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日報
管人的人和被管的人講話的口氣是不一樣的。前者習慣了質問緣由,出口就是:“到底怎麼回事?”氣勢洶洶。後者習慣了做出解釋:“這是因為……不過……但是……”唯唯諾諾。
與一位品牌經理吃飯,買單的時候餐廳沒送水果。看上去斯文秀麗的品牌經理頓時沉下了臉:“為什麼沒有水果呢?為什麼上次有呢?”直到把餐廳經理叫來訓話並享用完免費水果後,方才罷休。然後對我笑著說:“倒不是貪這點便宜。要麼有,要麼沒有。一時有,一時沒有,這算什麼呀?”猶如對待她管轄的品牌,一瓶一罐都是標准化生產,質量絕對穩定。
寫字樓裡的意念和語氣跟隨著主人來到餐館,來到酒吧,逛了商場,上了出租車,最後回到家裡。寥寥幾個家庭成員,頓時分裂為管理者與被管理者兩個陣營。
有個自己開公司的女子說:“用慣了的語氣,很難改過來。”我絕對相信她並非有意對家人不敬。但她對家人常用的句式是:“老公,20分鐘後來接我……”“媽,為什麼做菜老是鹽放得太多呢?說過多少次了!”聽上去像對司機講話,或者教訓一個屢教屢錯的員工。但沒辦法,長期處在管理狀態中,入戲太深,出不來了。
一山容不得二虎。一個家裡也只能有一個CEO。如果碰巧另一位也是個針尖對麥芒的主兒,就只好一個董事長,一個CEO,每天坐下來開家庭會議,探討家庭發展的長遠規劃,探討每個人的責權利的具體劃分。具體的買菜做飯等雞毛蒜皮的家務事到底由誰來做呢?實在不行,再外聘個基層的家庭成員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