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是五辛?戒食五辛修行漸次 ----值得非常重視的問題
唐天竺沙門般剌密帝譯
烏苌國沙門彌伽釋迦譯語
正議大夫同中書門下
平章事房融筆受
「阿難!一切眾生食甘故生,食毒故死,是諸眾生求三摩地,當斷世間五種辛菜。是五種辛,熟食發YIN,生啖增恚。如是世界食辛之人,縱能宣說十二部經,十方天仙嫌其臭穢,鹹皆遠離。諸餓鬼等,因彼食次,舐其唇吻,常與鬼住,福德日銷,長無利益。是食辛人修三摩地,菩薩天仙,十方善神,不來守護。大力魔王得其方便,現作佛身,來為說法,非毀禁戒,贊YIN怒癡。命終自為魔王眷屬,受魔福盡,墮無間獄。阿難!修菩提者,永斷五辛,是則名為第一增進修行漸次。」
「雲何正性?阿難!如是眾生入三摩地,要先嚴持清淨戒津,永斷YIN心,不餐酒肉,以火淨食,無啖生氣。阿難!是修行人若不斷YIN及與殺生,出三界者,無有是處。當觀YIN欲猶如毒蛇,如見怨賊。先持聲聞四棄八棄,執身不動;後行菩薩清淨律儀,執心不起。禁戒成就,則於世間永無相生、相殺之業。偷劫不行,無相負累,亦於世間不還宿債。是清淨人修三摩地,父母肉身不須天眼,自然觀見十方世界,睹佛聞法,親奉聖旨,得大神通,游十方界,宿命清淨,得無艱險,是則名為第二增進修行漸次。」
【語譯】大佛頂首楞嚴經戒食五辛修行漸次
阿難!一切眾生吃甘美有益身體的食物而生存,吃有害健康的食物而死亡。修行要得正定,須斷除不吃世間五種辛辣有腥味的菜——大蒜、小蒜、蔥、韭菜、興渠。這五種辛腥菜,煮熟了吃,會助長YIN欲,若是生吃,會容易發脾氣。吃這五種辛腥菜的人,縱使能宣說三藏十二部經,十方天仙嫌他口氣臭穢,都會遠離。只有一些餓鬼,在他吃了辛腥菜後,靠近舔他的嘴唇。這樣常常和鬼相處,福德日漸消減,最後失去佛法利益。吃辛腥菜的人如要修行正定,菩薩天仙及十方善神,都不會來守護。大力魔王乘虛而入,化成佛的外形來說法,誹謗佛的戒律,贊揚YIN欲、瞋恨、愚癡等三毒。這個人死了之後,便出生做魔王的眷屬,等到魔福享盡,就會墮入無間地獄。阿難!修行菩提道的人,若能永遠斷除五種辛腥菜不吃,就是增進修行的第一步。
要如何正性呢?阿難!眾生修習正定,先要嚴守清淨戒律,永斷YIN欲念頭,不吃酒肉,吃煮熟的食物,不吃生的。阿難!修行人若不斷除YIN欲及殺生,想出離三界了脫生死,是不可能的事。應細心觀察,YIN欲的可怕有如毒蛇怨賊,趕快遠離。修行人先持聲聞四棄八棄的戒律,守身不犯,再行菩薩清淨律儀,守心不妄念。這樣清淨持戒,在世間YIN心既斷,沒有相生業果,殺念既除,沒有相殺業報,再加上戒絕偷盜,沒有相互積欠,不須償還宿債,YIN殺盜三業消除,自然是清淨人。這樣清淨的人修習正定,不需要天眼,以父母所生的肉眼,就能看見十方世界,見佛聞法,聆聽佛的教誨,得大神通,游行十方世界,了知宿命,永不落入三途八難處,這就是增進修行的第二步。
五辛者:大蒜、革蔥、慈蔥、蘭蔥、興渠等五種,此為梵網經卷下等所舉。或蔥、蒜、韮、薤、興渠>>
大蒜:蒜、家蒜
茖蔥:韭、韭菜
慈蔥:蔥
蘭蔥:薤、荞頭、小蒜
興渠:洋蔥(說法一);印度香料,據傳漢地沒有。(說法二)
背景資料1:
葷辛為何要禁止
葷辛,是氣味劇烈之蔬菜的統稱,通常說五辛或五葷。關於五辛的名稱,經律中有不同的說法,不過就多數言,叫做蔥、蒜、韮、薤、興渠。這五種菜具有強烈的刺激能力,吃了之後,又能發出極其難聞的氣味,會影響僧團的和諧,所以為戒律所禁止。
五辛,在小乘律中只提到蒜,像《四分律》比丘尼戒單墮第七十條中說:
若比丘尼啖蒜者波逸提。比丘突吉羅,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突吉羅,是為犯;不犯者,或有如是病,以餅裡裹蒜食,若余藥所不治,唯須服蒜差,聽服,若塗瘡不犯。
有病因緣,非食蒜不能治愈,戒律才開許,吃了蒜後,為了不影響大家,律中又作了進一步的規定。如《僧祗律》中說:
(蒜)服己,七日不得臥僧床褥,上僧廁,入僧浴室、溫室、講室、食屋、受僧次請,乃至說法布薩,一切不得住;不應繞塔,若塔在露地者,得下風遙禮,至八日澡浴,浣衣,熏已得入眾。
在一個團體裡,如果大家都食蒜,不會有什麼特殊感覺,倘若只有一、二個人吃,那種由食蒜後發出的臭氣,其它人絕對無法忍受。所以,吃一次蒜要與大眾生活隔離七天,等他身上臭味散盡了,沐浴更衣後,才能回到大眾中生活。
禁食五辛是大乘經律中提出的。如《梵網經》中說:
若佛子,不得食五辛:大蒜、荅蔥、慈蔥、蘭蔥、興渠,是五種,一切食中不得食。若故食者,犯輕垢罪。
此中大蒜,又稱胡蔥,史傳張骞出使大宛,從胡地取回;慈蔥,就是蔥,由莖葉慈柔得稱。蘭蔥,有說是小蒜,有說是韮菜。茗蔥,一名山蔥,生長於山澤中,有說就是薤。興渠,據傳漢地沒有。
五辛既不同酒,能使人神智不清;也不同肉,吃了有違慈悲本懷。菩薩戒中為什麼要禁止食用呢?《楞嚴經》說:
是諸眾生求三摩提,當斷世間五種辛菜。是五種食,熟食發媱,生啖增恚,如是世界食辛之人,縱能宣說一二部經,十方天仙,嫌其臭穢,鹹皆遠離。諸餓鬼等因彼食次,舔其唇吻。常與鬼住,福德日銷,長無利益。是食辛人,修三摩地,菩薩天仙,十方善神,不來守護,大力魔王,得其方便,現作佛身,本為說法,非毀禁戒,贊媱怒癡。命終自為魔王眷屬,受魔福盡,墮無間獄。阿難,修菩提者,永斷五辛,是則名為第一增進修行漸次。
食用五辛生媱增恚,善神遠離,魔王引誘,生毀禁戒,死墮地獄。《楞伽經》也說:
一切肉與蔥,及諸韮蒜等,種種放逸酒,修行常遠離。飲食生放逸,放逸生邪覺,從覺生貪欲,貪令心迷醉。迷醉長愛欲,生死不解脫。酒肉蔥韮蒜,悉為障聖道,及違聖表相,是故不應食。
這將吃蔥蒜的過失,與飲酒吃肉相提並論,原因是它們都能增長愛欲,障礙聖道,所以不能食用。
阿難,一切眾生,食甘淡有益的東西便能生存,食有毒的東西就會死亡。因此所有求修正定的人,當斷絕吃世間五種辛菜:蔥、蒜、韭、薤和興渠(即洋蔥)。這五種辛辣的東西,雖然無毒,但熟食能助長YIN欲,生食易動肝火,助長瞋恚。瞋是瞋怒,恚是心中忿恨。
宣化上人講述.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卷八.
背景資料4:
五辛者:大蒜、茖蔥(韭菜)、慈蔥(蔥)、蘭蔥(小蒜)、興渠(產於印度)。此五物皆有辛葷之氣,生食增恚,熟食發YIN,楞嚴經雲:‘食五辛者,口生臭味,諸天遠離,魔鬼舐其唇吻,吸其臭味,福德日消,罪惡日增。’有如是過失,是故佛制弟子不得食五辛。
一切食中,亦不能以五辛作配料用,若故食者,犯輕垢罪。
背景資料5:
三編卷三印光大師復康寄遙居士書二關於五辛
葷,正指蔥韭薤蒜之物,故從草。梵網經明五辛大蒜蔥,(即韭)慈蔥,(即蔥)蘭蔥,(即小蒜,薤即是此。)葷物,此方只有四種。西域加興渠,故名五辛。亦名五葷。有外道以芫荽為葷者,又有以紅蘿葡為葷者,皆屬妄作。此五葷,本是菜類,以其臭穢,故不許食。食之誦經念佛,皆無大利益。
背景資料6:
佛學大詞典
【五辛】
辛,梵語parivyaya,西藏語 spod(藥味之義)。指五種有辛味之蔬菜。又作五葷。與酒、肉同為佛弟子所禁食之物。據大佛頂首楞嚴經卷八載,此五種之辛,熟食者發YIN,生啖者增恚,十方天仙嫌其臭穢,鹹皆遠離,然諸餓鬼等則舐其唇吻,常與鬼住而福德日銷;大力魔王現作佛身為其說法,毀犯禁戒,贊YIN怒癡,令人命終為魔眷屬,永墮無間地獄,故求菩提者當斷世間之五種辛菜。
關於五辛有諸多異說,然可約略歸為如下兩說: (一)指大蒜、革蔥、慈蔥、蘭蔥、興渠等五種,此為梵網經卷下等所舉。然諸家對五辛之解說,亦頗不同。據菩薩戒義疏卷下、梵網經菩薩戒本疏卷二、義寂之梵網經菩薩戒本疏卷下本、智周之梵網經菩薩戒本疏卷四等載:大蒜,即是葫菱、家蒜。革蔥(茖蔥),即是薤、山蔥、革山蔥。慈蔥,即是蔥、胡蔥、□蔥、春蔥。蘭蔥,即是韭、小蒜、家蔥、野生。興渠,即是蒠蒺、芸薹、□咾子、阿魏藥、殑渠盧、形具。
(二)指蒜、蔥、興渠、韭、薤等五種,為菩薩戒義疏卷下、宋高僧傳卷二十九慧日傳、智周之梵網經菩薩戒本疏卷四、法藏之梵網經菩薩戒本疏卷四等所舉。
興渠一般解釋說是一種印度香料,中土少見,宣化上人大佛頂首楞嚴經卷八淺釋則說是洋蔥。
薤又名薤頭、荞頭、火蔥、三白、菜芝、莜子、鴻荟、野韭等。有的賓館淹菜中有這種菜,樣子象蒜頭,但味道不同。
葉深綠細長管狀似蔥、韭,截面為三角形。葉鞘抱合成假莖,基部形成粗的鱗莖。鱗莖球形,外觀初看似小型蒜頭(大蒜),故名小蒜,剖開來環形結構似洋蔥,呈白色,是主要的食用部分。秋季九至十月抽花莖,傘形花序,花小呈紫紅色。
“葉似蔥、韭,鱗莖似蒜”,具有諸多蔥屬植物特征是薤的特色。
潮流興纖體或注重健康人士,大都喜愛進食‘齋素’,因愛其能減少脂肪,減低膽固醇功效,故多食素腸胃好之說已成名言。但‘素’與‘齋’有什麼分別呢?‘素’所用材料對虔誠教徒來說,吃了又有什麼影響呢?這問題委實困擾了許久。今天特別在此揭開這個謎吧!根據一本由名醫藥學士佛瑩法師編著的《素食營養之研究》專書指出,香港上海印書館承印,其實:首先要知道齋和素的用料是有分別的,齋的用料較為嚴謹,除嚴格不能采用所謂‘五葷’‘五辛’外,限制亦多,以供虔誠教徒享用,以重教規。而素則較為寬松,只要不用肉類便可,是一種注重健康食制而已。然而:什麼是‘葷’,什麼是‘辛’呢,其實‘葷’者臭菜也,有辛辣臭味,所以叫五辛,亦即五種葷菜,五辛即五葷,正因有辛臭氣味,有損性戕命之患,熟食發YIN,生啖容易令人發怒,葷辛之臭,因含二硫化烯丙烷、二硫化碳等,及黃色之臭油質,有特殊滲透臭,食了會刺激心、腦、眼睛、胃、腸、脾、腎、肺、肝分泌器官及生殖器官等,令人發YIN易怒、昏腦刺眼、口氣汗液屎尿痰涎等均能發出極臭氣味,令人神智昏濁善忘,故極宜禁食。而五葷如下:莯訛廱──廱之品種頗多,如山廱、胡廱、漢廱、木廱、涼廱、淡廱、紫廱、茖廱、茖山廱、冬廱、青廱、龍瓜廱、龍角廱、羊角廱、太官廱、火廱、慈廱、卵廱、沙廱、玉廱、洋廱、絲廱、黃花廱、草廱、麥廱、素廱、角廱、蒚廱等約三十多種。莈訛蒜──大蒜又名葫菱、葫荽、胡荽、芫茜、石蒜、烏蒜、老鴉蒜、山蒜、蘭蒜、窄蒜、香蒜、小蒜、卵蒜等。莗訛薤──音械實為通心韭又名鴻荟、藿山韭等。此薤實為扁身但通心的韭菜稱為薤)而韭菜則是扁身而實心的。莰訛愵──又名韭,又稱沙廱、窄蒜等,又韭之莖曰愵白、根曰愵黃,又名為愵青。荿訛興渠──又稱阿魏、阿虞、莖渠、哈昔尼、芸苔等(產自印度,似大蒜但比大蒜更臭)。以上五葷,嚴格來說,萬不能用作齋菜作料,虔誠教友更嚴禁食用。魯夫(楊維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