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鐘茂森博士:《孝經》研習報告(第十六集)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尊敬的各位大德,大家好。我們今天繼續來學習《孝經》。我們上一次講到「廣要道章第十二」,這個經文還沒有講完,講了此章的上半部分,是講到「教民親愛,莫善於孝;教民禮順,莫善於悌;移風易俗,莫善於樂;安上治民,莫善於禮」。這是講到要改變一個社會風氣,讓百姓都能夠和諧共處,過上和樂的生活,上下都能夠互相的愛護、照顧,以禮相待,社會風氣能夠扭轉,上下都各守其分,這是需要有孝、悌、禮、樂。孝悌這是一種存心,在上位的人,天子,他自己來行孝悌之道,便能夠引領百姓都相親相愛,而能夠行孝悌之道,對自己的父母也能夠愛敬,對自己的兄長也能夠禮順,這都是天子、國家領導所做的好榜樣。要改變風俗,移風易俗,把社會大眾引領到良善的方向去,最好的方法就是用音樂,也就是藝術節目。做為天子,做為領導人,自己要有那種良善的愛好,他為大眾演示出追求真善美這樣的一種情趣、愛好,自然也能夠引導大眾走上真善美。能夠自己遵循著禮法,凡事依禮行事,這自然達到安上治民,能夠讓上位,我們說國家的政權都能夠穩固,而大眾也能夠安定和睦,這是和諧社會,最好的方法就是用禮教。

  所以禮教比法制更高明,用法制來治理社會,百姓雖然被嚴厲的法律所攝住,不敢去胡作非為,但是心裡面未必能夠遵守倫理道德,只是迫於法律的那種威攝力。如果用禮教,大家遵守禮法,遵守倫理道德,而恥於作惡,這個比法制要更好,它是在百姓內心當中建立起這樣的一種防線,防非止惡。能夠樣樣遵守著禮,社會自然就能夠安定和睦,而這個最重要的是天子、國家領導人帶頭來做。所以和諧社會必須是從領導人開始自己做個好榜樣,而能夠帶起社會大眾一起能夠遵守孝悌,奉行禮儀,欣賞良善的音樂。實際上不僅是天子這一個人要帶一個好頭,做個好榜樣,實際上每一個人都有這種義務。古人有說得好,「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匹夫就是普通老百姓,天下的和諧或者是動亂,對一個老百姓來講有沒有關系?有,每個人都有一分責任,因為這個社會是我自己的社會,說到究竟處,我們眼前的這些境界,統統都是與我有緊密相連的。所以孔子說得好,「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真正自己落實仁道,行孝悌禮義,能夠把仁做到,這社會也就跟著歸仁,所謂「一日克己復禮,則天下歸仁」。一日克己復禮是誰克己復禮?就是我克己復禮,我是一個普通老百姓,我是一個匹夫,但是我對於天下的和諧或者是動亂,負起決定性的作用,因為這個天下是我的天下,所以我能夠一日克己復禮,就是克服自己的煩惱習氣,遵循著禮法,遵循著古聖先賢的教誨,落實倫理道德,這叫復禮,那麼天下就歸仁,都能夠歸到仁道上面來,當然這就是和諧世界、大同世界。這是說到究竟處。

  確實整個天下就是一個自己,自己做好了天下都做好了。所以教民親愛、教民禮順、移風易俗、安上治民,誰的責任?我自己的責任,我要好好的落實孝道、悌道,遵循著禮樂,這樣自然能夠達至社會和諧、世界大同。這裡面這個禮字就很重要,剛才我們講到的,孔子說「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這是為仁之道,仁是仁愛的仁,要把仁愛推廣於天下,自己要克己復禮,要遵守禮。禮是什麼?孔老夫子在這一章特別把禮提取出來為我們說明,請看經文:

  【禮者。敬而已矣。】

  這句話講的就是,禮就是敬而已,禮敬禮敬,禮是表現在外的,敬是在內心,內心恭敬,外在的身口意,我們說三業,自然就表現出禮,所以這個禮的本就是敬。唐玄宗他注解中說得好,「敬者,禮之本也」,禮的根本在於內心的恭敬,所以心為根本。古人講「誠於中而形於外」,內心中有誠敬,外在身體自然表現出這種禮,甚至不用學禮,他也自然能夠把禮表現出來。好比說《弟子規》上講的,「尊長前,聲要低」這句話,這是禮,在尊長面前我們聲音不能夠太高,因為高了就是放肆。這個話,如果沒有學過《弟子規》這句話的,但是如果他對某人特別恭敬,他在某人面前他也會做到「尊長前,聲要低」,他自然就會柔聲下氣,謙恭有禮,哪怕是這條禮這個條目他沒有學過,可是他自然表現出來就是有禮的,為什麼?因為他內心有恭敬。這是用個比喻來說明。所以我們能夠抓住這個根本,禮之本,那就是恭敬,學禮其實是很容易學到的。所以儒家講的威儀三千,這威儀三千是三千條禮儀,你逐條逐條學,確實要記得多,記下來都不容易,何況你要把它做出來。但是如果我們能夠抓住根本,那就好學了。根本是什麼?恭敬心。能抓住這恭敬心,把恭敬心培養出來,自然你的三千威儀的禮就能做到。

  恭敬心是我們本性本善,是我們自性中的性德,本有的。但是雖然是本有,而我們自從出生以後,一直到長大,受到種種的污染,思想的污染,所以我們的恭敬心,確實如果沒有用禮去培養,會喪失掉。這個喪失是迷失,不是真的沒有,它是我們的本善、我們的性德,不會說消失掉的。只是我們現在受到污染,什麼污染?傲慢的污染,自以為是的污染。很多西方的這些電影,崇尚的個人主義,培養人的傲慢心,讓人目中無人,結果敬就沒有。所以孩子很小你看看了電視以後,他對於父母也沒有恭敬心,對父母沒有恭敬心,以後對老師、對長輩、對領導他也是沒有恭敬心。所以如何來恢復他的恭敬心、恢復他的本善?就要學禮。所以學禮的目的就是恢復恭敬心,「禮者,敬而已矣」。夫子在本章特別提到孝道、悌道,和為人臣之道,那是忠,孝、悌、忠三種德行。我們看經文:

  【故敬其父則子悅。敬其兄則弟悅。敬其君則臣悅。敬一人而千萬人悅。】

  這是夫子教禮敬。廣義上面來講,禮也包括孝、悌、忠,一切的倫理道德都包括在禮上面,所以禮教就是幫助我們恢復倫理道德、恢復本善。這個需要天子帶頭來做,如何帶頭?就是用禮、用恭敬。古人講得好,「敬人者人恆敬之,愛人者人恆愛之」,我們首先要恭敬別人、愛別人,自然能夠感得別人愛敬我們。所以做天子的能夠『敬其父』,這個「父」是父親,敬誰的父親?首先敬自己的父親,這是孝道。把孝道表演出來,大家跟著看到,學著也恭敬自己的父親,大家都很歡喜,因為孝道是本善,當本善流露出來的時候,真的是不亦悅乎。這種喜悅不是從外面來的,從外面來的,像得到欲望的滿足,財色名食睡這些欲望得到滿足,那好比是刺激,它不是真正的喜悅,真正的喜悅是人內心當中契入本善而感到無比的歡欣。所以當百姓都能效法天子孝敬父母,本善流露,百姓都很喜悅。天子不僅要尊敬自己的父親,為大家做個好榜樣,而且要尊敬所有為人父的。《弟子規》上講的,「事諸父,如事父」,對待比自己年長一倍的,一般來講,比自己大二十年的,那就屬於父親那一輩的,見到這些長輩就如同對待自己父親那樣來孝敬他們,他們的兒女當然就非常的高興。所以你敬他們的父母,兒女就非常的高興,而自自然然他對你也就很愛戴、很恭敬,為你效忠。

  在北京有一位公司的總經理,他在企業裡面落實《弟子規》,他曾經跟我就談到他遇到的一樁事情,真正覺得「敬人者人恆敬之,愛人者人恆愛之」的道理。他的一個員工的父親患了病,花了不少的醫療費,按照合同公司是不需要為家屬支付醫療費用。這位員工的父親自己寫了一封信給這位老總請求援助,這個事情連這個員工也不曉得,父親瞞著他自己的兒子。為什麼?因為這個企業的老板對待員工都非常的禮遇,待遇非常好,這個老父也知道,所以不忍心再讓兒子去開口跟企業老板說,所以他自己寫了封信寄給老板。這老板是很仁慈的,打開信看了以後,立即就給這個員工說明,說像你父親患這個病,醫療費用我們全部報銷,這個員工也非常的感動。你看「敬其父則子悅」,你對他的父親能夠這樣的關懷、照顧,做兒子的當然非常的感恩,因此對你必定是效忠,他不會做對不起你的事情。所以你看老板布施這些醫藥費,換得的是員工對他的忠心耿耿,這個用錢都買不到的。所以天子,這是國家領導人,也能夠對每一位百姓、每一個長輩都能夠這樣的尊敬,就自然感召整個國家人民的愛戴。

  下面講的,『敬其兄則弟悅』,一個兄長,一般是比我年長不到二十年,大概十年以內,都稱為兄,做天子的要為社會大眾做一個好榜樣,所以首先敬自己的兄長,對比自己年長的這些親友都那麼恭敬,這是悌道。自己能夠行悌道,也就帶動起全社會的人行悌道,大家都能夠對於兄長能夠敬順,這個敬順之心,他到了工作的崗位,為領導服務、為老板服務,自然他也就敬順領導和老板。所以做國家領導人,他為社會做一個好榜樣。而這個兄它是個廣義的,《弟子規》上講,「事諸兄,如事兄」,諸兄就是所有比我年長的人都是我的兄長,我要以悌道恭敬他們,這樣他們自己的親弟弟也就非常的歡喜,所以他們也能夠對你敬順。所以國家領導人能夠行孝、行悌,就自然得民心,受到萬眾的愛戴。

  下面講,『敬其君則臣悅』,這個君就是領導,這裡面也含有幾層的意思。在周朝,當時天子底下有八百諸侯,諸侯國很多,每一個諸侯國的國主,叫諸侯,他們就是國君,我們對每一個諸侯國君都能夠尊敬,這天子,尊敬他們,這個諸侯國裡的臣子們、百姓們都非常的歡喜,這是「敬其君則臣悅」一層意思。第二層意思,這也是上位的人要做一個好榜樣,君是領導,當然天子他是萬人之上,他上面就沒有領導,天子以下都有領導,每一個人他都能夠表演出敬君、忠君的行為,也給社會大眾做好榜樣,帶動起社會大眾也能夠忠君、敬君。這個君,像現代意義上來講就是我們的國家,就是執政的領導、執政黨。像在我們國家,是中國共產黨的總書記,這是屬於君,屬於天子的這種地位,最高領導。每一個人都有一分責任把忠君的品德表演出來,忠君用我們現代話來講就是忠誠於黨、忠誠於人民,我們能夠表演出忠誠,自然將大眾的忠誠之心喚起來。忠誠是性德、是本善,本善、性德的流露,自然會給人帶來歡喜、喜悅。假如說在一個企業當中,企業的老板,那是君、是領導,如果是一個部門的經理,這是屬於臣下、臣子,部門經理能夠給自己部門的這些員工們表演出忠君的品德,忠誠於老板,也自然感召這個部門的人對這位經理的忠誠。這個意思裡面還有一層,譬如說我們如果到達一個企業裡面去參觀、去訪問,我們對這個企業的老板格外恭敬,企業裡頭的員工看到我們恭敬他們的老板也是非常的歡喜,這也是「敬其君則臣悅」的意思。所以這都是本善的自然流露。

  下面講到,『敬一人而千萬人悅』,這個「一人」就是指恭敬其父、其兄、其君,這是恭敬的是一個人,得到百姓萬眾的喜悅,這是君子推行禮敬之道,而感召來的是社會和諧。我們國家是最講禮制的,從古至今傳統的禮是非常的豐富。為什麼中國人這麼注重禮?因為中國人明白這個道理,人人能守禮,互相恭敬,那麼每個人都是喜悅的,社會就是和睦的,所以我們國家稱為禮義之邦,每個人都懂禮,都能夠尊敬別人。現在要構建和諧社會,這個禮就不得不講求。所以還是要從中國傳統文化裡面去找到這一些的方法,來幫助我們現前的社會更好的走向和諧。唐玄宗對這一段話的注解很簡單,他說「居上敬下,盡得歡心,故曰悅也」,這裡講到「敬其父則子悅,敬其兄則弟悅,敬其君則臣悅,敬一人而千萬人悅」,這是讓別人歡心。居上敬下,居上位的,這裡講到是天子,天子敬其父,敬下,它這裡意思特別指的是對百姓的父親,是任一個百姓的父親,我對他恭敬,這是居上敬下,就感召得百姓的喜悅,盡得歡心,這就是悅的意思。敬其兄,這是對百姓的兄長我們能夠敬,「事諸兄,如事兄」,百姓也都歡心。敬其君也是如此,對各級的領導,這是做天子的,對於下面各級領導,這諸君,我們都恭敬他。譬如說國家主席常常到下面去訪問,去關懷地方、關懷各級政府的領導,必定是感得從上到下百姓的歡心。所以「敬一人而千萬人悅」,也是這個道理。所以下面經文講的:

  【所敬者寡而悅者眾。此之謂要道也。】

  我們所敬仰、所恭敬的只是一個人,這是父、兄、君任一個人,這一個人也是不固定,是任一的,可是這樣的一種行為,會令到整個社會大眾的歡喜。特別是現在媒體非常發達,國家領導人有一個什麼樣的舉動,很快就傳遍整個社會,所有的人都知道。所以國家領導人能夠關懷做長輩的、父輩的人,所有為人子的都非常歡喜,這就是『敬者寡而悅者眾』。媒體一報導,某某國家領導對老人非常尊重,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你看這是非常讓百姓悅服。所以「敬其兄則弟悅,敬其君則臣悅」,都是這個道理。敬一個人能夠讓大眾都喜悅,這種做法就叫做『要道』,很重要的道理,很重要的方法,這個「道」有道理的意思,也有方法的意思。所以《孝經.開宗明義》講到,孝是至德要道。這一章是廣說要道的含義,這個要道就是一個敬,特別是在上位的人,常懷著恭敬,自己常懷著謙卑,那是最得民心的。最怕就是生起傲慢,一傲慢,驕慢了,就會失掉民心。這個不僅是國家領導,每一個團體的領導都是這個樣子。所以愈在上位的人愈要謙卑,把自己姿勢放低,反而能夠讓大眾更加恭敬和愛戴。這種做法完全就是孝道,因為,人為什麼要恭敬?因為每個人上面都有父母,所以我們對父母要恭敬,以這個恭敬心對待一切人,把一切人做為父母來看待,當然會得到大眾的喜悅,社會真的非常容易就能夠和諧,古人講垂拱而治。這就是講到「廣要道章」。

  下來我們來看「廣至德章第十三」,這章是接著「廣要道章」下來的,這都是開解第一章「開宗明義章」裡面所講的至德要道的含義。講完要道,這裡講至德。廣就是廣述,詳細的開解。為什麼孝道稱為是至德?這裡夫子給我們詳細的說明,我們來把經文讀一遍:

  【子曰。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家至而日見之也。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為人兄者也。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為人君者也。詩雲。恺悌君子。民之父母。非至德。其孰能順民如此其大者乎。】

  這一段也是孔子說的,所說的跟前面一章呼應。前面一章是做天子的為大眾表演出孝、悌、忠,而能夠以禮去敬人,得到千萬人悅,百姓都能愛戴他,這裡又給我們詳細的講述天子如何來教孝、悌、忠。實際上不僅是天子有這個義務教導社會大眾,每一個人都有這個義務,所謂要自行化他,自己要修養這些品德,也要幫助社會大眾修養這些品德。我們來逐條的學習經文。『子曰: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家至而日見之也』,這一句就是講到君子,君子一般來講知道是天子,天子他有教導社會大眾的義務。君子也泛指一切的正人君子、仁人志士,他們有很好的德行、學問,他們有這種熱心從事聖賢教育的工作,把教育事業做為自己畢生的事業,不求名也不圖利,就是希望把倫理道德的教育發揚光大,這些人是君子。所謂「君子謀道不謀食」,他所希求的是道德,而不是希求名聞利養,謀食就是謀獲自己的名利。君子如何來教孝道?他這裡講,「非家至而日見之也」,不需要挨家挨戶去教孝道,而自己好好的落實孝道,逐漸逐漸大家見到他在行孝,對他生起敬佩,向他學習,自然孝道就教給大家。所以,我們看到唐玄宗他注解裡面講得好,他說「言教不必家到戶至」,言就是說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教孝道不必每家每戶去走,跟人家苦口婆心的說,你要孝養父母,你要恭敬你的長輩,這樣挨家挨戶很累,而且效果未必是好。應該怎麼做?「日見而語之」,這是講到天子他能夠自己認真的行孝,讓大家見到,大家對他生起敬佩之心,然後他才跟大家講行孝的道理。這是講先自己做到然後再說;做到說到這是聖人,說了就做這是賢人。如果是做到了,它才有教育的效果。

  所以「但行孝於內,其化自流於外」,教化的效果是自然的,能夠自己行孝於內,內是在家裡,在家裡自己行孝,他就自自然然能夠把這種教化流傳給外人。凡是來他家裡看到他的這種孝行,都敬佩不已,而且會廣為流傳。就像過去舜王,他在年輕時候也是一個普通人,他的母親很早去世,父親娶了繼母,結果他的父母虐待他,甚至要把舜置之於死地,而舜他能夠依然保持純孝之心對父母行孝道,這種行為感化了鄉裡,也感化了當時的帝王堯,堯帝就把他請出來為國家服務。這麼好的一個孝子,要為國家服務必定是忠臣,能夠讓他來治理天下,必定他能夠以孝心治理天下,孝治,所以後來把王位都傳給他。你看看舜王他完全是自己力行孝道,而沒有挨家挨戶的去講你要行孝,可是教化的效果,不僅是在當時非常的卓著,普天下之人都效法舜王行孝,這是其化自流於外,化就是教化,自自然然的流傳在外面,就是教導大眾,大眾就受到感化。不僅當時大眾被感化,都能力行孝道,而且,你看舜他是二十四孝之首,從古至今,多少人看了二十四孝都效法舜那樣去孝敬父母,乃至四千五百年以後的今天,我們講到舜的故事,依然受感動,依然能夠生起我們的效法之心而去孝敬父母。所以這就是君子教孝是先要自行而後化他,正己而後化人。

  我們現在國家希望構建和諧社會,全世界的人民都希望有和諧世界,每一個國家都渴望和諧,該怎麼做?「教民親愛,莫善於孝」,最好的是教孝道。教孝,像國家如果能夠每年來評出十大孝子進行表彰,把他的事跡推廣讓大家學習,通過媒體把教育的效果達至最大化,人人都能夠看到孝子的故事,自自然然民風就變得淳厚。被選上做孝子的,他也是行孝於內,其化自流於外,自己行孝,結果能夠讓全社會的人都能夠學習而行孝。我們看到中央電視台每一年都在評出十大感動中國的人物,我記得在二00五年,這十大感動中國的人物當中就有一位田世國,他是廣州的一名律師,是山東人,他的母親患了尿毒症,需要把腎換掉,結果田世國他毅然決定把自己的一個腎捐出來為他母親換腎。而且他母親是非常愛自己的兒女,如果知道自己的兒子為自己捐腎,母親是不會接受。田世國就瞞著他的母親,跟醫院的醫生說好,說這個腎是來自於另外一個捐獻者的。手術當天母子兩個人分別被推入手術室,醫生就從田世國身上切下他的腎,然後移植到他母親身上,等手術完成以後,母子都康復出院,他母親還不知道自己身上的這個新腎是來自於她的兒子的。

  田世國他能夠這樣的行孝,把自己的身體器官都能夠捐獻出來,報答母親的恩德,感動了全中國。當他被感動中國人物評選委員會采訪的時候,他自己也都覺得好像不值得這樣來表彰他。他自己說,他很誠懇,很樸實,說我只是為我母親做了一些該做的事情,母親生我、養我,恩德如山,我現在只是拿一點點東西回報,沒想到中央電視台感動中國人物評選委員會能夠把他給評上,他自己也覺得很意外。為什麼要選他來做感動中國的人物?這就是教以孝。田世國他的這種孝行,雖然是在他心目中是很平凡的,是應該做的,但是這種行為能夠對全國產生極好的效果,能夠喚起全民的孝心。所以多少的父母為之落淚,多少的兒女為之動容,孝心被喚醒。對田世國而言,他不需要一家一戶的去走著跟大家講你要行孝,可是就這樣他行孝於內,其化自流於外,他就對全中國有了教化,教孝道。當然更重要的是有中央電視台的評選。所以媒體如果能夠常常推動倫理道德的這些教育節目的播放,對於整個社會民風的轉變、改善會有很大的作用。

  我記得我們的師長第一次應邀到印尼去訪問的時候,末學當時也跟著去。一下飛機,直接由他們的國賓接待人員把我們請到副總統的辦公府上。副總統當時會見我們的師長,我們當時也在埸,副總統當時請教我們的師長,如何能夠將印尼經濟狀況改善?如何能夠使印尼的社會安定和睦?這是印尼的兩大問題,國家領導人向我們師長請教。而師長告訴他,告訴這位副總統先生,說社會安定是第一個問題,經濟的成長繁榮是第二個問題,如果能夠把社會建設得安定和睦,經濟自然繁榮。印尼在一九九八年金融風暴以後,經濟一直抬不起頭來,為什麼?社會不安定,所以外國投資者也不敢來投資。只要社會安定,投資就能夠繁榮。如何能夠使社會安定?我們師長給他建議,最好在全國挑選二十位到三十位有德行、有學問的長老,他們是真正在道德上令人敬佩,而又能夠對傳統文化、對倫理道德的教育能夠熟知,讓他們每天就在電視台講課,勸導大眾行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的這些德行。印尼它是伊斯蘭教的國家,百分之八十五的人口都是伊斯蘭教徒,雖然他們國家並沒有宣布自己是伊斯蘭教的國家,但是它的人口,伊斯蘭教的人口是全世界最多的。如果能夠選取這些伊斯蘭教的長老,他們也在電視台上進行宗教的教育,講述倫理道德、講述因果教育,教什麼?就教這些德行,也不需要挨家挨戶的去說,通過媒體在國家電視台來播放,也就能夠很快的改善社會的風氣,令民心純樸,令到社會安定。這是師長給他們領導人的一個建議。

  而師長本人也是這麼做,他是給我們示現五十年講經教學不斷,到現在八十二高齡,依然每天在攝影棚裡面講兩個小時經,通過網路播放到全世界,教導大眾倫理、道德、因果、哲學、科學的教育,也不需要挨家挨戶去講述,就用現在的高科技,「非家至而日見之也」。我們師長的德行令社會大眾所景仰,不需要老人家每家每戶去勸說,自己做一個好樣子,將自己畢生這些心血、經歷,奉獻給傳統文化教育事業。這樣的大德是每一個熱愛傳統文化的人所學習、效法的榜樣,這就是非家至而日見之也。所以現在師長培養學生,我們都很慶幸做為師長的一個學生,所走的道路也是要跟師長一樣,一生從事傳統文化聖賢教育,做君子、做聖人,這是最有意義的工作。所以,末學原來是在昆士蘭大學教書,得到終身教授,把工作辭掉以後,很多人也不理解,包括有一次末學跟師長路過新加坡,拜訪過新加坡的中國大使張大使,他就很好奇的問末學說,你現在把工作辭掉,你將來生活,你日後這些經濟來源你有沒有考慮,將來怎麼辦?末學就跟張大使回答說,「君子謀道不謀食,憂道不憂貧」。所以所從事的職業是真正為社會、為大眾帶來最好的利益,我們就不用憂。這是什麼?天會助我,要有這樣的決心、要有這樣的信心,這是夫子講的,君子應該做的。所以君子要教孝道,現在真的不用挨家挨戶的去講,就在攝影棚裡面,通過遠程教學的工具,可以能夠對有緣的大眾來分享,把自己對於行孝,學習孝道這方面的心得體會,供養給大眾。自己三十多年如何學習孝道,現在學習《孝經》又有什麼樣的心得,雖然是很粗淺,但是願意跟大眾來分享,讓大家一起來學習,跟我一起成長,這真的是不亦悅乎的事情。

  底下經文講的,『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為人父者也』。所以為什麼我們從事傳統文化的教學我們這麼歡喜?教以孝,用孝道來教導大眾,這就是「敬天下之為人父」。天下人,做父親的、做母親的,這個父包括父母,結了婚生了兒女的就是為人父母,為人父母最希望的是兒女孝順。我們現在來講孝道,來演述《孝經》,啟發大眾的孝心,勸勉大眾行孝,這是什麼?敬天下之為人父母,這是做為人父母最歡喜的事情。所以很多的父母也曾經跟末學提到,很希望末學多講一點孝道方面的這些教學,甚至還有的父母要把自己兒女送過來給末學來教。那是什麼?做父母的最希望的是兒女做個好人,你能夠把他的兒女教好,這就是對他最大的尊敬,令他最歡喜的。

  下面講,『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為人兄者也』。我們能夠教悌道,教人如何恭順兄長,這就是對天下兄長的尊敬。為人兄長的,這個兄也包括姐姐,最希望的就是自己的弟弟、妹妹能夠恭順他,這是一種和諧之道。所以教悌道就是對天下為人兄的、為人姐的尊重,讓他們生起喜悅。唐玄宗的注解中說,「舉孝悌以為教,則天下之為人子弟者,無不敬其父兄也」。所以教育的事業就是對人類帶來最大利益的,這個教育是指教導人倫理、道德、因果這些教育。這是舉出孝、悌這兩條來講。孝悌是根本,《論語》上講得好,「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欤」,它是仁之本。這個仁有兩種版本,一個是仁愛的仁,仁是仁愛、仁道,另外一個就是指我們做人的人。所以它是仁德之本,也是做人之本,用這個根本來教化大眾,天下的為人子弟的人,他就能夠尊敬他自己的父兄,教他孝道,他就能恭敬父母,教他悌道,他就能夠恭順兄長,所以這就是給人類帶來的最好的福祉。古人講得好,《禮記.學記》上說到,「建國君民,教學為先」。一個國家政權的建立最重要的是什麼?教學。教學裡面最重要的是什麼?教孝悌。所以孝是教之所由生也。教孝悌就使到天下為人子的、為人弟的他們能夠孝敬自己的父兄,有了孝心之後,他對一切人自然有那種厚道的存心、有那種仁愛之心,他對國家就有忠誠,所以社會自然和睦,因此教學為先。

  下面經文講的,『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為人君者也』,這是講到把為人臣之道教導大眾,教導他們懂得忠君、愛國,這就是尊敬天下為人君的人,君是領導,這個領導可以是國家領導。假如我們教學把忠誠的道理為大眾說明,大家自然生起那種忠誠國家、忠誠人民的心,能夠忠誠於領導的心,做領導的他也就身心安穩,國家也就安定,人民也就和睦,這豈不就是對國家領導最大的恭敬嗎?所以要真正培養忠誠的人民,這需要去教學。從哪裡教起?從孝道教起,因為忠是以孝為根基的。很多的這些企業的領導他們也意識到教忠的重要性,因為現在很多的企業員工都有一種跳槽現象,換企業、換老板,好像二、三年就要換一次,很頻繁。老板也很頭痛,因為培養員工很不容易,二、三年把員工培養起來,剛剛熟悉這些技術,准備能夠正式上軌道,結果他走了,心血白費了,這對企業也是很大的損失。所以很多的企業領導他們都開始重視《弟子規》的教育,因為《弟子規》教人孝道,有了孝心他就有忠心。不少的企業以《弟子規》做為企業的一個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而且請老師們去講課。我們如果自己在《弟子規》上認真的學習,有這個機會別人聘請我們去講課,我們為他們講為人臣之道,就是做員工如何奉事領導的這些禮儀,這就是尊敬領導。我們能夠在攝影棚裡面通過網路來講這個道理,這也就敬天下之為人君的、做領導的。所以如果有企業他們願意把傳統文化引入他們的企業文化當中,願意聽我們這些教學,它就能夠對員工,員工也會產生思想的改變,領導當然這就很歡喜。所以唐玄宗這裡講的,「舉臣道以為教,則天下之為人臣者,無不敬其君也」,這是教忠,臣道最重要的就是忠,所謂君仁臣忠。能夠教忠,大家懂得對於自己領導要有這一分的道義、恩義、情義,天下為人臣的,做下屬的,都能夠聽了這個教化而尊敬領導。這是講到君子教學,一個從事聖賢教育的人教這些道德,教孝、教悌、教忠,實際上八德都要教,孝悌忠信禮義廉恥這是做人的根本。

  下面這一章以《詩經》,引用了一句《詩經》來總結。「《詩》雲:恺悌君子,民之父母」,這個恺就是樂的意思。唐玄宗的注解中說,「恺,樂也。悌,易也。義取君以樂易之道化人,則為天下蒼生之父母也」。所以恺就是樂,君子是樂,為什麼樂?因為君子心中有道,所以內心有這分喜悅,不亦悅乎,不亦樂乎。悌是易也,易是平易近人的意思。君子即使是很有聲望的、地位很高的,甚至做到天子的,但是他有真實的德行,他對每個人都恭敬,對每個人都能夠做到平易近人,所以大眾就喜歡他、愛戴他,不會覺得他高不可及。所以這是講「義取君以樂易之道化人」,這個意思講的是君,這是天子,做領導的,以樂、易之道,樂是喜悅,歡歡喜喜的這種方式,易是平易近人,這種方式來教化人、感化人。這個人,做天子的、做領導的,「則為天下蒼生之父母也」,天下蒼生就是全國人民、全世界人民,因為都愛戴這一個領導,都把他當作自己的父母一樣。這是引用《詩經》裡面「大雅」這句的詩文。

  下面講到是經文中說,『非至德,其孰能順民如此其大者乎』,這是能夠做到以樂易之道化人的,他總是那樣歡歡喜喜、快樂無憂,總是那樣平易近人,這樣恭敬人,沒有一點驕慢之心,這種人是「至德」,至是至高無上的品德,如果沒有至高無上的品德他做不出來。你看看很多處在上位的人,有了名望、有了富貴,這眼睛長到頭頂上,看不起別人,所以跟別人的距離就很遙遠,別人覺得他高不可攀。他自己快不快樂?他也不快樂,為什麼?因為跟他做朋友的人愈來愈少,他愈來愈寂寞、愈來愈孤獨,他自己也不快樂。君子的樂是什麼樂?「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真正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來常常跟我們一起交流、交心,這確實是一種樂事,這是需要我們自己有謙卑的態度、恭敬別人的態度。如果目中無人,瞧不起別人,誰敢跟我們做朋友?所以要有這種至德,至德就是謙卑、恭敬,有這種至德才能夠「順民如此其大」,這個大是廣大,順是和順,民是什麼?民心,讓民心都能夠和順,所以大眾都愛戴這一位君子,都能聽這個君子的教化。所以君子是為民之父母,他有這分至德,他能夠使天下人和順。這句話是倒裝過來講,「非至德,其孰能順民如此其大者乎」,意思就是,這個孰就是誰的意思,不是有至德的君子,有誰能夠和順民心到如此廣大?廣大到什麼程度?就是《孝經•開宗明義》所講的,「以順天下,民用和睦,上下無怨」,這和諧世界得到了,這需要有至德的人才能去實現。

  不僅要自己有至德,而且要推廣聖賢教育,聖賢教育也是順民廣大,因為聖賢教育講的是性德、是本善,人人本來具有的本善,所以你用這個本善啟發民心,就使到民心和順。我們的師長你看他就是給我們做出最好的榜樣,他自己也是快樂無憂,也是平易近人,每一個在他身邊的人都能夠感受到他這種德行風范。一輩子就只做講經教學,啟發大眾良善的心,啟發大眾覺悟,自己首先做個好樣子。因為在聖賢之教裡面薰修了五十多年,所以老人家什麼都能夠看得破、放得下,內心裡沒有煩惱,沒有煩惱這就樂,所以快樂無憂。這是恺悌君子的恺的意思。悌就是平易近人。老人家內心裡充滿著慈愛,對身邊每一個人都能常常關懷、照顧,所以只要是走近他身邊,就能感受到他那種慈愛的磁場。這是末學第一次跟老人家見面就感受到,走到他身邊自然就好像身心都很安樂,本來可能還有一些煩惱,甚至會有惡念的,來到他身邊,這些煩惱、惡念統統沒有了,化解掉了,就好像他有慈光可以感化、融化我們內心中的這些煩惱習氣,這是悌,恺悌的悌。所以老人家自己就做出恺悌君子的樣子,這是至德,雖然有這麼高的名望,仍然是非常的謙虛,待人非常恭敬有禮。這種至德,每一個人在他身邊都感受到,他是我們的父母一樣,所以民之父母。而且感受到他比父母還要親,愛戴他是絕不亞於對父母的那種敬愛,這都是老人家自己的感召。一生不求名、不求利,只是以一顆仁愛之心推廣聖賢教育。

  老人家特別提倡在我們這個社會,每個國家都是如此,一個方面要推行倫理、道德、因果的教育,喚醒大眾,另一個方面要想到養老育幼的工作。今天早上老人家講經當中還提到老人福利事業的構思,所謂老人樂園的構思,這是對老人的最大的敬禮,就像這裡所說的,「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為人父者也」,老人樂園的構思就是落實孝道的。老人家想到養老院采用酒店式的經營,讓每個老人他們都有自己的房間,也專門有人,有這些清潔的、搞衛生的員工來打掃衛生,老人家就不需要為打理房子而憂愁。在老人樂園裡面常常舉行一些有益於身心的活動,讓老人家覺得這就是自己的家,而且有豐富的晚年的娛樂生活。如果是信奉宗教的,它有宗教的活動,譬如說學佛,它有念佛堂,可以在裡面念佛、修道。整個老人院都有自己的食堂,全日制的供給自助餐,老人家可以隨時得到豐富的食物。而且特別是老人樂園裡面的員工,都要經過《弟子規》的培訓,都要學習孝道,用真誠的孝心來對待這些老人。而且這老人院附近也附設幼兒園和醫院,醫院是保證老人家他的醫療有保障,幼兒園是老人家的這些孫輩的,他們的兒女也可以把這些孩子送來,自己的小孫天天能夠跟自己見面,這也是天倫之樂。

  這樣提倡老人樂園,結果不少地方都在響應,也在按照這種模式來去做,這就是老人家給我們表演出來的,「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為人父者也」。為人父的現在都是老人,老人要尊敬他們,這就是提倡敬老、愛老、養老。所以這樣的老人樂園,讓老人家能夠感受到孝子賢孫對他們的照顧,親人的那種溫暖。而且這老人樂園也不要用那種老人院的名稱,因為你講老人院,老人家會覺得自己老了,無形中會增加一些憂慮。用什麼?用別墅,就像如果在一個風景區,我們老人家去過雲南,到蒼山,可以稱為「蒼山別墅」,用這樣的一種名稱。是一種養老度假的這樣的一種生活,這是使老人家真正安度晚年。這種提倡,以我們師長這種身分,他的德高望重,這樣的呼吁一定會在全世界當中能夠推廣。所以這樣的一種教學,這樣的一種做法,這就是尊敬天下的老人。教以孝、教以悌、教以臣這種教學,是要至德君子才能夠實現。

  所以我們看到這一章的經文,聯想到我們的老師,確實老人家就是給我們表演出孝道,這種孝道是廣大的,不僅是對自己父母,是對天下為人父母的那種盡孝。而聖賢之道是什麼?孟子說得好,「堯舜之道,孝悌而已」。堯舜是聖人,聖人之道是什麼?孝悌而已,把孝悌之道做到圓滿,能夠自行化他,這就是聖人。在內,對自己而言,自己成為聖人,對外,幫助整個世界走向和諧。所以孟子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天下可運於掌這是把天下都能夠教化得和諧,趨向大同世界。怎麼做?養老育幼,教以孝悌之道,就能夠做到。我們看到我們的老師一生所做的正是在這個方面來落實。育幼最重要的是教以倫理、道德、因果,啟發以哲學、科學,倫理、道德、因果是幫助人斷惡修善,哲學、科學的教育是幫助人破迷開悟,而儒釋道三家,尤其是佛法,佛法確實能夠幫助人斷惡修善、破迷開悟、轉凡成聖,這是真正利益於社會、利益於人類的教學。我們老人家為我們表演出好樣子,我們這些後輩,這些學生,也生起仰慕之心、效法之心,願意學習老人家那樣,將畢生的時間貢獻到聖賢教育的事業上來,也效法古聖先賢,像孔子、老子、釋迦牟尼佛,他們所從事的就是多元文化的社會教育工作,教導人以孝悌忠信禮義廉恥,教導人宇宙人生真相,這是對天下人的敬愛。

  《孝經》上講到,教以孝,敬天下為人父母的;教以悌,敬天下之為人兄長的;教以臣,就是教忠,敬天下之為人領導的;教以倫理、道德、因果,這就是敬天下人、愛天下人,所以這就是大孝。末學的母親曾經這樣鼓勵過我,說「能夠孝敬自己的父母,是小孝;能夠孝敬天下人的父母,這是大孝;能夠自己立身行道、成聖成賢,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這叫至孝」,這裡講的是至德,所以大孝顯親。我們走上這條路也是通過十多年在師長會下學習,認識到了,要把自己小孝轉成大孝,通過首先愛敬自己的父母,擴展到愛敬天下人的父母。雖然自己做得很不好,但是要有這種志願。像《詩經》所說的,做恺悌君子、民之父母,養成至德,能夠真正對一切的人民、一切眾生做出最美善的服務和最大的貢獻。所以古人講人貴立志,相信人有志向必定是得到祖宗的加佑、聖賢的擁護,也會得到社會當中仁人志士的護持,可以實現自己的理想,實現這種至德。

  今天我們的時間到了,先跟大家分享到此。如果講得有不妥之處,請各位大德多多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資料恭摘:淨空法師專集網站
《孝經》研習報告  鐘茂森博士主講  (第十六集)  2008/7/16  華嚴講堂  檔名:52-266-0016

 

 

上一篇:警示:廣州現疑似人販子假冒便衣警察當街搶奪小孩
下一篇:鐘茂森博士:《孝經》研習報告(第十七集)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