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鐘茂森博士:《孝經》研習報告(第三集)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
|
|
|
|
|
|
尊敬的各位仁者,大家好!我們今天繼續來學習《孝經》。上一回我們剛開始講到「開宗明義章第一」,這個意思還沒有講完,今天我們接著來看。我們先把上一回還沒有講完的這句經文念一念:
【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順天下。民用和睦。上下無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參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復坐。吾語汝。】
這是孔老夫子跟曾子正在互相的討論,夫子以發問的形式來開展教學。夫子說古聖先王有至高無上的品德,非常重要的道理,能夠順應天下民心,能夠使人民生活的和睦安樂,上下、貴賤各階層都能夠和睦相處,沒有怨恨,你知道這是什麼樣的至德要道嗎?曾子聽到這句話,他馬上就直起身來,因為原來是侍坐在夫子的身旁,聽到夫子發出這樣重要的提問,於是趕緊就直起身。當時古人他們的坐法,一般都是雙膝跪著坐在腳跟上面這種坐式,所以很容易就直起身來,就不一定是站起來,至少是身體直起來,就等於是跪著,叫長跪。跟老師報告,說曾參並不聰明,怎麼能夠圓滿的體會和了解先王的至德要道?這是謙虛,也是實話。曾子雖然是個大孝子,但是對於孝道的深廣的義理還是不如孔老夫子所解得深,所以他立即向老師請教。老師就跟他講,『夫孝,德之本也』,這是道德的根本,『教之所由生也』,這是一切聖賢教育的源泉,所有的教育都從這裡出生的。
我們昨天談到五教,五教這是講到父子、兄弟,人倫方面的這種教育。人倫,我們講倫理,古人講的五倫關系的這種教育。五倫就是道,為什麼稱為道?因為道是自然的法則,不是人為創造的。你看五倫關系,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這五種關系人天生下來就要面對的,它不是一個法律規章制度規定的,是自然的法則,所以稱為道,隨順著道這就叫德。所以父子有親的親就是德,父子的關系本來就是一種親愛的關系,因此父子之間的親情是隨順著道,這叫德。君臣之義,所謂君就是領導,對於下屬要仁慈,這是義,下屬對領導要忠,這也是叫義。夫婦之間互相的關懷,分擔起家庭的任務,一般男的主外,女的主內,先生擔負起家庭的經濟支柱、經濟來源,太太擔負起教養孩子,這叫有別,別是有不同的分工,有分別。分工合作,大家同一個目標,就是傳承家道,培養好的後代。
古時候我們雖然說是男主外、女主內,但是男女決定是平等。現代人在男女本來平等的關系上面,互相分工合作就是平等,他在這個平等關系上面卻又加上一個男女平等的口號,非得讓女子也要出來工作,結果女子既要在外面掙錢,又要養活家裡的孩子,雙重的任務,這個重擔就壓在女子的身上,而女子教導孩子的這種天職卻被削弱。所以孩子現在從小沒有得到很好的教育,沒有得到父母的關愛,長大了都不孝順。對父母不孝順,出去工作怎麼可能對領導盡忠,怎麼可能對國家、對人民真心誠意的盡義務?都是自私自利,爭名奪利,因此搞得社會沒有過去的那種純樸。現在我們要提倡構建和諧社會,就要重視家庭倫理的教育,所以夫婦有別這就很重要。太太的使命—教養兒女,一定是比先生的使命更偉大,為什麼?因為先生掙錢掙少一點,最多是一個家裡面生活貧困一點,還能夠維持下去,假如說太太沒有很好的教好兒女,這個家道就此斷絕,這個兒女長大成為一個社會的渣子的話,這是家庭的悲哀,也是社會的悲哀。所以女子的使命比男子更偉大,怎麼可以說重男輕女?中國古代可以說是重女輕男,女子的使命比男子更是崇高、更是偉大,為什麼?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女子是承擔起養育後代的這種責任。這個後代不是說光生出來就叫後代,正是要教養他們,讓他們能夠傳承家風、傳承家道,讓祖宗的基業得以保全,得以發揚光大,這叫有後。如果養一個敗家子,哪怕是祖先幾代人辛辛苦苦積累的基業,就在他手上就敗光了,這能夠叫有後嗎?所以五倫關系裡面,夫婦這一倫這是一個核心。
長幼有序、朋友有信,這都是德,德一定是隨順道,所以古人的教育都圍繞著倫理道德。從哪裡出生?從教孝開始。這個道理是極深極廣的,因此孔夫子就叫曾子說你『復坐』,你再坐下來,我要好好的跟你談談,『語汝』,就是我跟你好好說一說,孝道的理很深,事很廣。我們看到這句話要曉得,夫子對曾子說讓我們坐下來好好聽,我們不要想到說這是夫子跟曾子說的,跟我們沒關系,這樣就很難得到聖賢經典的益處。學習聖賢的經典,最關鍵的是要直下承當。夫子跟曾子說的就是跟我們說的,我們就進入了夫子的現場,在聆聽夫子的教誨。我們也要像曾子那樣,曾子是給我們做榜樣,我們要學習他對老師那種謙恭的態度,這樣才能受教。所以一個人讀聖賢經典能不能夠受益,這主要是個態度問題。所以看到這句「吾語汝」,這個汝,大家也覺得這是對曾子的,跟我沒什麼關系,好像袖手旁觀,在旁邊看看戲,這樣不得益處。所以這個汝就是講的我們,曾子是我們的代表。我們繼續看下面的經文:
【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
這句話就是講孝的層次最開始、最基礎的,就是『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這是我們講的身體要愛護,為什麼?身體得之於父母。我們從哪裡來的?是父母的受精卵慢慢長大的。所以我們本來不存在,完全就是父母的那個小細胞慢慢長成的,所以我們跟父母本來是一體的,因此我們的身體就是父母的身體,不僅是得之於父母,真的就是跟父母是一體的。所以愛護自己的身體就是愛護父母的身體,所以對於自己的頭發、皮膚,這是最小的這些器官,都要愛護,不可以毀傷,這是孝的開始。我們要了解夫子的這種說法裡面還有深意的,我們既然這個身體就是父母的身體,跟父母一體,那父母他們的身體呢?他們也有父母,他們的身體也是我們祖輩的,爺爺奶奶這一輩的身體,他們也有父母,父母上面又有父母,一直追溯到我們的祖先,所謂炎帝、黃帝,我們都是炎黃子孫,再追溯上去那就更久遠了,可謂是過去無始,都是一體的。所以祖先的這些兒孫,我們說炎黃子孫,哪個不是跟我們一體?真的是一體。要是用生理的分析,我們人類都有相同的基因,所以長得才是基本相像,所以人類本來也是一體的。所以我們要把這顆孝心擴展,一開始是愛自己的身體,然後擴展到愛父母的身體,愛我們長輩的身體,愛所有人的身體,天下的人跟我都是同胞,跟我都是一體,所以當看到我們的同胞們遇到苦難,一定要伸出援手,像幫助自己那樣幫助他們,這是孝道。
我們前天在攝影棚裡面上課的時候我們不知道,下了課以後才知道,中國四川省汶川縣發生了七點八級的大地震,而且這個地震波及到十三個省和直轄市,災情非常嚴重。截至昨天我們已經看到有四川地震災區近萬名的死亡人數,另外其他省分,像甘肅、陝西,也都死傷很多。我們的國家領導人,面對這種災難,立即采取行動,就在地震的當天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立即召開緊急會議,進行商討抗震救災的工作,胡錦濤總書記親自主持會議,而且做出重要的指示,要求盡快的,盡全力的搶救傷員,確保災區人民大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所以會議馬上決定,立即組織解放軍武警部隊和民兵、醫療的人員等等,趕赴現場全力救援。溫家寶總理也親自趕赴災區,看到這些傷亡的人員,溫總理都流眼淚。因為救災的工作很有困難,確實災情很嚴重,而且地震導致這些房屋的倒塌,地面的地塊的移動,使救援部隊比較難進入現場。但是溫總理強調,一定要抓緊時間搶救,把救災抗震的工作放在重中之重,要把傷亡人員程度降到最低限度。
我們看到國家領導人這樣全力以赴的帶領著各級的官員來抗震救災,我們也很感動。正好看到《孝經》第二章「天子章」,「天子章」就是講國家領導人如何行孝,經文上有一句話說,「愛敬盡於事親,而德教加於百姓,刑於四海,蓋天子之孝也」。所以一個領導人,古代叫天子、叫皇帝,現在我們稱為國家主席、總理或者是總統,他們該怎麼樣盡孝?對待自己的父母雙親盡孝,自己的愛心和敬心對待父母,養成這一顆純孝的心,對待一切的百姓都是以這顆心,自己以身作則,把這個愛心擴展到全國的人民,這是身教,這是德。不僅身教,而且用言教,言教什麼?大力的提倡倫理道德的教育,像胡主席提的八榮八恥的這種社會主義榮辱觀,要加強未成年、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建設,這都是言教。所以德教,德是身教,教是言教,加於百姓,刑於四海,這是自己做好榜樣,天下的百姓、人民都效法他,都向他學習。不僅是國內的人民仰慕他、效法他,國際上的各國的人民都對他尊敬,都佩服、都效法,這是孔子說的聖王,這叫天子之孝。所以國家領導人在災情嚴重的情況下能如此的盡心竭力的話,國民自然就響應,我們看到就這兩天來,很多的單位、團體、個人,紛紛伸出援手,出錢的出錢,出力的出力,還有獻血的,把這些愛心送到災區人民那裡。我們的恩師淨空老教授他也是立即做出行動,馬上就捐出一百萬去赈災,而且他號召學佛的人,號召這些四眾的弟子伸出援手,大家共同發心來幫助救援。
所以孝心它的根本就是愛心,看待一切人就猶如看待自己父母一樣,對一切的男子當作是父親一樣孝順,對待一切女人都像對待自己母親一樣的愛敬,所謂《弟子規》講的「凡是人,皆須愛」,看到他人的身體的毀傷就好像自己毀傷一樣。所以,「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這個始的意思不僅有開始、有基礎這個含義,還有根本,因為根本是什麼?根本是這一體的愛心。因為身體發膚跟父母是一體,全國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身體發膚都跟我是一體,所以我們都不敢毀傷。不僅不敢毀傷,要盡心竭力的去幫助他們,讓他們得到安樂。能夠做到這一點,自然能夠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就自然能夠使父母顯耀。這是孝之終也,終是終極,到達了究竟圓滿。我們來看唐玄宗《御注》裡面有一段話是解釋這段經文的,他說「父母全而生之,己當全而歸之,故不敢毀傷。能立身行此孝道,自然名揚後世,光顯其親,故行孝以不毀為先,揚名為後」。這是講到為什麼不敢毀傷?因為父母生我們的時候是全而生之,我們從父母那裡出來是整一塊完全的出來的,不是一個頭是頭、手是手,分開來之後,生了以後才把它組合而成,不是的,生出來就是一個完整的人。所以我們就有這分責任把這個父母的產品要保全,一直到終老,全而歸之,還給天地。有這分心自然他就對身體發膚都不敢毀傷,這是講到孝之始。「能立身行此孝道」,有這種孝的理念,保全自身的完整,到保全自己品格的完全,這樣叫立身。終身奉行,不辱其身、不辱其德,這樣自然名揚後世,光顯其親。因為你是個孝子,大家都尊敬你,後世的人都向你學習,像舜王,大孝!你看四千多年以後的今天,我們依然在傳誦他的美德,這是光顯他的父母,講到舜就一定會講到舜的父母,講到曾子必定是講曾子的父母,所以父母得到光顯。這是講到孝的所謂先和後,以不毀為先,以揚名為後。
我們再看邢昺,這是宋朝的大儒、禮部尚書,他對於唐玄宗《御注》的解釋,這是他《正義》裡面說的,「《正義》曰:言為人子者,常須戒慎,戰戰兢兢,恐致毀傷,此行孝之始也」。這是講到我們身為人子,常常要戒慎恐懼,擔心自己德行有虧缺,很謹慎的做人,這個謹慎自然就能夠保全我們的身體。譬如說不至於違犯刑法被抓去懲治,甚至殺頭、槍斃,這就不能夠保全其身。不僅要保全其身,還要保全我們的德行,做人要做得堂堂正正,不可以有辱於父母,所以平時要懂得戒慎恐懼,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如臨深淵,每一言、每一行,乃至每一個念頭,都要觀照,知道對還是錯、是善還是惡。如果是對的、善的,要把它發揚下去,要維持、要保持,如果是錯的、惡的,就要把它放下,趕緊要丟掉,把這個念頭甩掉,把言行糾正,能夠這樣去做人,自然他就不會有辱其親。所以他恐致毀傷,擔心毀和傷,這個毀後面講到,毀就是虧辱的意思,傷就是損傷。所以這個毀是就德行上來講的,怕虧欠了道德,怕污辱了自己的名譽,污辱了自己的門楣,傷是對身體而言,不能夠有所損傷。如果是造惡、犯罪,譬如說跟黑社會結成團伙,在黑社會的這些互相的爭斗當中有傷,甚至會死掉,這都是不孝。又譬如說犯罪,犯了罪以後被加刑,這都是有所損傷。也不可以自殺,自殺那是很大的罪過,這是大不孝。所以這是孝之始。
邢昺他的《正義》裡面又說,「又言孝行非唯不毀而已,須成立其身,使善名揚於後代,以光榮其父母,此孝行之終也」。所以行孝不是只停留在不毀傷其身,不毀傷其德,還要進一步的提升,所謂「成立其身」。這是什麼?要立大志做聖賢,立身行道,才能使善名發揚於後代。像我們現在提起孔老夫子,沒有人不贊歎,沒有人不恭敬,都知道這是至聖先師,萬世師表,孔子是他父母所生,所以講到孔子必然會想到他的父親叔梁纥,必然會提起孔母。還有孟子,孟子是亞聖,孔子是至聖,孟子效法孔子,他也做聖賢了,提起孟子自然也會提起孟母。所以讓父母得到光榮這是孝行之終。因此真正大孝叫顯親,讓父母名譽顯耀於歷史。而這麼做不一定要帝王才做得到,平民百姓都能做到,二十四孝裡面有帝王,像舜帝、像周文王、像漢文帝,這些是皇帝,也有平民,像老萊子,我們知道他能夠年紀很大,還為了讓自己的父母得到歡愉,故意扮成小孩子的樣子蹦蹦跳跳,來討父母的歡心。七十多歲的老人都能這麼做,這是盡孝,他是平民;曾子他也沒有做大官,他也不是帝王。所以真正能夠把孝道做到很純,這樣的話父母的名聲也都能夠得到顯耀,甚至比帝王的名聲更為顯耀。我們看完一部歷史,可能真正能夠記得起皇帝的名字的那些人數不多,大概是每個朝代的開國的皇帝和最昏庸的皇帝,但是很多皇帝的名字我們都記不得了,但是講到二十四孝我們人人都曉得,講到二十四孝的孝子必定會提起他的父母,所以能夠讓父母得到光榮,這叫揚名。
所以邢昺說,「若行孝道,不至揚名榮親,則未得為立身也」。所以行孝必定是要讓自己的德行達到圓滿,才能夠真正做到揚名榮親,如果達不到德行圓滿,揚名榮親,那不可以稱為盡孝,因為什麼?立身沒有圓滿。所以我們看到儒釋道三家的聖人,孔老夫子、老子、釋迦牟尼佛,他們都不是做皇帝的,也不是做大官的,他們是做教育的。孔老夫子曾經周游列國十四年,很希望謀取個一官半職來推行他的周公之道,可是沒有諸侯敢用他,所以他自己最後收取學生,教化大眾,這是做個教育家。老子更是淡泊名利,歸隱山林,留下一部《道德經》垂世。釋迦牟尼佛本來他可以做皇帝的,他本身就是太子,但是王位也不要了,出家修道,然後教化眾生四十九年,講經說法三百余會,這是辦學,講了三百多場。這三家的聖人都為我們顯示真正行大孝,他們的立身、立德都達到圓滿。而怎麼樣達到圓滿?從事教育的工作,教育的工作是最利益大眾的一種工作,這種教育必定是聖賢的教育。
我們再來看這一段,《禮記》裡面有一篇「祭義」,它有一段話是這麼說的,「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歸之,可謂孝矣。不虧其體,不辱其身,可謂全矣」,這講的意思就是我們的身體是父母所生,很完全的身體,就要完全的回歸天地,讓身體,這是父母的一部分,得以保全,這叫孝。但是這從身體上講是不虧其體,可是德行比身體更重要,要不辱其身,這叫做全。所以全而生之,是父母不僅生我們的身命,而且同時隨著身命的產生就有了慧命,慧命就是我們德行、道德的這個生命,我們靈性的生命,我們也要懂得保全,不能夠虧辱。所以這段話講的意思,前面講孝之始,後面講孝之終,互相是融通的,孝之始它包含了孝之終,孝之終當然也涵蓋了孝之始。所以「身體發膚,受之父母」,它的意思當然也涵蓋了要「不辱其身」。因此「身體發膚,受之父母」是教我們懂得自愛、懂得自重,愛自己的身,更要愛自己的德行,愛自己的品格、節操,不能夠讓它受辱。當然在淺顯的這方面,也要懂得保護自己的身體,像我們的起居飲食規律健康,這都是保護好身體,這都屬於自愛。現在很多人生活規律可能不健康,到晚上睡覺他不睡覺,早上起來他不起來,吃的東西也不健康,吃的一些工業產品,所謂垃圾食品,這都是什麼?讓身體受到虧損,這也是不孝。所以一個真正的孝子,他必定是生活當中每一點、每一滴、每一時、每一處都很謹慎。
像我生活是很有規律的,早上必定是三點多鐘起床,晚上十點鐘之前必定要躺下睡覺。因為什麼?中醫告訴我們,一天都有四季,春夏秋冬,所謂春要發,夏是長,秋是收,冬是藏。春天是早晨三點到九點,夏天是九點到下午三點,秋天是下午三點到晚上九點,冬天是晚上九點到第二天早晨三點。所以人睡眠的時間最好是在冬天,冬眠,就是晚上九點到三點這段時間入睡,不可以太晚。如果是晚上十一點鐘以後還不睡,那就會很傷身體,第二天怎麼睡都補不回來。早晨起來就開始運動運動,不用很劇烈的,動一動,看看書,一日之計在於晨,早起之後其實一天都會生活得很調理。有的人早上起得很晚,七、八點鐘起來,一看時間很緊了,趕快隨便抓一個面包邊走邊吃,然後去上班,趕車,急急忙忙慌慌亂亂,整一天的情緒都受到影響。這是什麼?他不懂得健康的作息,長此下去身體一定受不了,這叫短期行為。
吃的,我是吃素的,吃素已經十幾年。為什麼吃素?吃素是健康的,飲食習慣要健康。現在的肉不能吃,為什麼?你看看養豬的、養鴨養雞的,統統都給它打這些生長素、這些荷爾蒙,還有是打免疫的針、打催生長的針、抗病毒的針,打的都是化學藥品,那個肉都變質了。所以我們的恩師有一次到北京城外的一個很大的養鴨場去看,拿了一只小鴨子放在手上,像一個手掌這麼大,我們老師看到,像這麼大的鴨子,總該有一、兩個禮拜了,結果養鴨場的人告訴他,這只鴨子是昨天剛剛出生的,就像吹氣球一樣把它吹大。為什麼它長得這麼快?都是給它打化學藥品,所以兩個禮拜就長大,就可以拿到市面上去賣。那個養鴨場給北京烤鴨提供了三分之一的產品的來源,你想想現在的肉怎麼能吃?所以吃素好。吃素,當然現在農民常常用這些化肥、農藥,所以那個菜也都有這些化學藥品,也很麻煩。最好的是什麼?吃有機的蔬菜,或者最好是自己種的。自己要是沒這個條件種,專門買市場上有機的這些食品。所謂有機食品是不用化肥、不用農藥生長的新鮮的食品。大米、這些面包統統都有有機的,買這些來吃,這樣的話身體不會那麼容易受到損傷。你看現在人這麼多奇奇怪怪的病,而且最多的一種,我們聽到的,是什麼?腦心血管的病,像中風、腦血栓這些病。什麼原因?吃肉讓血管硬化,這個是最重要的原因,所謂病從口入。還有肝病、腎病,這都是比過去多了好幾倍的。為什麼會出現這些問題?都是吃出來的。我們知道肝是解毒的,腎是排毒的,食品裡頭都有毒素,吃到身體裡面,肝就要解毒,腎就要排毒,但是毒太多了,腎和肝負擔過重,出毛病了。所以現在常常聽到肝硬化的、肝癌的,或者是尿毒症、腎衰竭,統統都是跟這些不健康的飲食有關。所以講到「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我們現在也很有感慨,很希望全國共同來推動有機飲食和素食,這是保證我們國民的健康,這是由對自己身體不敢毀傷,這小孝,擴展到對國民身體的愛護,提高國民健康素質,這是大孝。我吃素吃了十幾年,真的身體還不錯,沒有去看過醫生,沒有上過醫院,沒什麼大病,一般小風寒感冒也不用吃藥,那都不算病。這說明什麼?健康飲食、生活規律重要,這本身也是盡孝。
講到身體發膚還有一層的意思應該來談一談,夫子的教誨其實裡頭的意思很深很廣,可以開解得很細致。我們的身體既然是受之於父母,就跟父母是一體,當父母需要的時候,我們是可以連自己的身體都貢獻出來的。所以古代我們常有聽到所謂割股療親,為了給父母治病,把自己大腿上的肉割下來做為藥引子。現在同樣也有這種感人的這些事例,像在二00五年年初評出了十大感動中國的人物,其中有一位叫田世國,他是在廣州市的一名律師,當時三十八歲。他的母親在二00四年患了尿毒症,只有換腎才能夠讓他母親康復,可是找腎源很不容易,所以田世國就決定把自己的一個腎捐出來貢獻給自己的母親。而且不敢告訴他母親,要瞞著她,為什麼?因為他母親很愛自己的子女,如果知道自己因為有這個病連累子女要獻腎,他說他媽媽寧願跳樓都不肯接受的,所以就瞞著他的母親在醫院裡做換腎手術。手術當天母子倆分開被推入手術室,醫生就從田世國身上切下這個腎,移植到他母親的身上。手術也很成功,後來母子兩個人都康復出院,而出院的時候他母親還不知道自己身上這個新的腎是來自於她兒子的。後來醫院的醫生深受感動,把這個事情報到中央電視台的「感動中國人物」的評選委員會,當評委會的記者來采訪還躺在病床上的田世國的時候,田世國說,別人當選「感動中國」都是給國家做出貢獻的,我們知道感動中國裡的人物有像奧運金牌冠軍的,還有二十多年出生入死的緝毒警察,還有愛滋病的防治專家等等,這都是對國家有很大貢獻的,但是田世國他說,我只是為我母親、為家裡做出貢獻,母親生我、養我,我這一點點的貢獻,還不到她給予我的萬分之一,想不到大家就給我這麼高的榮譽。我們想想,田世國有沒有對我們國家做出貢獻?有,他的這種孝行啟發了多少人的孝心,所謂「慈母身上腎,孝子一片心」。「感動中國人物」評選委員會對於田世國的評價是「孝順、孝心、孝道,是今天社會轉型期人際間情感疏離的感召。小羊有跪乳之恩,烏鴉有反哺之義。捐腎救母,大親、大情、大義」。所以像田世國這樣為他母親捐腎,他自己並不覺得是一個轟轟烈烈的事情,為什麼?因為他真實的孝心,孝心就是跟他父母是一體的這種觀念。所以我的身體當然就是父母的身體,把我身體的一部分回報給父母,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他自己本人不覺得有什麼值得表彰的,這叫道。道是什麼?自然的,本來就是這麼做的,就所謂「人之初,性本善」,沒有人教,他本來就是這麼個想法、就是這麼個觀念,這是一體的觀念。
我們再看下面一句,『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在邢昺《孝經正義》裡面他是這麼說到,說《哀公問》,這是這部書,「稱孔子對曰:君子也者,人之成名也。百姓歸之名,謂之君子之子。是使其親為君子也。此則揚名榮親也」。這是《正義》裡面引用《哀公問》裡面的一段話,說孔子這麼說的。他回答人,「對曰:君子也者,人之成名也」,一個人他的德行達到了君子,大家都敬仰他,所以人就成名了。這個成名是所謂實至名歸,不是他自己想貪圖這個名譽,是自自然然人家對他的敬仰、愛慕、尊重,所以「百姓歸之名」,百姓都仰慕他,談到這位君子是某某人的兒子或者是女兒,他的父母都被稱為是君子,所以「是使其親為君子也」。所以當我們行孝,當我們立德,這時候我們有了君子之名,父母也被稱為是君子,這叫做「揚名榮親」。所以我們在立身行道方面不可以疏忽,如果是做了錯事,所謂「身有傷,贻親憂,德有傷,贻親羞」,《弟子規》告訴我們的,「身有傷」就是前面講的孝之始也,「贻親憂」,父母就憂慮,「德有傷」,父母感到羞愧,這是不孝。我記得我小時候很愛集郵票,我的母親她也是允許讓我在集郵方面愛好,可是有一天我母親發現我竟然做了一個很卑鄙的事情,那就是我因為看到鄰居家一個小孩他也集郵,對他的那些好的郵票心裡就起了貪心。因為那個小孩小,我比他大,我那時還在小學,就想出一些詭計,把自己的普通郵票跟他換那些珍貴的郵票,這叫以惡易好。《太上感應篇》講的,用不好的東西去換別人好的東西過來,這是貪心。後來給我母親發現了,讓我把所有的這些好郵票還給鄰居,向他道歉,承認錯誤。而且我母親告訴我,說如果你要以這樣的心來集郵的話,我們就要把這郵票統統燒掉,這對你的道德會有虧損。所以那時候我這幼小的心靈產生了極大的震撼,從此就再也不敢有這些不好的想法。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不管你喜歡什麼東西,以正當的途徑進行謀取,不可以用這種卑劣的手段。所以這是我心裡當時震撼,而且留下深刻的印象,這個事情連我母親都忘掉了,但是我一直到現在還記憶猶新,以後不敢再犯這一類的德有傷的事情,這叫自愛、自重。不自愛、不自重,這就讓父母的名聲都遭到侮辱,別人說「這個孩子品德這麼差,誰家教的?他父母是誰?」你看罵這個孩子就把父母也罵了。所以自愛自重,不辱其身,那就是對父母的孝敬。
再進一步,要立身立德,做君子、做聖賢,然後能夠讓自己的父母名聲得以傳揚。我們在第一講裡頭跟大家報告了,我母親很願意我走上聖賢教育的道路,所以她也同意而且支持我放棄昆士蘭大學終身教授的工作,放棄高的工資收入,放棄買來的別墅的公寓和汽車,回到祖國來跟隨恩師來學習傳統文化,從事聖賢教育傳播的工作。這個事情在古人眼裡看的是很平常的,你看孔門三千弟子,哪個不是這樣的,可是到現在,因為倫理道德教育已經到了極其衰危的程度,大家對於倫理道德、對於聖賢之教觀念都淡漠了,甚至對於孝道觀念都淡漠了,很少人能夠去對父母盡心竭力的行孝。所以社會是這麼一個風氣的話,我們要努力的行孝,雖然做的不怎麼樣,但是也顯得突出。所以就有這些團體邀請我的母親跟我一起去講「母慈子孝」的講演。我們當時還不覺得這個講演怎麼樣,結果講演出來以後,很多人都非常喜歡看,好像都很感動,而且見到我的母親都非常的尊敬、非常的敬愛,而且常常有很多人會送禮品給我,讓我轉交給母親,說替我們向你母親問候,對母親極力的贊歎,讓我沒有想到。所以這是想到,現在讓母親、父親榮親揚名,不必要等到後世,你現前這麼做,現前就讓你的父母得到光榮。為什麼有這樣的一種影響?因為現在做的人太少,人家不做你來做,你就顯得很突出。所以按照古聖先賢的倫理道德去做人,能得到自己心安理得、幸福快樂,父母也得到光榮,這是盡孝。
我們繼續看邢昺的《正義》裡頭的注解,「夫不敢毀傷,阖棺乃止,立身行道,弱冠須明經。雖言其始終,此略示有先後,非謂不敢毀傷唯在於始,立身獨在於終也。明不敢毀傷,立身行道,從始至末,兩行無怠。此於次有先後,非於事理有終始也」。這裡邢昺的這個注解很好,他這個意思點得很妙,因為孝之始和終不是就是在年齡、次序上來講的,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雖然是孝之始,可是你一直做到「阖棺乃止」,就是棺材蓋合上了,人蹬腿閉眼了,才能夠叫停止。換句話說,這一條是終身奉行的,不是說小孩子才做的,孝之始一直貫徹至終。立身行道雖然叫孝之終,可是「弱冠須明經」,這是講到,弱冠是不到二十歲,二十歲古人行冠禮,就是長成人了,戴帽子了,戴帽子就成人了,自己要對自己負責任,人家不叫你的名,叫你的字,不叫你的名,把你當作一個成人來看待。弱冠就是不成人,就是未成年的青少年,就要學習立身行道,要明白這些聖訓、聖人的教誨,就要開始立志做聖做賢。所以這裡說雖然講的始和終,這只是表面上看是有先後,保全身,不敢毀身這是先,立身行道這是後,雖有所謂的先後,可是先和後是互相融通的。所以「非謂不敢毀傷唯在於始」,不敢毀傷身體不是說只在於開始的階段,是終身都要奉行的,立身行道不在於終,不僅是在於最後,不是說蓋棺論定那個時候,還是從小就要學習立身行道。這是給我們顯明不敢毀傷和立身行道從始至末,就是從始至終,兩行無怠,始和終這兩條都要一生奉行,不可以懈怠。所以在次序上講雖然有先後,可是在事理上沒有所謂的始和終。我們把這一句經文開解完了,下面我們再看下一句經文:
【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
這是孔老夫子為曾參繼續說明這個孝道的含義,怎麼樣去行孝,這講到三個層次。『事親』,就是奉事父母,『事君』,就是為國家服務,『立身』,就是立身揚名,成就聖賢之道。我們來看《御注》裡面它的解釋,「言行孝以事親為始,事君為中。忠孝道著,乃能揚名榮親,故曰終於立身也」。這是講得很明白,孝道從奉事父母開始,在家裡要養成這顆孝心,孝心養成以後,到了工作的崗位這叫事君,君就是領導的意思,就是對領導負責任。古代是君主制度,君也代表國家,所以事君也就是服務祖國人民,這是盡忠。要知道忠和孝它是一個心,能盡孝的人自然能盡忠,為什麼?因為孝和忠不是兩個心,它是同一個心,只是一個在家庭裡面,一個是在工作崗位上面。所以古人去選拔人才用兩個標准,一個是孝,一個是廉。孝就是孝敬父母,廉就是清廉、不奢侈,就是現在八榮八恥裡面講的「以驕奢YIN逸為恥」。清正廉明他又有孝心的人,這種人一定要請他出來做官,為國家、為人民服務,他必定能夠盡忠。所以古人是求忠臣於孝子之門,這有道理。在四千多年前還沒有這種皇帝的沿襲的時候,還是禅讓的時候,當時選拔國家領導人也是用孝。像堯王選舜王就是看什麼?舜王的大孝。當時禅讓制度,就是不是世襲的,不是把王位傳給自己孩子的,在這點來看跟現在民主制度有相似,現在是選舉,選舉國家領導人,像選舉總統,選舉國家主席等等。選舉以什麼樣的標准最好?還是要用古人的標准,一個是孝,一個是廉。真正大孝子他治理國家必定能夠以孝治天下,他必定能夠讓社會和諧。所以忠孝都能夠兩全,才能夠所謂的揚名榮親。「故曰終於立身」,所以古人他們的這樣的一種盡孝的觀念,就是在家裡孝敬雙親,出外有機會為國家服務他必定是盡忠,而能夠揚名榮親,這是立身的這種做法。這是唐玄宗的《御注》注解。
我們再來看看邢昺的注解,「《正義》曰」,《正義》這部注解說,「夫為人子者,先能全身而後能行其道也。夫行道者,謂先能事親而後能立其身。前言立身,末示其跡。其跡,始者在於內事其親也;中者在於出事其主;忠孝皆備,揚名榮親,是終於立身也」。《孝經正義》裡面說到,做為人子,首先要能夠全其身,而後才能行其道,這是講到,身體發膚不敢毀傷,才能夠立身行道。行道的人要先能事親,先是孝順父母、奉事雙親,才能夠談立其身。為什麼?因為孝是德之本也,要立身立德首先得做個孝子,對父母都不孝,何來談立身?何來談立德?所以真正希望有志於治國、平天下的人,從哪裡做起?從盡孝開始。所以「前言立身,末示其跡」,前面說到「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孝之終也」,這一句就明確的告訴我們修學的次第。修學的相是什麼?有層次的,有始,始於事親,所以其跡就是什麼?就是表現在行事上你要知道有這個次第。「始者在於內事其親也」,從家庭內部開始對父母盡孝。孝心養成以後,「中者在於出事其主」,這是為國家、為人民服務,這個主就是領導,古代是君為主,現在是民為主,所以出事其主就是為人民服務。他能夠對父母全心全意的盡孝,自然對人民也能全心全意的服務,這是一個心,忠和孝它不是兩個心。所以一個有了另外一個自然有,它是一體的兩面,同一個心,一個是對父母,一個是對國家人民,忠孝兩全,皆備就是兩全,才能做到揚名榮親,這叫終於立身。
我們看到有一位叫孔繁森的黨員,他受國家的委任到西藏去支援藏族人民的這些經濟建設,西藏的生活條件很苦,而且地處高原,孔繁森他以前住的是平原,是山東人,到了高原也不容易適應。而且生活條件很差,他在西藏一個地方做地委書記,可是他全心全意的來為藏民服務。孔繁森對他自己的母親就很孝順,可是當國家委以他這個任務之後,他的老母親就勸他,家裡有媳婦看我,你就安心的到藏族自治區去援藏,支援西藏建設,聽黨的話。所以孔繁森就含淚辭別母親,到西藏跟藏民們一起生活。最關心的是老人,看到一些養老院裡面條件很差,冬天冷,老人家的腳,由於鞋子破了,都凍得紅紅的。孔繁森看了之後眼淚都要流出來,就立即把自己的胸口衣服解開,把老人家的兩只腳藏到懷裡去溫暖老人家的雙腳,在場的人看了都很感動。在醫院裡面孔繁森他也兼做醫生,看到有一位老人家因為得了咳嗽的病,痰在喉嚨裡咳不出來。冬天通常都有這些咳嗽病,痰咳不出來是很危險的,很容易就憋住。所以孔繁森當機立斷,把聽診器的膠管拆下來,一頭伸到老人家的喉嚨裡面,一頭放在自己嘴裡,把老人家喉嚨裡的那口痰吸出來,解救了老人的生命危險。看到有一位老太太在牧羊,因為穿得很單薄,凍得哆哆嗦嗦,結果孔繁森立即把自己的棉衣解下來披到老人家身上。他的工作真是廢寢忘餐,忘我的工作,到最後因為勞累過度而殉職。他走之前留下一句話說:「一個共產黨員最高的境界就是愛人民」。
《弟子規》所講的「凡是人,皆須愛,天同覆,地同載」,這就是聖人追求的仁的境界,孔子一生就是追求仁道。孔繁森給我們顯示出忠孝兩全的模范、榜樣,所以中央表彰他,用他的事跡來教導全體的黨員。我們現在希望構建和諧社會,共建和諧世界,就要效法像孔繁森那樣,以孝心對待百姓、對待所有的人。一個領導以身作則,必定是感化所有的下屬、感化百姓。這就是孟子所說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用對自己父母的那顆孝心對待所有的長輩,用關懷自己兒女的愛心關懷所有的幼輩、晚輩,社會就和諧,天下就太平,天下可運於掌,和諧社會可運於掌,易如反掌,不難!這就是古代聖賢君王追求的以孝治天下的境界。所以一個人從事親開始,到事君、到立身,三個層次,這也是本經的宗要。我們第一講講到《孝經》的概要,五重玄義,明宗,宗就是修學的方法,修學方法就是這三個層次。
就一個社會、一個國家而言,以孝治天下效果最佳;就個人而言,以孝治身也得到莫大的利益,什麼利益?我們可以說,能得到不老、不病、不死這個利益。你聽到,什麼?人還可以不老不病不死,好像聽得很玄乎。我們用一個例子來說明,近來我們看到一個表彰報導,一位老人家叫白芳禮,他從七十四歲那年開始就靠蹬三輪車掙一點錢,自己生活非常的清苦,把錢都積攢下來,掙了總共三十五萬元人民幣,捐給天津的多所大學、中學和小學,資助三百多名貧困學生,而這位老人,人們驚訝的看到,他的生活清苦得已經接近於乞丐,而當他九十三歲的時候離開人世,他的私人財產就是個零。在一九九三年到一九九八年之間這位老人資助了紅光中學的兩百多名藏族學生,月月都給他們生活補助,一直幫助他們到高中畢業。有一年他為南開大學貧困學生捐款,當時學校特別派車去接他,可是老人家說不用,我不習慣於坐小轎車,我是只會蹬三輪車。所以他蹬著三輪車到了學校,告訴領導說,這可以省一點汽油錢,多給一個孩子買一本書。所以在這個捐款的儀式上,當老師把這個事情一講,台下都一片哭聲。這些貧困學生上台接過老人家捐助的款項雙手都在發抖。這個老人他說,我過的是很苦,掙來的每一塊錢都不容易,可是我心裡是舒暢的,看到大學生們能從我做的這一點小事上喚起一份報國心,我高興!這位老人一天蹬三輪車也就能掙上二、三十塊錢,可是他能夠每天供養十來個孩子的飯錢。他自己住的地方非常的簡陋,有一次他為了在車站那裡去拉客,索性就在車站裡搭了一個三平方米的小鐵皮的棚子,就住在裡面,夏天溫度高達四十攝氏度,冬天杯子裡的水都結成了冰坨子,而這位老人就在這個小棚子裡面整整住了五年。每天蹬車掙一點錢,一毛、一塊就這麼樣掙下來,把它放到一個飯盒裡面,等到存滿五百塊錢的時候,老人家就把這個飯盒揣在身上,蹬著三輪車冒著風雨去中學、去大學裡送。等到他到了九十三歲這一年,當他把最後一個飯盒的五百塊錢送給來看望的學校的老師,就對老師們說:「我現在干不動了,以後可能不能再捐了,這是我最後的一筆錢。」老師們當場全部都哭起來。後來這位老人就這樣與世長辭,可是我們看他的晚年,他從來沒有衰老過,也沒有時間生病,不老、不病,就以這一顆純孝的、摯愛的心,關懷著這些孩子們。自己生活得再苦,工作得再累,但是他都干,為了什麼?為了啟發孩子們的報國心。
所以他有沒有死?他沒有死,他留給世間的是一分永恆的愛、永恆的孝心,這是所謂不老、不病、不死。我們真正行孝,自然就能得到這些好處。像這位老人,為什麼他能夠不老不病?七、八十歲,八、九十歲,依然能夠蹬三輪車去載客,因為他心裡面只存著這顆愛心。孝心的根本就是愛心,當一個人有這分愛心,他的全身血液血氣流通,金木水火土這五行組合起來的身體能夠正常運轉,所以他能夠不病,他能夠不衰老,而且他能夠精神不死。人到底能不能夠達到不死?是可以達到的。如果是人能夠不死這是多好。過去秦始皇到處去找一個不死的藥。如果人大富大貴,但是他沒辦法不死,你看這是多悲哀。要知道,財富再多,官位再高,也免不了一死,如果能夠回頭去尋找不老、不病、不死的方法,這個人就能得到解脫。我們知道人的本性是不生不滅的,這就是老子所說的道,道是不生不滅的,它是不死的。當一個人行孝的話,這就與道相應,就能夠把本性開發出來。我們這個身體五行結合的,金木水火土組合的身體,它有老、病、死,可是我們的靈性、我們的本性是不生不死的。所以當一個人用孝道把本性開發以後,他生死問題都解決了,他可以得到不死。舜王他就是通過行孝達到不死的境界,他的生死問題都了了,都解決了。為什麼?你看舜王能夠在他父母這樣對他惡劣虐待的情況下,甚至要迫害他,三番幾次要把他置之於死地,而他心裡沒有絲毫的抱怨,沒有絲毫瞋恨,說明他已經超越了我相、人相。佛家講的,生死怎麼來的?因為有我相、人相的執著,有我相、人相的話,在這樣的環境裡面受不了。只有把我相、人相放下了,他才能夠在這個境界裡面如如不動,不受它影響,依然保持純孝之心,就是愛心。
佛經裡面有一部《金剛經》就提到這個問題,講到釋迦牟尼佛前世是做忍辱仙人,遇到一位暴君歌利王,歌利王要害他,所謂凌遲處死,把他身上的肉一塊一塊割下來,讓他在極痛苦當中死去,割截他的身體,但是忍辱仙人沒有一絲毫的瞋恨心,為什麼?因為他在那個時候已經沒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就是執著全部放下了,所以這種辱他能忍。忍辱的時候也沒有忍辱的念頭,假如有我相、人相,他應該生瞋恨,他沒有,所以舜王也做到這個境界,所以我們知道舜也必定是了了生死。後面有一句:
【大雅雲。無念爾祖。聿修厥德。】
這是本章引用《詩經•大雅》的一句話。『無念』就是念,「無」是個語氣詞,就是念念不忘你的祖先,『爾』是你,『聿』是述,敘述,『修』是要修持,『厥』是他的,就是祖德。所以《御注》上講,「義取恆念先祖,述修其德」,就是常常懷念祖先、念祖德,要敘述和修行他的道德,念念不忘祖先,這樣才能做到立身行道,揚名後世。這是「開宗明義章」,我們就介紹到此地。今天時間到了,先講到這裡,有不妥之處,請各位仁者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資料恭摘:淨空法師專集網站 《孝經》研習報告 鐘茂森博士主講 (第三集) 2008/5/14 華嚴講堂 檔名:52-266-0003
|
|
|
|
|
|
上一篇:淨空法師:吝法感召地獄業
下一篇:淨空法師:悟梵法師忏悔念佛往生實報莊嚴土
|
|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