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淨界法師:當你沒有找到不變的體性,你沒有資格談隨緣!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當你沒有找到不變的體性,你沒有資格談隨緣!

                         淨界法師

 

    當基礎具足以後,你就有資格來修學三昧,這當中有正修止觀。

    止觀在修學有二個重點:

    一、發菩薩願。

    《楞嚴經》在修學之前先發願,當你找到本心以後,在你修行之前要發菩薩願。你為什麼要修行,由願來引導你修行。當然這願是從內心發起來的,我們思惟道理,了解了本性以後再發動出來的。

    二、正念真如。

    正念真如是整個正修。

    正念真如在本經當中是先觀察內心的真如,然後再觀察外境的真如;先觀察你這一念心是有不變的體性,從你的心中找到不變的體性,然後再從外境五蘊、十二處、十八界(五蘊是色、受、想、行、識,十二處是六根與六塵,六根與六塵相觸就產生了六種的入,也就是色、聲、香、味、觸、法,進入我們的心中,這六塵、六入就會產生六識出現。六根、六塵、六識合為十八界法。),整個身心世界變化當中找到外境的不變。

    《楞嚴經》它的正念真如,其實真如是包括不變跟隨緣二個功能,但是主要先找到不變。

     就是說生命是變化的,你看那波斯匿王說:我三歲時候身心世界是這樣子,二十歲的時候是很年輕,現在六十歲要衰老。

    我們是活在一個動態的世界,身心世界是剎那剎那變化的;你看昨天的你跟今天的你不一樣,前一個小時的你跟現在的你也不一樣。那我們怎麼辦呢?雲何應住呢?

    所以你在這變化當中,要找到一個不變的體性。

    《楞嚴經》是先講到不變,然後再去求隨緣,以不變應萬變,先求不變再求隨緣,它觀念是以不變應萬變。《楞嚴經》的觀念,當你沒有找到不變的體性,你沒有資格談隨緣,你沒有資格!你連不變都沒有找到,你怎麼隨緣呢!你隨緣的時候就跟著妄想走了,你沒辦法隨緣;你先找到不變以後然後先安住在不變,然後才能夠隨順因緣積功累德。這時你在隨緣的時候不隨妄轉,而你能夠轉它,不是它轉你而是你轉它,你跟外境接觸的時候,你用你的心來轉外境,而不是外境來轉你。

    為什麼呢?因為你找到不變的理體,這個非常重要,先找到不變的理體。

    整個《楞嚴經》的關鍵,就是在扭轉我們的命運,在返妄歸真,你要讓你的生命產生很大的變化,你要先找到那個不變的東西?我們的生命像水流一樣,不斷的流動,但是你要把那不變的東西先找到,然後在那地方安住下來;每一天安住個三分鐘、五分鐘……慢慢的加長。正念真如就是不斷的去思惟觀察何其自性本自清淨,然後慢慢慢慢觀察久了,你的時間慢慢的加長,你不變的力量越大,你產生扭轉生命的力量也大。

    《楞嚴經》它不對治毛病的,它認為你身體健康了,你毛病自然消除掉了,妄想根本不是你的對手。你為什麼會有黑暗?因為你沒有光明。你找到那不變的清淨本體,妄想自然消失掉,你都不要去對治妄想。

    正念真如在本經當中有很多內涵的,總而言之,就是要我們以不變應萬變,先求不變再求隨緣。

    整個《楞嚴經》修學宗旨都在裡面,包括它的基礎,包括你要發願,包括應該怎麼來修學。

 

上一篇:淨界法師:你剛開始先把你內心的垃圾整理干淨!
下一篇:墮胎損德傷身 邪YIN削去功名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