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教法師:“有所求”是入佛門的增上緣
菩提達磨《二入四行》中四行之一即是“無所求行”。謂:“既已發心,即不求一切世間欲樂、名聞利養,除上求菩提、下化眾生之外,別無所求之態度與行為,稱為無所求行。若有所求,則處處貪著,必有求不得之苦;若無所求,則無諸苦,得大自在。”《四十二章經》佛言﹕出家沙門者,斷欲去愛,識自心源,達佛深理,悟無為法,內無所得,外無所求,心不系道,亦不結業。無念無作,非修非證。不歷諸位而自崇最,名之為道。兩部經都是講除此上求下化以外都不要去求,有所求而求得的東西,統統都是增添煩惱的東西,欲望和妄想的產物。
佛教宣揚的是無欲無求。但每逢初一十五到寺院燒香拜佛的人山人海中,有的磕頭如搗蒜,有的默默祈禱,有的心急如焚,有的淚流滿面,有的眼神充滿渴望,心中無事腦中無求的又有幾人?
但願你的願望早日實現
有句俗語:無事不登三寶殿。三寶殿就是道場寺院,因為這裡是三寶具足的地方。假如一個人,自己的身體、家人、家庭、婚姻、工作、事業、沒有遇到事情,沒有遇到麻煩,很難生起依靠三寶的心來,除非他是一個善根深厚的人。與此呼應的還有福楹聯:有福方登聖賢地,無緣難入解脫解脫門。解脫門是寺院的山門,山門是寺院的一般稱呼。過去的寺院多居山林,故名“山門”。一般有三個門,所以又稱"三門"。象征“三解脫門”,即“空門”、“無相門”、“無作門”。後世造於平地、市井中之寺院,亦泛稱山門。此處說無緣難入解脫門就是指:一個人沒有一定的緣分很難進入寺院道場。當然這個緣分包括很多,比如前世種過善根,前世於某個寺院或師父結過緣分。還有一個緣分就是他知道了自己苦,要來寺院求佛菩薩保佑,解決這個苦。他的苦會表現在層層面面,所謂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樣的,不幸得家庭各有各得不幸。這個苦就是他入解脫門的緣分。
這些人來寺院祈福、超度、許願等等都是有所求的。還有的人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比如:一個人平時不念菩薩,當身體不舒服的時候,就念觀世音菩薩,這樣是為了讓菩薩幫忙,祛除身體上的不適。一般也很快,不適就消除了。只在有所求的時候才想起念佛菩薩的名號。而且很多寺院都可以見到“有求必應”的字。這與佛教宣揚的無求的精神是不是不協調了呢?不是的。佛法是對治法,因病與藥、應機說法。對不同根基的人有不同的法來引導。對於那些沒有信仰,或剛開始有信仰的人來說,如果講“無所求”就沒有學佛動力了,既然根基如此,則眾生有求菩薩就有應,所謂: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做渡人舟。這是菩薩接引眾生的善巧方便。這樣隨順眾生心而攝受眾生心。眾生被攝受之後,善根慢慢成熟,再教導無所求。也就是:先以欲勾牽,後令入正智。
再有,佛教也不是絕對反對有所求。正見的求是可以的,但不是惡法,佛教說的求叫“善法欲”。《瑜伽師地論》雲:雲何善法欲?謂如有一、或從佛所,或弟子所,聞正法已;獲得淨信。得淨信已;應如是學。在家煩擾;若居塵宇;出家閒曠,猶處虛空。是故我今應捨一切妻子眷屬財谷珍寶,於善說法毗奈耶中,正捨家法,趣於非家。既出家已;勤修正行,令得圓滿。於善法中,生如是欲;名善法欲。這樣正念思維之後上求菩提道善莫大焉。
由此可見“有所求”可以做為很多人入佛門的增上緣,我們沒有必要一味的否定這些人的發心,也不用瞧不起別人。這些人雖然有所求,大家也應該隨喜贊歎他們,讓他們歡喜的、安心的在佛菩薩面前敞開心扉,求他們所求。只要我們具足智慧,擴展胸懷,耐心的引導,最終令其入正智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