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鐘茂森博士:《孝經》研習報告(第一集)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尊敬的各位老師,各位大德,大家好!茂森今天跟大家一起來學習儒家十三經之一的《孝經》。我們這個講題是「古代帝王和諧世界的法寶—《孝經》研習報告」。為什麼我們用「古代帝王和諧世界的法寶」這個講題?這是因為在《孝經.開宗明義章》孔老夫子為我們說明的,你看《孝經》,孔夫子對自己的學生曾參說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順天下,民用和睦,上下無怨」,這個先王就是古代聖賢的君王,他們有和諧世界的法寶,你看能夠順天下,能夠使人民和睦,上下尊卑都能夠和諧而沒有互相抱怨,這不就是和諧世界嗎?這就是我們現在國家領導人提倡的「構建和諧社會,共建和諧世界」,我們是很有必要從二千五百年前孔老夫子講述的《孝經》那裡吸取聖賢的智慧。茂森承蒙恩師淨空老教授栽培,多年來也在學習傳統文化儒釋道三家的典籍,對於《孝經》也是非常的喜歡,早在小學的時代我母親就有教導我讀《孝經》,這麼多年來也在學習行孝,在行孝方面略有一點心得。今天承蒙恩師的慈命,在這裡跟大家一起來學習這部寶典,把自己粗淺的一點體會,對古聖先賢的教誨這些心得,向各位仁者來匯報、來請教。

  今天我們這是第一講,講一個概要,就是把整部《孝經》的主旨、思想,我們來進行分析、來研學,我們采用佛家裡面的天台宗的五重玄義這種研究經典的方法來學習。自古以來儒釋道,儒就是儒家,釋就是佛家,因為佛是釋迦牟尼佛,所以我們稱為釋,道家,這三家都是聖賢的教育。雍正皇帝,這是清朝一位很有學問的皇帝,他對三家的研究很深入,他曾經就寫過一篇「上谕」,就是皇上的聖谕,皇帝的文字,他說到「理同出於一原,道並行而不悖」,這是指三家的道理,他們的理都是出同一個源頭,這個源頭是什麼?佛家講的心性。道家和儒家都講道,道是源頭,換句話說,古聖先賢的這些教誨、這些道理,統統都是從道、從心性流露出來的,而心性是人人本有的,道它是遍於整個宇宙的,無處不在的,可見得三家都是出於一個本源。

  當然這個道並行而不悖,這個道是它們的教學,可以在世間同時推行,互相之間不會有沖突、不會有抵觸,這就是我們現在常常聽到的多元文化。如果我們自己覺得儒釋道三家會有矛盾,它們互相的會起沖突,實際上不是三家的道理有沖突,它們的道理都是同出於一源,那是誰起沖突?是我們自己起了沖突,也就是對於儒釋道三家的理解不夠圓融、不夠透徹。像我們的恩師在一次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國際會議上接受大家的提問,他老人家就說,儒釋道,也包括世間這些種種的宗教,實際上也是理同出於一源,道並行而不悖的,我們看到它們互相之間有沖突、會對立,就好比看到一個手掌,這五個手指頭它們之間好像是分開了,好像會對立,實際上我們只看到表面,沒有深入,如果從手指深入到手掌心,你看看五個手指頭都是理同出於一源,當然道就並行而不悖,五個手指就可以互相的合作拿東西、做些操作,就很和諧。

  所以世界本來是和諧的,只是我們因為自己在分別執著,把本來和諧的世界搞亂了,搞成對立、矛盾、沖突,那還是自己對於聖賢的道理理解不夠透徹、不夠深入,深入到根本、深入到源頭,我們就真正體會到雍正皇帝這句話,真的是「道並行而不悖」。世間所有宗教都可以並行而不悖,何況是儒釋道三家。自古以來儒家的學者沒有不讀《道德經》的,沒有不讀佛經的;道士沒有說不看四書五經的,沒有說不讀佛經的;佛家的高僧大德你看他們也是在儒、在道上面很有造詣的。因此我們在這次的講座當中,也來嘗試著將儒釋道三家的傳統聖哲的教誨融合在一起,來學習這一部名典—《孝經》。不僅是在義理上可以互相的圓融,在於研究的方法上面也是可以相互借用。所以我們這裡用的是佛家的天台宗裡面的五重玄義的研究方法,專門研究《孝經》的體例、主旨。

  佛經的體例,這些研究分析的方法,可以稱得上是登峰造極。這兩千年在我們中國祖祖相傳,總結出一套研究佛經的方法,天台宗有五重玄義,賢首宗(就是華嚴宗)用十門開啟,還有其他宗派的,這兩家是最有名的。五重玄義就比較的簡單,它是從五個方面研究一部經的玄妙的義理,那就比華嚴宗的十門開啟,就是從十個方面去分析,那就簡單了。所以我們在這裡就借用天台的五重玄義來研學《孝經》,這也是一種嘗試。其實聖賢人他們心都是通的,說的道理真的是互相能夠圓融,所以完全可以借用佛教的研學方法來學習儒典。今天我們這一講是專門講這五重玄義,也就是分析整部《孝經》的概要。真正對《孝經》有研究的人、有體悟的人,大概他對於經文的意思已經非常的了解,他們肯定講得會比茂森講得更好。所以他們來聽可能就最喜歡聽第一講,就是看你是怎樣子分析《孝經》,你對《孝經》到底有什麼心得體會,就是聽你的概要。概要講完了之後,底下的經文那是比較的容易,很快的順一遍,其實真正的造詣很深的人他就不需要,但是初學是有必要。我們今天先講一個概要,也就是把自己學習《孝經》的這些心得首先和盤托出,開門見山給諸位仁者來匯報,然後從明天開始我們才學習正式的經文。

  首先我們把研究的方法這些名目簡單介紹一下。佛家天台宗這是一個宗派,它用的五重玄義,這是從五個方面來研學經典。這五個方面,第一是「釋名」,也就是解釋這部經的題目,名題,這是規矩,學一部經首先要把這個題目解釋一下,因為一個題目它是整部經的總綱領,宗趣之所在,所以看到經題你就知道全經的大意。第二個方面是「辨體」,辨體就是辨明這部經所依據的原理,它的體性是什麼。第三是「明宗」,就是明了修學的方法,宗就是修學的方法。第四方面是「論用」,就是論述修學本經的這些功用、利益,學習它有什麼好處。第五是「判教」,就是判定這種教學的課程,這部經在儒家裡的地位,以及誰有資格學,這是指判教。就是我們現在像在學校裡讀書,教務長要把整個學校的課程要把它定下來,這門課在整個課程裡頭,教學的大綱裡面它是屬於哪一部分,誰來學。我們就一條一條的來進行學習。

  首先我們來看第一個部分釋名。本經的名題只有兩個字,「孝經」,這兩個字要分開的解釋,然後再一起合起來解釋。《孝經》,根據宋朝邢昺,這是一位宋朝的大儒,他為唐玄宗(也就是唐明皇)注解的《孝經》做了一部疏,疏就是注的注解,它是注解唐玄宗的《孝經注》,他寫了一篇序文,「邢昺疏序雲」,就說到,「《孝經》者,孔子為曾參陳孝道也」。這部《孝經》就是孔子,這是至聖先師,他為自己的弟子(學生)曾參(曾子)陳述孝道的這些含義,是這麼一部經典。我們讀《孝經》就了解,是有一天孔子跟曾子一起坐著的時候師生之間的談話,一問一答之間把孝的這些道理、含義就給說出來,記下來就成為這部《孝經》。什麼是孝?什麼是經?我們再看邢昺的注解,這個序文裡面說到,「孝者,事親之名;經者,常行之典」。所以什麼叫孝?孝就是奉事父母雙親,這就稱為孝。經就叫做恆常的、我們要力行的這種典籍,我們說的真理,真理是永恆不變的,如果是它能根據朝代變化,或者根據不同的環境變化的,那就不能稱為經典。譬如說我們現在看到的法律、規章、制度,一個國家有法律,一個企業有它的規章制度,這些是要根據時期不同要進行修訂的,它不是一成不變的,這就不能稱為經。經就是永恆不變,古今不易,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這種叫真理。所以不是一般的典籍都能稱為經,你看十三經裡面,儒家的十三經,學子們必讀的,不是每一部都稱為經。《易經》是經,《孝經》也是經,其他的你看,《周禮》、《儀禮》、《禮記》,這些就沒有稱為經。為什麼?因為這些禮是會根據時代的不同它會有變化,而經裡所說的這些義理那是不能變的。

  經說的是什麼理?說的就是道、就是德,古人講了,道德,道它是德的體,本體就是道。這就是講道它不是人為創造出來的,它是自然而然就有的,宇宙它自從生成那一天開始,道就存在,甚至說宇宙還沒有生成以前,道也就存在,道它是不隨著宇宙的生滅而生滅的,這叫道。所以邢昺的序文裡面有一句話說到,「道常在心,盡其色養,中情悅好,承順無怠之義也」,這是解釋孝這個字的含義。是什麼意思?首先講「道常在心」,這個道就是本來就有的,本來就有的是什麼?《三字經》裡面第一句話告訴我們,「人之初,性本善」,人之初不是說人最初的時候,剛出生的時候,不是,這樣解解淺了。真正的意思,人之初就講的人本來的面目,在父母還沒生我們之前那個本來的面目,那是什麼?性本善。性就是講我們的心性,本善就是本來是善的,純善無惡這是我們的本性,這就是叫道。所以道常在,常在是不生不滅的,亘古至今都沒有中斷過的,它不會被破壞、不會動搖。

  我們現在學習聖賢之道,心裡要存著道,存著道這就是跟本性本善相應。所以道常在心,心裡常有道,所以表現出來必定是孝順,因為孝也是本性的本善。孝的體就是道,就是本善,用我們現在話來講,是我們每個人本有的愛心。這個愛心對父母表現出來,必定是後面所講的「盡其色養」,色是我們的表情、臉色,我們的外表一定是什麼?恭恭敬敬,對父母畢恭畢敬,真誠,對於父母純淨的孝心,以這樣的孝心去供養、去孝敬父母。所以盡是毫無保留,沒有夾雜,內心裡面沒有絲毫的不善、不敬、不誠,這叫盡其色養。「中情悅好」就是對父母要讓他生歡喜心,讓他高興,悅親,這是對他孝敬。所以孝敬父母不是說只拿點錢供養父母,孝敬父母買點吃的、買點用的,那固然可以說是孝,但是這孝得太淺,這太基本了。真正聖人希望我們行孝是色養,對父母恭敬,這是孝父母之心,買點吃的養活父母是孝父母之身。「承順無怠」,承是承歡於膝下,順從父母的意思,絕對不會跟父母起對立、起沖突,孝敬父母毫沒有倦色,毫不懈怠。為什麼?這是本性使然,不是造作出來的,如果造作出來的那會有懈怠的時候,如果是他本性的流露,就是本來就應該這麼做的,就不會有懈怠,已經是個習慣,如果不這麼做好像反而是怪怪的,反而會不舒服。這個承還有承傳的意思,承傳父母的志向,這就是養親之志,父母希望我們做到的我們要努力做到,祖先他們的志願我們要幫助祖先實現。這種意思就包含了三層意思,孝養父母之身、孝養父母之心、孝養父母之志,這種孝意思才能夠稱為圓滿。

  我們再看下面,也是邢昺的序文說到,「按《漢書.藝文志》雲:夫孝,天之經,地之義,民之行也。舉大者言,故曰《孝經》」。這是邢昺引用《漢書》裡頭的「藝文志」這篇文來說的,論述為什麼這部經叫「孝經」。就講到「夫孝,天之經」,經就是常的意思,恆常不變,就像太陽每天早上必定會起來,到晚上必定會落山,月亮晚上必定會起來,早上必定會落山。日月星辰的運作那是恆常而有規律,這是講到「經」的意思,就是常。「地之義」,義就是利益萬物,你看大地承載著萬物,這樣默默的承載,不管是山川河流,還是動物、植物,還是我們人類,不管是好人還是壞人,統統承載,毫無私心,毫無偏執,而利益萬事萬物,這是講的地之義。這都是天地的品德,這就是聖人效法天地的品德而行出這些行為,那就是孝。「民之行」,民就是人,每個人都應該行孝的,因為這是本性本善的,本來就應該這麼做的,不用問為什麼就應該這麼做,跟天地一樣。所以經就是這樣的恆常永久不變。

  因此我們看到古代的那些聖賢人物他們行孝的故事,你看四千多年前舜王他行孝,父母親對他虐待,大家對二十四孝之首的舜的故事很了解,父母親虐待他,甚至千方百計要把他害死,可是舜沒有因此而對於父母有一點不好的顏色,心裡也沒有一點抱怨,還是這樣的承順,最後感動了父母,也感動了天地。在孝這個故事裡面我們看到,你看大象都從山裡跑出來幫助舜來耕耘,小鳥都幫他播種,堯王知道了舜的這種大德,聘請他出來治理國家,最後把王位也讓給他。這是四千多年前的事,到今天我們依然講到這個故事,對於舜的德行都肅然起敬。不僅是孔子、孟子最佩服舜,我們現在也是敬意油然而生。三千多年前的周文王,你看每日三次向父親問候,父親有病自己都很擔憂,一定要把父親治好他自己才能心安。所以每天去問候,天天如是,終生奉行,這所謂「文王三省」。二千多年前的漢文帝,你看自己的母親薄太後因病臥床,文帝三年侍奉於床前,對自己的母親竭盡全力的孝敬、安慰。這些故事盡管是四千多年前、三千多年前、二千多年前的事情,可是到了今天,人們依然在傳頌,真正有識之士依然在效法,可見得孝真是恆常不變的大道,古人行孝,今人也要行孝。

  繼續看邢昺的序文,我這裡摘抄了一些重點,因為全篇讀沒這個時間,我們就摘抄重點的文句來學習。這裡講「皇侃曰:經者,常也,法也」,這是解釋經的意思。皇侃是梁朝,這是南北朝時代梁這個朝代的學者,也是一位大儒,他也曾經注解過《孝經》,叫《孝經義疏》,現在已經失傳,可是他解釋這個經就說是常、法,有兩個意思。為什麼叫常?因為經就是聖賢的教誨,聖賢的教誨我們要荷擔,不能只把它當作學術來研究,研究得再好,沒有落實到自己的生活,那不能叫成就。所以孔子勸我們行仁、行道,這是任重而道遠,祖祖相傳、代代相傳,我們要把古聖先賢的道統去荷擔起來傳承下去,這是古代這些儒士真正所希望的。所以時代雖然有變遷,哪怕是金石,都可能被銷毀,但是孝親這種德行,它是永遠不能夠變遷的,所以叫常。這是從聖賢教誨這方面講。「法也」,法就是它的這種方法。方法是什麼?剛才我們提到《孝經.開宗明義章》,孔子說的,「以順天下,民用和睦,上下無怨」,用現代話來講就是「實現幸福美滿的人生,構建和諧安定的社會,共建和諧和平的世界」,就這個意思,這種方法、這種教育就稱為法,所以我們這次講題稱為「古代帝王和諧世界的法寶」。這個經確實是裡頭的意思也是很深的。

  我們來看第二個方面,繼續做研究,剛才釋名已經講完了,第二是辨體。辨體就是辨明本經所依據的原理,這部經依據什麼為體,用什麼做原理。茂森把它判為以道為體,所以道就是它的體,也就是它的本體。為什麼這麼判?這是有經文的依據,你看夫子在「開宗明義章」就說到「夫孝,德之本也」,這講的孝是德行的根本。我們知道德的本體就是道,德是道的相,道是德的體,既然說孝是德的本,換句話說,孝不僅是德,是根本的德,當然它是以道為體。茂森在去年二00七年四月份,承蒙我們中國中華宗教文化交流協會邀請,以及道教協會的邀請,參加了國際《道德經》論壇,這是在西安舉行的。這個《道德經》論壇的主題叫做「和諧世界,以道相通」,接著是前年的杭州舉行的佛教論壇「和諧世界,從心開始」,都有「和諧世界」這樣的一個主題。茂森在會上做了一次演講,提交了論文,也發表出來了。末學寫的論文的題目叫「和諧之道,以孝貫通」,孝順,這是從道家《道德經》開解對現代社會有些什麼樣的啟示。

  茂森在這篇文章中就分析了道和德,最後結歸到孝,所以和諧世界以道相通,和諧之道就以孝貫通。首先我們來看什麼是道?這個道,《道德經》上可以說是闡述得最圓滿。這個道是不可以用語言說得出來的,甚至是不可以用思惟想像推測得到的,所謂不可思議。佛家也有句話講,「言語道斷,心行處滅」,《道德經》上一開頭就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這是講到這個道真的是無法說,也不可以想像。能說得出、想得出的那就不是道,不是常道。所以道是什麼?宇宙的本體,老子說的是天地之始。所以只是給它安一個名稱為道,其實名可名就不是常名。老子在他《清靜經》中也有說到,「大道無名,生養萬物,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這是講得很清楚,真正的道是什麼?沒有名字的,你見不到、摸不著,甚至想都想不到,但是它是生養萬物,也就是宇宙都是從道那裡出生的,它是宇宙的本體,「吾不知其名」,老子不知道應該怎麼樣給它起名,「強名曰道」,勉強的就用個道字來說明。所以這個道是玄之又玄,為什麼?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這六個器官沒辦法接觸到,眼見不到,耳聽不到,鼻聞不到,舌嘗不到,身體這些器官觸摸不到,甚至意念都想像不到,它卻是宇宙的本體,生成了天地萬物,又蘊含在萬物之中。

  老子在《道德經》上說「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天下萬物就是講我們宇宙,古人認識的宇宙范圍小,所以老子給我們說的小一點,讓我們能夠比較容易體會,只說一個天下,實際上老子的本意是指整個宇宙,生於有。有是什麼?生於無,這個無就是道,是一種不得已的說法。這個無不是我們一般概念想到的什麼都沒有,什麼都沒有叫無那就很好理解了,這個無它能生有,所以有生於無,證明它並不是什麼都沒有那種狀態。這是佛家裡講的法性,概念是一樣的,所謂「法性空寂」,雖然空寂,能變現萬物,《華嚴經》講的「唯心所現,唯識所變」,這個心跟這個道是一樣的,它是宇宙的本體。這個道,禅宗的六祖惠能大師有一段話可以說把道描述得也很清楚,這是唐朝六祖惠能大師在五祖會下大徹大悟,提出一個心得報告,說了五句話,五祖聽了以後就給他印證,你已經開悟,你就可以傳承衣缽,這就稱為禅宗六祖。這是惠能大師說的,「何期自性,本自清淨」,清淨是空寂,就是老子說的無。「何期自性」,何期就是說想不到,真的是「道可道,非常道」,說不出來的,想不到的。「本不生滅」,不生也不滅的,本來就有,沒有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本自具足就是人人都有,而且是物物皆有,天地萬物哪一樣都有,就是老子講的這個道生成萬物,又蘊含於萬物之中。「何期自性,本無動搖」,它沒有動過,沒有動的時候就叫道。老子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個道也就是老子說的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萬物。不管你用什麼名,你體會它的意思,不動的時候那叫道,一動那就生一。佛家講的什麼動?念頭動,念頭不動的時候那就是道,那就是自性。一動那就生起宇宙,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種種的萬物就出生了,現在科學家說的宇宙大爆炸,突然就爆出來了。「何期自性,能生萬法」,就是生起這個宇宙。所以自性雖然空寂,沒有任何的一物,所謂「本來無一物」,但是它能生萬物,這是真正道的含義。

  道的存在我們沒辦法去用我們的器官觸摸到、接觸到,《道德經》上講到,這是「大象章第三十五」,「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可既」,這是講的看是看不到,聽也聽不到,說老實話,我們的六根,包括我們意念,都想不到。這種狀態好像我們很難理解,其實在自然界當中也有這種現象,可以幫助我們理解。譬如說我們講到磁鐵和磁性,一塊磁鐵它有磁性,磁性你看到了嗎?看不到,視之不足見。你聽到了嗎?聽之不足聞,聽不到。可是用之不可既,它的作用可大了,你放一根鐵針、鋼針在旁邊,它就被吸進去了,這是它有作用,這作用很大。你看我們現在整個社會的電能、發電機,怎麼來的?就是在磁場裡面轉動一個線圈,這個線圈在轉動當中自然就有電流。這是哪來的?磁性的作用,它能發電,你看所有的燈、電腦、設備,所有的現在我們能夠使用的電器,都是靠磁性的作用,用之不可既,那個范圍很寬廣。所以這是宇宙的本體,不可思議,卻又確實存在,妙用無邊。

  德是什麼?德是道的相,道是德的體。道我們看不見、摸不著,想也想不到,可是它能顯現出來,顯現出來叫德。所以用在人類上面,我們說把道人格化了,是什麼?那就是儒家講的八德,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八德,這是人格化的道。還有倫理化的道,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這人倫,怎麼體現道?五倫十義,所謂「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這是倫理化的道,把道顯現出來了,這就是德。打個比方說,好像大海裡頭,水是道,水是大海的本體,那個波你能見得到,水波起來了,你看見波就知道那是水,波是德,波能顯現水,水是波的體。因此我們行德就能證道,我們能夠做的、能夠看到的、能夠用到的那是德,知道德裡頭就是有道。德的根本是什麼?是孝。所以孝親是大德、大道,不用人教的,自然而然的,這叫道。像我們看到前不久有報導說,一位十九歲的大學生劉霆,他母親患了尿毒症要換腎,結果家裡很窮,沒有錢治療,劉霆考上了浙江林學院,結果自己不願意讀書,知道讀不起書,要在家裡侍奉在病床上的母親。他自己說,母親含辛茹苦把我養大,我自然要力所能及的回報。可是母親見到他這樣子,跟他講說不行,你一定要去讀書。在母親的這種強烈要求下,劉霆就決定背著母親到學校,也不能夠住學校的宿捨,太貴了,在外面租了一個很小的宿捨,一個小公寓,也便於照顧母親,跟母親一起住,白天讀書上課,晚上回來做家務、照顧母親。

  而且他決心要把自己的一個腎獻出來,獻給自己的母親,讓母親能夠存活。我們看到他的這張相片,他自己說,「媽媽,你一定要活著,只要你活著,我就能堅持下去」,鼓勵他母親。這種孝心沒有人教他的,自自然然就是這樣的,這是道顯現在他身上。所以他這種孝行、這種德行,就是道的人格化、倫理化,我們稱為叫天性。結果他的這種孝心感動了很多人,這些熱心的人士紛紛解囊相助,拿錢來幫助他,幫助他母親治病,而且上海的一家醫院也就決定免費幫他母親做換腎手術,而且免費捐一個腎髒,不需要劉霆自己本人捐腎。你看看一顆孝心就喚起了無數的孝心,為什麼?因為所有的人的心都是同體的,當一個人在行孝的時候他能與道相通,因此他就能感動所有的人,所有人的孝心也跟著顯發出來,這是因為體是一樣的。所以佛家講眾生同體,儒家講的仁,仁愛的仁,這都是講到同體的愛心,既然是同體,就能互相的感動,互相的傳遞、開發這種孝德。所以我們說孝的本體就是道,辨體就是以道為體,這就是夫子開宗明義在本經所說的,「孝,德之本也」,這個意思其深奧無邊,我們自己要認真努力的去體會、去力行,才能夠真正領會聖人的意思。

  第三個方面,五重玄義第三「明宗」,宗就是修行、修學的方法,我們來怎麼樣明了這部經教導我們的修學方法。茂森判本經的經義孝是三層含義,事親、事君、立身。經文上說到,「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這就是教我們如何行孝,如何修學這部《孝經》。這裡講的孝有三個層次,第一層是對父母雙親的奉養、孝敬,這事親,這是起始。那還不夠,不能停留在這個高度,還要把孝心擴展,對父母盡孝,也要把這個孝心對待人民。事君就是我們現在說的為人民服務。為什麼這麼說?因為古代是君主制度,所以大家是事君,為君主、為皇帝就是為國家,皇帝是國家的代表。現在是民主,人民當家做主,沒有皇帝了,所以君也得換了,換成人民。所以事君就是國家領導人胡主席講的八榮八恥頭兩條,「以熱愛祖國為榮,以危害祖國為恥;以服務人民為榮,以背離人民為恥」。你看熱愛祖國、服務人民,這就是事君。所以經文要懂得用現代的解釋,不能夠說看到事君,這是封建,這是古代皇帝來統治、禁锢人民思想的工具,你這麼一說,把聖人的教誨統統給封殺了,自己得不到利益,所以要懂得活學活用。因此孝要擴展,不僅對父母,還要對所有的人民,乃至對整個地球的人類,地球是一家人。「終於立身」,這又高一層次,終極的孝,是什麼?立身行道,也就是成聖成賢,做聖人了孝才能夠圓滿。這就是夫子在《孝經》裡面給我們指示的行孝的修學方法。

  茂森在修學孝道方面真的從小得力於母親的教育,母親在我很小的時候她第一個教導我就是念「游子吟」。我們都知道唐朝孟郊的「游子吟」,這是勸孝的,「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晖」。這是講到一個游子要出遠門,可能是因為他出去工作或者出去留學,要辭別母親之前母親給他縫制衣服,密密的縫。為什麼要密密的縫?因為母親擔心孩子出遠門衣服要是破了,帶來生活不方便,你看母親對孩子的關懷真是無微不至,所以詩人說「誰言寸草心」,這小草蒙受太陽溫暖、照耀,成長了,想要報答三春晖的恩德,能報答盡嗎?這首詩是我在還沒有會講國語(普通話)之前,我母親就在家裡的門板上教導我的,她用粉筆在房間的門板上寫下這首詩,教我念,當時我是很笨,這首詩媽媽說教了我一個多月才把我教會,普通的孩子,聰明的可能背上十五分鐘就能夠背得很熟,證明我的資質是很差的。但是資質差沒關系,只要有良好的教育,還是能夠成才。所以母親教導我從孝入手。

  我們家裡有所謂的家庭文化,就是每個節假日,當我們的老人生日的時候,或者是春節、假日的時候,我們這些孩子,我是獨生子,我母親有兄弟姐妹,他們的孩子都一起跟公公、姥姥歡聚一堂,在家裡孩子們都要表演一個節目,或者是朗誦一首詩,或者是讀一篇文,獻給老人家,家裡的悅親活動,這是培養孝道。培養孝道要真正做,不是只會念書,念《孝經》,倒背如流,但是未必能夠真正行孝。當時我在一九八四年的春節,這是很早,我才十一歲,媽媽讓我寫一個小短文,在老人家春節聚會的時候做一個獻辭。當時因為學習了《孝經》,就寫了一個小短文,叫「怎樣孝敬父母」。我當時當然領會孝的含義是很粗淺的,但是在這裡也把它念一念:「怎樣孝敬父母,《孝經》裡有這樣一段話,『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孝敬父母,一方面是物質上的孝敬,要讓他們豐衣足食,按時給他們一些零用錢,經常給他們買一些可口的食品。尤其當父母患病時,子女應盡全力照顧好老人,也為自己的子女樹立好榜樣。更為重要的就是精神上的孝敬,我們要關心老人,要尊敬他們,有事同他們商量,尊重他們的意見,使他們精神上感到愉快。」這一小段文就是十一歲的茂森在家族的春節會上的獻辭。這些文字,我媽媽也很有心,都收集在我們家庭的一個文化箱裡,現在二十多年以後翻出來看看,都覺得很有味道。

  所以我母親對我培養是很注重的,雖然家裡並不是富裕,但是教育確是很留心。父母含辛茹苦把我教養大,我從小尤其是得力於母親的教導,母親常常啓發我立大的志向,要做有用的人,所謂「讀書志在聖賢」,立大志向做聖賢。當我上了大學以後,由於母親的這些培養教育,小學、中學都非常順利,成績也非常好。當時我記得在小學畢業的時候,是以在廣州市,我家是住廣州,黃浦區第一名的成績考上當時的重點中學華南師大附中。然後在這個中學裡面成績也很優秀,很順利就考上了中山大學,當時中山大學也是,現在也是,全國的重點大學,著名的高校,我是讀國際貿易經濟的專業。上了大學以後,我母親就鼓勵我要出國留學,要學好本事,將來成為一個社會有用的人,而且母親跟我講「我要做博士的媽媽」,在大學當中,因為母親的這個志向,所以也一直的在做准備。所以在一九九五年,二十二歲,就很順利的銜接到美國留學,大學一畢業就去美國攻讀碩士,接下來就是讀博士。在臨行前想到在孩童時代,三歲的時候念的「游子吟」,這回真的自己做了游子,就跟母親安慰她說:「媽媽,您好好的在家裡保重,等我七年。」當時我母親已經跟我父親離異,所以一個人生活,我是跟母親相依為命,但是母親並不因為自己的離異而放棄對兒子留學的這種志願,她願意成就我,甘受寂寞。茂森也體會到母親這種心,所以跟母親保證,說您等我七年,因為七年的時間可以把碩士和博士完成。在美國一般來說,讀一個碩士要兩到三年,讀一個博士要四到五年,所以七年可以拿下來,正常的話。

  到了美國留學,因為時時刻刻都想到要報母親的恩,實現母親的志願,讀書也很用功,成績都很優秀,一般都是全班第一名,在學校也拿到獎學金。這個獎學金對我是有很大幫助,因為沒有獎學金確實很難支付昂貴的學費和生活費。有了獎學金,我記得每個月能拿到八百美金,這算是不錯的了,對一個留學生來講,這收入是可以維持得很好。我記得當時為了省錢,生活也很勤儉,我把這個錢分成三份,就像當時我母親教導我范仲淹的故事,范仲淹是斷齑畫粥,自己的生活很簡單,在書院裡面讀書,一天就煮一鍋粥,凍成塊,切成一塊塊,每餐吃一塊,就點鹹菜,鹹菜叫齑,切一點鹹菜,斷齑畫粥。我就把這八百塊錢也來斷齑畫粥,分成三份,兩百美金給母親寄回家,寄一百美金給我父親,他成立了家庭,但是我對他依然是孝敬,另外剩下五百塊錢再繼續分,五百塊錢,除了自己的生活費、學費,能夠每個禮拜給自己母親打一次長途電話,有時候打起來一個多小時,長途電話費是我支付最多的開支。再省些錢每年可以回來見母親,回來探望父母,這是路費、機票。所以當時就這麼一點錢,就租最便宜的房子,在房子裡不捨得開暖氣,冬天冷也不開暖氣,夏天熱不開空調,為什麼?為了省錢。好多的留學生,我們中國過去的留學生一起住。冬天冷的時候,有時候,因為我帶過去留學的行李有限,只帶了一張毛毯,在美國也不捨得去買棉被,因為棉被在美國的價格比中國高。所以冬天冷的時候,毛毯不夠蓋,把所有的衣服都壓上,甚至把書本都壓上來。我記得剛剛去留學的時候,有一位師兄,畢業了,他用了一個高壓鍋已經用了好多年,用舊了,他准備扔掉,因為那個高壓鍋已經不高壓了,高壓上面那個重錘子都不見了。我就跟他講,我說你別丟掉,你就送給我。我就拿著這個不高壓的高壓鍋做菜、做飯、煮湯都用它,一用就用了四年。同學們看我這麼省,又看到我有兩樣東西不省,一個是打電話,一個就是每年必定回家探親,不省路費,他們都跟我半開玩笑的說,說你要是把這些錢都省下來你能買一部汽車,買部二手車是沒問題。我沒有買汽車,上學騎著一部小的自行車,冒著風雨上學,但是心裡很踏實。

  所以在留學當中心裡就只存著一個目標,趕緊完成學業,能夠有很好的工作能夠孝敬父母、奉養父母。所以為了專心的學習,我給自己定了七條戒律,所謂「七不」,第一是不看電影、電視,第二是不逛商場,第三不留長頭發,第四不穿奇裝異服,第五不亂花錢,第六不亂交朋友玩樂,第七不談戀愛。所以你看,生活看起來是很枯燥的,但是在這枯燥的環境裡面反而人的進取心很強,因為志向非常堅定,所以學習很順利,成績也很優秀,結果四年就把碩士和博士的課程全部完成,原來跟母親承諾是七年,我四年就完成。當時我們學校的這些老師,包括我自己本人的博士生導師都很贊歎,說「在我們學校像你這麼快速完成碩士、博士的,你還是頭一位」。因為成績也很優秀,做的研究、出的成果也還不錯,很顯著,因此在導師的有力推薦下很快的找到了工作。博士畢業一般是在大學裡教書,當時是在德州大學一個分校做助理教授。所以博士還沒畢業工作就已經確定了,這是讓很多留學生非常羨慕。當時博士畢業前夕,我特別第一件事情就是把母親接到美國來,參加我的博士畢業典禮,那是一九九九年,茂森是二十六歲,當時一些合影,穿著博士服,手捧著畢業證書,母親非常高興。母親她的願望是希望我做一個博士、做一個教授,我也在很好的落實。

  在美國一起生活了三年多,真的是生活也很愉快,因為工資也是算比較高的,在美國也算是一個中上水平的收入。二十六歲的茂森走上了美國大學的講壇,台下有很多的學生年紀都比我大,這是自己也覺得很不可思議。為什麼有這樣的一個成績?思前想後,不是自己的聰明過人,不是資質很好,我都跟大家講過,原來很笨的,念一首詩念了一個多月還不會背的,但是有今天的一點點成績,真的,如果說有積過德,可能是心裡有裝著父母,孝心確實是幫助我們成功。所以德的本是孝,古人說得好,「水有源,木有本,父母者,人子之本源也」,水它有源頭,樹木它有根本,如果無源之水、無本之木,那很快就枯竭了,很快就滅亡。我們的本是什麼?父母,盡孝才能夠使自己的事業成功,孝心的推動這是最好的事業的動力。所以事親、事君,事君是什麼?自己的事業,要為人類做貢獻,成為一個對社會、對世界有用的人。當時我跟母親在美國就一直跟隨我們的恩師淨空老教授學習,老教授今年已經八十二高齡,他一生奉獻給中華傳統文化教育事業,他對儒釋道三家都是圓通的,尤其著力在佛教,現在每天在講佛教的根本法輪《華嚴經》。當時我們在美國很希望追隨恩師來學習,恩師就勸導我們到澳洲去,澳洲我們建立了一個學院,你可以過來跟我們一起學習。澳洲當時各方面條件是遠不如美國,要跟隨恩師學習就意味著要放棄自己的優越的生活和工作,但是我跟母親一商量,我們還是決定要追隨恩師,於是就捨掉了美國。當時美國政府剛剛批下來給我傑出教授和研究人才的綠卡,結果我也沒要它,就到了澳洲。

  在澳洲很順利的在昆士蘭大學任教,昆士蘭大學在澳洲是屬於八大名校之一,它的工商管理MBA碩士班這個項目在澳洲是排行第一的。我當時過去是在商學院教金融的科目,它在亞洲排第六,像我們北京大學好像也在同一個排名當中,排第二十三。在澳洲,因為在美國也一直工作都很努力,因為原來的學習習慣都養成了,所以這「七不」,都一直在守著這七個戒律。所以學習是很順利,工作也很順利,在美國連年的獲國際會議的這些最佳論文獎,也出了很多的論文,到了澳洲也連年的獲得昆士蘭大學的最佳的優秀的研究獎,兩次承擔國家研究的項目,在發表文章方面也都是屬於全學院當中一百多位教授裡面也屬於佼佼者。因為成績還算比較優秀,就被破格提升為副教授,以及很快就獲得終身的聘用,在學術界我們都知道叫tenure,拿了tenure意味著你終身都有保證,中國人一般講的鐵飯碗,只要你不辭掉工作,學校不能辭退你。拿tenure,拿終身教職不容易,一般人是拼死拼活拿到了就松下來了。像我這樣年輕,三十四歲成為澳洲的昆士蘭大學終身教授,當時也是最年輕的一位。

  所以有一天在澳洲的時候翻出我們家裡的家庭文化箱,看到了我母親在一九九二年,說話是十六年前,她給我的一個生日賀卡,她對我這一生的希望都寫在這個賀卡裡面,我先想要跟大家把這個賀卡分享一下:「茂森兒:祝賀你十九歲青春的年華!這是你邁進大學的第一個生日。世界上有兩樣東西,只有失去時才知道它的價值,這就是青春和健康。希望你做一個智者,身置廬山之中,而知廬山之美。你已經成年,今天和你談談我對你人生的總體策劃:假如環境沒有意外,你的道路是:大學畢業,獲學士學位,研究生畢業,獲碩士學位,攻讀博士,獲博士學位,爭取到當今世界發達的國家學習和工作;成家要晚,立業在先,遵循古訓;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在修養方面克服浮躁,一心不亂,增加自控能力,寧靜致遠,行中庸之道;三十歲前,學習,積累,打基礎;三十歲至五十五歲,成家立業,干一番事業;五十五歲後收心,攝心,總結人生,修持往生之道。這樣,當你回顧往事的時候,可以自慰的說:我活著的時候很充實,離去的時候很恬靜。永遠愛你的母親,一九九二年五月。」這是我在十九歲的生日上得到母親的這一個賀卡,母親這份賀卡當中確實把我這一生的人生道路都指明。回顧這十六年走過的人生路,也可以安慰的說,母親對我的很多的志向已經實現,譬如說獲得了博士學位,在發達的國家工作,也滿有成績,這些是屬於事親、事君的部分。

  但是母親對我的志向絕不止於這樣,她說到要「遵循古訓,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是聖賢人的志向,聖賢人的事業,確實是讓茂森終身奉行的。所以母親的這個賀卡也體現了《孝經》裡修行的方法三個層次,事親、事君和立身。正當我很高興的跟母親表態,說媽媽,你的志願我已經成就了,你想做博士的媽媽,你想做教授的媽媽,都已經成就了。而且當時,這是說話二00六年的年初,我剛剛獲得終身教職的時候,馬上有很多的大學就來聘我過去,包括澳洲、包括中國。當時我和母親就想到有意想追隨恩師回到祖國來,為祖國、為人民來服務,來報答國土之恩,所以想回到祖國來。廈門大學當時正好籌建財務金融的研究所,聘請海外的著名的學者、教授來做首席的教授,當時就給我發了聘函,希望我過去。它是以年薪八十萬人民幣,還加上五十萬元的研究經費,以及免費提供住房和吃飯,基本上你不太用錢了。

  當時這個很好的機會,母親就想請教我們的恩師釋淨空老教授,看看是不是用這種渠道回到祖國來繼續教書。可是恩師對我的希望不是僅止留在學術界,而是希望我能夠真正走上聖賢教育之路。所以當母親有一天在澳洲陪著我們恩師在散步的時候,就抓住這個機會向老師請教,母親問,說茂森現在已經獲得廈門大學的聘函,恩師您看是在澳洲工作好,還是回祖國工作好?結果恩師回答說:要做聖賢!這句話回答好像答非所問,我母親問是回中國好還是在澳洲好,那時候老師說要做聖賢。這句話真的有點像禅門的機鋒話,師父點弟子,看那個機鋒話是答非所問,但是我母親一下子就覺悟。真的,我們想來想去都是為自己打算,有沒有為天下人民去打算?現在的世間不是缺一個金融教授,缺的是聖賢教育的師資。中國傳統的文化,聖賢的教育,經過歷史的摧殘,到現在已經到了快要斷的邊緣,太少人發大志、立大志來承傳古聖先賢的道統,學者很多,但是聖賢人太少。

  所以我母親也想通了,我也想通了,就決定要改變工作。在那年(二00六年)我母親給我寫了一個生日賀卡,這是在世間人看的所謂也算功成名就之時,母親賀卡中是這麼說的:「茂森兒,做母親的希望你更上一層樓,希望兒子做君子、做聖賢。你能滿我的願嗎?」《孝經》上說:「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終是終極。所以真正大孝之人是以德來濟世,正是古聖先賢所說的,「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現在我們環顧這個世間,海內外都一樣,由於缺乏倫理道德聖賢教育,所以人們為所欲為,縱欲、損人利己,導致這個社會有種種的亂象。我們國家領導人英明,提出「和諧社會,和諧世界」的理念,但是理念落實,怎麼落實?中國《禮記》當中有一篇可以說是古代聖賢的教育哲學—「學記」,有一句話說得好,「建國君民,教學為先」,所以要用教育來實現和諧社會、和諧世界,而教育正缺乏的是有聖賢品德的師資。與其我們要希望別人來做聖做賢,不如自己直下承當,我們要來做。做不做得到那是一回事,但是要有心去做,甚至是知其不可為也要為之。所以我們母子就決定辭掉澳洲昆士蘭大學的終身教職,來走上聖賢道路。母親她對我說:「能孝敬自己的父母,是小孝;能孝敬天下的父母,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大孝;能成就聖賢、普利眾生,使千秋萬代的人獲益無窮,是至孝。我支持兒子走上大孝,奔向至孝!」我為母親能說出這樣的話感到非常的感動,我們母子相依為命三十多年,現在她的辛苦終於得到了成果,可是她沒有把成果留給自己,而是奉獻給社會,奉獻給聖賢教育的事業。

  翻出三十多年來的這些相片,想到母親含辛茹苦的養育這些經歷是歷歷在目,母親的諄諄的教導如同就響在耳邊。這裡看到的相片,一張是我在小時候,很小的時候跟母親照的,一張是在近期。感恩之心充滿了自己的心靈,發起報恩的心,報恩就是要養母親之志,母親的志向是希望我立身行道,傳播聖賢教育。所以母親就跟我一起到恩師座下正式拜師,請老師收留我,來細心的指導我,我願意全心全意的跟著老師學習聖道、弘揚聖道。在拜師之後,這是二00六年年底,我給母親寫了一個生日賀卡,寫了一首詩,叫「感恩慈母頌」,願意跟大家分享:「春秋六秩轉瞬間,育兒辛苦三十年。昔有孟母勤策勵,而今家慈不讓賢。不戀高薪教授銜,唯希獨子德比天。從來豪聖本無種,但以誠明度世間」。這首詩大意就是說,父母六十多年辛苦轉瞬之間,教導孩子也三十多年。母親的心志如同當年孟母,希望培養像孟子一樣的聖賢。怎麼樣去做?只要放下世間名利的追逐,不貪戀高薪、教授的這些名銜,只希望什麼?自己的兒子德行能夠效法天地、效法聖賢。所以立志是聖賢,能不能做到?從理上講每個人都能做到,孟子說得好,「人皆可以為堯舜」,也就是說人皆可以為聖賢。所以「從來豪聖本無種」,沒有說天生某個人就一定是聖賢,一定不是聖賢,每個人都可以做聖賢,只要自己肯承當。怎麼做?但以誠明度世間。古德有說「聖賢之道,唯誠與明」。《中庸》上講的,所謂「自誠明,謂之性;自明誠,謂之教」。聖人本性真誠而有智慧,這叫「自誠明」,這是天性,這是我們的本性,這就是道。「自明誠」,是明白以後,覺悟了,要效法聖賢,養我們的真誠,這就是教學,我們學習聖賢教育。所以談到《孝經》的宗,就是修學的方法,茂森也很有感觸,得力於父母、師長的教誨,才有今天的覺悟。願意真正落實《孝經》的修學,不僅是事親,還要事君,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更要立身行道,成就聖賢,回歸本善,這是講到第三個方面。

  第四是論用,就是你學《孝經》有什麼作用?有什麼好處?能得到什麼利益?這利益太大了,這是我們師長的話,恩師的話,「宇清,國安,家和,人樂」。這個宇清是整個宇宙都清、都太平,是圓滿的利益,國家也能得到安樂,這是和諧社會,「家和」是家庭和順,人也得到幸福美滿快樂。怎麼得到?行孝。所以以孝治身,以孝治家,以孝治國,以孝來平天下,這是《孝經》教導我們的功用,它是非常的圓滿。所以古代很多的帝王都注《孝經》,為什麼?他們意識到和諧社會、和諧世界重要,而《孝經》是最有效的方法。所以你看看古來的歷史,很多帝王他重視《孝經》,包括漢文帝,他當時用《孝經》來考核官員,東晉元帝作過《孝經傳》,宋武帝、宋文帝曾經講過《孝經》,還有梁武帝親自寫過《孝經義疏》,還有唐玄宗親自做了注解,包括清朝,我們說不是漢族的,滿族的人,你看順治、雍正都親自注解過《孝經》,康熙诏請百官做過《御定孝經衍義》,這是很大的,在《四庫全書》、《四庫荟要》裡面都有,所以這是帝王的和諧世界之道。

  第五個方面叫判教,這個我們就簡單的說,判教就是判定教學的課程。是什麼?聖之根,人之行,聖賢的根本就是孝道,人人都要去行的。邢昺的序文裡面講到,「按《鈎命決》雲:孔子曰:吾志在《春秋》,行在《孝經》」。孔子他自己說,我的志向表露在《春秋》這部書裡面,而我的行,就是我的真正的行持、力行,在哪裡表露?在《孝經》當中。所以這個確實是孔子至聖先師為我們做的榜樣,要成聖成賢,根就是孝。成聖成賢也不外乎是孝道的圓滿而已,而孝是本善,每個人本來就具足的德行,人人都應該去行的。今天我們就把五重玄義,《孝經》的概要跟大家介紹了一遍。還有一些的經文,我們也采用了,但是今天時間到了,沒有時間來進行解析,明天下一次我們跟大家繼續做一個詳細的報告。不妥之處請各位仁者多多的批評指導。謝謝大家。

資料恭摘:淨空法師專集網站
《孝經》研習報告  鐘茂森博士主講  (第一集)  2008/5/10  華嚴講堂  檔名:52-266-0001

 

上一篇:人生最大的拖累是金錢
下一篇:鐘茂森博士:《孝經》研習報告(第二集)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