國的福斯達夫人,61歲時斷食101天,是世界上目前可以考證的最高的斷食紀錄。還有這麼一個故事:
1910年左右,英國愛爾蘭鬧獨立,克爾庫市市長摩克與另外10人被關進監獄,大家集體絕食,以反抗英國政府。絕食到20天左右時,英國政府就征召了神甫,並通知他們的家屬准備後事。
可是時間一天天過去了,到了第30天、40天、50天,他們還是活得好好的。到了第70天,報紙上登出的消息仍然是:沒人死亡;第74天時,市長摩克才死亡,但他並不是死於饑餓或營養不良,而是醫生的誤診;到第88天,又死了一位;其余九位在第94天終止了絕食,不久都恢復了健康。
請注意,故事中的那些人並不是在辟谷,而是在絕食。絕食都能堅持近百天不死,可見正確的辟谷對於一般人而言,堅持三五天,或十多天,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前蘇聯大文豪托爾斯泰說:"當我們的身體成為被宰殺動物的活動墳場時,我們怎能期望這個世界能有理想的地方?"他身體力行以斷食來養生,並對斷食給以了很高的評價:"斷食不只是健康,更是靈魂的喜悅。"
前蘇聯科學家柴可夫說:"在我看來,這個時代最偉大的發現,就是使人通過合理的斷食而變得更年輕。我已經85歲了,並為身體靈活而感到驕傲,我可以很容易地做以頭頂地而倒立的瑜伽動作。我一天只吃兩餐,每周斷食24小時。一年內總有三四次,一次斷食七到十天。我相信人可以活到120歲,之所以早死,是因為飲食不當。我有完美的健康、充沛的活力,是因為我遵循了自然的法則。斷食是健康的關鍵,它能淨化體內的細胞。如果你想要身心都健康,有活力,今天就開始斷食吧!"
作家辛克雷也說:"經過斷食,我找到了完全的健康。"
愛因斯坦說:"我認為素食者的人生態度,是出自單純的生理上的平衡狀態,對於人類的理想是有益的。"
這些偉人們的切身體驗,為空腹養生提供了一些成功的明證。但很顯然,他們斷食的初衷,都是為了順應自然,順應天意,恢復人體的本能,而並非過激的絕食。今天的我們,在專家或醫生的指導下,結合自身特點,正確運用斷食,就會收到很好的治病、養生的效果。但如果亂用,也會有很大的危險。特別是單純以減肥為目的的斷食,如果使用不當就會危害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