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第六感獲新發現
作者:奇雲
動物有沒有第六感?
古希臘科學家、哲學家亞裡士多德認為,人類的感覺有五種,即: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和觸覺。但是,生活中有許多人都相信還有“直覺”,或者稱之為“第六感”,尤其是女性。“第六感”到底存不存在?科學家至今不能給我們一個確切的回答。日前,一個國際研究小組介紹說,他們通過動物實驗對動物第六感的機理獲得了新發現。
動物“第六感”的故事很傳奇
有趣的是,在動物界還存在著“第六感———對外激素(信息素)的感覺。科學家指出,外激素是由動物分泌的化學物質,用於影響同種動物的行為;感覺外激素的器官叫做犁鼻器,這是一個位於鼻中隔底部的軟骨結構。
英國著名動物心理學家丹尼斯巴登在他的《動物心理學》一書中,用了很大篇幅來研究動物的“第六感”,書中舉出了幾則非常有趣的例子: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大批英國遠征軍在法國和法軍並肩與德國侵略軍浴血奮戰。
一天,一位躺在壕溝中的英國中士普林斯頓突然聽到了幾聲熟悉的叫聲,蓦地,他的心愛的貓柏拉圖跳上了他的右肩。這位中士離家已有半年,在法國戰場上不停地調動崗位,柏拉圖是怎樣找到他的呢?它是如何越過英吉利海峽的呢?使人無法理解。
有一位名叫菲特爾的英國外科醫生從倫敦到蘇格蘭高原去旅游,不幸中途發生了車禍,他折斷了一條腿而被送進了愛丁堡的一家醫院。他在院中足足住了兩個多月,在他出院前夕,他的心愛的貓凱蒂闖進了醫院找到了他。這件事轟動了整個愛丁堡。
許多動物學家、心理學家、星相學家和幽靈學家等,紛紛找上門來,“拜訪”這只奇異的貓。從倫敦到愛丁堡有好幾百海裡,凱蒂要經過許多丘陵、山地、密林和湖泊區,要知道蘇格蘭有數以千計的湖泊,並且還要越過泰晤士河,這件事到底應作如何解釋呢?
還有在1940年,希特勒對倫敦進行大規模轟炸時,在德國飛機襲擊前數小時,有一些貓就在家中來回走動,頻頻發出尖叫聲,有些竟咬著它主人的衣裙拼命往外拉,催促他們迅速躲防空洞裡去避難,這真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
不僅貓有“第六感覺”,狗等其他動物也有此本領。有一個真實的事例。有一條名叫華生的拉布拉多獵犬,一年多來總是在其主人艾米利.拉姆西癫痫發作的45分鐘前,用爪子抓撓其主人,使拉姆西有足夠的時間在病發前轉移到一個安全的地方,准確率達到97%。沒有人認真探索過獵犬何以能預知癫痫病的發作,有人猜測,獵犬可能能嗅出癫痫病發作前病人外激素的變化。
動物“第六感”來源有新說
為了破譯動物們神秘的第六感,科學家對一些動物進行了長達幾十年的研究。日前,一個國際研究小組介紹說,他們通過動物實驗對動物第六感的機理獲得了新發現。
德國馬普學會日前發表的新聞公告介紹說,來自美國、英國和德國等國的科學家們通過對老鼠進行的多項動物實驗證實,老鼠是借助免疫系統中的一種名為“主要組織相容性復合物”(簡稱MHC)對同類動物進行基因鑒別,獲得第六感的。
此前人們已經發現,不同動物個體的MHC分子差別很大。而通過研究科學家進一步確認,這一差別是由於不同動物個體中控制產生MHC分子的基因存在的差異造成的。而老鼠正是借助於感覺外激素的器官犁鼻器“嗅”到了MHC分子的差別,進而獲得了不同基因的信息,最終區分出不同的動物個體,形成了第六感。
鼠類的組織相容性基因被稱做H-2基因,它有許多套。在一個實驗中,研究人員培育了一群老鼠,它們有完全相同的基因,只有H-2基因有兩種。在讓它們配對交配時,研究人員發現雄鼠傾向於與自己的H-2基因不同的雌鼠交配。用一個簡單的實驗可以證明這與外激素有關。
在鼠窩的兩個房間中,分別灑上兩種雌鼠(一種H-2基因與雄鼠相同,一種不同)的尿,把雄鼠放進來,它會跑進由不同的H-2基因的雌鼠灑下的尿的房間,而如果房間裡灑的是兩種雄鼠的尿,則雄鼠選擇房間的概率相同。反過來,讓雌鼠選擇,它也傾向於選擇有不同的H-2基因的雄鼠。
由於這些老鼠的其他基因完全相同,說明這種對配偶的偏愛,完全是由於H-2基因的不同引起的。組織相容性基因被視為個體的標志,動物傾向於與攜帶不同的組織相容性基因的異性交配,可以視為一種防止近親交配的本能行為。
關於“第六感”的爭論仍將繼續
國外有人把人類的第六感稱為“超感覺力”(英文簡寫成ESP)。30年前,美國曾以心理學家(90%為大學教授)為調查對象,調查他們對ESP的看法。當時認為肯定有和可能有的人數加起來僅占調查人數的17%。然而,70年代末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的心理學家馬倫.瓦庫納博士對全美主要大學2400名教授的調查結果表明:肯定ESP的占16.3%,認為大概存在的有49.3%,大概不存在的占19.4%,而根本就不承認的僅占10.9%,也就是說,美國大學教授中一半以上的人是相信第六感覺———ESP實際存在的。
如今,人體外激素已被科學界確認無疑,接受人體外激素的器官———犁鼻器也已找到。跟其他哺乳動物不同,人類的犁鼻器是高度退化的。在胎兒和新生兒中,很明顯有犁鼻器結構。新生兒似乎也和其他哺乳動物的後代一樣,能通過母親乳頭散發的外激素尋找不雅词不显示。但是隨著嬰兒的成長,犁鼻器逐漸退化。對564名成年人所做的解剖表明,70%的人不具有犁鼻器結構,剩下的30%的犁鼻器也是高度退化的。人類犁鼻器由兩個很小的器官構成,位置在兩個鼻腔的深部,有些人的犁鼻器開口可用肉眼看見,但多數人要用放大鏡才看得見。
假想你拿著手電筒仔細觀察鼻腔,將光線對准鼻腔前三分之一處,你會看到一個小孔。如果用顯微鏡,可發現小孔裡是個管子,上面布滿柱形細胞,稱為假復層柱狀上皮。有趣的是這種細胞在人體其它地方找不到,是犁鼻器獨有的。
人類也有組織相容性基因,稱為HLA基因。和老鼠一樣,HLA基因似乎也和人類的擇偶有關。在美國南達科他州一個閉塞的社區,研究人員對其成員的HLA基因分布做了調查。該社區的成員基本上都是早年移民的後代,內部通婚,很少有外來人口,因此HLA等位基因的種類相對較少。抽取血樣檢測HLA基因後發現,年輕人傾向於與那些與本人的HLA基因不同的人結婚,而避免HLA基因相同的。
科學家已經知道,性吸引力和擇偶判斷與人體外激素有關,人體外激素由皮膚制造並釋放於周圍的空間,通過人的犁鼻器感應,傳入下丘腦。人體外激素可以是欲望的火種,反之也可以是強力滅火器。兩個人如果外激素相諧,進而傳遞彼此吸引的信息,成雙配對的幾率自然比較大。這就是愛的“物質基礎”。
應該說明的是,“第六感”一直是人們爭論的話題,有些人對“第六感”的存在深信不移,而有些人卻認為是無稽之談。此外,科學界還沒有給“五大感覺”之外的“第六感”命名,有人根據這個感覺的特征提出是否可以把它叫做“類嗅覺”或者“情覺”———直接影響人們感情、情緒的感覺,國外目前通常的叫法是“費洛蒙感覺”。
動物學專家的解釋
記者就動物“第六感”的話題,采訪了國內相關專家。中科院動物研究所的專家普遍認為,在國際上對動物“第六感”的確切認定還未形成,文中所提的對外激素的感受目前被歸納在嗅覺范圍之內,至於MHC分子顯示出的免疫功能主要在哺乳動物中居多。對於尋找人類“第六感”的研究,科學家至今還沒有直接證據表明它存在,但有趣的是,有相當部分人相信它存在。
來源:北京科技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