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鐘茂森博士:《孝經》研習報告(第十九集)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
|
|
|
|
|
|
尊敬的各位大德,大家好。我們繼續來學習《孝經》,昨天我們講到「感應章第十六」,這章還沒有講完,講到一半,我們繼續來學習。我們看今天要講的經文是:
【宗廟致敬。不忘親也。修身慎行。恐辱先也。宗廟致敬。鬼神著矣。孝悌之至。通於神明。光於四海。無所不通。】
這裡講的『宗廟』就是指到祖宗,因為古人對自己的祖先都有立祠堂、立牌位,常常祭祀祖先,「宗廟」是古代大家族為自己祖先所立的祠堂,這裡尤其是講的天子,天子立宗廟來祭祀自己的先祖。百姓每家每戶他都有自己的祠堂,到了祭祀的日子都是恭恭敬敬的來祭奠祖先。就像《朱子治家格言》當中說的,「祖宗雖遠,祭祀不可不誠」,對祭祀的這種恭敬,這是什麼?一種孝道的活動,能夠對古老的祖先都不忘記,怎麼會忘記自己眼前的父母?所以這是孝道。唐玄宗的《注解》當中說到,「言能敬事宗廟,則不敢忘其親也」,你看,所以祭祀是一種孝道的教育,能夠對於自己祖先都能夠敬事,當然對自己眼前的父母更能夠敬事,恭敬的事奉。而且對自己的家族所有的長輩都能夠孝敬,所有的兄長都能夠恭順,孝悌是這個家族的家風,使得家族能夠長盛不衰。
下面說到,『修身慎行,恐辱先也』,對自己的父母盡孝,對祖宗能夠『致敬』,最重要的是自己「修身慎行」。修身就是把身上這些錯誤、毛病、習氣把它修正過來,斷惡修善,這叫修身,能夠成就自己的德行。慎行,這是還沒有犯的錯誤,要非常的謹慎、小心,不可以去犯,每天都以恭敬之心、謹慎之心,哪怕是細節上的這些行為,都不可以疏忽,不可以放逸。古人講「細行不矜,終累大德」,細節上面如果不認真的、謹慎的去防范,日久天長,所謂積小惡就成大惡,就會讓本來的這種德行、大德受到虧損。所以古人講「惡不積,不足以滅身;善不積,不足以成名」,這都是每日要下檢點反省功夫,能夠在日常生活當中觀照自己的言行乃至起心動念,想到有沒有對不起父母的、對不起祖先的,一個真正有孝心的人,他就處處會想到自己一言一行關系到父母、祖先的聲譽,所以他能夠「修身慎行」,他擔心會辱沒自己的父母、祖先的名譽。好像現在人用一句話來批評,古人看來是非常大的一種恥辱,什麼話?說「這個孩子一點家教都沒有。」你看,他沒有家教這句話,這就是侮辱他家的父母、祖先,他沒有德行不但只是自己自取其辱,而且他把父母、祖先都辱沒,人家看他家裡,有其父必有其子。所以古人處處都為自己的家族來著想,所謂以家為本,不是以自己個人為本,所以他所想的就是如何不辱沒祖先的聲名,如何能夠光耀門楣,讓自己的父母、祖先榮耀,有這分心,他的立德修業必定能夠有成就。
唐玄宗的《注解》當中說到,「天子雖無上於天下,猶修持其身,謹慎其行,恐辱先祖而毀盛業也」。天子就是國家領導,他雖然是萬民之上,「無上於天下」,天下人裡面他是最高的,至高無上,地位、富貴都是萬人之上,但是不可以有驕慢之心,還需要什麼?修持其身,身有過惡必當去之,把自己身上的過失、毛病、錯誤要把它去除干淨,每天都檢點過失,每天就能夠有進步。如果今天一天到晚下來,反省一下這一天沒什麼過失,他這一天就沒有進步。要知道人還沒有成聖人之前必定是很多過失,要天天的反省、改過,所以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真正的聖人也是通過不斷的改過而成就的,等他把過失都改完了,一絲毫過惡都沒有,這就成聖成賢。所以這個修持其身的事情,它是不論地位的高低貴賤,人人都要做的。「謹慎其行」,還沒有犯的過惡,也要非常的謹慎,不可以去犯。這個行包括身、口、意這三種行為,眼睛、耳朵都不接觸那些污染,所謂「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心裡常存著道德仁義禮,用這些聖賢的標准來衡量自己每一言每一動,謹慎!凡是不符合聖賢教誨的就不能做、不能看、不能聽,甚至不能想。所以謹慎,不僅是身、口的造作,而且要在起心動念處防范,這才是真正的謹慎。身體不能造殺、盜、YIN,殺生、偷盜、邪YIN。什麼是殺生?殺害一切眾生的身命這叫殺生,動物也不能殺,更何況人?而且這個殺生在念頭裡都不能有,如果念頭有殺害人家的念頭,但是身體還沒去造,已經算是犯了殺生的這一條業。所以真正的聖人、君子,他對自己的心負責,就是樣樣都以良心做標准,這個良心是人人本有的,就是「人之初,性本善」。偷盜,就是別人不同意的,沒有經別人允許的,我拿了就是偷盜,身體不能造作偷盜,連心裡偷盜的意念都沒有,甚至連想占人便宜的意念都沒有,這謹慎其行。
戒邪YIN,就是不正當的男女關系這些事不能去做,連念頭都不能有,做一個正人君子。心裡沒有邪思,沒有那種貪欲,有貪欲這就是有苦,所謂欲為苦本,所以聖人讓我們謹慎其行,讓我們持戒,為的是讓我們離苦得樂。口不能夠造作妄語、兩舌、惡口、绮語。妄語就是說騙人的話,欺騙別人也欺騙自己。兩舌就是說人是非,背地裡說人的壞話,挑撥離間,這叫兩舌。惡口就是罵人的話、粗魯的話,傷害別人這些語言,都屬於惡口,都要戒掉。绮語這是花言巧語,說的一些不負責任的話或者是一些下流的、無聊的玩笑等等,這些都是绮語,都要戒掉。身、口要把這些不好的行為去除,意念上不能夠有貪瞋癡,貪是貪欲、貪婪、貪得無厭。君子之所以跟小人不一樣就是君子他無貪,所謂「居不求安,食不求飽」,他只求道。「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君子講求的是道義,小人他貪求名利,所以把貪欲放下。瞋恚,這是心裡有不滿、有怨恨、有不平、生氣、嫉妒,包括傲慢等等,這些都是瞋,稍不滿意就大發雷霆,這是瞋恨,這是一種大煩惱。癡是愚癡,不明白宇宙人生的真相,迷在眼前的這些境界裡面,不懂得因果,不知道要積功累德、要孝敬父母、恭敬祖先,他不想這些,一天到晚是糊裡糊塗悠悠度日,甚至造作不善,辱沒先祖,毀壞盛業,盛業就是盛大的家業。
這裡唐玄宗是講天子,實際上每個人都適用,因為自己不能夠修持其身、謹慎其行,這就會讓父母、祖先蒙羞。自己沒有德行,所以福報也就沒有,也就不能夠延續祖先留下來的家業。這些家業是祖先積功累德辛苦經營而成就的,因為我自己沒有德行,把它毀之於一旦,這就是大不孝。就像一個古代的王朝,如果皇帝是昏君,沉迷於酒色,不理朝政,不能夠修身慎行,或者是好聽讒言,損害忠良,導致最後他的這個王朝被推翻,讓祖先遺留下來的家業就毀了,這就是大不孝。所以要使到家業能夠延續長遠,重要的是在家庭裡面教育後代,讓後代子孫從小就受到良善的教育、倫理道德的教育、孝道的教育。所以他凡出一言、行一事,都會自己反省對不對得起父母、祖先,這才能夠保家護國。
下來我們看『宗廟致敬,鬼神著矣』,這個宗廟剛才講到就是祖先,「宗廟致敬」就是敬事祖先的意思,「鬼神著矣」這個著就是能夠跟鬼神感應,祭祀祖先的時候祖先真的來了,古人講祭神如神在,那是我們自己祭祀祖先用至誠恭敬的心,彷佛是祖先已經在面前。是不是真的在面前?你如果真誠心到了極點,致敬,致是盡,盡到真誠,那麼鬼神真的來,為什麼?一切法由心想生。鬼神是指本家的、自己家的這些祖先,他能夠跟我們心心相通,為什麼?因為他們雖然人的形體已經沒有,那是過去的人,已經去世了的,但是他的靈性不滅,我們說他的靈魂永在。現在科學家也已經證明有鬼神、有靈魂的存在,譬如是西方心理學家,他們用這些催眠的方法,幫助人能夠回憶到過去前世的那些現象。又有很多死亡醫學的研究者,他們研究瀕死的病人,快死的人,他們常常有靈魂出體的現象,這都是講到人是有靈魂,肉體並不是生命的唯一的部分,生命是由肉體和靈魂兩部分組成的。換句話說,我們不是行屍走肉而已,我們是有靈魂的人,這個靈魂不隨著身體的死亡而消亡,所以我們的祖先他們的靈跟我們能夠感通,只要我們能夠至誠恭敬去祭祀他們,就是跟他們感應,他們就真的能夠得到我們這個至誠心的供養。
所以唐玄宗這裡的解釋說「事宗廟能盡敬」,就是對祖先祭祀能夠盡到我們的恭敬心,「則祖考來格」,祖和考都是過去的過世的父母、祖先,考就是先父,已經去世的父親,祖就是先父輩上面的祖先,祖先們都能夠感格,都能夠來跟我們感應,「享於克誠」,這個享是享受,享受我們對他的供養。我們用什麼供養他們?是不是說我們祭祀的時候擺上一些鮮花水果、一些食品,用這些來供養他們,或者燒燒紙錢,民間民俗都是用這種做法。實際上我們要懂得這個道理,所用的這些供品實際上它都是表法的作用,通過供奉這些供品,把我們的誠敬心引發出來,誠敬心有所寄托,寄托在哪裡?就這些供品上。所以供品的意義就在於引發我們的恭敬心、我們的至誠心。如果光是在形式上供養這些供品,沒有誠敬心,只搞形式沒有內容,不可能有感應,祖先也享受不了我們的供養。他所享受的是我們的至誠心,就好像我們孝養父母,包括孝養父母之身、孝養父母之心、孝養父母之志。孝養父母之心和孝養父母之志比孝父母之身更重要,這個供品本身就如同養父母之身的意思,而我們以至誠恭敬之心來奉養、來供奉,這就是養父母之心。所以心與心能夠相通,這叫做著,著就是顯著,顯露出來,有感就有應,以至誠恭敬而感,就有祖宗、鬼神來應。跟一切聖賢的感應,跟佛菩薩的感應,統統都是一個道理,乃至跟天地、跟宇宙萬物感應,都要用這種至誠心。誠到極處,這就一切都能感通,這就是下面經文講的,『孝悌之至,通於神明,光於四海,無所不通』。
當我們這個孝悌之心到了極點,「至」就是極點,就能夠「通於神明」,神就是講到天地之神,也講的是祖考之神,這是宋朝邢昺的注解當中解釋這神包括這兩層含義。明這就是指神明,指一切的聖賢,佛家講的佛菩薩,道家講的天地的眾神、神仙,儒家裡面它也承認有神明存在。所以如何跟神明感通?用孝悌至誠之心。孝悌到了至誠,心裡面只有父母、只有祖先,完全把自己給忘了,到了無我的境界,自己完全跟父母、跟祖先乃至跟天地鬼神合為一體,所謂跟天地鬼神、日月合其德,跟宇宙萬物融為一體,這是孝悌到了極點,當然他就能夠感通一切,他也就能夠明察一切,宇宙萬事萬物都通達明了,佛家講的,他明心見性,無所不知、無所不能,他成聖人。
「光於四海」,這是講到他的智慧,智慧用光明來代表,智慧通達無礙,因為他已經將孝悌之心養到極點,這個孝悌之心就是與宇宙萬物合而為一的心,他就通到本性上來,道家講的跟道合一,所以他跟宇宙本體合一,當然對於宇宙萬事萬物都能夠通達,所以「光於四海,無所不通」。唐玄宗的《注解》說,「能敬宗廟,順長幼,以極孝悌之心,則至性通於神明,光於四海,故曰『無所不通』」。這是講到能夠敬事祖先,長幼之序能夠講求長惠幼順,而把孝悌之心推到極致,這就至性通於神明,這是通到自性,自性是無所不通的。禅宗六祖他開悟見性之後他說,「何期自性,能生萬法」,這個萬法是指我們宇宙萬物,從哪裡出來的?自性出來的,所以能通到自性就能通達萬法,所以他也就跟聖賢、跟天地相通,「通於神明,光於四海」,這就叫做無所不通。所以能夠盡孝,從孝道入手,就能夠通到我們人的自性上來,一通到自性,我們講這個宇宙裡面所有的維次的空間他都通。我們現在為什麼不通?就是因為我們有很多的妄念,很多自私自利的念頭,很多欲望,很多的這種煩惱,所以把我們的自性給蒙蔽,所以不僅說對四海都不通,不要講宇宙,就是地球上的東西,我們都不能通達。現在科學盡管很發達,但是地球上面的種種事物能不能全部通達?還不能,乃至我們對自己身體每一個部分,所有的這些構件、器官如何運作的,這些都不能通達。你看對自己都通達不了,怎麼能夠通於神明,光於四海?是不是我們要努力的發展科技,拼命的去鑽研,有朝一日就能通達?聖人告訴我們不是用這種方法的,這種方法走到最後還是不通,為什麼?因為它不是向心性裡面求的,我們要認識這個宇宙要從宇宙本體那裡去求,本體抓住了整個宇宙都能夠通達明了。
所以聖人教我們向心內求,不要心外求法,這個心或者說這個性,是宇宙萬物都是同一個性的。所以神明,這是講到不同維次空間當中的生命,有情的眾生,四海這是講到無情眾生,就像植物、礦物,不管是有情與無情的生命,它們的性都是一個,同一個真性,同一個本源。所以我們能夠悟入這個本源就無所不通,到那個時候我們發現其實宇宙整個就是自己,所以通達宇宙也就是通達自己,除了宇宙之外沒有外人,宇宙之外就沒有,整個宇宙就是自己,除了一個自己以外沒有他物、沒有他人,這就是跟天地合一。聖人都是這個境界,他怎麼得到的?他是極孝悌之心,把孝悌之心推到極點,他就能做到。
下面本經最後引用《詩經》,這是《詩經•大雅•文王有聲》這句詩文來做一個總結。
【詩雲。自西自東。自南自北。無思不服。】
《詩經》這首詩是贊美文王的,周文王的那種德行,東南西北四方都被他感化,所有的百姓統統歸服,沒有說不服的。這句詩文實際上是解釋、呼應前面講的「無所不通」這個意思。他的德行通於神明,光於四海,因為這是聖人,聖人的那種風范是天下百姓最好的榜樣,大家都敬佩他、景仰他、效法他,都服從他的教化,服從他的領導,所以天下大治。因為人心都能像聖王那樣斷惡修善,所以天下人有福,感應得天下和順、日月清明、風調雨順、國泰民安,這真正是和諧世界。玄宗的《注解》說,「義取德教流行,莫不服義從化也」。這句詩經的意思取的什麼?「德教流行」,聖人的德行、聖人的教育教化能在世間推行,所接受教化的這些大眾沒有不佩服、敬服這位明王的道義。服義是服明王之義,是服天子,周文王他的德行。而從化,從就是服從、跟從,學習這位聖王而受到轉化,原來有這些習氣毛病,都改正過來,都不再自私自利,都能夠大公無私,都能夠以愛心對待所有的人,所以天下真的是太平。所以太平是果,因是什麼?因是天子到百姓從上而下修行德行,修身慎行,修身慎行要通過教育,所以推廣聖賢教育就非常重要。所以《禮記.學記》當中說到,「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大學》裡講的,「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從天子到庶人,就是從上到下,都是要以修身為本,修身慎行,修養德行,自己修養德行,從而教化大眾,就是教學為先。這樣的政治就是《孝經》裡講的聖治,以聖道治理天下當然天下和諧,這都是孝道的感應。所以「感應章」所講的這個道理就是講的是因果,聖人以孝道來教化百姓,百姓能夠落實孝道,人人想到敬父母、敬祖先,修身慎行,自然感得天下和平,災害不生,禍亂不作,這是「感應章」,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下面我們來看第十七章「事君章第十七」,這一章,顧名思義,我們從這個題目可以看到,是講君子是怎麼樣事君的、事上,對於自己的長上、自己的領導,一個國家,對天子、對國家領導人是怎麼樣盡忠的。這《孝經.開宗明義章》就給我們點出來孝有三個層次,「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從侍奉雙親父母為基石,然後事君,事君是精忠報國,然後立身,立身是成聖成賢。這一章主要是教我們如何事君,所謂是移孝作忠,把這個孝心推移到對國家、對人民,這就是盡忠。事君之道主要是講到「進思盡忠,退思補過」,不管是在朝當政,有這個機會為國家服務,還是說沒有這個機會,退守在家裡,忠心都不改變,能不能夠出來,所謂能進還是退這都是看緣分。這個緣分也是有標准的,孔子他說,「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這個見和隱跟退和進是一個意思,天下有道的,就是國家領導英明的,百姓民心向善的,這個時候天下有道,就得要出來,應該為國家、為人民服務,舒展自己抱負,利國利民,能夠從中而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這是君子之所為,應該做的。天下無道?如果皇帝是昏君,沒有德行,不知道如何治理天下,也不能夠虛心禮賢下士,向人請教,導致百姓也就跟著胡作非為,不知廉恥,天下無道,這時候君子就得隱去,所謂歸隱山林,這是退,退思補過,補過是好好的改自己的過失。要知道,古人講的「萬方有罪,罪在朕躬」,這個朕固然是天子,天子他是個聖王,他就會有這種思想,天下人有罪,百姓犯過失,誰的過失?我自己的過失,我沒教好他們,我的德行不足以感化他們,所以我有罪。
所以君子都是這麼個意念,凡事都是反求諸己,不會責怪外面的人,所以他歸隱山林還是改過自新,斷惡修善,提升自己的層次,提升自己的境界,將來有這個機會還是要出來為天下人效力。就好像周朝的姜太公,這是周朝還沒有建國之前,姜太公他是在渭水釣游魚,直鉤釣魚,願者上鉤,他過著是歸隱的生活。為什麼?天下無道。當時是商朝末年,殷纣王暴虐無道,所以有道之人就歸隱,所以姜太公也就荷竿渭水釣游魚,一直等到文王來求他,千裡來求賢士,求姜太公出來幫助文王,把天下無道的狀況改過來,所以姜太公這個時候才出來,他是等待因緣。古人絕對不會說自己去自告奮勇,自己要怎麼怎麼樣做,還要游說別人,讓別人來任用我,甚至去拉選票競選,絕對不會。真正有德之士都是非常謙虛的,他可以以天下讓,對於名聞利養這些富貴統統看得很淡。要出來做事也是因為有這個機會,可以為天下百姓謀一點福利,他才出來。所以當文王去請求姜太公出山,他出來真的滅纣興周任意如,他是真的有道德、有學問,上能知天,下能通地,所以很快的輔佐文王,文王有德行,得民心,天下有道他就見,他就要出山,輔佐文王滅了商纣王,建立起周家天下,這是百姓都非常的擁戴這個新的領袖。這就天下有道,這個時候就是君子進的時候,進,進思盡忠,出來就要為國家盡忠,這個盡忠是為天下人謀福利,讓天下人過上幸福美滿的日子。
我們來看這一章的經文,先把經文讀一下:
【子曰。君子之事上也。進思盡忠。退思補過。將順其美。匡救其惡。故上下能相親也。詩雲。心乎愛矣。遐不謂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第一句,『子曰:君子之事上也』,這是講到孔子他說君子怎麼樣事上?「事上」就是事君,所以唐玄宗《注解》「上,謂君也」,這上就是君的意思,「事君章」主要講的就是如何事奉國君,用現在我們的話來講,可以用國家領導人所提倡的八榮八恥頭面兩條,「以熱愛祖國為榮,以服務人民為榮」,所以事上就是熱愛祖國、服務人民。那君子該怎麼做?這就是盡忠,能夠盡忠的人他必定是有孝悌之心。所以《論語》當中講,「孝悌而好犯上者,鮮矣」,有孝悌的心他怎麼可能會犯上?會不盡忠?這是很少見的,不可能的。所以君子事君,『進思盡忠』,這個講到「進見於君,則思盡忠節」,這是玄宗的注解。這個忠在《說文解字》裡面解釋,忠就是敬的意思,恭敬的敬,「盡忠」也就是能夠恭敬到極點,盡心盡力來服務於祖國人民,這叫盡忠。因為有這樣的緣分,有這種機會,我們這個心就要去表現成行為,盡就是你有這個機會可以來服務。譬如說你做的這個官職,做了這個官職就要好好的認真的工作,替百姓辦事。所以君子常常所思所想的就是這樁事情,盡忠。在《字诂》,這是古代的另一篇分析文字的這本書裡邊講,「忠,直也」,忠也是正直的意思,你看心上面一個中,中中正正的中,心擺到正中,這個人就正直。所以要有正直之心,不能夠有偏私,不可以把私利放在國家利益之上,要把國家利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這是中正。
所以「進見於君」這個見也有現的意思,古代見和現都是相通的。就是由國君任命,我有這個機會當個一官半職,為國君效力,「則思盡忠節」。這個節也是當操字講,操行、節操。所以君子坐在這把交椅上,他就想到的是如何盡職。他的操行是正直的,他的心是忠誠的,乃至有必要在國家危難的時候可以捨身受命,即使是自己身負於粉身碎骨也毫不遺憾,為國家可以自己做出一切的犧牲。這個忠剛才講的還有正直的意思,這種盡忠不是盲目的,不是說愚忠,愚是他有為國的心,但是他沒有智慧,心也不夠正直。正直需要有智慧,如果沒有智慧,完全只是順著自己的國君、自己領導的意思,這也不叫忠。譬如說像《孝經》當中「谏诤章」特別說到這個問題,說「子從父之令,可謂孝乎?」兒女對於父母的號令盲目的遵從是不是盡孝?不是。同樣道理,臣子對國君的這個號令,如果這個號令不英明,盲目的去遵從,也不屬於盡忠。
就像唐玄宗他有一個臣子,這個臣子叫顏真卿,顏真卿他在過去曾經被唐玄宗貶過官,但是顏真卿是一位非常忠誠的臣子。他的家庭有一篇家訓叫《顏氏家訓》,這也是非常有名的,成為後人教育子女立身處世的一部著名的教材。顏真卿他的父親很早過世,顏真卿他對母親就格外的孝順。我們也知道他的書法特別好,書法裡面專門有一種楷書叫顏體,那種風格是非常的圓潤厚重,這是他在書法上的貢獻。而顏真卿更了不起的是他那種忠正的品格。當時他在做官的時候,因為很多官吏不清廉,就造成很多冤獄。當顏真卿在五原這個地方做官的時候,當地持續的干旱,很久都不下雨,那是因為前面的官吏不清廉,所以他到任以後就立即審理很多的冤案,為很多無辜的人平反,結果就感得上天降下甘霖,這是感應。所以當時人都稱顏真卿叫做「御史雨」,這忠正之心可以感格天地。唐玄宗當時是皇帝,我們現在學的《孝經》就是唐玄宗他注解的,我們以他的注解為依據。唐玄宗早年還是挺好的一個皇帝,因為他在聖賢的文化裡面下了不少的功夫,可是到了後來就不行了,到了晚年寵愛楊貴妃。所以人真的一驕奢YIN逸就完了,他自己注解《孝經》,他注解「在上不驕」,可是他自己都驕,驕奢YIN逸,在上一驕為下就亂了。當時就有安祿山謀反,安祿山是邊疆的一個胡人,他在邊疆慢慢的集中他的兵權。因為唐玄宗當時疏忽國政,而且聽信讒言,很多事情看不清楚,所以不能夠明察,結果就把兵權交給安祿山,隨著安祿山的勢力日益壯大,他就有謀反意圖。而顏真卿當時是做平原縣的太守,他看出安祿山有叛變的跡象,所以顏真卿當時也暗地裡招兵買馬,修築城牆,囤積糧食,防止他兵變。結果後來不出所料,安祿山真的起兵謀反,戰火一下子就燒遍中原,在河北好幾個郡都被淪陷,但只有城牆很堅固的平原縣,顏真卿領導這些軍民頑強的抵抗,守護得很成功。當時唐玄宗因為兵敗,自己很痛心,在河北的各郡,除了顏真卿兄弟他們兩個人把守的地方沒有失守,其他地方都失守,唐玄宗非常的痛心,他歎息到,河北二十四個郡,只有顏真卿是個忠臣。他自己很後悔當時聽信楊國忠的讒言,把他貶官,自己很歎息,說朕沒有眼力,不知道這是一位忠心耿耿的義士。結果安祿山之亂以後,安祿山舉兵,就把唐玄宗趕出京城。安祿山因為他自己是謀反叛亂,所以古人講「多行不義必自斃」,當他攻進京城以後,剛剛開始做他稱帝的夢,結果就被他自己的兒子殺害,所以自己是叛臣,家裡就出逆子。結果這個安祿山之亂很快就被平息。
當時又有一個節度史李希烈也造反,因為顏真卿他曾經得罪過一位權臣,所以就被派去執行一項非常危險的任務,那就是只身到李希烈節度史那裡去勸降,希望他能夠回頭。但是要知道,勸降,除非他是能夠聽勸告歸降,如果不歸降,往往勸降的人肯定被殺害。當時顏真卿已經七十多歲,真是臨危受命,在國家危難時刻他毅然接受任務,沒有考慮自己的生命危險。到了叛軍軍營裡面顏真卿是鎮定自若,雖然當時李希烈手下的人對他謾罵、恐嚇,但是顏真卿氣宇軒昂,毫無懼色,這種勇敢、這種鎮定的氣度,使到李希烈對他也產生敬畏之心。當時還有人勸李希烈,說顏真卿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唐朝的太師,你現在想要自立為王,不如讓太師歸順我們。顏真卿聽到這番話以後就威怒不已,呵斥那些人,呵斥他們不知廉恥。結果李希烈聽到顏真卿的一番義正辭嚴的講話,反而生起了慚愧,向顏真卿謝罪。後來李希烈就以死來相威脅,勸顏真卿歸降,說你要是不歸降,我就讓你只有一死。顏真卿已經事先寫好遺書,把遺書拿出來給他們看,已經做好必死的准備,所以他自己毫無畏懼,而且絕不歸降,最後這些叛賊就痛下毒手殺害了他。顏真卿在生命最後一刻都在大罵他們是逆賊。他已經七十七歲,英勇就義。當這個噩耗傳到朝廷的時候,當時已經是德宗皇帝在位,德宗悔恨交加,非常的傷心,五天都沒辦法上朝,所有的將士都痛哭流涕,深切的悼念這位壯烈成仁的大唐忠臣,後來被封為「顏魯公」的顏真卿。所以古人講的,「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做為一個君子,他的身上擔負的是仁,以仁做為己任,真正為了仁,仁愛的仁,可以殺身成仁,自己可以英勇就義而成就這個仁,死而後已。所以顏氏的家族他們是以忠孝傳家,留下的《顏氏家訓》真的成為後人一千年來學習的榜樣,學習的最好的家規,這是進思盡忠。
『退思補過』,這是假如不在位,沒有這個機會做為國家、為人民服務的事情,自己就要常常思慮補自己的過失,改過自新。唐玄宗《注解》當中講到,「君有過失,則思補益」。就好像剛才講的,顏真卿雖然被唐玄宗貶官,唐玄宗因為聽了讒言,把這位忠臣貶官,忠臣心裡會不會想皇帝這樣的無道,我們就不管他,甚至是要幫助那些叛賊來推翻這個無道昏君,有沒有這樣想?沒有。君有過失的時候,我們回到家裡,「退思補過」的退也是回到家裡的意思,就要思慮自己好好的改過自新,而為自己的國君有機會的時候進谏,讓他也能夠改正過失,因為他改正過失他才能夠利益百姓,如果他有過不改,那麼百姓因此而遭殃。所以君子他在家裡所想到的都是自己修身慎行的事情,也想到國家有哪一些過錯的事情,幫助國家修正。如果有過失,心裡就不安,這個過失不管是自己的還是國君的,心裡都不安,都要想著如何來改正、來補益,絕對不會起抗逆、悖逆的心,這就是孝心、這就是忠心。
『將順其美』,這經文裡面講的,「將,行也」,將的意思就是行,所以這句話是行順其美的意思,就是國君如果有好的方面,有優點,我們做臣子的很高興,要順而行之。所以玄宗他注解,「君有美善,則順而行之」,當君有過失,就要想著如何幫助他改正,當君有美善、有優點,要順著他,讓他把優點繼續保持發揚,有美善的政策我們一定要幫助努力落實。譬如說現在國家領導人提倡構建和諧社會、構建和諧世界,這是美善的政策,我們下面的從上到下的這些官員、百姓,都順而行之,乃至像我自己,沒有在朝廷做官,沒有任何的官職、工作,而是從事傳統文化教學工作的,這是也是屬於義務工作,我們怎麼樣順而行之?我們就在自己的這個本分的崗位上大力的宣揚傳統文化,推動倫理道德因果的教育,能夠啟發一部分人的良善的心,就能夠對和諧社會做一點點貢獻,這就是順而行之。
『匡救其惡』,「匡」是正也,「救」止也,匡救就是正和止的意思,也就是說「君有過惡,則正而止之」,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國君也不例外,他有過惡,過是過失,惡這是惡的行為。過和惡怎麼來分?《弟子規》上講的,「無心非,名為錯;有心非,名為惡」,看有心還是無心犯的這些過失。如果是不小心、不在意的情況下,可能是習性使然犯的這些過錯,那就叫做錯誤。如果是他有心犯了錯誤,蓄意策劃的,而且經人勸告不肯改的,這就是有心非,有心做的錯事那就叫惡。所以過和惡是這麼分的。做臣子的正而止之,正就是扶正他,他走偏了要幫助他走回到正道上來,止是止他的過惡,他有過惡我們要幫助他停止犯錯誤,哪怕是可能我們忠言相谏的時候,會導致國君的憤怒,可能會治我們的罪,甚至會殺頭,我們也要去勸谏,不忍心看到國君繼續的犯這些過惡,使到人民因此而受苦,這種忠心跟孝心是一樣的。《弟子規》上也講到的,你看「親有過,谏使更,怡吾色,柔吾聲」,父母有過失我們就要勸谏,勸谏的時候要注意形式,「怡吾色,柔無聲」,用善巧方便,用輕柔的方式,讓聽勸谏的人能夠接受。「谏不入,悅復谏」,如果勸谏他不聽,等他高興的時候繼續勸。「號泣隨,撻無怨」,他實在不肯聽,自己痛哭流涕,這是真心至誠,希望用這個誠心感化他,哪怕是他對我懲罰,撻無怨,他治我的罪,甚至殺我的頭,我也沒有怨恨,這是孝。對父母能盡孝,他對於國君就能盡忠,能夠這樣做這就是君臣之間有義。
所以,『故上下能相親也』,「上下」是指君臣,君臣之義就好像父母跟兒女那樣,心中沒有隔閡。《書經》上講的,「居上克明,為下克忠」。就是在上位的人他是明白人,知道你是個忠臣,哪怕是你講的話是忠言逆耳,但是他知道,他明白,知道你的苦心,他能理解,他能接受。「為下克忠」,在下位的人一片忠心,忠心耿耿的來服務領導,這樣上下之間就好像父子一樣。所以君臣跟父子實際上雖然他沒有血緣關系,君臣之間的義他沒有像父子之間有血緣關系,可是那一顆孝心、忠心是一樣的。唐玄宗《注解》中說,「下以忠事上,上以義接下。君臣同德,故能相親」。在下位的以忠誠來事奉長上,長上用義來對待下級,上下級之間忠義相待。「君臣同德」,這個德就是隨順著道的叫德,能夠隨順自性的就叫德,隨順本善的就叫德。君臣之間他的忠義實際上跟父母、跟兒女之間的慈孝是同樣的,都是一個愛心、同一個本善,只是這顆愛心、這個本善表現在不同關系上,表現在父子之間那就是慈孝,表現在君臣之間就是忠義,「故能相親」,相親就是愛心在彰顯,所以君臣之間情同父子。
在歷史上一個很著名的例子,「下以忠事上」這個例子,這是在漢朝有一位叫李善的人,所謂「李善乳主」這個典故。李善他是李家的一個當家,這是一位男子,忠厚老實,忠心耿耿的侍奉主人,結果有一年李家不幸全家染上瘟疫,大人都接二連三的去世,只留下一個不到十天,剛剛出生不久的嬰兒,以及萬貫的家財,李家是個富貴家。結果李家的家丁、家人看見李家大人全部去世,正好這個時候趁火打劫,就把李家的金銀財寶都搶奪一空,甚至還想把李家唯一的嬰兒,這個香火把他殺掉滅口。李善他是非常的忠心,想到自己主人對自己那種愛護,那種厚義,覺得一定要幫助李家留一個後代,為了避免危險,所以就抱著這個嬰兒就偷偷的離開李家。他出去逃生就逃到深山當中,過著一種隱居的生活,自己采一些野果子來吃,饑一頓飽一頓,帶著這個嬰兒,這個嬰兒還要吃奶,自己是個男人,從哪裡找奶給他吃?結果他就跪在地上痛哭,仰天長歎,說難道天真的要絕李家的後代嗎?結果後來自己靈機一動,竟然用自己的乳頭來送到嬰兒的嘴裡,沒想到驚奇的發現乳汁竟然能夠流出來,就這樣他把這個嬌弱的小生命,用自己的乳汁來養活他,慢慢的這個孩子竟然能夠存活下來,結果後來慢慢的長大。他們在山裡生活了十年,過著這種隱居的生活,自己耕種自己采集,另外照顧孩子、煮飯、洗衣服,又當爹又當娘,把這個孩子培養長大。這個孩子也在李善的撫育之下,教導之下,也禀承了他的厚道善良的品格。李善他對自己的小主人,知道這是李家唯一的命脈,對這小主人既教導他又恭敬他,希望他能夠成為一個德才兼備的、能夠重振李家門風的人。結果當這個孩子到十歲,李善就決心為李家恢復家業,於是他就領著這個小孩到官府擊鼓申冤,討一個公道。當時縣令聽到李善這種忠義的節操,深深的感動,就為李家平反冤情,收回財產,把當時謀害李家的這些傭人全部都懲治。這個縣令也非常的感佩李善的忠義,就把李善的這種事跡呈報皇帝,當時是光武帝在位,光武帝聽到以後也非常的感動,於是就聘請李善擔任太子捨人這種要職。太子捨人是什麼?就是教導太子的老師。因為古來的皇帝他最希望的就是自己有後,能夠繼承家業、社稷,所以對太子的培養非常非常的注重,一定是請最有德行、最有學問的人來做太子的老師,太子能夠有聖賢的德行他才能夠使天下太平。
當時李善他也做過太守,皇帝也非常器重他,他原來是李家的一個僕人,現在也榮耀了,因為他自己的厚德,感應得到這種福分。他做太守的時候,就有一次他在上路經過,就是上任的時候,經過李家的這個地方,他就去看李家自己主人的墳墓,當時他在墳墓旁邊也是百感交集。他自己卸下官服,換上粗布的衣裳,就走到這個墓園為墳墓來除草清理,自己也是非常的悲痛,放聲大哭。他跪在自己主人的靈位前,非常傷感的說:老爺,夫人,我是李善,我今天來探望你們,來祭拜你們,你們今天有後了,希望你們在天之靈得到安慰。這就是夫子在本經當中說的,「上下能相親」,做主人的跟做臣子的真的是情同父子。所以孔子說過一句話,說「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在下位的人能夠得到上位的以禮相待,他能夠感念自己主人的那種厚愛,所以真在危難的關頭他也能夠挺身而出,他能夠盡忠,他不會做不義的事情。本章經文最後也是引用《詩經》作為本章的一個總結,這裡說的:
【詩雲。心乎愛矣。遐不謂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這段詩是出自於「小雅」,《詩經》裡有「小雅」和「大雅」,他是用「小雅」這句詩文來總結事君之道,做為臣子的怎麼樣事君,怎麼樣服務於祖國,熱愛於人民,忠誠於領導。這裡講了,『心乎愛矣』,心真的愛領導、愛祖國、愛人民、愛自己的事業,這是愛心,這個愛心跟對自己父母的愛心是一樣的。所以聖人教人,千言萬語實際上就是把我們的愛心顯發出來,從孝這裡下手把愛心顯發出來,能夠愛敬父母,對於自己的領導他也有這樣同樣的愛心,這就是忠。所以心是真正愛領導,忠誠於領導。『遐不謂矣』,「遐」是遠的意思,即使在很遠的地方,沒有在領導身邊,沒有機會跟領導說明自己心中的對領導的忠誠,「謂」就是說,但是『中心藏之,何日忘之』,自己心裡藏著是忠誠,有哪一天忘懷?「何日忘之」,這個之就是心中的愛,這種是仁愛、忠誠。唐玄宗《注解》這裡說,「遐,遠也」,這個遐就是遠的意思,在很遠的地方,都沒有辦法親自報告我對你的忠誠。這是「義取臣心愛君,雖離左右,不謂為遠」,這個意思是講,做臣子的心裡愛著自己的君王,我們現在說愛祖國、愛人民。「雖離左右」,就是雖然不在身邊,譬如說一個在海外留學的游子,心裡想著祖國,或者是在外國工作的一個官員,像一個大使,他內心裡想的是自己的國家,一個企業裡面員工出差,他能夠常常想著領導。「雖離左右,不謂為遠」,他不能夠對領導訴說,說老實話也不用訴說,真正有忠心的,他自然在行動上就有這樣的表現,不必用口頭來說,心心相印。下面說,「愛君之志,恆藏心中,無日蹔忘也」,愛君用我們現在話來講,愛國、愛民、愛領導,這種志向永恆的藏在心裡面,這心裡沒有一刻會暫忘,這心中完全是忠誠、完全是孝悌,這個是愛心、本善顯露。這種人能夠盡他一生保持他的孝悌忠誠而不變,他也就成就聖賢的品格。
今天我們就把「事君章」講完了,明天我們將最後一章講圓滿。講得不妥之處,請各位大德多多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資料恭摘:淨空法師專集網站 《孝經》研習報告 鐘茂森博士主講 (第十九集) 2008/7/22 華嚴講堂 檔名:52-266-0019
|
|
|
|
|
|
上一篇:一朝出名為名累 回頭忏悔得新生
下一篇:鐘茂森博士:《孝經》研習報告(第二十集)
|
|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