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市民用愛心撐起9年“紅日亭”施粥攤
溫州紅日亭很出名
每天早上,這幫好心的人都在紅日亭免費施粥
浙江在線杭州3月7日訊(記者 潘傑)
溫州華蓋山下,在周圍高樓的包圍下,背靠著一棵百年榕樹的紅日亭很不起眼。拆遷後重建的紅日亭約70個平方,是用鋼板搭建的棚,可這是溫州夏天最“涼爽”的涼茶鋪,秋冬最“溫暖”的早餐攤。
在溫州,每個涼亭或者熱鬧點的地方,夏天都有老人們自發地煮茶供應。當年,一群住在紅日亭附近的鄰居開始在免費提供涼茶,這麼一堅持就是四十多年。如今,紅日亭不僅供涼茶,還免費施粥,民俗節日還能在吃上荠菜飯、粽子等。在擅長經商的溫州人眼中,這裡存有道德上的“溫州精神”:同舟共濟、樂善好施。
80多斤白粥
6日早上5點17分,78歲的王亞濃開始炒菜,鹹菜豆干、花生蘿卜干……5個炒菜,完成後再蒸上油豆腐,把裝滿醬瓜、花生、白糖的罐子准備好。
6點40分,他拉開煮粥點的卷簾門,點上一根煙,舒了一口氣。為了能早起,他昨晚8點就睡了。那之前,他剛把從下午四點開始熬的白粥放進3個不銹鋼保溫桶內,再蓋上棉被雙重保溫。這80多斤的白粥是他用15個高壓鍋輪流熬好的。
7點15分,幫工建光來到煮粥點,兩人把熱水和配菜裝上三輪車,運到500多米外地紅日亭。那裡已經有近20個人在排隊了。
7點19分,在紅日亭的孫蘭香阿姨等開始把配菜逐一分到小碟子中,排隊的人幫著擺放好了桌子、椅子。
8點整,施粥開始,此時排隊的已經有50多人了,4分鐘後,第一鍋粥見底;又過了3分鐘,第二鍋粥見底。
8點17分,80多斤白粥全部分完。大家抓緊洗碗、裝東西,一直忙到9點多。
這樣的忙碌和熱鬧,幾乎每天都會在紅日亭上演。負責采購的林志興想了半天,一只手都沒掰個確切數:“好像真的沒有哪天是不開的,下雨下雪都不停的,只有遇到特別大台風才可能會停。”
83歲的葉寶春是現在紅日亭的負責人,供了十多年涼茶。9年前,他得知樂清老中醫胡超免費施粥的故事後,和幾個鄰居一合計,決定要把這樣的好事也做到溫州市區,讓那些外來打工者、乞討人員能吃上一碗熱騰騰的白粥當早飯。大家從退休金中我出一千,你掏幾百地湊錢,走上施粥之路,就這樣走過了9年的時間。
精心准備小菜
40多年愛心
目前,紅日亭共有26位老人在義務參與,有3位年過80,56歲的林志興算是最年輕的了。大家分工明確,16人分兩班做服務,其余的負責協調、後勤采購、掌廚。
除了供茶施粥,民俗節日是紅日亭的老人們最忙碌的時候。端午節包粽子,買了700斤糯米,提前五、六天開始包裹;今年2月23日,是農歷的“二月二”,溫州有吃荠菜飯的傳統,紅日亭准備了600多斤大米,擺下五口大灶炒荠菜飯,當天吸引了近千人到場。
為了能把這份愛心延續下來,不斷做大,大家都在努力。做水產生意的林志興每天開張後,等老婆下樓到店裡就出門去買第二天的配菜;葉寶春拆遷後住進了8公裡外的新田園小區,可每天早上他還是堅持和妻子坐公交車到亭裡轉轉,一起幫忙,他說:“好事既然做了就要堅持做到底。”
負責煮粥的王亞濃50多歲時就參與義務供涼茶了,後來因為身體原因歇過一陣。11年前,因為煮涼茶的手藝好,大家請他再度出山。考慮之後,他還是選擇了回歸:“夏天,我每天要煮7、8噸涼茶的,很多都拿五六斤回家喝。”。如今,78歲的他住在15公裡外的茶山,往來很辛苦。他一邊給蘿卜切片,一邊笑著說:“看他們喝我煮的粥,我很高興,不高興就不從茶山趕來了。”
兩年前,孫蘭香從華蓋山社區退休,聽說亭裡有位老人身體實在不好,她便主動接下了老人的活。這之後,孫蘭香便每天七點左右出門,兩天換一次班,有時候遇上事多,中午也不回家。她開始義務參與施粥後,家裡的早飯就顧不上了,於是國外的女兒打電話回家,丈夫總會在越洋電話裡抱怨孫蘭香去了紅日亭,自己早飯甚至午飯都沒著落。女兒知道後反而很支持:“我媽做的是一件好事,你不要打擊她,要支持她。”
“現在,輪到我來亭裡施粥,他都會起床給我做早飯。”孫蘭香笑呵呵地說。孫蘭香說了個很讓人感動的細節:雖然煮了這麼多粥,但是義務服務的阿姨從來都不私下吃一碗,大家都是自己解決了早飯才到到亭裡。
沒有收入,放棄休息,時常還要頂風冒雨,可大家都很快樂。這麼多年來,除了一位因為身體原因實在難以支撐的阿姨,沒有人說累,沒有人提出離開這個群體。
40多年風風雨雨,善舉從沒停止過
眾人攜手打造溫州慈善地標
在紅日亭喝粥的人群中,很多都是在附近的外來務工者、環衛工人甚至是路邊乞討的人。52歲的孫阿姨就在附近負責環衛,每天早上和丈夫一起來紅日亭喝碗熱騰騰的粥是件很暖心的事。怎麼看這群熱心的施粥人?她想了很久,就蹦出了兩字:“好人”。
從創辦之初被質疑作秀甚至牟利,到現在被廣泛認可,這群老鄰居“樂善好施”的舉動也贏得了越來越多溫州市民的認可,捐一兩百塊的耄耋老人比比皆是,捐幾噸大米的單位也有。2011年10月27日,90歲的謝彩弟老人把子女准備給自己過壽的3萬多元捐了出來,在紅日亭連續施粥9天,與700多路人分享自己的長壽面。
受此影響,溫州夏送涼茶、冬施熱粥的公益慈善點也越來越多,“紅日亭”也已衍化成溫州民間慈善的代名詞,很多人領略了“敢為天下先”的創業精神,也充分感受了一把溫州的大愛。
今年的溫州“兩會”上,政協委員鄭翠蘋《關於打造“紅日亭”溫州慈善地標的幾點建議》的提案備受關注,她希望由政府牽頭建造一個功能完善、設施配套規范的紅日亭,並把紅日亭景觀打造成為溫州慈善地標,讓“紅日亭”精神繼續得到傳承弘揚。
溫州“紅日亭”施粥攤為路人送上溫暖。 黃宏 王榮 攝
早晨6時多,位於溫州東門附近的“紅日亭”施粥攤前,來喝粥的困難群眾已排起了長隊,幾名老人已經忙碌開:熬粥、煮菜、施粥……
這個簡易的施粥攤,為這座城市增添了別樣的溫情:9年來,20多位老人堅持免費為過路人送上熱騰騰的粥。
老人們告訴記者,開始決定施粥,是因為看到周邊一些孤苦老人、拾荒者和失業民工,在寒冷的冬天吃不上一頓熱乎乎的早餐,所以幾位老人自己籌錢購置鍋碗瓢盆,自發辦起這個施粥攤。
很快,老人們的善舉感動了越來越多的溫州市民,來紅日亭獻愛心的人也多了起來。“熬粥用的米,是市民們捐的;買米和買小菜的錢,也是他們捐的……這裡花出去的每一分錢,都是大家的愛心。”老人孫蘭香一邊用鏟子攪粥一邊說。
的確,正是有無數位“活雷鋒”熱心相挺,才讓溫州的紅日亭施粥攤辦得紅紅火火。
記者多次見證這樣溫馨的場面:一個冬天的上午,一輛面包車在施粥亭前停下,司機和一位穿著格子衫的中年女士從車上跳了下來,一人扛一包大米走進亭內。“這米捐給你們。”女士交代了一聲,就准備離去。一位老人上前,詢問姓名,她微微一笑說:“一點心意,不說名字了。”說著便驅車離去。
“我要代表6個人,捐3000元錢。”一次,一名以前住在附近的老人來捐錢,他說,他和5位朋友,以前是住在這裡的鄰居,後來大家都搬走了,前兩天有人提議,每年每人捐500元給施粥攤,大家一致同意。
“這個社會上還是好人多。”67歲的黃碎嬌是參加施粥的老人之一,對市民的熱心,她深有感觸:喝粥的人很多,費用很大,以前還擔心“吃了上頓沒下頓”,但每天總會有人送錢送米來,這“下頓”總有著落。
這個聲名遠播的施粥攤,在溫州市民支持下,已堅持了9年。“施粥攤一般一天要花費三四百元,這筆開支全是靠大家的捐助,我們才能辦下去。”老人葉寶春感歎。
無數市民參與進來,傳遞著愛心“接力棒”。“有一位好心人,覺得我們這裡要一個年輕力壯的幫手,就和我們商量請了個人來幫忙,由他每個月給幫手600元補助。”葉寶春說。
很多捐贈者,其實自己也不富裕。“常常看到來捐款的市民穿著很儉樸,捐了錢也不願留名字。”吳秀霞老人說。(記者 黃宏 報道組 王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