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鐘茂森博士:《孝經》研習報告(第二集)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
|
|
|
|
|
|
尊敬的各位仁者,大家好!我們今天繼續來學習《孝經》。昨天我們給大家簡單的介紹了《孝經》的概要,嘗試著用佛教天台宗分析經典的這種研究方法—五重玄義,來分析《孝經》的體例,我們按照五個方面來研究,所謂是釋名、辨體、明宗、論用和判教。釋名就是解釋《孝經》這個名題。辨體就是辨明本經的體性和基本的原理,我們判作是以道為體。明宗就是明了本經所指出的修學方法,我們用《孝經》的「開宗明義章」裡面的語句,就是事親、事君和立身,這是行孝的方法,所謂有三個層次。論用就是我們來論述本經修學的這些利益,昨天我們意思還沒有完全的講透徹,今天我們想再利用一點時間來補充說明一下。我們判論用,就是學這部經有什麼功用,可以歸納為四條,所謂宇清、國安、家和、人樂,這是從大講到小。宇清就是我們這個世界,乃至整個宇宙,都能得到清寧。國安就是我們所在的國家也得到安定。家和就是我們自己的家庭能夠和睦。人樂就是我們自己得到幸福快樂。這四條可以說概括了所有的好處,這正是我們國家領導人所希求的,所謂是和諧的家庭、和諧的社會、和諧的世界。如何能得到?孔老夫子的《孝經》就為我們點出來了,要以孝去治理。以孝治身就能人樂,以孝治家就家和,以孝治國就國安,以孝來治理天下就天下清寧,如果再廣闊的來說,以孝心對待整個宇宙一切眾生,就得到宇宙的清寧。所以這一個孝字就能把它們圓滿的得到。
我們看在刑昺的,這是一位宋朝的大儒,曾經做過北宋時代的禮部尚書,他注解了唐玄宗的《孝經御注》,所謂《孝經正義》,裡面他有這麼一段話,這是在他的序文裡面說到的,他是引用劉炫《孝經述義》。我們看劉炫《孝經述義》,我們來看,劉炫他是隋朝的一位學者,他在《孝經》的注解裡面,這部注解叫《孝經述義》,他自己的序文中是這樣寫到,「《孝經》,言高趣遠,文麗旨深;舉治亂之大綱,辨天人之弘致。大則法天因地,祀帝享祖,道洽萬國之心,澤周四海之內。乃使天地昭察,鬼神效靈;災害不生,禍亂不作。明王以之治定,聖德之所不加」,我們先看到這裡。這是講到《孝經》這篇文章雖然是很短小的一篇短文,總共只有一千七百九十九個字,可是言高趣遠,就是它的文義非常的高廣,它的旨趣非常悠遠,文辭、詞句也很優美,表達深遠的意境。所以這都是講到聖人的心聲,天地之德。裡面舉出天下大治、大亂的根本是什麼?根本就在於能不能夠以孝治理天下。因為孝道它是天之經、地之義、人之行,所以孝是總綱,天、地、人三才都以孝為綱。從大的方面來說,如何能夠去孝治?所謂「法天因地」,就是效法天地,天是恆常的運作,地是無私的奉獻,我們人在天地之間,效法這種天地的大德。對待我們的君上,在古時候是君主時代,要對皇帝、要對古聖先王要常常的紀念,對自己的祖先也要常常的祭祀,這是能夠使到萬國人民民心能夠和睦,在四海之內的百姓都能夠得到聖王的德澤。天地都有感應,所謂「天地昭察,鬼神效靈」,天地鬼神實在是他們也是跟人有感通的,當一個人行孝的時候,天地鬼神都護佑,人如果不行孝,天地鬼神都厭惡。真正以孝治理天下,從自己做起,對父母有一種純真的孝心,然後擴展至對百姓,以這顆孝心對待所有的人。這是講到一個國家領導人他能夠以孝心對待這些萬民,自然就能感得「災害不生,禍亂不作」,所謂是天地都相保,災害都避免。
「明王」,這是有明德的君王,這是古代的聖王,他以孝來達到國治、天下平。所以孝可謂是「聖德之所不加」,就是本經裡面曾子問過孔老夫子的,說聖人之德可不可以超過孝?孔老夫子說,「聖人之德,又何以加於孝乎」?所以一個聖人之所以能夠成就,就是因為他孝心達到圓滿,孝心的圓滿就是聖德的圓滿。這是從大的角度,治國、治天下、成聖、成賢這方面來講,這主要是講到一個帝王、一個領導人,從大的方面講。如果從小的方面講,下面劉炫的《述義序》裡面又說到,「小則就利因時,謹身節用;施政閨門之內,流恩徒役之下。乃使室家理治,長幼順序;居上不驕,為下不亂;臣子盡其忠敬,僕妾竭其歡心」,我們先看到這裡。從小的方面,就是普通老百姓,他也需要行孝。一般人行孝,所謂庶人之孝,就是老百姓如何行孝?要因地之利,能夠順應天時,獲取地利,能夠從事工作生產來養活自己的父母,自己對自己生活要非常的節儉,非常的謹慎,這樣才能夠長久的侍奉父母。對待父母的孝敬那是豐豐富富的,寧願自己吃少一點,穿單薄一點,也要讓父母得到溫飽,這是普通老百姓也要做到的孝道。
在閨門之內,閨門就是講一個家庭內部,還是要用孝道、用禮。這一條是在《古文孝經》當中,《孝經》是有《古文孝經》和《今文孝經》,我們這次學習是采用《今文孝經》來學習。《古文孝經》有一些出入,像《古文孝經》裡面有一章是「閨阃章」,就談到在閨阃(閨門)之內要有禮,以禮治家,這樣能夠上下和順。哪怕是僕人,家裡的下人,都需要對他有恩德、照顧,這樣在一個家庭裡面,哪怕是只有夫妻之室,再小的家庭,都能得到和諧,所謂是夫義婦聽、夫和婦順、長幼有序,這都是在家裡面有家禮、有家規。做人要懂得「居上不驕,為下不亂」,如果是在上位的,得到富貴了不可以有傲慢心,因為有傲慢心必定富貴不能長久,很快可能就把自己的地位、名譽和財富都虧損了,在下位的人不能有這些不好的想法,所謂胡思亂想,要跟別人去競爭、去斗爭,去爭奪權勢、爭奪富貴。要知道一個人的富貴窮通它都有一個定數,哪怕是你爭得來、搶得來的,還是你命中本有的。既然如此何必去爭?何必去搶?不如落得一個君子,他能夠有一種溫、良、恭、儉、讓的品德,把這些功名富貴看淡,反而能夠造就一個好的品德,而那些功名富貴真的是命中所有的,必定是能得到的。只有是小人他才會斤斤計較,不斷的在爭取、在搶奪,搶奪來的還是命中本有的。所以古人歎息說「君子樂得做君子,小人冤枉做小人」,他不需要這樣以小人的手段還是能得到的,他非得要做一個小人,這是很冤枉的。
真正以孝治理家庭、治理社會、治理國家、治理天下,為人臣的必定是盡忠,為人子必定是盡孝,所謂「盡其忠敬」。忠跟孝是一體的,敬是表示我們對於長上、對於父母的敬意。孝一定要連著敬,如果是孝沒有敬,這個孝就不成為孝。僕妾,這是指一般的僕人,我們說的服務的人員,他們也能夠很歡喜的效勞。為什麼?因為他能夠感到這種孝的氛圍。一個孝的氛圍一定是一個和諧的氛圍,所以他們能夠在裡面做得安心。譬如說一個企業,一個企業實際上也是一個大家庭,老板就等於像是君上一樣,像一個家庭的家長,他要以孝治理自己的大家庭,讓人人都守禮、都忠敬,自然人人都歡心,沒有不平等,必定是和諧。而家和萬事興,一個企業員工都能夠和睦,上下能夠同心,那當然這個企業必定是很成功的。所以孝的功用是很廣闊的。
最後劉炫還有一句話說,「其所施者,牢籠宇宙之器也;其所述者,闡揚性命之談也」。這就講到很深很廣,孝的功用真的是涵蓋宇宙,宇宙萬物都是這顆孝心的顯現。我們昨天談到,孝的體就是道,佛家講的自性。《道德經》上告訴我們,宇宙的本體是道,宇宙是從道而生的。佛家也說,「何期自性,能生萬法」,萬法就是我們宇宙,宇宙就是道變現出來的。因此我們曉得,一個人能夠養成純真的孝心,就與道相應,所以這顆孝心它可以遍及整個宇宙,而使到宇宙都能夠清寧、都能夠和諧。如果能夠說把宇宙都能夠和諧起來,那要和諧一個地球,不就是理所當然的嗎?所以我們堅信,古聖先賢的教誨一點沒錯,只要以這顆孝心來對待、來治理世界,必定能得到和諧世界。
《孝經》當中所闡述的,所謂是性命之談,性這就是講的本性,就是講到宇宙萬物的本體,那就是道。所以我們昨天判本經是以道為體,這也是有依據。命就是所謂天命,孔子自己說,他五十而知天命,天命是什麼?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孝經》所闡述的正是宇宙人生的真相,果然依此而修行,來落實,必定獲得無上的利益。因此本經「開宗明義」就說到,這是先王的至德要道。所以概括起來,本經的修學的功用可以說是,小則得到幸福人生,大則得到和諧世界,得到清寧的宇宙。因此歷代這些帝王,都非常重視《孝經》。不僅是中國歷朝歷代帝王有很多是注解《孝經》,有很多把《孝經》做為考核讀書人的一個教材,或者是教導宮廷裡頭的這些王子、貴族的教材。即使是在外族,像元朝,元朝是少數民族,這是蒙古人入主中原,他們也是拜倒在《孝經》之下,也把《孝經》推崇出來。到清朝是滿族人入主中原,開朝的三位皇帝都是《孝經》的專家,順治和雍正兩位皇帝親自做了《孝經》注解,康熙皇帝他雖然自己沒做注解,但是順治,這是他父親,留下遺願,因為順治皇帝當時希望能夠纂修一部《孝經衍義》,這是一部大書,把歷朝歷代的這些凡是講到孝道方面的注疏、文字收集起來,以《孝經》的義理為主綱來注解《孝經》,但是順治皇帝還沒有完成這個工作,康熙皇帝就接著干。所以康熙皇帝當時诏領這些大臣、儒臣一起來匯集,就編成了《孝經衍義》,總共一百卷,收錄在《四庫全書》和《四庫荟要》裡面。這可以看到康熙皇帝也是在繼承自己父輩的志願。《中庸》上面說到,「夫孝也者,善繼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就是能夠繼承先人的志向,能夠繼續前人的事業,這就可謂是孝,為什麼?所謂是孝親之志,父母先人對我們的志向我們要努力做到,這是真正的孝。
茂森之所以這次有這個願心想把《孝經》講解一遍,這也是我母親對我的願望。母親在三年前就對我表達了她的這種志願,希望我放棄學校的教授工作以後,跟隨我們恩師淨空老教授學習,能夠在學習過程中把《孝經》講解一遍,因為《孝經》是我從小就念的,也是母親特別在這方面注意培養我的。母親是希望我這麼做,我真的也是要繼人之志,述人之事,養親之志。所以我也覺得這是我的一項使命,要好好的把《孝經》講解一遍。
我們再來看五重玄義裡面的判教,第五方面,我們昨天也略略的提了一下,還有些意思還要講得更圓滿一些才行。我們判本經的所謂教相,就是教學的課程,它是屬於什麼人學的?這是聖之根,人之行,換句話說,我們如果想要成就聖賢,首先要扎根,所以這是一門聖賢的基礎課程。而人之行,這個人沒有分別的,男女老少、各行各業,每一個人,只要是人,都要去學,都要去行。所以可見得這一門課程涵蓋的很廣泛,每個人都應該學,都應該孝敬父母,如果做為人而不孝敬父母者就不能稱為人。你看看動物裡面都有行孝的,我們都常常聽到,烏鴉會反哺,小羊跪乳。小烏鴉長大了,它要出去找食回來孝敬自己的父母,老烏鴉飛不動了,小烏鴉會照顧它,這叫反哺,烏鴉懂得知恩報恩。小羊要吃乳的時候都跪在母親的身體下面,仰著頭來吃,這種形態就已經給我們顯示了那種感恩的這種形式。所以你看動物裡面都體現了孝心,如果人不行孝,說得不好聽,叫畜生不如。因此這一門課程人人都要學習,而真正做到了極處,成聖成賢都能達到。
所以孔子本人他曾經說過,「吾志在《春秋》,行在《孝經》」,他的志向在《春秋》這部著作裡面,而他的行持就在《孝經》裡面。所以可見得聖人他也是在不斷的行孝。所以這部經可以說是普通的人,像婦孺,也需要學,而立志成聖成賢的人也要學。這部經它是誰作的?在歷史上有不同的說法,有的人說這是曾子所作的,因為曾子他是一位大孝子,他聽了老師孔子教導他孝的道理,他把《孝經》記錄下來,這是一種說法。但是我們看邢昺的注疏裡面,他不是這麼樣認為的,他說得非常有道理,他說「夫《孝經》者,孔子之所述作也」,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孝經》就是孔子親手所著、親口所述,不是曾子自己寫的。這部《孝經》它之所以在「開宗明義章」裡面好像以孔子跟曾子的這個問答的形式來做,實際上它是假立曾子為請益問答之人來廣明孝道。為什麼選擇曾子做為請益問答之人?是因為曾子是個孝子,他在七十弟子當中,孝行是最顯著的。邢昺疏序文裡面說到,「述作之旨者,昔聖人蘊大聖德,生不偶時,適值周室衰微,王綱失墜,君臣僭亂,禮樂崩頹」。這是講到為什麼孔子要作這部《孝經》,他述作這部《孝經》的宗旨,原因是因為當時這位至聖先師雖然他有大的聖德,但是可謂生不逢時,因為當時正是周朝的末年,王室已經是衰微了,所謂是列國諸侯都在互相的爭斗,這是春秋的時代,王綱已經沒有了,君臣之間的關系也被紊亂,諸侯不懂得敬天子,諸侯裡頭的大夫也不懂得敬諸侯,乃至家庭裡面兒女也不懂得孝敬父母,這是天下大亂的時代,所謂是禮崩樂壞,這是孔子著這部《孝經》的歷史背景。
我們再看,「居上位者賞罰不行,居下位者褒貶無作。孔子遂乃定禮、樂,刪除詩、書,贊易道,以明道德仁義之源;修《春秋》,以正君臣父子之法」。這段話是告訴我們為什麼孔子要著六經,因為當時已經是禮崩樂壞,天下大亂,居上位的人賞罰不明,憑著自己的私欲,或者是追求私利,而執法不明,使到這個制度、這種王綱都紊亂。在上位的人不公平,執法不分明,往往是以私廢公,居下位的當然他也就不知道該怎麼做,所謂「上所施,下所效」,上梁不正下梁就歪了,所以當時是上下一片混亂。孔老夫子看到這種情形就決定要做六經。六經就是最好的教育的這些教材,因為國家天下之所以混亂就是因為沒有很好的教育,所以孔老夫子當時定禮樂,就是著《禮經》、《樂經》,刪《詩經》。《詩經》是本來存在的這些民謠、歌謠,孔子把這些歌謠搜集起來進行刪訂、整理。所用的原則、標准就是三個字「思無邪」,就是凡是引人邪思的這些歌謠統統刪掉不要,搜集到《詩經》裡面的都是有很好的教育意義的這些詩歌,這是我們所說的對於文娛節目的管制。對於媒體的管制是很有必要的,為什麼?因為媒體裡面的這些節目那是最容易誤導百姓,如果是這些節目裡頭充滿了殺盜YIN妄、暴力色情,用這些東西教導民眾,你看民眾會成什麼樣子?那必定會天下大亂。所以孔子當時刪詩、書,刪《詩經》,這是對媒體、對文娛節目的負責,讓大眾可以有健康的娛樂。本經所說的「移風易俗莫善於樂」,這個樂和詩都是屬於文藝方面的,能幫助我們社會移風易俗,如果是內容健康的,那必定是把社會帶向和諧,如果是內容不健康的,必定是制造混亂。書就是《尚書》,易就是《易經》。這五經,禮、樂、詩、書、易,是明道德仁義之源,道德仁義的源頭,這個本體可以說在五經當中闡述出來。最後孔子還修了一部《春秋》,《春秋》是一部魯國的國史,但是裡面記述著也有諸侯列國的很多事情。《春秋》這部書是為了正君臣父子之法,《春秋》裡面都有褒貶,褒善貶惡,把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這些道理原則講得很清楚,使到人倫關系,所謂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這五倫關系得以彰顯。這是社會治亂的一個關鍵,如果五倫關系亂了社會就大亂。《春秋》這部書是正人倫之法,法就是教材。
下面邢昺疏序文裡面又說到,「又慮雖知其法,未知其行,遂說《孝經》一十八章,以明君臣父子之行所寄。知其法者修其行,知其行者謹其法」。這是說到孔子當時著六經的時候就想到這個問題,就有這樣的一個考慮,說大家即使是讀六經,知道道德仁義之源、君臣父子之法,懂得這些道理,可是不懂得落實,「未知其行」,就是學了還不知道怎麼用,從哪裡做起,這種現象也是很普遍的。如果是只學了這些道德仁義的辭章,而沒有把這些道理用到自己的日常生活當中,這就是「雖知其法,未知其行」,不懂得怎麼做。我們的恩師上人說這種充其量叫做搞儒學的,儒學不能夠真正幫助國治、天下平,因為這只是個學術研究,要怎麼樣?要學儒,把儒學兩個字調過來,學儒,學儒就是學孔子、學孟子,學作聖賢。我們懂了就要做,不肯做,不能把這些道理落實到我們的處事待人接物,這就是成了儒學家,充其量我們講他是儒學家。《弟子規》裡面講得更不客氣,「不力行,但學文,長浮華,成何人」,所以學了要力行,不力行只是增長浮華。因此我們恩師反覆強調,要學儒從哪裡學起?從《弟子規》學起,《弟子規》就是行。《弟子規》講的什麼?從頭到尾就講孝道,你說是不是?我們把《孝經》好好念一念,跟《弟子規》對照一下,真的《弟子規》從頭到尾就講如何事親、如何事君、如何立身,這就是《孝經》講的宗趣。所以孔老夫子當時也都意識到這個問題,怕我們後人只搞儒學的研究,而不能自己真正去力行,不肯做聖賢,或者不知道如何做聖賢,所以,「遂說《孝經》一十八章」,把《孝經》講述出來。《孝經》,這是《今文孝經》,總共十八章,《古文孝經》是二十二章。唐玄宗當時就把《今文孝經》確定下來了,所以後世一般都是用《今文孝經》。
《今文》,就是現在的這部《孝經》,其實是在漢朝時代就已經有了,因為當時《孝經》寫的文字,在戰國時期因為文字還沒有統一,各國都用各國的文字,到秦始皇那時候才統一文字,所以當時的《孝經》它是用各國的文字寫的,所以稱為《古文孝經》,後人文字統一以後,就用當時流行的小篆或者是隸書來抄寫這部《孝經》,就成為《今文孝經》。當然,《古文孝經》和《今文孝經》略有出入。注解《古文孝經》的最著名的是西漢的學者孔安國,注解《今文孝經》最著名的當時是東漢的學者鄭玄(鄭康成)。當時到了唐朝,唐明皇,這是李隆基,也叫唐玄宗,他在《古文》、《今文孝經》當中他就裁定用《今文孝經》,而且他看了多種的注解,在古代的注解當中采用精華,刪掉一些繁亂的部分,把《孝經》注解了一部,這就是我們現在要學習的唐玄宗《御注》。宋朝邢昺又給它作了一個注解的注解,叫疏,這是《孝經正義》。所以當時孔子講《孝經》,目的就是為了讓大家明了如何把聖賢之道落實,所謂「以明君臣父子之行所寄」,該怎麼樣做好一個人,做父親的要怎麼做父親,做兒子的怎麼做兒子,做領導的怎麼做領導,做下屬的怎麼做下屬,所謂是「知其法者修其行,知其行者謹其法」,知其法,這是解門,深解《孝經》裡頭的義趣,可以幫助我們力行的。認真的去落實、去力行,也能幫助我們更深入的理解《孝經》裡的義趣,理解聖賢之道。所以學儒、學道不是用口頭說的,最關鍵的是要去力行的,這是講究知行合一。你看《弟子規》到最後「余力學文」,也講到要知行合一,「不力行,但學文」不行,「但力行,不學文」也不行,要兩者互相的相輔相成。
所以邢昺疏序裡面最後說到,「故《孝經緯》曰:孔子雲:欲觀我褒貶諸侯之志,在《春秋》;崇人倫之行,在《孝經》」。這是另一部《孝經緯》這部著作裡面講到類似的話,孔子自己說,你要看我褒貶諸侯,這是評論當時天下大事,褒善貶惡,體現了夫子的心志,在《春秋》這部書,人倫的這些行為在《孝經》裡面提倡。所以這部《孝經》可以說是跟《春秋》、跟六經在重量方面是平等的,為什麼?六經是法,是解門,《孝經》是行門,解行並重,不能夠有解無行。我們再來看鄭玄,這是東漢時代的大儒鄭康成,他注了一部《六藝論》,這上面也有一句話說得很好,「鄭玄之《六藝論》曰:孔子以六藝題目不同,指意殊別,恐道離散,後世莫知根源,故作《孝經》以總會之」。所以鄭康成他說到,孔子,這是儒家的學人,都要學習六藝。六藝是指什麼?禮、樂、射、御、書、數,這是所謂六種基本的才能,每一位儒者都必須要學習的。所謂禮,禮就是禮節,學儒的人必定要學禮,如果不懂禮就不能夠稱為是儒者。樂就是音樂,古時候讀書人都能夠彈琴。這是以樂來養心,以禮來治身。所以禮樂這是對身心的一種調治,這所謂的佛家講的伏煩惱,把色、受、想、行、識五陰的煩惱要把它調節,通過這種調節來把它斷除。當然儒家沒有講到要斷煩惱,要用禮樂來伏住煩惱。佛家講的色就是色身,我們的身體,要用禮來對治,佛家講用戒來治身。受、想、行、識,受是感受,想是思想,行、識,這統統都是精神世界裡的,這是講心,儒家是用樂,佛家用禅定來調治自己的心靈。射就是射箭的藝術,古時候儒生不是文弱書生,都能射箭、能騎馬,這個御就是駕馬車,可以上陣作戰,也可以在講堂裡講課,所謂文武要雙全。書就是書法,要寫得好的文字,包括你的那手毛筆字,以及文學、寫文章,都屬於書這一類。數就是數學,算法,包括天文地理的、易經的這些算法,這一些都是需要精通的。
孔子提倡的這六種技藝,題目是不同,「指意殊別」,因為它們的各種指向(方向)有不一樣,因為學得多,孔老夫子擔心後人學雜了,怕道離散了,因為學六種技能,最終目的是幫助我們明道。所以孔子你看在《論語》當中說,「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道、德、仁、藝,最後一個藝就是六藝。所以德、仁、藝都是幫助我們悟道的,道是什麼?宇宙的本體。孔子他非常了解,學問最終就是明了宇宙本體,佛家講的明心見性,見性就成佛,佛就是儒家講的聖人,宇宙間的大聖。如果是後人學習這些技能,而忘記了學習的目標,這就是容易使到道離散,志向不專一。後世莫知根源,可能只學了皮毛,沒有真正學到深處、根源,因此孔子作《孝經》以總會之。孔子為什麼要作《孝經》?總會六藝。那不僅是總會六藝,而且是德、仁、藝統統總會,換句話說,整個儒家的學問,都以《孝經》進行總會。你看看鄭康成,這是大儒,他這個見地實在是了不起,知道《孝經》這本書雖然篇幅很短,可是學術地位如此之高,我們要非常的重視,它可以說是涵蓋了整個儒家的學問、整個聖賢的學問。我們就以殷重的心、誠敬的心來一起學習這一部無上的寶典。我們來看正文,講了很久都是講概要,到現在我們才真正開始學習正文。請看第一章:
【開宗明義章第一】
我們還是依照唐玄宗的《御注》和邢昺的《正義疏》,《正義》這個注解裡面把章題一個字一個字的開解,『開宗明義章第一』,「開」就是張的意思,就是你要彰顯。「宗」是什麼?宗是本,本就是根本。根本是什麼?根本實際上就是道,佛家講的自性,要把這個自性開張出來、彰顯出來,用什麼?用孝。所以孝道是開解、開顯自性寶藏的鑰匙,因此稱為性德。「明」就是顯,明顯,「義」就是義理,把這個自性的義理,所謂道理,把它明顯化。「章」這個字也就是明的意思,就是分開每一段來使到義理很明顯,這叫章。這部經第一章就是開門見山為我們把根本的義理開顯出來。所謂行孝,後頭接著這五孝,「天子章」,講天子之孝,諸侯、卿大夫、士人、庶民,這五種人行孝,它都在「開宗明義章」中顯現出來,所以稱為開宗明義。「第一」,我們知道這是按照章的數目字來排列,這是第一章,因為這一章是總說,把孝的道理說出來,後面的各章都是注解第一章的,所以第一章是整部經的主旨之所在。我們來看看,在這裡邢昺的注解裡頭有講到,提了一下整部經的層次、結構和大意,我們有必要在沒有學習正式經文之前,也把這個大意了解一下,對整部經也有一個總體的認識。「開宗明義章」之後就是「天子章第二」,我們來看疏文裡面講到,「言天子、庶人雖列貴賤,而立身行道,無限高卑。故次首章先陳天子,等差其貴賤以至庶人」。這段話就是說明「天子章」、「諸侯章」、「卿大夫章」、「士人章」、「庶人章」,這五章它是列一個貴賤,按照次第,雖然有次第、有貴賤不同,可是在行孝方面,立身行道方面沒有限制高卑,尊卑,地位不同,統統需要行孝。所以五孝,五章分別列出五種階級的人如何行孝,我們從這五種當中就能夠推演,實際上是社會各個階層、男女老少、各行各業都需要行孝,不分貴賤貧富的。下文說「次及『三才』、『孝治』、『聖治』三章,並敘德教之所由生也」,「三才章」是第七章,「孝治章」和「聖治章」是第八、第九章,這三章是講德教之所由生,就是聖賢的德教從哪裡出生的?從孝出生,這是敘述這個含義的。
底下第十章「紀孝行章」是敘述「孝子事親為先」,這是如何事親的,這是我們講的行孝的第一個層次事親,再有事君和立身。「與五刑相因」,「五刑章」跟它相搭配。這是講到「夫孝始於事親也」,這是第一個層次。所以這兩章是講到第一層。底下「『廣要道章』、『廣揚名章』即先王有至德要道,揚名於後世也」,你看看這兩章是專門注解「開宗明義章第一」裡頭說的「先王有至德要道」,這是「廣要道章」。還有「廣至德章」,也是屬於注解「至德要道」的。「廣揚名章」是講到揚名於後世,立身,如何立身的。下文說「揚名之上,因谏爭之臣,從谏之君,必有應感」,講完「廣揚名章」以後就講「谏爭章」,「谏爭章」這是說君臣之間、父子之間都有一個道理,如果不符合道理,是可以進行勸谏,這是「谏爭章」。必有應感,這是「感應章」,感應是君臣之間、父子之間,最後乃至天、地、人之間,都有感應的。「三章相次,不離於揚名」,所以講到「廣要道章」、「廣治德章」和「谏爭章」,三章合在一起,實際上都是教我們如何行大孝,立身揚名的,還有「感應章」,這統統都是為了說明立身之道的道理。「事君章」,這是講的「中於事君也」,這就是說明孝的第二個層次。
所以講完如何事親、如何立身和如何事君以後,最後末後是「喪親章,繼於諸章之末,言孝子事親之道紀也」,這個紀就是到了極限。因為儒家講人道只講從生到死,它沒有講到生之前,也沒有講到死之後。所以它這裡講到「孝子之事親終矣」,終就是終了,到了極限,這是父母去世以後,我們能夠繼續的祭祀,這已經是盡孝。這是講到各章的大意。我們再接下來會逐章逐章的詳細的學習。我們來繼續看「開宗明義章第一」,請看正文:
【仲尼居。曾子侍。】
這是第一句。在唐玄宗的《御注》裡面他是講到,『仲尼』,這是孔子的字號,就是講孔子,『居』是閒居,閒坐著。這是日常生活當中,孔老夫子有一天正在閒坐著。『曾子』是孔子的弟子,在旁邊侍坐,『侍』就是侍坐。因為這個「侍」是學生在老師旁邊服侍老師,有的時候是站著,有的時候是坐著,所以侍立、侍坐都可以。在這裡,因為後面講到曾參避席,就是從自己座位上起來,那我們可以推測到,當時曾子是陪著夫子在坐著。我們來看邢昺的《正義》,他有一段文字解得很好,「正義曰:夫子以六經設教,隨事表名。雖道由孝生,而孝綱未舉,將欲開明其道,垂之來裔。以曾參之孝,先有重名,乃假因閒居,為之陳說。自摽己字,稱『仲尼居』;呼參為子,稱『曾子侍』」。這是講到孔老夫子為什麼要注解,就是寫這部《孝經》。這裡再次說明是孔子親手所著的,因此它的地位完全是跟六經相同的,統統出自聖人之手。所以這裡說,孔老夫子以六經設教,這就是儒家的學問。六經雖然它的名題不同,因為根據你所學的科目定名,譬如說禮、樂、書、數,這些不同的名字,隨事表名。「雖道由孝生,而孝綱未舉」,六經、六藝統統都是為了幫助我們證道的,證道就是所謂的回歸本性本善,回歸人之初,人的本來面目。孝是最好的幫助我們回歸本性本善的方法,所以叫道由孝生,孝是德之本。我們昨天有談到德是道的相,而孝是德之本,所以從孝入手來成就道德這是最方便。但是如果我們對孝的道理並不明了,「孝綱未舉」,這時候夫子,這聖人,就要為我們立教。所以「欲開明其道」,為我們闡述說明這裡面的道理。「垂之來裔」,讓後人,我們這些後學,都能夠了解。
因為曾參是以孝子之名著稱,我們知道這位曾參他是從小跟他母親在一起相依為命,家裡也很窮,曾子對於他的母親還有父親都是非常的孝敬,真是純孝。有一天他上山去砍柴,結果家裡來了客人,母親不知道如何接待,就慌了神,想到怎麼樣把曾參趕快喚回來,於是就咬自己的手指,這一咬手指,我們知道十指連心,心就痛,結果誰的心痛?山上的曾參他心就覺得痛,他就知道家裡是不是出了什麼事,就趕緊從山上跑回家來,來看母親出了什麼事,才知道原來是客人來了。他母親說我不知道怎麼樣把你從山上喚回來,所以就咬自己的手指。你看看曾參他的這種純孝到了極處,跟他母親有這種感應,這種感應比現在手機方便太多,手機還要有電磁訊號,上了山,深山裡面你那個電磁訊號都不靈光了,而且還有輻射,有副作用。古人你看完全是用真誠之心來感應,這是純孝的感應。曾子他是大孝子,因此孔老夫子要講《孝經》當然要對他來講。所以這是假借曾子做為對象,用問答的方式來陳說孝道。他自己講自己的字號,所以是「仲尼居」,夫子自己寫文章寫「仲尼居」。寫曾參,參是他的名字,對他尊重,就用子。所以老師對學生也是很尊重的,他用曾子,不用曾參,所以用「曾子侍」。我們看到,曾子他是夫子的傳人,學識也非常的淵博,他每天都用反省的功夫,所謂「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跟人家一起共事有沒有忠誠?跟朋友在一起交往有沒有講信用?老師傳下來的有沒有真正去落實?習就是落實,吾日三省,最後成就聖賢。所以後人把他尊為宗聖,所以他也是夫子的傳人,尤其是在孝道方面。所以你看看夫子為什麼要對曾子講《孝經》?他自己做到,雖然他行孝方面做得很好,但是對理還並不是很明了,或者是明了得並不圓滿,所以夫子跟他講《孝經》。
從第一句話「仲尼居,曾子侍」,這個「侍」,我們就可以想像一組圖畫,曾參在夫子旁邊必定是畢恭畢敬侍奉在老師身邊,隨時聽候老師的命令,對老師那種恭敬、謙敬,我們就知道他一定能夠傳承夫子之道。所以一個老師他希望傳道給什麼樣的學生?必定是對老師有誠敬、謙恭的態度。對老師恭敬就是對道的恭敬,所謂尊師重道。曾子為什麼能這麼尊師?因為他是孝子,所以師道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礎上。古代的聖賢學問都是師道,儒、釋、道三家統統都是師道,用我們現在話說就是教育,不是宗教。這個教育,這個師道,要建立在孝道的基礎上,所以《孝經》是根本的經典,儒、釋、道三家都以孝為根基。我們繼續看下文:
【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順天下。民用和睦。上下無怨。汝知之乎。】
繼續看:
【曾子避席曰。參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復坐。吾語汝。】
先看到這裡。孔老夫子首先發問,可見得這部《孝經》是無問自說的。為什麼孔老夫子不等學生提問他自己先說?因為這個道理太深妙,學生可能提不出來,所以孔老夫子他自己先提出來,說『先王有至德要道』,這個「至德要道」就是孝道。我們看唐玄宗的《御注》是這麼說的,「孝者,德之至、道之要也。言先代聖德之主,能順天下人心,行此至要之化,則上下臣人,和睦無怨」,這是注解經文第一句。所以孝道,這是德的究竟圓滿,道,這是講到方法,什麼方法?開發我們自性寶藏的方法,道之要,要就是關鍵。換句話說,只有行孝才能夠把德行之圓滿,把自性的寶藏開顯出來,這就是回歸本性本善,成就大聖。所以古代的帝王,聖王,都用孝來治理天下,能夠順民心。為什麼能夠順民心?因為這是人的本性本善,本來就是這個樣子的,你用孝來順民心,自然民心歸順。所以要推行政治、要推行教育,最重要是什麼?用孝,孝治天下,推行孝道教育,這麼做就能夠教化天下的國民,使到上下君臣之間都和睦,沒有怨言。
這裡的「先王」,尤其是講孔子他眼中的古聖先王,一般講歷史上講有三皇五帝,五帝就是到堯舜為止,堯舜以後,舜讓位給禹,禹可以說是夏朝的開始,禹的位置就不是禅讓,他是讓自己的兒子繼承,就是啟,啟繼承,開始了夏朝。夏朝完了以後是商朝,商朝完了以後是周朝。所以叫三代,三代的王也叫三王。所以先王一般是指五帝和三王。古代的這些帝王都是有聖人的道德,他們都有所謂至德要道,所以能夠服眾,他自己本身把孝行做得圓滿,然後以孝心對待大眾。像舜王,最明顯的例子,家裡父母這樣虐待他,好幾次想要把他置之於死地。譬如說有一次讓舜下井裡干活,他的父親和母親,他母親是繼母,想要謀害舜,讓舜下到井裡就往上填土,想把舜活埋,幸虧舜他有同父異母的妹妹給他事先報信,所以他事先已經在井裡挖好通道通出去,沒有死。回到家裡好像沒事一樣,不僅是對父母毫無抱怨,沒有這種怨言,連怨恨的心都沒有,還是這樣的恭恭敬敬的行孝,這叫至德。心裡面沒有對立、沒有沖突,在他眼裡父母永遠是好人,只有自己做得不夠好。所以他這種境界,徐醒民老先生在講解《孝經》當中,他說這種境界已經是出離六道輪回的境界,不在三界當中。佛法裡講的三界六道,三界是欲界、色界、無色界。眾生因為迷惑顛倒造業,所以在這個六道三界裡面輪回。最大的迷惑是什麼?自私自利,跟人的對立,跟人起沖突。你看舜他沒有,父母這樣虐待他,他對父母一點的沖突、矛盾、對立都沒有,這是聖人的境界。所以感動了天地,感動了當時堯王,請他出來治理國家,把兩個女兒嫁給他。所以你看就是因為他有這個孝心,得到幸福的家庭。他兩個女兒都是非常賢慧的,來到舜的家裡面侍奉公公婆婆也是盡心竭力,沒有以公主之身分自居。後來經過二十八年的治國,堯王看出這個人真是聖人,就把王位傳給他,禅讓,所以舜得到的是天下。因此孔老夫子贊歎舜,這個是至德,他的德行堪稱為聖人,而富有四海,宗廟享之,子孫保之。做為帝王,他德稱為聖人,德為聖人,尊為天子,他的尊貴做到天子,他的富,四海之內都是他的財產,而且子孫綿延不斷都紀念他,後人以宗廟來祭祀他,這可以說是一個人達到圓滿的成就。在他當時治理的天下國家真的是風調雨順,人民幸福和睦,天下太平,用我們現在話說,和諧世界,他那時候達到了。憑什麼達到的?就是一顆孝心,以孝來治理天下,這是先王的要道,因此能夠讓天下人和順,讓國民百姓和睦,上下都沒有怨言。
夫子講到至德要道,他就問曾參,說『汝知之乎』?你知不知道先王的至德要道是什麼?曾子立即從座位上起來,因為原來是坐著的,現在聽到老師提問,馬上就起來,這是對老師的恭敬。『參不敏,何足以知之』?我並不是聰敏的人,我怎麼可能知道先王的至德要道?這句話,我們看到曾子是如此的謙虛,謙虛的人才能受教。如果是態度傲慢,對老師不尊敬,那肯定學不到真實的東西,沒有真實學問。茂森也在美國和澳洲教過書,在美國大學教過四年,在澳洲大學教過四年,現在回國來不在大學教書,為什麼?覺得大學裡的學生很難真正學到東西,為什麼?就是因為他們對老師的這種恭敬心沒有。像我們在美國教書,這些學生們能把老師當作朋友就算不錯了,不會把你當作老師的。上課的時候還拿著可樂,甚至邊喝邊吃,吃著零食,更有甚者,可以把兩個腿放在前面的椅子上大大剌剌的坐著這樣聽講課,老師站在台上講,他就這麼坐在台下聽。你看這樣的心態,他能學到什麼東西?什麼都學不到,所學的都是皮毛的常識,對他的人生毫無用處。所以我們了解,一個人真正能夠尊師重道,他才有受教的基礎。所以我們在傳統文化裡面從事教學,倒是發現有不少人對於老師很尊敬,他能尊敬老師那就是尊重道業。所以當老師看到這樣的學生,孔子你看看到曾子這麼樣的恭敬謙卑,夫子必定是把他平生所學和盤托出,不這麼樣教導這樣的好學生對不起他。
所以,曾子說「參不敏」,我並不聰敏,「何足以知之」?怎麼可能知道先王的至德要道?你看多好的一副受教的態度,這是謙虛,但是也是真誠的話。確實,曾子雖然他有大學問,而且行孝也做得很好,但是跟孔子境界還差一個等級,所以對孝的體會還並不是那麼圓滿,對先王的至德要道能體會一些,可是不是足以知之,足就是滿足,不是圓滿的體會,能體會得一部分,但是不圓滿。誰能體會得圓滿?只有聖人體會圓滿了,曾子還不是聖人,他是賢人,賢人跟聖人還差一個等級。所以曾子在這裡就請教,先王的至德要道,請老師為我詳細的解說。所以你看,孔子見到曾子如此的謙敬,那必定是毫無保留的說出來。下面說『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這說了兩條。這個「夫」就是語氣助詞,沒有意義的,就是孝。先王的至德要道是什麼?就是孝,一個字。這個字能什麼樣?以順天下,民用和睦,上下無怨,也就是我們現在夢寐以求的和諧世界,就一個孝字就能做到,它是「德之本」,道德的根本。為什麼說是道德的根本?因為孝是天性,人本來就有孝德,這就叫性德,是從他的本性裡面流露出來的。本性就是道,流露出來的就叫德,所以孝它就是本性自然的流露,不用人教的。你看看一個小孩子,很小,一個嬰兒,他對他母親這樣的依戀,完全是沒有絲毫的那種隔礙,跟他母親是心連著心,不會離開母親一步,母親對孩子也不會離開一步。所以父子有親,父母跟兒女那種親情是天性。所以行孝就是順著這個天性而行,因此稱為德之本,根本在此地。所以只要把這個德之本保持一生,對父母的那種親愛永遠保持,而且能夠發揚光大,把這個孝心對待所有的人,這種人就叫聖人。所以聖人,並不是說某人天生就是聖人,或者某人天生不可能成為聖人,不是這樣的,每個人都能成聖人。如何成聖人?把我們這個天性保持一生不改變,把我們的孝心擴展到對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這就是成聖人。
底下講到「教之所由生也」,這個教就是聖賢的教育,從這裡出生。邢昺的《正義》中說到,「案《禮記•祭義》」,《禮記》裡面的這一篇,叫「祭義」,稱曾子雲:「眾之本教曰孝」,本教就是根本的教育,教什麼?教孝道,教之所由生也。《尚書》:「敬敷五教」,《尚書》裡面提到的五教,就是五種方面的教育,具體說是哪五種?「解者謂教父以義,教母以慈,教兄以友,教弟以恭,教子以孝。舉此,則其余順人之教皆可知也」。這也就是談到五種教育,教父親,父親要做到義,義就是義務,父親的義務是什麼?養育孩子,教育孩子,子不教,父之過,母親的責任就是她要慈祥、慈愛,對孩子關懷,關懷裡面必定是有教育。所以父母要承擔起父母的這分責任,盡到這個本分。兄弟之間兄友弟恭,兄弟之間互相的關懷,兄長照顧小弟,小弟恭敬兄長,在一個家裡面,如果是沒有父親的話,兄長就要負起父親的責任,長兄為父。教子以孝,就是做兒女的,他的本分是什麼?孝順父母,這孝順涵蓋面很廣,不僅是對父母,對兄弟能夠行悌這也是孝,所謂「兄弟睦,孝在中」。《尚書》裡講的五教,就是教給我們,在家庭裡面要盡到自己的本分,做父親的像個父親,做母親的像個母親,做兄弟的像個兄弟,做兒女的像個兒女。通過這樣的人倫關系,我們一推演,「舉此,則其余順人之教皆可知也」,從家庭的人倫關系推廣到社會上的君臣、朋友這些關系,以後成家立業了,還有夫婦關系。所以五倫關系,父子、君臣、夫婦、兄弟、朋友,這些倫理的、道德的教育,根本就在於教孝,所以稱為「教之所由生也」。
今天我們時間到了,我們《孝經•開宗明義章》還沒有講完,先講到這裡,下一次繼續跟大家做分享。如果講得有不妥之處,請各位仁者多多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資料恭摘:淨空法師專集網站 孝經研習報告 鐘茂森教授主講 (第二集) 2008/5/12 華嚴講堂 檔名:52-266-0002
|
|
|
|
|
|
上一篇:鐘茂森博士:《孝經》研習報告(第一集)
下一篇:淨空法師:吝法感召地獄業
|
|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