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鐘茂森博士:《孝經》研習報告(第十七集)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尊敬的各位大德,大家好。我們今天繼續來學習《孝經》,昨天我們將「廣至德章」講完,今天我們從第十四章「廣揚名章第十四」開始來學習,我們先把這個經文讀一下:

  【子曰。君子之事親孝。故忠可移於君。事兄悌。故順可移於長。居家理。故治可移於官。是以行成於內。而名立於後世矣。】

  這一段經文不長,是繼「廣要道章」和「廣至德章」之後講這個「廣揚名章」。這個廣就是詳細的來講述,廣述的意思。因為要道、至德、揚名這些概念,在第一章「開宗明義章」已經提到,揚名在第一章裡有說到,能夠「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這是講到孝道的終極,最高的孝道那就是能夠立身行道,能夠成聖成賢,而能夠揚名於後世。這裡講的揚名在後世,不用在現前,因為你在行孝道,為後世子孫做一個很好的榜樣,所以後世子孫都世世代代記著你的美名,記著你的美名也就記著你的父母,這就顯耀父母,這個是孝的終極。在此地特別把揚名提出來立為一章,我們來看本段的經文。『子曰:君子之事親孝,故忠可移於君』。「子曰」是孔子說的,整部《孝經》從頭到尾都是孔子的教誨,孔子說,君子對於父母能夠盡孝,就可以移孝作忠,對於自己的君上、領導自然能夠盡忠。唐玄宗注解,他引用本經的經文,在「士章第五」裡面有一句,是「以孝事君則忠」,這句話就解釋了這裡的經文。所以要能夠忠誠於國家、忠誠於領導他要有孝德,孝德在家裡培養起來,而能夠在社會得到發揮,那就是盡忠,所以《孝經》講究的是移孝作忠。

  下面經文說到,『事兄悌,故順可移於長』,這個是講到對於兄長要行悌道,能夠對兄長行悌道的,能夠恭順的,他自然對於年長的人,或者是比自己地位高的、名望高的、輩分高的這些人,都能夠恭順,這就是「士章」裡面說的,「以敬事長則順」。所以悌道就是恭敬、恭順,能夠以這個恭敬之心對待自己的長上,自然身體、行為就表現出順從,這是悌道。實際上孝和悌是分不開的,因為內心裡有孝道,所以自然對所有的比自己年長的人,都能夠有一種恭順的行為。所以孝和悌實際上是一不是二,乃至於八德裡頭講的,孝悌忠信禮義廉恥,或者是五倫十義裡面講的,父慈子孝、君仁臣忠、夫義婦聽、長惠幼順、兄友弟恭,這是五倫裡面有十種義務,都是一。一即是多,多即是一,為什麼?因為這些德目實際上都出自於一顆本善之心,用淺顯的話來講,都出自於一顆愛心。這個愛心表現在父子之間的關系上就是父慈子孝,自然而然,那是人本有的性德,不是後天故意學來的,而是人本有的品德,用在兄弟之間自然就是悌道,用在君臣之間自然就是君仁臣忠。所以統統都是同一個愛心在起作用,在不同的關系上就有不同的德目。所以能夠把一種德目做到圓滿,其他的德目也統統做得圓滿,所以才有孔子這裡講的能夠移孝作忠。

  有了孝心他必定有忠心,為什麼?因為孝心是本善作用,它是本性本善的自然流露。能夠恢復本性本善,當然對於國家、對於領導自然就表現出忠誠,對於長上自然就能表現出恭順,也包括下面的『居家理,故治可移於官』,這是講到在家裡能夠整理得井井有條,人的生活很有秩序,有條不紊,把這種品德修養好,做任何事情都是有條不紊的。所以《弟子規》上講,「房室清,牆壁淨,幾案潔,筆硯正」、「列典籍,有定處,讀看畢,還原處」,這都是培養我們在家裡這種整齊干淨這種習慣,這種習慣養成了它就是本善,本來人就是應該這樣的,這是應該我們人人都具有的品德。養成習慣,等到他步入社會做了官,他就也自然可以治理他所管轄的范圍,治理得井井有條。因為治理家,使到家居環境做到「房室清,牆壁淨,幾案潔,筆硯正」,對於典籍也能夠擺放得整齊,一點都不雜亂,那麼他對於在政治上的、在官場裡的這些工作,自然也就有條不紊。

  唐玄宗注解當中說到,「君子所居則化,故可移於官也」。君子他所住的地方,因為打理得很整潔,就能夠齊家,齊是整齊,整個家裡的人也都學著這位君子生活得井井有條,很有次序、很有條理,整個家庭也都被感化。所以他有這樣的德行,在政治上他也處理很多事情都有條不紊,因此也能夠感化百姓。所以經文講,『是以行成於內,而名立於後世矣』,這個「行」尤其是指剛才上面講的孝、悌和理這三種德行,這三種德行都是在家裡面就養成,從小就養成,養成的這種品德、這種習慣,對將來步入社會,為社會、為人民服務會起到大作用。所以他也就能夠有很好的成就,得到大家的肯定、大家的擁戴,就能夠揚名,父母也因此而得到榮耀,而且最關鍵的是,他是「名立於後世」,像他的這種品德、這種為人,為後世子孫做出最好的榜樣。

  一個真正的君子他是不會圖名圖利,他不會為名聞利養所動,把富貴名利看成是浮雲一樣,不會去稀罕它。為什麼《孝經》這裡特別要講到「廣揚名」?是不是君子要這個名?不是的。揚名的目的就是為了給後世子孫做個好榜樣,因為教化的效果要使得最大化必須有榜樣才行,沒有榜樣光講個理,講你要孝、你要悌,你居家要齊整,這些道理誰都會說,如果沒有好的榜樣,大家學習起來總是會隔了一層,效果沒那麼好。所以揚名後世那就是「學為人師,行為世范」,給後世人做個好樣子,給後世人效法,不是自己要圖這個名利。就好像孔老夫子,他在世的時候實際上並沒有他過世以後那麼有名,實際上他的揚名也主要是靠漢朝漢武帝獨尊儒家,把儒家的教誨做為主要的教育內容,因此而揚名。所以孔老夫子他自己能夠行孝道、行悌道,能夠居家理,這樣他的品德為後世人做個很好榜樣,所謂是萬世師表,乃至二千五百年之後的今天,我們依然在跟著孔老夫子學習,這就是盡大孝,揚名顯親。所以唐玄宗這裡注解說到,「修上三德於內,名自傳於後代」,三德就是「事親孝,忠可移於君」,這是一個,第二「事兄悌,故順可移於長」,這是第二個,「居家理,故治可移於官」,這是第三個。三德在哪裡修?就在自己家內,因此家庭的教育就非常重要。

  中國文化能夠這樣的繁榮,在歷史上這樣的輝煌,中華民族能夠幾千年維持大一統,也是靠的文化,文化當中最重要的就是這些德行的教育,德行教育最重要是在家庭內部來完成。所以西方不少學者他們在探討中華文明為什麼能夠五千年還能夠長盛不衰,可能就是因為家庭教育。他們的結論確實沒錯。家庭教育教什麼?就是教這裡講的三樣,三德,教孝、教悌、教理,理就是整齊。家裡頭從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培養,應該從什麼時候開始?最好是從胎教,母親懷孕的時候實際上就是對孩子教育的開始,母親的一言一行對孩子已經有影響。所以父母要為兒女做個好榜樣,做什麼榜樣?孝、悌、理,做這些好榜樣。孩子出生以後,父母要保護著孩子純善的心,不讓他接觸任何的污染,讓他的品德得以穩固,而且父母處處都做榜樣,教給孩子如何行孝、如何行悌、如何整理家務,整理得井井有條,這是恭謹。所以這些都是落實在《弟子規》裡面。你看《弟子規》它就是家庭教育的集大成,《弟子規》第一章就是講「入則孝」,第二章就講「出則弟」,第三章講到「謹」,你看頭三章就是《孝經》裡頭講的,教孝、教悌、教理。而且《弟子規》講得非常的具體,如何來教孝?教導他「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叫到你,你馬上要答應,馬上要過來,對父母詢問有沒有什麼要幫助、要做的。「父母命,行勿懶」,父母交代的任務要馬上去落實、去完成。「父母教,須敬聽」,父母的教誨我們要認真恭敬的來聆聽,不可以頂嘴,不可以心不在焉。「父母責,須順承」,父母要責備我們、責罰我們,我們都要順受,要改過,你看這就是要教導孩子如何行孝。

  真正把這些孝行落實,孩子孝心就養成,等他長大以後他就能夠忠可移於君,他對國家、對人民自然就忠誠,國家、人民呼喚他,他也是應勿緩,國家交給他的任務他也就行勿懶。就像我們看到五一二四川大地震發生以後,溫家寶總理在地震發生以後,當天就趕赴到地震災區現場參加救援工作,因為他親自的督導,救援工作才能比較的順利,看得出來國家領導人那種對人民的愛。這是什麼?忠心,忠誠於祖國、忠誠於人民。忠心是怎麼培養起來的?是孝心培養起來的。「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能夠做到這個,他自然就能做到國家有難的時候他也就應勿緩,他能夠幾個小時之內趕赴現場,要完成這個任務他也能夠行勿懶。所以這裡就是看到,事親孝才能夠忠可移於君,如果在家裡沒有孝心,不能夠孝敬父母的,他也不可能對國家、對人民盡忠。孔子就在《孝經》裡面說,「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謂之悖禮」。對父母能夠盡孝、能夠愛敬,他才能夠對祖國盡忠,能夠愛敬人民;如果他對父母不能夠盡到愛敬之道,他在官場上面任職,雖然你看他表現得好像挺盡忠職守的,實際上他那個心不一定是忠心。他努力工作的目的未必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他為什麼?為了自己升官、漲工資,為了自己的仕途。因為他對家裡的父母就沒有愛敬之心,他的心就不真誠,怎麼可能夠在官場上對國家、對領導忠誠?所以要培養忠臣必須要培養孝子,這個使命是在家庭裡面完成的,而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是做為家庭教育的輔助和延伸。因此社會的媒體的導向這就很重要,應該大力的宣揚倫理道德,營造一個道德教育的良好社會環境,讓每一個家庭都能夠培養出孝子,培養起能夠盡孝、盡悌,能夠居家理,這就是為社會為國家培養人才。

  悌道怎麼樣培養?也是《弟子規》上講得很清楚,譬如說「出則弟」裡面講到,「或飲食,或坐走,長者先,幼者後」,這就是長幼有序。有這種悌的心,他就能夠尊重長輩,尊重比自己年高、位高的人,他能尊重領導。又譬如說,「長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這是為長輩服務。雖然這個事情是很小,但是培養起他那種為長輩服務的心,譬如說一個孩子要幫他培養起為長輩服務的心,隨時隨地都要去提醒他,譬如說走路,走到門口要提醒孩子,長輩快進門了,要先幫長輩去開門,長輩進了門,然後他順手要把門關上,孩子要做這個服務。他養成這服務的心,他以後對於自己的長上、領導他也就能夠服務,他不會做一點事情就跟自己的長輩講條件、要報酬,這些都是恭順的培養。所以《孝經》確實是它講的理很多,要落實必須要用《弟子規》,所以《弟子規》是《孝經》的落實,沒有《弟子規》,不能做到《弟子規》,《孝經》也就做不到。又譬如說居家理,能夠在家裡整理好內務,對自己也能夠整理的很干淨,他整個人從內到外都是井然有序的,他的思惟也就是井然有序的,所以他辦大事他也能夠辦得井然有序。從哪裡學起?就是從《弟子規》上講的,「冠必正,紐必結,襪與履,俱緊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亂頓,致污穢」,就從這些地方開始學起。他的帽子戴正了,衣服穿正了,紐扣結好了,襪子、鞋都能穿得整整齊齊,他就有一顆整齊的心,所以他辦事也能夠井然有序。他能夠對自己的冠服放置的有定位,他不會丟三落四,這是養成他周密的思惟,這個周密的思惟養成以後,他以後做大事也是有那種謹慎。像諸葛亮帶兵一生沒有出什麼破綻,這就是一生唯恭謹,恭敬、謹慎,這都是從小養成的好習慣。所以他治可移於官,他做官哪怕做到總理、做到國家主席,他處理公務也是井井有條,不會亂。如果自己都整理不好,自己都亂糟糟一團,他怎麼能夠治理一個國家?這都是顯而易見的道理。所以古人教教育從小教,教這種德行。「修三德於內」,這是幫助一個人成就聖賢的根基,將來真的成聖成賢,「名自傳於後代」,他的名聲、美名是傳於萬世,永垂青史,這都是對於父母帶來很大的榮耀,我們說光耀門楣,為自己祖先增光,後世的人世世代代都不忘這一家,因為這一家出了聖賢人。

  我們繼續來看下一章的經文,上面講到「廣揚名章」,底下接著就是「谏诤章第十五」,谏诤,谏是勸谏,诤這也是有勸谏的意思,是直言不諱的來勸谏。這是講到為人子的、為人臣的,看到自己的父母、領導有不對的地方,有這個義務來勸谏,幫助他們改過,這也是行孝。我們先把這一章的經文讀一下:

  【曾子曰。若夫慈愛。恭敬。安親。揚名。則聞命矣。敢問子從父之令。可謂孝乎。子曰。是何言與。是何言與。昔者天子有爭臣七人。雖無道。不失其天下。諸侯有爭臣五人。雖無道。不失其國。大夫有爭臣三人。雖無道。不失其家。士有爭友。則身不離於令名。父有爭子。則身不陷於不義。故當不義。則子不可以不爭於父。臣不可以不爭於君。故當不義則爭之。從父之令。又焉得為孝乎。】

  這一章是講到幫助君、父改過。在《正義》裡面,這是邢昺他的注疏,是《孝經正義》,它講到,「此章言為臣子之道,若遇君父有失,皆谏爭也」。這是講到,這一章是講為人臣、為人子之道,做臣子的、做兒女的,如果遇到自己的領導跟自己的父母有過失,就應該勸谏。「曾子問聞揚名已上之義,而問子從父之令。夫子以令有善惡,不可盡從,乃為述谏爭之事,故以名章,次揚名之後」。這是《孝經》當中當機者就是曾子,曾子他問到很多的問題,夫子一一給他做了解答。當曾子聽到「揚名」之後,「廣揚名章」之後,他就懂得很多道理,關於『慈愛、恭敬、安親、揚名』這些道理他都懂得了,接下來他就要問,如果兒女聽從父母的命令,這算不算是盡孝?結果夫子也回答他這個問題,這個問題回答得很好,因為一般我們講孝要順,順父母,順父母是不是父母講的都得聽,父母的命令不用問正確與否就去實施,這樣對不對?夫子告訴曾子說,那要看這種命令是善的還是惡的,不可以盲目的聽從,盲目聽從也不能稱為孝,為什麼?因為這是陷父母於不義。真正盡孝的人不能夠陷父母於不義,應該幫父母樹立德行,做有仁有義的事情。所以父母有過失的時候,兒女就要勸谏,這是在家裡父子關系而言。在社會上有君臣關系,領導與被領導的關系,也是同理,在下位的,被領導的人,也有這個義務來勸谏領導,不能使領導陷於不義。所以這一章特別講述的是「谏诤章」,應不應該來勸谏,這是繼「揚名章」之後,以「谏诤」為名的一章。我們來看經文:

  「曾子曰:若夫慈愛、恭敬、安親、揚名,則聞命矣。敢問子從父之令,可謂孝乎?」唐玄宗的注解比較簡單,他講到「事父有隱無犯,又敬不違,故疑而問之」。這一句的經文是曾子的發問,他的問題也問得很好,他說前面已經聽到夫子講述的慈愛、恭敬、安親、揚名這些事,對父母我們要有慈有愛,要懂得安親,安親是讓父母能夠安心,身心都能夠安樂,而且要揚名,揚名是立身行道,做聖賢人,揚名顯親,這前面的章節都講過,「則聞命矣」,聞命是曾子他依教奉行,所以可貴就在於他能夠依教奉行。一個很好的學生,如何來判斷?最重要的就是看他能不能夠把老師的教誨去落實,不是看他能夠聽得多少,甚至他能夠講得多少,他理解得多少,最重要是看他能夠做得多少,能不能夠把他聽的、他講的、他所理解的都用於他的生活。所以夫子在這裡講的孝道,講到這個慈愛、恭敬、安親、揚名的道理,我們能不能夠落實到自己日常生活,對自己父母、對長輩,對兄弟、朋友,對領導、被領導,在五倫關系當中能不能夠應用,這是聞命的意思。曾子他能夠這麼做,所以曾子他能夠成為孔子的傳人,孔子稱為是至聖,曾子稱為是宗聖,他也成聖賢。所以聖賢之道是要去做的,不是光是說說、聽聽而已。曾子這裡他等於是跟夫子也匯報一下自己的心得,說我已經聽懂了,夫子前面講的我現在會依教奉行的。

  下面又有一個問題,「敢問子從父之令,可謂孝乎?」這是講到我如果單純的、盲目的不問好丑來遵從父母的號令,這樣算不算是盡孝?這個問題問得好。玄宗皇帝他解釋是「事父有隱無犯」,這是對父母盡孝道,最關鍵的是能夠對父母的過失我們能夠懂得包容,隱就是幫父母隱藏,而慢慢的做到幫父母改過,自己對父母純是一片孝敬之心,不能夠冒犯父母,讓父母生氣,對自己的父母要有恭敬心,不能夠違逆。這些事情我們能夠明白,可是如果是父母他的號令,我單純說做到無犯、不違,這樣對不對?所以「疑而問之」,就向夫子請教。夫子就給我們說明對於父母如何來盡孝,特別是在父母如果是有過失的時候如何來盡孝。在《論語》裡面就有一句話講到說,「事父母幾谏,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這句話實際上唐玄宗也就把這個意思用來注解曾子的發問。《論語》當中講的孝順父母,幾谏這個幾就是很微細的過失,見到父母有很微細的過失,那個時候我們馬上要勸谏,因為在這個時候勸谏父母,父母容易改,那個過失如果是很大,從小過已經形成大過,他養成一個不好的習氣,這個要勸父母改就很難。所以當父母過失剛剛起現行,還是很微小的時候,我們就要勸谏。所以事父母幾谏,幾後面應該有一個分段,事父母幾,谏,就要勸谏。

  見志不從,這是如果勸谏父母,父母不能夠依從,甚至屢谏而不從,他不聽我們的勸谏,我們見到父母不能夠采納我們勸谏的時候,會不會說我就生氣,甚至會怨父母,還有更有甚者,要離開父母,離家出走,認為這樣的父母不是好父母,就離開,更有甚者,把父母的過失到處去宣說,跟人家講。講父母的過失這是很大的不孝,真正孝子懂得隱藏父母之過,他對父母的優點他會跟別人贊歎,對於父母的過失他對別人閉口不談,這種人是孝子。但是他見到父母的過失,在沒有外人的情況下他會勸谏父母,幫父母改過,這也是對父母的尊重。如果是有外人在的時候,你告訴父母你有這些過失,請你改正,父母有時候會難為情,下不了台,會很尴尬,由於尴尬可能會出現惱羞成怒,這些就懂得勸谏父母。《弟子規》上講勸谏父母,「親有過,谏使更,怡吾色,柔吾聲」,幫助父母要懂得柔聲下氣,看到父母有過失,勸谏父母,幫助他更改、改正要「怡吾色,柔吾聲」,而且要悄悄的,這是尊重父母,這樣才能夠幫助父母改正而不至於讓父母生氣。對父母依然是恭敬,不可以因為父母有過,就產生對父母的輕慢心、傲慢心,不敬父母就是不孝,哪怕父母滿身的過失,我們都要對父母恭敬、禮敬,敬意絕對不減。就像舜王對他的父母一樣,他父母一般人看簡直是壞透了,把自己的兒子要置之於死地,你看是不是壞透了,一般人都會咬牙切齒,可是舜他能夠敬而不違,對父母那種恭敬依然如此,不僅一點怨恨心都沒有,還是那樣的畢恭畢敬孝敬他們,而且不違逆他們,他們要我做的事情我照樣做,而且很智慧的把自己解脫出來。

  勞而無怨,這個勞有憂的意思,就是憂慮父母,因為父母有過失,我們知道這個過失如果不改正,這個後果可能會很嚴重。古人講「惡不積不足以滅身」,如果作惡做多了,不能改正,將來就會身敗名裂。所以做兒女的他懂得這個道理,不忍心看到父母犯過失,招致將來的惡報,他生怕小的過失將來會形成大的過失,改不了就麻煩了,所以他會憂慮。勞字還有另外一層意思,這是受父母的怒斥,父母不聽從勸谏,可能會怒斥我們,甚至打罵我們,我們也不辭勞苦,對父母沒有怨恨,不會說見到父母有這麼多的過失,心裡就會不滿,就生氣,這種心態就不對,不孝。

  這一句《論語》的話實際上就是解釋、回答曾子的問題。我們看《孝經》這一章的經文,夫子是怎麼樣正式回答曾子的提問的。『子曰:是何言與!是何言與!』孔老夫子在沒有講述道理之前先有兩個慨歎,他說「是何言與」,用現在話來講,這像什麼話!這像什麼話!連說了兩個。為什麼說兩個?因為所提的這些問題裡面可能會誤導大眾,因為如果不懂得孝的含義,以為盲從父母,哪怕父母是不仁不義,做錯事情,不善的這些命令都要去依從,這就是不對。所以唐玄宗他解釋,「有非而從,成父不義,理所不可,故再言之」,父母如果有過失是有非,非是過失,有了過失還要去聽從,還要照辦,他的號令是不對的,還要去做,這是成全父母的不義,陷父母於不義之地,按道理是不能夠這麼做的,理所不可,不可以這麼做。所以孔老夫子在此地連說了兩個「是何言與」,他是有強調的意思在裡面。

  我們看下面經文說,『昔者天子有爭臣七人,雖無道,不失其天下』。「昔者」是過去,做天子的有七個爭臣,有七個臣子他們能夠勸谏天子,當天子有不對的地方的時候,做臣子的他能夠直言相勸,幫助天子改過,這是天子的福分。因為如果天子有這樣的臣子,雖然他自己是無道昏君,但是他也能夠「不失其天下」,天下他不會失去。所以真正能夠聽勸谏的人是有福的人,古人講福在受谏。如果不能聽從別人的勸谏,自己過失就很難改,一直就會淪落到不仁不義的地步,不僅會失天下,這個天下是天下的民心,也是天下國家社稷被人推翻,這失天下,也會將自己的聲名乃至生命都失掉。所以有福的國君他是善於聽勸谏的國君,就好像唐朝開國的皇帝李世民唐太宗,他就能夠聽魏徵的勸谏。魏徵講話是很不客氣的,有時候也能講到讓唐太宗很生氣,可是唐太宗很難得,他有這個大心量,想一想又想回來,還是能夠聽從勸谏。所以唐朝能有這個盛世出現,所謂「貞觀之治」,這是李世民統治下的時代,確實國泰民安。

  下面講到,『諸侯有爭臣五人,雖無道,不失其國』,做諸侯的,周朝當時天子底下有諸侯,諸侯是一國之君,天子是天下之君,諸侯他如果有五位爭臣,有能夠直言相勸的臣子,他自己「雖無道」,他自己雖然沒有本事,沒有智慧、沒有能力去治國,但是也能「不失其國」。就像三國時代劉備,劉備其實他是說文他也不太能文,說武也不太能武,文武這兩方面都不行,文臣武將都超過他,但是他能夠做蜀國皇帝能做得穩,一直做到他命終,不失其國,他最大的好處就是能夠任用賢能。在他手下的,你看張飛、關公、趙子龍,這都是大將,還有諸葛亮,這是文臣,丞相,都能夠死心塌地的為他服務。這些人都是爭臣,都是有正直心、有品德,幫助他,所以讓他能夠以微弱的勢力,最後能三分天下,能夠在蜀國立起來,蜀國是四川,當時是魏、蜀、吳三國鼎立。乃至到他自己的兒子,他兒子阿斗,阿斗也真是無能,所以後來把阿斗做為無能的代表。可是雖然他很無能,有諸葛亮,有這些底下的忠臣給他服務,他也能夠蜀國能夠不失其國,只是到後來諸葛亮走了,這個國家的勢力也因為常常打仗而衰弱,才被滅掉。滅掉的原因也還是沒有聽從勸谏,當時諸葛亮就有言在先,說蜀國應該東聯東吳一起抗曹。後來曹操死了,司馬家族他們得了大權,這是後來的晉國,結果蜀國也是因為沒有聽從諸葛亮的遺言,後來打吳國,結果打敗了,勢力也就馬上衰減,就被晉給滅掉。所以只要能夠聽從忠臣勸谏,諸侯也能不失其國,即使再無能、無道,他還是能夠保住他的王位。『大夫有爭臣三人,雖無道,不失其家』。這「大夫」是卿大夫,他是一家之主。讓這個家族不衰,也必須有家臣忠心耿耿,直言相勸的,有這三人也就行了,哪怕是自己昏庸無道,也不會讓家沒落。

  這裡講到,天子有爭臣七人,諸侯有爭臣五人,大夫有爭臣三人,七、五、三,這個數字是兩兩的相減,這是體現尊卑等級上面有不同。唐玄宗這裡注解中說,「降殺以兩,尊卑之差」,這是講到從天子那裡爭臣七人降到諸侯的爭臣五人,降了兩個,又降到大夫那裡又降了兩個,變成三人,這主要是體現有尊卑之不同,這是一種禮。在《左傳》上就特別講到,「自上以下,降殺以兩,禮也」,這是由上而下兩個兩個的遞減,這是屬於禮的,符合尊卑的差別。實際上這個數字它不是固定的,有爭臣其實是愈多愈好,一個人能夠有許多的忠心耿耿、直言相勸的臣子來輔佐他,當然他的事業就能夠得以昌盛,得以不衰。唐玄宗這裡又說到,「爭謂谏也」,爭臣的爭就是能夠勸谏的臣子,「言雖無道,為有爭臣,則終不至失天下、亡家國也」,這裡講到就是雖然做主子的無道,他是天子也好,諸侯也好,或者卿大夫也好,就是當領導的,當領導的雖然他無道,這個無道可以包括是道德,他沒有什麼道德,沒有什麼德行,不能服眾,或者是他沒有什麼才華,無能,沒什麼能力,這都屬於無道的成分,像這種領導是很難當得長久的,除非有人輔佐他。所以他有爭臣的話,這個爭臣是能夠給他勸谏,他也能夠聽從勸谏,這就是有爭臣。如果有爭臣在旁邊給他勸谏,他不能聽從,那有不是等於沒有嗎?所以有一種受勸谏的這種謙虛的心,這就是福分,可以終不至失天下、亡家國,他始終能夠保持他的政權,能夠維護他的家業、事業。所以當領導的他如果是真正有智慧,他就知道如何用人,他所用的必定是正直的,看問題看得很清楚的,又能夠直言勸谏的這些人,可以幫助他維護他的事業的長久。

  下面經文講到,『士有爭友,則身不離於令名』,這個士我們一般講的是讀書人,這是繼天子、諸侯、卿大夫之後講到士這個階級。士人他其實也是普通的老百姓,但是他是有文化的、有學問的這種人,他能夠將來當官,為朝廷、為國家所用,這是我們講到可以將來出任公務員、政府的官職,實際上他也是可以泛指的。「士有爭友」,爭友是能夠對我們直言相勸的朋友。「令名」就是美名、善名,我們這個身就不離於令名,也就是我們的美名、善名不會因此而遭受到損害。這個不僅是士如此,每個人都應該如此。所以如果能夠有一個真正的朋友,可以直言相勸的,那就是身不離於令名,你的美名也漸漸建立起來,你不會做出不義的行為,換句話說,你在社會上立足就能夠穩妥,不會有大的過失。

  唐玄宗這裡注解說,「令,善也」,就是善名,令名是善名。要真正有爭友,這個爭友在《論語》裡面有講到「益者三友」,也就是說有三種朋友能夠幫助我們能夠不陷於不義。這是講到我們能夠受忠告,聽從這些朋友他們的忠告,我們就不會失於善名。這三友是哪三友?《論語》當中說到,「孔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這是《論語》中講到的三友,三種是益友,三種是損友,益就是能夠幫助你的,對你有好處的,那叫益友,損友就是對你會損害的,讓你會有損失的,這些叫損友。益友,益者三友,第一個是友直,所謂友直就是正直的朋友,一個人能夠正直,他就能夠幫助你不犯大的過失,因為他看到如果你有過失的時候,他會來勸告你不可以行不義,這是對你大幫助。所以這友直,首先我們要有一個正直的朋友,有品德的,而不是只是來趨炎附會、獻媚討好的那種人。往往正直的人並不一定會谄媚巴結的,他不懂搞這些事情,他是直言相勸的,心裡面沒有那種委曲。友諒這是講,諒是寬恕的意思,這是能夠寬恕我們缺點的這些朋友,因為人往往都會有過失,如果朋友很小器,不能夠原諒我的過失,這個友情就中斷。當然如果我們有過失,我們自己要勇於承認過錯,向朋友來承認、忏悔,這樣真正正直的朋友他一定會原諒我們、寬恕我們。友多聞,多聞是博學多聞,也就是他很有學問,有學問的朋友也能幫助我增長學問。所以這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這是對我們品德提升、事業發展都會有很大的益處。如果說是反過來,是損友,損友就會給我們損害。哪三種叫損友?友便辟,這個便,方便的便,開辟的辟,這是很懂得跟我們周旋的,很會跟我們說話的,好像他的禮節一點都不缺失,他能夠很恭謹,能夠跟我們周旋得很好,這種朋友不一定是善友。還有是友善柔,柔是柔軟,善於用柔軟的方法來討我們高興,他的臉色你看他永遠都是對我們微笑,哪怕是我們犯了過失,他還是保持著微笑,不想來勸谏我們,不想得罪我們,這叫友善柔。友便佞,這個佞就是很會說話的,就是善於言辭,講的話很好聽,但是花言巧語,對自己沒有任何的益處,聽他的講話會使自己飄飄然,他很會阿谀奉承,讓自己生起傲慢心,會墮落,這三種朋友就叫損友。所以所謂友善柔、友便佞,這是講到巧言令色,友便辟,這是善於周旋,這一類的朋友我們要遠離。

  每個人都希望得到益友而遠離損友,如何能夠做到?這需要我們自己要有品德。《弟子規》裡面就告訴我們,「聞過怒,聞譽樂,損友來,益友卻;聞譽恐,聞過欣,直諒士,漸相親」,這就是告訴我們如何得到益友和損友。我們自己如果是聞過怒,聽到別人講我的過失,別人勸谏我們,我們就會發怒,就會生氣,聽到別人表揚我、贊歎我,聞譽樂,他就會很快樂、很高興,喜歡聽人奉承,這種人他招感的是損友。損友都來了,真正益友都退卻,知道這種人不可與他相交,他不能聽受勸谏,所以他最後就會導致自己受到損害。反過來,「聞譽恐,聞過欣」的,聽到別人贊歎我,我感到自己很惶恐,為什麼?因為德行、學問不夠,很害怕擔負不起別人的贊譽,如果名過其實,這就會有災害發生,所以自己非常的謙虛。只有謙虛才能夠有福分,如果是自滿,自滿的人必定遭到損害,所以說「謙受益,滿招損」。聽到別人講我的過失我反而很高興,為什麼?我自己發現不了我自己的過失,別人幫助我,提醒我改過,對別人要有感恩心,自己很慶幸有這樣的朋友可以給我直言相勸。你看真有這樣的態度,所招感的必定是「直諒士,漸相親」。這個直就是友直,正直的朋友。諒?諒是寬容,有包容心的朋友。其實真正有德行的人,他不僅是正直,而且他會包容,他知道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每個人還沒有成聖賢之前必定是有過失,所以他也必定會包容。但是包容不是縱容,他會提醒我們改過,會勸谏我們,而我們能夠聽了別人講的過失馬上能改,過能改就歸於無,又能夠恢復我們的本善,能夠聞過則喜,自然就會有益友跟我們親近。所以益友、損友實際上都是自己招感的,不能夠自己抱怨自己怎麼都沒有益友,在身邊好像都是損友,實際上是自己沒有具備招感益友的這些品德。

  所以人不要怕過失被人知道,過失被人知道是好事情,為什麼?知道以後,我的障礙,內心當中的這些習氣,就會很容易被斷除。所以當時子路,孔子的學生子路都能聞過則喜,這種人他必定會有爭友,他也就身不離於善名。這是講到能夠有直言相勸的人在身邊,確實對我們進德修業會帶來莫大的幫助。在家裡面,經文中說到,『父有爭子,則身不陷於不義』。如果父母有一個「爭子」,這個爭子不是那種抗逆父母的,跟父母爭吵的、頂撞的那些兒女,不是,那是什麼?看到父母有過失能夠勸谏父母改過的,這種兒女才叫爭子。而真正的爭子,他勸谏父母也必定會懂得「怡吾色,柔吾聲」。玄宗皇帝他的注解中說到,「父失則谏,故免陷於不義」,如果父母有過失的時候,兒女就應當勸谏,避免父母陷於不義。下面又說到,經文講到,『故當不義,則子不可以不爭於父,臣不可以不爭於君』。假如做父母的有不義的行為,或者是不義的念頭,這個「義」是當宜字來解,不宜,就是不應該,不應該做的去做了,不應該想的想了,不應該說的說了,這都叫不義。所以「子」,做兒女的,遇到父母有不義的心行,就不可以不勸谏,這個「爭」也是勸谏的意思,為人臣的也就不可以不勸谏於領導,這都是讓做父母的、做領導的改過。

  所以唐玄宗注解說,「不爭則非忠孝」,在這個情形下,如果看到父母有過還不能夠勸谏,一味的順從,就陷父母於不義,這是不孝。為人臣的見到做領導的有過失不能夠勸谏,這就不忠,這都是陷領導於不義。所以經文上說,『故當不義則爭之』,當我們看到父母有不義的要去勸谏,領導有不義的,有過失的,要去勸谏,朋友有不對的地方應該去勸谏。如果是盲目的遵從,『從父之令』,對於父母的這種不正確的命令還是盲目聽從,這怎麼能夠稱為是孝?這是反問,『又焉得為孝乎?』這反問是加強語氣,這不是真正的孝。當然這個勸谏也要有藝術,如果沒有藝術可能這個勸谏起不到效果。所以古聖先賢教導我們做人真的處處要有智慧。在《論語》當中有一句話說到,「君子信而後谏」,這是講到,真正一位君子,他必定是取得別人的信賴才會勸谏他,如果沒有取得別人的信賴就給他直言相勸的話,可能他會想到我可能在毀謗他,因為他對我沒有信心。所以為人子女的平日就要懂得盡孝,在慈愛、恭敬、安親、揚名種種的這些孝行上面要落實,讓父母對我有信任感,他能信任我就能夠勸谏父母,因為父母知道我是對他有孝心的,所以有信心基礎上才能夠做勸谏。為人臣的也是如此,做下屬的對於領導要勸谏,首先下屬他平日表現就是忠誠於領導的,所以領導對他有信心,否則的話,他如果沒有這樣的一種信任度而勸谏領導,領導可能就會生氣,不僅不能夠接受,而且還會對他進行懲罰。就像唐太宗對魏徵有信賴,所以魏徵直言相勸,唐太宗才能夠聽得進去。

  你看魏徵他真正是廉潔奉公,忠君愛國,他自己在家裡面沒有會客廳,你看受到唐太宗這麼信任的人,這麼有權勢的人,他家竟然窮得沒有會客廳,進到屋裡就是臥室。為什麼?因為魏徵說,假如我有會客廳,就會常常有人來跟我見面,來這坐,來這坐的都是給他討好的、說情的、希望他幫忙的,因為大家都知道魏徵深得唐太宗的信賴。所以魏徵避免這些麻煩,干脆家裡就不設會客廳,人家就不來找他,不會上門,所以他就得到清淨。所以他的勸谏就有公心,沒有私心。他這樣的操守、品德,就能夠感得皇帝的信任,所以他的勸谏才能夠讓皇帝聽得進去。也有歷史上不少直言相勸的人,到最後被皇帝給誅殺,為什麼?因為一個正直的人,他如果是勸谏皇帝的話,往往都會觸犯某一些人的利益,那些人他就不高興,所以就要反對,如果皇帝稍有疑惑,聽從小人的讒言,可能就會對這些忠臣、這些爭臣進行懲罰,甚至會把他們拉去殺頭。所以古人講,「武死戰,文死谏」,武將一般是死於沙場,文官通常是死於勸谏,他勸皇帝改過的時候,皇帝一不高興就把他斬首。所以《左傳》上面有一句話講的,「伏死而爭」,能夠拼死勸谏的這種人真正是忠臣。就像明朝的海瑞,他是海南人,他是剛正不阿的,有非常廉潔的操守。在任期間他是專門去平那些冤假錯案,打擊那些貪官污吏,也得罪很多人,也曾經被迫害被關進監牢獄。但是像這樣的忠臣,皇帝如果能夠聽勸谏,自然這是國家的福分。明朝,海瑞經歷了好幾個皇帝,有的皇帝能夠任用他,有的皇帝聽信讒言,就不任用他,而且會把他關起來。但是海瑞自己不論是在順境、逆境,都存有一顆為國為民的心,他能夠伏死而爭,他對皇上勸谏,或懲治貪官污吏,冒著自己生命危險而全然不顧,把生死置之度外。這些我們在歷史上看到有很多很多,都是忠臣,這是國家的福報。如果國家領導對這些忠臣排擠,甚至殺害,這就會給國家帶來災禍。所以一個領導人他要有那種雅量、有智慧,能夠聽得進勸谏,因為忠言逆耳,就好比是良藥苦口一樣,好聽的話不一定是好話,不好聽的話往往是對自己有益的話。

  對一個勸谏的人來言,應該以什麼樣的心態?在《論語》當中也說到,唐玄宗他注解當中提到,士有爭友,「言受忠告,故不失其善名」,受忠告是出自於《論語》,《論語》當中「子貢問友」,這是剛才談到的益者三友,子貢有問到關於朋友的問題,「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毋自辱焉」。孔老夫子告訴我們,對待朋友的勸谏要怎麼樣做?跟勸谏君王、勸谏父母就有不同,要對他有忠告,忠告就是為他說明他自己的過失,希望他能改過。而最重要的是善道之,這個道是導的意思,導引,善於導引朋友改過,如果朋友不聽從那就要停止,這是跟朋友相處之道。如果朋友經過勸導以後他不聽,那最好就別說,否則就會跟朋友疏遠,大家的關系就搞僵了,就叫自辱。所以對朋友相勸通常事不過三,勸一次不聽,最多再勸第二次,不要勸第三次,到第三次就自取其辱。而對於父母、對於領導那是不一樣,對父母,《弟子規》上講的,「親有過,谏使更,怡吾色,柔吾聲;谏不入,悅復谏,號泣隨,撻無怨」。所以父母如果有過失,我們是要想方設法一次又一次的勸谏,哪怕是他聽不進去勸谏,也要在方便的時候,看到他歡喜的時候,再次善巧的來勸谏,非使他改過自新不可。這要有很大的耐心,這跟朋友勸谏就不一樣,跟朋友,不可則止,他谏不入那就要停止,但是對父母,谏不入,悅復谏,一次又一次,哪怕是父母最後發怒打我,懲罰我,我都號泣隨,撻無怨,哭號著也不捨離父母,哪怕是父母懲罰我,心裡也沒有對父母怨恨。對父母、對領導、對君是一樣的。所以孝和忠是一體。

  在唐朝李世民還沒有做到皇帝之前,跟著他的父親李淵行軍作戰,有一次李淵有一個錯誤的軍事方案,李世民懂得這樣做不行,就勸谏他的父親不要用這個軍事方案,但是李淵不聽勸谏,結果李世民一次一次的勸谏,最後他父親惱羞成怒,李世民結果就在晚上在軍營外面放聲大哭,悲痛欲絕,感動他的父親,最後父親才重新的去思惟考慮這個方案,冷靜的想了以後,終於改變方案,才不至於全軍覆沒,這就是「號泣隨,撻無怨」,對父、君都是以這種心,這是孝心也是忠心。真正能夠勸谏父母、領導,不陷他們於不義,這是盡孝、盡忠。這就是「谏诤章」給我們說明的道理。今天的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有講得不妥之處,請各位大德多多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資料恭摘:淨空法師專集網站
《孝經》研習報告  鐘茂森博士主講  (第十七集)  2008/7/17  華嚴講堂  檔名:52-266-0017

 

 

上一篇:鐘茂森博士:《孝經》研習報告(第十六集)
下一篇:淨空法師:牽腸掛肚的事情放不下,怎麼辦?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