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鐘茂森博士:《孝經》研習報告(第二十集)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尊敬的各位大德,大家好。我們今天是研習《孝經》最後一天。今天要講的是最後一章「喪親章第十八」。「喪親章」這一章是講到孝子父母過世,應如何來做好送終,辦理喪事和祭祀,這個喪就是亡故的意思。父母親亡故了,孝子應該會有什麼樣的心態、什麼樣的行為,這是本章所講述的內容。這也就是在「紀孝行章」裡面提到的孝子之事親有五個方面,其中最後兩個方面是「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這一章就重點的講述這兩個方面。因為孝子一生對父母都愛敬,當然父母亡故這個時候是最哀痛的,哀痛之後三年之內對父母那種哀思,常常因為想念父母而吃不下飯,這是孝子之情,守孝三年。守孝三年之後,每年的春秋到了祭祀的時候,也必定要祭祀父母、祖先,以表達自己的哀思,這樣就能夠盡到孝子的本分,所以本經最後以「喪親章」做為結尾。我們來看這一章的經文,先把經文從頭到尾念一遍:

  【子曰。孝子之喪親也。哭不偯。禮無容。言不文。服美不安。聞樂不樂。食旨不甘。此哀戚之情也。三日而食。教民無以死傷生。毀不滅性。此聖人之政也。喪不過三年。示民有終也。為之棺。椁。衣。衾而舉之。陳其簠簋而哀戚之。擗踴哭泣。哀以送之。卜其宅兆。而安措之。為之宗廟。以鬼享之。春秋祭祀。以時思之。生事愛敬。死事哀戚。生民之本盡矣。死生之義備矣。孝子之事親終矣。】

  我們來一條條經文學習。先看第一句,『子曰』,這是孔子說的話,『孝子之喪親也』,孝子一生行孝,對於父母盡到了愛敬,父母在生的時候可以說是盡心盡力的孝養。通篇的《孝經》主要是講到父母在世的時候孝子如何行孝,到最後就應該講一下父母去世的時候,過世以後孝子又是如何行孝的。唐玄宗他在解釋中說到,「生事已畢,死事未見,故發此章」。所以經文講到這裡,這是父母在生如何侍奉,這個事情已經談完了,父母去世的這種行孝的方法還沒有講到,所以用此章特別來給我們說明。孝子父母亡故的時候會怎麼做?下面說,『哭不偯』,這是第一條,總共這裡講了六樁事情,這是第一個事情。「哭不偯」,這個哭就是哀哭,痛哭流涕,這個哭是放聲來哭。不偯,什麼叫不偯?唐玄宗這裡注解說,「氣竭而息,聲不委曲」,這叫做哭不偯。偯是指哭的余聲,余聲是曲折委婉的,不偯就是哭得連余聲都沒有,沒有一點曲折委婉的那些聲調。這是哭的非常厲害的時候,這一口氣哭下來氣結了,就是這口氣盡了才停止,所以後面都沒有尾聲。聲不委曲,哭的是我們說號哭,沒有後邊的這些曲折韻調,這種是形容一個孝子那種因為喪親而哀痛的心情。自己的父母一生生我、養我、教育我、照顧我、幫助我,現在我長大成人,正要想著報答父母養育之恩的時候,結果父母就離我而去,正所謂古人講的,「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留」,孩子想要多一點時間孝養父母,但是父母他的壽命到了,一口氣不來,孝子想要孝親也就沒有機會,所以想到這些地方,孝子當然是悲痛欲絕,泣不成聲。

  下面講的第二樁事情是『禮無容』,這個「禮」就是行禮,對人要有禮節、要有禮貌,對人行禮的時候容貌也要配合。譬如說一般我們見到長者、老人或者是老師、長輩,總是要深深九十度鞠躬,這一鞠躬下去,抬起頭來臉上浮現著微笑。這是說明這個禮是發自於自己誠敬之心,「禮者,敬而已矣」,誠於中而形於外,禮節是表達自己對對方的恭敬,所以要跟容貌相配合。但是在孝子喪親這個時候,父母走了,朋友親戚當然也會來吊祭,這位孝子盡管是平時非常有禮貌的,溫良恭儉讓做得很好的,但是這個時候,因為親戚朋友來的時候,自己心裡很哀痛,行禮對待他們這個禮節還是要有,但是內心裡太痛楚,所以容貌不能夠配合,這是「禮無容」,所以平常的這些禮貌也就沒有那麼周到,這個當然大家都能夠理解。唐玄宗這裡注解說,「觸地無容」,觸地是跪拜禮,遇到長輩或者是遇到領導,在古代是要行觸地的跪拜禮,像對君王要三跪九叩,在這個時候,父母去世了,孝子頭著地也就沒那麼樣的從容,沒有那樣的表情,悲傷的情緒已經籠罩了他的身心,這是第二樁事情。

  第三樁事情是『言不文』,「言」是講話,講話沒有文采。唐玄宗《注解》說,「不為文飾」,講話,一個有學問的人講的話都是很有文采,他不粗魯,而且很委婉,甚至有時候很含蓄,一種給人溫文爾雅的印象。這是通過要學文、學言語,講話也要有文飾、修飾,不能夠直裸裸的,一點文采都沒有,或者是想什麼就說什麼,都不經大腦的,這都不應該。但是在奔喪的時候,孝子因為心中悲痛,講話也就真的沒有辦法太多用腦筋思考,所以講的話就沒有什麼文采,也沒有那個心思去說一些經過修飾有文采的這些言語,這是第三樁事。

  第四樁,『服美不安』,「服」是服裝,服裝美了,漂亮的服裝穿在身上心裡就不安,這個心情我們能理解。想想現在家裡出了這樣的喪事,全家人都沉浸在這種悲痛之中,你還能夠穿漂漂亮亮的時髦的衣服嗎?穿在身上確實心有不安,也不會快樂,他所希望穿的是最樸素的、最粗糙的衣服,古人講喪服,披麻戴孝。所以唐玄宗這裡注解說,「不安美飾,故服縗麻」,這個美飾是指服裝、首飾,打扮自己的這些衣物,即使是有這些美麗的衣裝,也都不想穿,穿了心有不安。所以就服縗麻,縗麻就是喪服,它是用粗麻布制成的這些有毛邊的喪服。如果我們看古代的那些戲,電影裡頭能看到披麻戴孝是什麼樣子。心裡因為哀痛,所以只想穿最樸素的、最粗糙的麻衣,麻衣不美,可是穿著心裡才比較安。這個古代叫做斬縗,斬縗就是披麻戴孝,孝服。這是講到第四樁事。

  第五樁是『聞樂不樂』,「樂」是音樂,聽到美好的音樂一般情況下是很快樂的,良好的音樂,藝術是陶冶人的性情,讓人抒發內心的一些煩惱,心中也就清涼了,歡喜自自然然就出來了,所以音樂和藝術都有這樣的一種陶冶性情的作用。可是在孝子奔喪的時候,聽到美好的音樂,再動聽的音樂他不樂,一點快樂都沒有。為什麼?唐玄宗這裡說,「悲哀在心,故不樂也」,他的心思沒有想到去欣賞音樂,一點想享受的心都沒有,因為他心悲哀,思念的是父母,這是孝子之情,所以他不快樂。這是講到要把世間的這些享受都放下,連美好的音樂都聽的不快樂,怎麼可以去世間歌舞場,娛樂的場所?像一些什麼現在講的卡拉OK、KTV場所,甚至賭場,這些地方都不能去。去了以後這是把父母的恩德都忘掉,父母過世一點悲痛心都沒有,還要去這些地方,你想想他德行在哪裡?所以孝子守喪三年,一點享受娛樂的心都沒有,完全是過一種清淨的、寂靜的生活。

  下面說的,最後一樁『食旨不甘』,這個「旨」是講美味,吃到美味都不覺得甘美。唐玄宗說「旨,美也」,這是吃到美食,「不甘美味,故蔬食水飲」,就是對美味已經沒有心思去吃,食而不知其味,所以也就不能夠吃美味。一來不要去浪費它,二來,更重要的,不能夠在此時此刻去享受。所以《弟子規》上面說到,「喪三年,常悲咽,居處變,酒肉絕」,父母去世三年之內都沉浸在哀痛悲咽當中,悲咽是哭泣。居處變,居處這是生活當中的環境要改變,原來睡的漂漂亮亮的大床,現在得改成小床,夫妻要分房,甚至應該去守靈,古代人都守靈的,守靈就變換了居處,你就不睡在家了,搭個茅蓬在陵墓旁邊守靈。父母走了是如此,父母和老師是一樣的,老師走了也要守喪,只是老師走了可以不用穿孝服,守心喪三年。當時孔子去世,孔子的這些學生、門人,就在孔子墓地那裡搭茅蓬守喪三年。孔子的學生子貢他特別的懷念老師,在老師墓地前守了六年才離開。這都是給我們做出的榜樣,居處變。「酒肉絕」,酒肉絕是吃素,不能夠吃酒肉,所以吃是菜食、蔬食,吃點蔬菜填飽肚子就行了,水飲只能喝清水,不能喝酒。為什麼一定要吃素?這我們可以想像到,動物它都有靈知,都是貪生怕死的,我們現在父母死了,心裡那麼哀痛,動物呢?動物它也有兒女、也有父母親人,它現在死了,它的兒女、親戚是不是也是這麼哀痛?一樣的道理。將心比心,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凡有靈知這些動物、這些生命都跟我是一體的,我因為父母去世而如此哀痛,就不能夠讓其他的生命也遭受同樣的哀痛,這是一種慈悲愛心,這是一種孝道,怎麼能夠為了自己滿口腹之欲,貪圖美味享受,傷害其他眾生的生命,於心何忍!人都有一分恻隱之心,恻隱之心就是一種慈愛心、一種不忍之心,所以吃不下這些肉,吃點蔬菜,清茶淡飯足夠了。不能喝酒,喝酒也是一種貪圖享受,貪圖美味,而且喝醉了,「飲酒醉,最為丑」,喝醉了酒之後,什麼父母恩德都忘掉了,這就損德。

  所以這講到六樁事情,哭不偯、禮無容、言不文、服美不安、聞樂不樂、食旨不甘,這是孝子喪親以後,舉出六個方面來表達孝子的哀痛的心情。所以經文講,『此哀戚之情也』,這個「哀」是悲哀,「戚」也是哀痛的意思,很哀痛這種感受。所以這六樁事情是自自然然表現出來的,不是說孔老夫子在這裡說的這個禮我們一定要遵守,所以我們故意要做出這麼個樣子,哭、號泣也就故意號得泣不成聲,行禮也故意表現得一點容貌都沒有,懶懶散散,講話隨便亂說,「言不文,服美不安」,不穿好衣服,就隨便亂穿,自暴自棄,這種他是內心裡沒有哀戚之情而故意學這個樣子,這錯了。夫子講的這六樁事情都是講一個孝子因為內心有這個哀戚之情,而表現在外就有這些舉動,所以不能只學個形式而忘記內容。所以孝心是在父母生時就已經養成這樣的愛敬之心,念念想著報恩的心,等到他在走的時候就自自然然會有這些表現,這不是故意造作,故意造作就變成虛偽,沒有那種真誠心。

  我們繼續看下面經文,『三日而食,教民無以死傷生,毀不滅性,此聖人之政也』。一個孝子喪親的時候,因為悲痛欲絕吃不下飯,三天之內都吃不下飯,甚至連水都喝不下去,這身體就會搞得很虛弱,三天不吃不喝的這身體就受不了,再往下去這就出現生命危險。所以聖人制定的禮法規定要有個限制,不能夠讓自己哀戚的心情把自己的生命都毀傷,所以要三日而食,頂多是三天不吃不喝,三天以後一定要進食。這是什麼?「教民無以死傷生」,教導人民要有個節制,盡管是孝子的哀戚之情,這是自然的,這是天性,但是還是要有所節制。這是希望能夠不要以死傷生,死這是過世的人,就是父母走了,人已經去世了,一去不復還,你再悲痛他也回不來。所以要曉得,人總是有生老病死,如果沒有辦法超越輪回,了脫生死,在這六道當中捨身受身,每一期生命肯定有死的一天,死帶來的就是哀痛,盡管你是個大孝子,你也沒辦法挽回他的生命。所以要有所節制,不要傷害自己的身命,這是教導不要因為死者而傷及生人。「毀不滅性」也是一樣,不要因為親人性命沒有了,毀就是失去了生命,不要因此而滅性,滅性是使自己的性命也遭到毀損、毀滅,這也是跟以死傷生意思相似的。「此聖人之政也」,這就是聖人制定喪禮的這種政策。這個目的就是為了讓大家有所抒發,但是三日之後還是要吃飯,還是要進食,還要保養、保重自己的身子。如果自己也跟著死了,這也不能夠盡孝道,因為盡孝不僅是事親,還有事君、還有立身。現在父母親死了,我們悲痛之余,化悲痛為力量,要很好的為祖國、為人民服務,這是事君。自己立身行道,成聖成賢,光耀門楣,以顯父母,揚名後世,這樣是大孝。所以身體發膚也不要去毀傷它,用它來去行孝、去盡孝。

  談到這裡我們也要多說兩句,輪回當中,我們這一期遇到有父母,看到他的生老病死我們沒辦法去救助他,做孝子的當然非常哀痛,所以自己要怎麼做?要趕緊成就,要了生死,了生死就是讓自己的靈性回歸到不生不滅的狀態。靈性其實本來就不生不滅,只是因為我們迷了,迷了以後,看到外面境界有生滅我們誤以為在生滅,所以不了解這個真相,迷在生死當中,現在要覺悟,要回歸本性,這就是了生死。不僅自己了生死,還要幫助自己的父母、幫助親人了生死,來真正報答他們的恩德,真正讓他們得到圓滿的、究竟的離苦得樂。所以這裡講到毀不滅性,如果我們把它的意思再引申,這可以聯系到性理上的事,這個毀就是指身體的毀滅,身體是有生滅的、有生死的,但是我們的性,這個性就是自性、本性,本性不生不滅,不因為我們身體的毀滅而毀滅,這就是毀不滅性的意思。所損毀的是身體而已,身體沒有了靈性依然存在,所以我們修就修這個性。身體是個假的皮囊,它不是真我,真我是這個性,它不隨身體出生而生,不隨身體老死而滅,能夠證得這個自性這就是聖人。所以這裡面也有很深的意思,夫子這裡講「無以死傷生,毀不滅性」,一般儒者他們把無以死傷生和毀不滅性兩個解釋的意思差不多。那意思不是重復了嗎?這一個意思為什麼要講兩次?毀不滅性應該是還有一層更深的含義,這是講到生滅當中有不生不滅的,可以毀壞的身體當中有一個不可滅的自性。所以聖人教我們所追求的是這個不生不滅的自性,這是夫子講的智與道,這就是道,道就是自性。

  再看唐玄宗對此句經文的注解,他說「不食三日,哀毀過情」,這是如果三天不吃飯,哀痛就毀壞身子,這就有點會超過正常的情分,就有點過分,如果是真的有因為不吃東西而死了,這就也是有愧孝道,所以說「滅性而死,皆虧孝道」。玄宗皇帝講的這個滅性,就是把這個生命、性命給毀滅了,死了以後當然這也有愧孝道。為什麼?因為我這個身體是一個行孝的載體,我要用這個身體來去行孝,來去傳承我們的家道、家風、家業,而且這個身體是父母所賜予的,「父母生之,續莫大焉」,我們要讓這個身體繼續下去,不是為自己,而是真正為行孝,為傳承家道,對得起自己祖先,對得起自己父母,也要好好的養育後代,讓自己的祖宗之德得以發揚光大,這樣才是不虧孝道。「故聖人制禮施教,不令至於殒滅」,聖人,這是指制定這個禮的,誰?周公。夫子他是在這裡述而不作,把它講述出來,把這個禮敍述出來,它不是夫子創作。所以制禮施教,制這種禮節,祭禮、喪禮,這都是人們的生活行為規范,施教就是施行這個教化,教什麼?教孝道、教禮,禮教是不至於殒滅。這個殒就是死的意思,滅也是毀滅。所以如果是毀滅了身體,這就不符合禮教。這是告訴大眾,雖然我們要有喪禮,是可以也是應該表達自己哀戚之情,但是不能過分,應該有所節制。禮裡面都有節制,禮節、禮節,沒有節制這個也就不成禮。

  下面我們繼續看經文,『喪不過三年,示民有終也』,這個「喪」就是奔喪、喪禮,也是孝子守孝、守靈這個時期要不過三年,以三年為期,三年之內都是做到哭不偯、禮無容、言不文、服美不安、聞樂不樂、食旨不甘,就是《弟子規》上講的,「喪三年,常悲咽,居處變,酒肉絕」,這個是以三年為期,也不要超過三年。為什麼?總有個節制,「示民有終也」,示就是指示給大眾是有一個終結的,凡事我們要懂得節制,不能夠一直太過,這就過猶不及。玄宗的《注解》中說,「三年之喪,天下達禮,使不肖企及,賢者俯從」,三年之喪,這個喪禮,也就是三年當中都是以哀戚之情,不貪圖享受、吃素,這是天下達禮。這一句實際上是出自於《禮記》,《禮記•三年問》這一篇文章裡面說的,「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達喪也」,這個達意思就是通的意思,通天子、通庶人,自天子至於庶人,從上到下,由國家領導人一直到平民老百姓,都要守這個三年的喪禮。哪怕是國家領導人,過去是天子、皇帝,父母過世,哪怕是自己繼位了,也是要三年當中守喪,繼承自己先父留下來的家業。述人之事,繼人之志,述就是繼續,繼承先人的這些事業,以先人之志為己志,這是禮,天下人都要這麼做的。這個禮是周朝周公開始就制定的。聖人制定這個三年為期,這是什麼?教育的意義,使到不肖者,這個不肖者就是內心裡也沒什麼孝敬的,不能夠感念父母恩德的這種人,也要必須守這個禮,他企及,企及就是他也要做到。如果他不做,社會大眾的輿論會給他壓力,你這個人不孝,父母走了三年,你還不到三年就在這裡貪圖享受,搞自己的這些生活享受、娛樂,這是不孝。所以古人歷代都是如此,假如父母過世,就要辭職、辭官回家鄉,在父母那裡守孝三年,三年以後才能夠出來復官。這是什麼?盡孝,先盡孝才能夠盡忠。

  所以古代的人,古代的帝王他制定這些禮法他都有道理的,他用這個培養臣子的孝心,他有孝心就有忠心。所以一個人你讓他,說「你要忠於我,你要忠誠於我」,這個話一般很難說出口,皇帝他讓臣子,說你一定要忠誠,有時候還挺難為情,而且臣子未必服氣,你有什麼德行,為什麼要我來忠於你?皇帝他懂,他教孝,所以教以孝,他才可「忠可移於君」,教老百姓、教臣子孝道,老百姓他自然對父母盡孝,他的孝心移到國家就是忠誠,忠君愛國。制定的三年守孝期這也是教孝,所以皇帝他讓這些官員統統都在父母去世的時候守孝三年,這很有道理。所以英明的領導他懂得如何去教化自己的部下,不用赤裸裸的說你要忠心,這樣說反而會引起叛逆的情緒,不服,讓你盡孝,你的孝心出來了你自然就忠心。我們這兩天聽到北京的企業的一位老板胡總,他給我們介紹《弟子規》如何在他們企業當中去落實,老板自己落實《弟子規》,勸導員工們一起學習《弟子規》,從哪學起?從孝道學起,「入則孝」。所以他很高興的告訴我,他們企業下個月開始就進入全面以孝道為中心的學習,回家孝親、愛親。你看企業鼓勵、要求員工學習孝道,一般老板他就覺得這個好像有點不太符合他們的經營業務范圍之內,好像別人的家事,管不著。不是,這領導英明,能夠讓員工們都有發起這個孝心,他能夠感念父母的恩德,念念能夠報恩人就厚道,厚道的人就沒那麼多自私自利、損人利己,不會損公利私。所以在企業裡面當然他也就是個好員工,他能夠認真負責,這是能夠移孝作忠。

  下面這裡講的三年之喪這個期限是「賢者俯從」,這個俯從就是不能夠超過,也要服從這三年的限制。因為一個賢者,這是孝心真切的人,他對父母那種報恩心特別重,思念哀戚的情特別重,如果不限制他三年就要停止,他可能一生都會這麼做,這樣也可能會讓他的身體受不了。所以這是聖人制定一個節度,不能夠超過三年,以防止這些賢者、這些孝子哀心過切,損壞身體,這也就有虧孝道,就不能夠太過分的用這種情執,也要用理智,以理智來行孝,「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這樣才是真正的大孝,所以制定了三年為期這個喪禮。實際上邢昺他的《注疏》裡面說到,「聖人雖以三年為文,其實二十五月而畢」,這裡是講的三年,不是足足的三年三十六個月,而是二十五個月,頭尾三年,這就已經可以結束喪禮。有人可能就會發起議論,說行孝三年,當官的也要辭官回家,三年不出來為國家服務,所有的社會上的人、工作人員都是這樣,常常都會有人父母去世,常常有人去奔喪,一奔喪就三年,這不是社會生產力、經濟發展都遭到損害了嗎?難免會有人提出這些疑問,特別是現在是信息時代、科技時代,社會的步伐非常的快速,爭分奪秒的,你這三年又不工作又不貢獻,這能行嗎?是不是太落後?是不是這有點屬於封建禮教的糟粕?這些話實際上早有人問過,不用你來問,孔老夫子的學生就有人問過。二千五百年前這個問題就提出來了,誰提出來的?孔子的一個弟子,叫宰我,宰我他在言語方面是相當有成就的。孔子他是四科,德行、言語、政事、文學,言語排在德行之後。換句話說,言語要在德行基礎上,所建立的言語才是好言語,否則那就是不良的言語,即使是能說會道的,也對社會不利,德行是第一。

  宰我,在《論語》當中我看到有一段對話,對夫子的,宰我問,「宰我問:三年之喪,期已久矣」,宰我他就問,這三年的喪禮,這是不是時期,期已久矣,時期太長久了?這已經問了,而且他後面還講出一些道理,來證明他自己講的這些提問是有根據的。因為當時在孔子,那是東周末年春秋時代,很多人都不守這個喪禮,有的人還提出一年就夠了,要三年這麼久嗎?宰我問的就是這個問題。他說「君子三年不為禮,禮必壞;三年不為樂,樂必崩。」孔子很歎息的就是當時禮崩樂壞,這三年如果奔喪,禮節也不講求了,言不文、禮無容、服美不安,這些都不講求禮、不講求樂,聞樂不樂,那不是三年下來就變得禮崩樂壞了嗎?你看宰我是很懂得講話,講得很有道理,這是孔子平時歎息的,他拿這個提出來,不是講不能夠讓禮樂斷掉嗎?君子就要去復興禮樂,怎麼能三年不講求禮樂?下面又講了另外一個道理,「舊谷既沒,新谷既升」,這是講到種這些糧食,糧食(谷物),舊的谷物已經盡了,沒就是已經沒有了,新谷既升,舊谷沒有了以後新的谷物才能長出來,才能成熟,一年一年都有新的谷物成熟,所以一年為期也就夠了,這好像是自然之道。還有下面講鑽燧取火,「鑽燧改火」,這個是取火的時候用鑽木取火,像我們現在有點像擦火柴,但是古時候沒那麼先進,他鑽木來取火。這個木,一年當中用的木有很多種,所以常常改換不同的木,春天用的木、夏天用的木、秋天、冬天用的木都不一樣,因為性質不一樣,所以用的材料就常常改,叫改火,一年都要改好幾次,所以奔喪這個禮是不是也應該改?三年能不能改成一年,一年就能夠終止,「期可已矣」,這個期是念基的音,這也就足夠了。

  他這個提法聽起來是好像有道理,孔子怎麼答覆他?「子曰:食夫稻,衣夫錦,於汝安乎?」孔子問他,問宰我,你在這個時候,守喪三年,父母走了,你在這個時候吃的是稻米,因為夫子那時候是在北方,他是山東人,魯國,山東人,北方稻米比較少,比較珍貴,所以稻是珍貴的糧食,衣夫錦是穿著錦衣美服,你在奔喪三年當中享受這些生活,吃得好、穿得好,你心安嗎?「於汝安乎?」就是你能安嗎?下面宰我說,「曰:安」,宰我說我安,心很安。夫子這時候就呵斥他,說「汝安則為之」,說你要是心安那你就去做。「夫君子之居喪,食旨不甘,聞樂不樂,居處不安,故不為也」,真正是個君子的,他居喪守喪三年,他這三年當中食旨不甘,吃到美味都不覺得甘美,聞樂不樂,聽到美好的音樂都不快樂,居處不安,睡在自己床上都覺得心不安,想要去守靈,所以不會去享受生活,故不為也。不為,為什麼?就是剛才講的,食夫稻、衣夫錦,享受生活,一個君子有一點點享受他心都不安,覺得自己的父母不在了,自己很哀痛,怎麼能夠享受?怎麼能夠心裡還念著世間名聞利養生活享受、五欲六塵這些享受?他不會這麼做的。「今汝安則為之」,他對宰我說,你要覺得心安你就去做。結果這時候宰我就出去了,「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孔子就在這裡對大家批評宰我,予就是宰我的名字,說宰我不仁,不仁不義。為什麼?沒有孝道,心裡不孝,因為「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欤」,孝心是仁的本,沒有孝就沒有仁。為什麼人孝心會失掉?這是社會的污染。所以宰我為什麼會問夫子這個話?也是因為當時東周時代也是禮崩樂壞,大家都沒這麼做,大家都不守喪三年,雖然夫子要求大家守禮,嚴格的守禮,但是宰我也難免有這個疑問,看到大家都沒這麼做,為什麼我們還要墨守成規?這是什麼?受到社會的污染,再加上有五欲六塵的享受的誘惑,才會把孝心蒙蔽,才問出這些話來,才有孔子這樣的嚴厲批評。

  孔子接著說,「子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懷」,他說你出生三年之後才能夠脫離父母的懷抱,你從剛出生到三歲,父母都是天天抱著你、護著你,你餓了給你喂奶,晚上尿床馬上給你換這些被褥,逗你玩,讓你高興,吃的、用的、穿的哪一個不是父母細心的照顧?然後還不止,三年以後,最辛苦的是頭三年,三年過後會好一點,孩子慢慢也能夠自己懂點事,沒有那麼脆弱,父母才放心,不用天天抱著,但是照顧還是無微不至,一直長到成人。古時候成人是二十歲,行冠禮,戴帽子了,這是行冠禮,才成人。成人了,父母的憂心,心上的石頭才放下來,然後還要想著很多事,孩子長大了就得求學,給他安排學業,請先生、請老師、找學校,讀書讀完了出來了,工作,找工作父母也要操心,找到好工作了,要談婚論嫁,要找對象,父母也要操心,找了對象結了婚,生兒育女了,父母也要操心,自己的孫,又要照顧他,你看看父母對我們的那種一生的照顧,真的是「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古人有講,「母年一百歲,常憂八十兒」,父母活到一百歲,兒子也八十歲了,一百歲的老母親還在憂慮著八十歲的兒子,所以真的到死這個憂慮才停止。這種恩德無量無邊,比山高,比海深,報答不盡。所以夫子說,「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三年的喪禮、守孝,天下之通喪。《禮記》上寫著的,天下人都要共同遵守的,從天子到平民老百姓必須遵守的喪禮。這什麼?緬懷自己的父母,念著父母恩德,三年這是一種報答。對父母至少是三年,因為我們從出生到長大,頭三年父母是對我們什麼樣的心,難道我們用三年來行喪禮、守喪,這還算過分嗎?所以夫子講,「予也,有三年之愛於其父母乎?」予就是宰我,他說宰我他有對父母三年之愛嗎?這種孝心、這種愛心能持續三年嗎?父母對我們的愛不止三年,是一輩子的,我們對父母?父母一走,這個愛能維持多久,能不能維持三年?這孝心,孝與不孝從這個心可以看出來。所以不是說聖人制定這個禮樂一定要規范我們,讓我們遵守,搞這個形式,不能吃好的,不能穿好的,不能夠聽音樂,不能夠享受生活,要知道為什麼會這樣?因為真正的孝子念念想著父母的恩德,他沒心思去享受。所以孝是仁之本,沒有孝道可以說他的仁德就不是真實的。

  我們繼續看玄宗他下面還有一句話,注解,注「喪不過三年,示民有終也」,他講「夫孝子有終身之憂」,如果一個孝子你不給他限制,他是終其一生都是這樣守孝的,這是真正有孝心的人,他憂慮父母、念恩他是終身不改的,這是他終身之憂,報恩的心很殷切。所以「聖人以三年為制者,使人知有終竟之限也」,為什麼聖人,這講的主要是周公,制禮,聖人制定三年為期?這是使人知道有一個終盡、終結,有個期限,三年之後心裡依然是念著父母的恩,但是在形式上就要終止,還是要恢復到正常的生活、工作,心裡常常念著報恩,自己精進努力,立身行道,為祖國、為人民服務,真正做一位有德君子,做一個聖賢人,報答自己的父母,利益萬民,讓萬民都能夠享受到自己的貢獻,自己對萬民的貢獻就是父母對萬民的貢獻,所以百姓念著你的恩就等於念著你父母的恩一樣,用這種方式來報答父母這個恩德。

  下面這是講到如何去下葬,有一個葬禮。經文講,『為之棺、椁、衣、衾而舉之』,唐玄宗注解這個「棺、椁、衣、衾」是什麼意思?「周屍為棺,周棺為椁」,棺是棺材,棺材是裝著屍體的,棺材外面又有一層椁,所以椁是裝著棺材的,等於有兩層,兩層的棺木,叫棺和椁。在入殓的時候也要為之衣衾,為之就是為自己父母,「衣,謂斂衣」,這是指入殓的時候父母要穿的衣服,我們一般講壽衣,「衾,被也」,這是父母除了穿著衣服下葬以外,外面身上還要裹著被子、被服。這是一種禮節,也是對自己父母的一種恭敬,隆重的、恭敬的來為父母下葬、入殓。「舉之」,舉什麼?舉父母的屍體,父母的身體把它舉起來,「舉屍內於棺也」,舉起來然後入殓放置到棺材裡面,這都是懷著一顆鄭重的心去做的。接下來經文講,『陳其簠簋而哀戚之』,「陳」是陳放、陳列,「簠簋」,唐玄宗注解說是「祭器也」,這個祭器,就是祭祀的祭品放在這個器皿當中,兩種,一種叫簠,一種叫簋,簠簋都是器具,都是用竹子編的,是一種很樸素的器具,盛放著祭品,盛放在父母的靈前。所以唐玄宗講,「陳奠素器而不見親,故哀戚也」,盛放的這些祭品為父母來做祭奠。素器,很樸素的器具,裝著這些祭品,但是只能夠供奉在父母靈前,譬如說他的照片,這上面還有一朵黑花,看到父母相片上的音容笑貌,但是不見其人,不見親,這個內心當中是很酸楚,「故哀戚也」,哭哭啼啼,內心當中是非常的難過。所以這裡講到辦喪事要懂得注重實質,不能夠只搞形式。祭祀必定是樸素,你看簠簋,這都是用竹子編的祭器,古來都是很樸素的,不是說講究什麼排場。好像現在人有一種錯誤觀念,奔喪的時候喪禮搞得排場很大,請很多的人,浩浩蕩蕩的,敲鑼打鼓的,還放鞭炮,請很多酒席辦這個喪事,所謂紅白喜事,特別是老人家高壽的,去世了,把它當作大喜事來辦,轟轟烈烈的大干一場,好像不這麼做就不能顯示出自己是個孝子。我們看到二00六年四月一號人民日報上面有一篇報導,說到某個地方有一位老母親養活了五個兒子,兄弟五人,這兄弟五人,有的是當公務員的,有的是經商的,有的是汽車專業戶,都混得不錯的,但是對他們的老母親卻是一點孝心都沒有,誰都不願去養活,這個推給那個,那個推給這個。最後他們商議決定,每個人勉強拿出每月五塊錢人民幣,五五二十五,二十五塊錢人民幣供養他們的老母親。這二十五塊錢一個月,吃什麼?他老母親氣的,又是貧困,年紀大了遭受這樣的刺激,受不了,一氣之下服毒自殺。結果這兄弟五人在母親死了以後大家就合在一起合計,現在母親死了,大家都看著我們,我們這個喪事也要辦的有點排場,不能讓別人說我們不孝順。所以他們五個人合計了以後,每人約定拿出五千塊錢人民幣,五五二萬五,辦一場隆隆重重、轟轟烈烈的喪事。大魚大肉請客,請了很多親戚朋友在母親靈堂這裡吃飯,結果請的人都不來,親戚朋友都唾棄他,唾棄這五個人,在背地裡都罵他,說你要真有這一分孝心,那你母親就不會死了。所以活著不孝,死了亂叫,父母在生的時候一點愛敬之心都沒有,人家死了以後搞什麼排場,欺世盜名,這是虛偽的心,這哪是孝敬,一點真誠都沒有,他的這種心是顯耀自己,還是自私自利,不是孝道。

  所以《孝經》這裡說到,『生事愛敬,死事哀戚』,這是生民之本。父母在生的時候我們要盡愛敬之道,要養父母之身、養父母之心、養父母之志,怎麼能夠見到母親這樣不管?大不孝!生事愛敬,死事哀戚,他這個喪禮不用非常的隆重排場,但是內心真有這個孝心。因為家裡如果經濟能力差的,簡單的有一些這樣的儀式,表達自己哀戚之心,也比那種轟轟烈烈搞排場的要好。所以夫子在《孝經》當中不主張搞排場,搞得轟轟烈烈的,實際上內心裡到底是不是真有那種孝敬,自己心裡要想一想。喪禮也要「上循分,下稱家」,符合自己的身分,跟自己家境要相應,不能夠太勉強,更不能夠存心顯示自己孝道,存心顯示自己是孝子那已經不是真誠,孝也不真。

  下面經文講,『擗踴哭泣,哀以送之』,這個「擗」,我們講捶胸,哭得太痛切,捶著自己的胸,「踴」就是往上跳,「哭泣」,哭是放出聲音來的哭,泣是已經沒聲音,哭到最後沒聲了,這是講到捶胸頓足號哭,最後泣不成聲,擗踴哭泣。「哀以送之」,這是很悲哀的送著父母的靈柩到外面去安葬,送之就是送著父母的屍體、靈柩(棺木)去安葬。唐玄宗《注解》說是「男踴女擗,祖載送之」,男子是哭得跳起來,女子跳起來並不是很莊嚴,而且身體沒有男子那麼好,所以她用捶胸,捶胸頓足,比喻哭得很厲害,這不是裝出來的樣子,裝出這個樣子出來反而顯得很虛偽,真的是很哀痛,泣不成聲。「祖載送之」,這個祖,邢昺的《注疏》裡面講是「始也」,就是開始。在什麼時候開始?就是靈柩准備出行,准備要送去下葬,臨行前要飲酒,「生人將行而飲酒曰祖」,這是有一個儀式,等於像送行一樣,飲酒送行,這是講到送行。這個載就是有車,靈柩車載著靈柩(棺木),送之,就是送他到墓地去安葬。

  底下講,『卜其宅兆,而安措之』,這個「宅」就是墓穴,唐玄宗講「墓穴也」,就是這一塊的墳墓,「兆」這是指「茔域也」,茔域就是墓地,就是你要找一塊墓地,然後做一個墳墓。這個「卜」就是去問、去選擇,所以說問卜、問卜,去選擇一塊很好的墓地來安葬父母。「而安措之」,這個是要安葬父母,這是父母永遠棲身之地,所以要非常慎重的選好這塊墓地。這是父母,我們講的他的靈魂永久所在的家園,因此這個要講求。古代甚至要去問風水,這個卜,看看這個墓應該放在哪裡風水最好。實際上要不要去問風水?實際上風水它好不好那是果,因是什麼?因是有沒有積德行善。真正是一個孝子,平時積功累德,他好心自然就能夠感得好風水,這感應。雖然他不懂得占卜風水的這些方法,他自自然然選擇的墓地就是風水最好的。為什麼?這是因果的感應,心好風水就好,心壞風水也跟著壞。所以如果心不孝的,想請一個風水先生幫他看風水,找一個好的墓地安葬自己父母,父母在世的時候從來不孝順,父母走了以後找一個算命先生找一個好風水的墓地,為的是什麼?還是為了自己好,想著這個墓地,選擇了好風水,自己的家、自己的事業就能夠很好,自私自利。這樣能選擇到好風水嗎?不能,即使是給他選了個好風水,那塊風水地本身是好的,但是被他這麼一葬下去,那個風水就被改了,改了以後風水就不好了。為什麼?相由心生,境由心造。所以有好心的才有好命運,才有好風水。所以古人講的,「福地福人居,福人居福地」。你真有福的,什麼人有福?有德行的人、好心的人有福,他們所居的地方都是好風水,福地,福地就是留給福人來居的。所以這是講到占卜、問風水找墓地,而安措之,安葬。

  玄宗講,「葬事大,故卜之」,這個卜就是占卜,安葬父母這個事情是大事,所謂「事死者,如事生」,父母走了要給他找一個安身之地,這是個大事,所以選擇要好,一般來講,選擇一個陽光、水分、空氣都好的地方就是很好,這是講找墓地。現在很多地方,人也多了,建築面積都不夠用,要找墓地是愈來愈困難,現在有什麼方法?一般他都不用下葬,不用土葬,一般都是火葬,燒了以後成了骨灰,有的骨灰有的人把它請回家裡供奉,專門設置一個父母的靈位,平時做祭祀用的。有的他可能是送到固定的安葬骨灰的場所,現在也有不少的墓園他們是用這樣的一種方法安葬父母的骨灰,也有包括像一些宗教的場所,像佛教的寺院可能也會有這樣的一種靈堂供奉骨灰用的,這些地方都是可以去問一問,這是卜之。也按照父母自己生前的意願,譬如說父母他希望自己骨灰撒到大江裡,或者是撒到空中,都要按照父母的意願來辦。

  下面說到,『為之宗廟,以鬼享之』,這個「宗廟」就是祭祀父母的地方,古代從天子到諸侯、到卿大夫、到士都有宗廟,庶人,就是平常老百姓,沒有宗廟,一般就在自己家裡安一個神位。實際上過去都講究祠堂,祠堂就是每一個家族的祖先宗廟。「以鬼享之」,鬼就是祖先的神靈,能夠享用我們的祭祀。所以唐玄宗《注解》說,「立廟祔祖之後,則以鬼禮享之」,立了宗廟,把祖先的、父母的牌位立起來,用春秋祭祀這些禮節、禮儀來繼續的供養,這是所謂鬼禮,就是祭祀這些鬼神,祖先的靈,用這些禮節,這是講究祭禮。

  下面說到,『春秋祭祀,以時思之』,春秋,一年春天、秋天,實際上有一個古人的一個說法,春秋實際上舉出兩個季節它是代表四時,一年四季都要祭祀。「以時思之」,四時(四季)通過祭祀來思念父母的恩德,思念祖先的恩德。玄宗的《注解》中說,「寒暑變移,益用增感,以時祭祀,展其孝思也」。寒暑變移,一年到頭,益用增感,都要去感念,增加對父母的感念。以時祭祀,到祭祀的時候,什麼時候祭祀?一般我們講,春天清明節,夏天有七月十五,農歷的,中元節,還有冬天冬至節,這都是祭祀的日子,都是要感念祖德、感念親恩的日子,展其孝思,這是懷著孝思、一種孝心去祭祀。祭祀這個儀式簡單而隆重,古禮它有一套成禮,現在我們生活很緊張,祭祀因地制宜,譬如說設一些供品,以素食,菜、果(蔬菜、水果)、鮮花這些為主,給父母靈前或者是父母的牌位前供上,上個香,然後自己可以讀讀經,譬如說把《孝經》從頭到尾念一遍,再把《弟子規》念一遍,或是讀儒釋道三家的經典,讓身心清淨,這一天齋戒,古人祭祀是頭三天齋戒沐浴,夫妻分房,以清淨的心去祭祀,這才能夠感通。用這種方式去禱告、去回向,也提醒自己不要忘記立志,不要忘記祖德親恩,不要忘記報答父母。

  下面經文說,『生事愛敬,死事哀戚』,父母在生的時候能夠盡到愛敬之心去奉侍,死就是父母去世,以哀戚之情來奔喪、來守孝、來祭祀。『生民之本盡矣,死生之義備矣,孝子之事親終矣』,「生民」這是一般人,天下人,根本就在這種孝道,所謂報本反始之心,報恩之心,知恩報恩,不忘親恩祖德,這是生民之本。能夠這麼做到「生事愛敬,死事哀戚」,這也算盡到一般人的本分。這個「死生之義」,死是指父母,已經過世的人,生人就是現在還在生的兒女,父母與兒女之間的義,這是情義、恩義、道義,也算是完備。「孝子之事親終矣」,孝子對於父母侍奉能夠做到這樣也就是圓滿了。

  唐玄宗的《注解》這裡講到,說「愛敬哀戚,孝行之始終也」,所以始於愛敬,終於哀戚。行孝你看真的是始於愛敬,父母把我們生下來,你看嬰兒對父母那種愛敬之心念念不捨,真的是毫沒有隔礙的,完全跟父母一體的心,這是始於愛敬。人能夠保持這種愛敬之心,這一生都行孝,不僅對自己的父母,也對一切所有的人民,事諸父,如事父。父母走了以後,這個哀戚之心真的溢於言表,這是孝行之終,這個哀戚之心表現在「喪盡禮,祭盡誠」,這也就算盡到了孝道。「備陳死生之義,以盡孝子之情」,能夠這麼做到死生之義,父母跟兒女這種情義、道義、恩義也就圓備,孝子之情也就盡到。所以這是對於孝子喪親這種做法、這種心態,夫子給我們加以說明。

  到這裡《孝經》就圓滿的講解完畢。整部《孝經》講下來,其實我們知道這是夫子的一部心傳,《孝經》是他老人家親口所述,他自己說「行在《孝經》」,他的整個行持,也是他的這種修為,他的聖賢的風范,在《孝經》當中能夠落實。從孝親、到事君、到立身,夫子也是給我們做了很好的榜樣,這就是聖賢人的風范。我們真正按照《孝經》的教誨來去力行,對於自己的父母能夠盡愛敬之道,對於國家、對於人民、對於世界所有的眾生都盡到愛敬之道,把父母看成是自己一體,把眾生看成是自己一體,能夠為社會服務、為人民服務,自己認真的改過遷善、立身行道、學習聖賢,至少做一個正人君子,再進一步成聖成賢,而能夠為大眾,乃至為千秋後代子孫做一個好榜樣,揚名於後世,這真正是對父母盡到圓滿的孝道,真正成就聖人,把孝道圓滿落實。

  今天我們時間到了,我們到此就講解圓滿。總共我們講了二十集,四十個小時的《孝經》,如果當中有講得不妥之處,也請各位大德多批評指正。非常感謝大家。

資料恭摘:淨空法師專集網站
《孝經》研習報告  鐘茂森博士主講  (第二十集)  2008/7/23  華嚴講堂  檔名:52-266-0020

 

 

上一篇:鐘茂森博士:《孝經》研習報告(第十九集)
下一篇:洗心革面 重新做人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