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鐘茂森博士:神足莊嚴故。恆令身心輕安快樂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神足莊嚴故。恆令身心輕安快樂。】

  這一句是講要把十善業道落實在四如意足上面,四如意足也叫四神足。足就是指滿足,圓滿的意思,神足這個神代表我們的思惟、意識能夠讓他如意,這是現在人所希求的事事稱心如意。怎麼樣才能夠做到稱心如意?古人真的很會用藝術來教學,你看古人的如意,大家都見到過,有的是用玉做的,它的頭是彎回來的,過去人上朝的時候都會手扶著如意。如意是提醒什麼?回頭,告訴一個真理,回頭是岸,我們回頭了就得如意,不肯回頭,還在迷惑顛倒,得不到如意。回頭就是指放下,佛法裡稱苦海無邊,回頭是岸,苦海就是本經一開頭所講的「娑竭羅」,就是鹹水海,就是苦海。在苦海裡面你怎麼能找到岸?你往前去找,愈找是愈苦,一回頭,岸就在後邊。所以就是讓你放下,你放下,苦就沒有了,四如意足教我們放下。前面三十七道品裡面,第一科叫四念處,四念處是讓我們有這個觀念,觀身不淨這四個觀念,這是讓我們看破,看破就是讓我們明白;四如意足是教我們放下,看破放下這是佛法的真谛。四如意足具體說明包含以下四條,第一條叫做「欲如意足」,第二叫做「念如意足」,第三是「進如意足」,第四是「慧如意足」。欲念進慧四條,這四條都希望如意,都得到滿足。

  我們先來看第一條欲如意足。欲就是我們講欲望,也就是眾生的希求,這種仰慕的事情,用我們現在人講的夢想,這個名詞。怎麼樣得到真正欲望、夢想的滿足、如意?如果是在六道輪回裡面永遠得不到,如意足是一種超然的心態,當我們能夠把欲望放下,你就得到欲如意足。你放下不,怎麼可能得到自在?沒聽說過「欲壑難填」嗎?你的欲望就像喝海水一樣,愈喝愈渴,愈渴又愈喝,惡性循環,怎麼可能得到如意?你怎麼可能知足?知足了,放下欲望,你就得到欲如意足。

  現代你看我們整個社會,包括學校裡的教導,真叫是誤導眾生。教大家什麼?欲望,還說什麼社會的進步的動力是人的欲望,這句話聽起來很可怕。社會的動力是欲望,這個動力把社會推到哪裡去?大家都為了欲望,都在那裡爭利,互相的斗爭,孟子說的,「上下交征利,其國危矣」,這危險。現在不是講國,整個地球成了地球村,所以「上下交征利,其世危矣」,世界就危險了。天災人禍你看為什麼這麼頻仍,欲望真的是毀滅世界。為什麼我決定要離開商學院不教金融課了,為什麼?教不下去了。我們金融課的,經濟的模型都是建立在一個前提的基礎上,就是人要有欲望,人要競爭,如果沒有欲望,沒有競爭,現代經濟學理論全部沒有理論基礎。所以一套都是在誤導眾生,再這麼下去真的是誤人子弟。像以前李炳南老師所講的,將來可能墮二十層地獄,十九層的都沒有,可能是二十層。現在確實放下了,放下教世間的這種學術,變成教大眾聖賢覺悟,這等於是贖罪。過去誤導眾生,現在回頭,現在回頭是如意足,放下。

  第二個四如意足所講的是念如意足,念是指一心正住的意思。念要純一,心要不動,就能夠得到念如意,就自在了。就像《金剛經》裡面,你看須菩提尊者他每天看世尊生活,這是世尊的常隨眾,就像我們現在老跟著師父,看著師父,每天看。早上起來,一直到出去外面托缽、講經回來,世尊回來之後,洗完腳上座。有一天須菩提就看明白了,他就痛哭流涕,看到世尊真的是如意、自在。他就向世尊請教:「雲何應住?雲何降服其心?」請教這兩個問題。就是我們的念頭應該住在哪裡?怎麼樣降服我們的妄念、妄心?這是一般修行人都遇到的困惑,不知道念住在哪裡,所以得不到念如意,世尊就給他講了一部《金剛經》就教導他。

  《金剛經》告訴我們什麼?要「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你的念住在哪?要住在無所住,就是念不要住在任何的地方,叫無所住,你沒有下腳的地方,這聽起來很玄。後面世尊還給我們講一句「而生其心」,都沒有下腳處還怎麼生心?念頭都無所住了又怎麼生心?好像挺矛盾,真的我們凡夫不知道如何去下手。佛看到我們凡夫很可憐,真的教你這句話,你看根性利的人一聽就明白,六祖惠能一聽這句話「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大徹大悟,我們真叫做業障深重,老聽都聽不明白。世尊看我們真可憐,怎麼辦?教導我們一個特別法門,特別法門就是淨土法門。教我們念,念什麼?念阿彌陀佛,住在哪?住在阿彌陀佛這句名號當中。其他的念全部放下,用這一念代替萬念,就不住其他的妄念,只住在一句阿彌陀佛這一念上。這就是相似的無所住,我不住萬緣,萬緣放下,然後提起佛號,就叫而生其心。你看這句話很簡單,就念阿彌陀佛,這句就圓滿達到。應無所住,我就不起妄念,「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就是而生其心,所以這個叫做微妙難思的法門。你看《金剛經》的玄理就這麼簡單我們就落實了,凡夫也有落腳處了。念這一句阿彌陀佛,《金剛經》已經圓滿,得到念如意足。將來我們的果報在西方極樂世界,那更是如意,極樂世界如意是到圓滿,真的叫如意足了。

  第三個四神足裡講的,四如意足裡第三是「進如意足」。進是指精進,不退步,人在菩提道上進步就快樂、就自在,就得到如意足;如果人要是退步,當然就會生煩惱,後悔、懊惱都會生起來,就得不到如意。所以,要真正得到修行的法喜,我們要精進。修學佛法一開頭都得吃苦,沒進門之前這一段是最困難,得咬著牙拼命干。等我們進了門嘗到法喜,這個時候別人拉我們退我們都不肯退,因為什麼?得到如意足了,用什麼方法?一開始的精進,得用功努力。精進這兩個字關鍵在精,精是因,進就是果,你要得到進步要懂得修因,因就是精,精就是不雜。就像師父提倡的一門深入,長時薰修,我們不要搞很多門,學這個學哪個,學得亂七八糟的,頭腦糊裡糊塗,不精,不精就不進,不進你怎麼得到如意?所以師父上人告訴我們,修學淨土法門要專精,一部經一句佛號足夠,我們就念《無量壽經》,加上一句阿彌陀佛的佛號,這一生成佛足矣!這樣的話,慢慢能夠體會到功夫就得力,得力了,如意就現前。

  第四個講到是「慧如意足」。慧是指智慧,這個智慧是指般若自性的智慧,當我們修學前面的欲、念、進如意足,後面就能夠產生慧如意足。通過修行、修德能夠啟發性德,自性的智慧能夠流露出來。慧表現在心不顛倒,他不散亂,怎麼修?前面修念如意足,你的念純一。比如說我們念阿彌陀佛,念這一句阿彌陀佛裡頭不夾雜、不懷疑、不間斷,念如意足修成功,也是精進修成功了,你慧就現前。《彌陀經》裡講的一心不亂,一心不亂講的念如意足,慧就是指心不顛倒,這是智慧現前。這四如意足建立在十善業道基礎上,我們在這上面精進,能夠得到身心輕安快樂。身心都得到輕安,輕安就是法喜,離開了煩惱你就得到輕安快樂。身輕安,就是你身體覺得很輕便,走路都快了,好像身體彈性增加,柔軟度增加。為什麼?因為你心態柔軟,身就柔軟,心就快樂,這是你修四如意足的果報。

 

上一篇:鐘茂森博士:正勤莊嚴故。悉能斷除一切不善法。成一切善法
下一篇:佛教中的天堂和地獄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