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談話的藝術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來源:價值中國    作者: 白貴才

    《三國演義》裡有這樣一個故事:劉備為報二位義弟被殺之仇,不顧丞相諸葛亮的反對,憤而伐吳。一次關興、張苞立了大功,劉備便歎曰:“昔日從朕諸將,皆老邁無用矣;復有二侄如此英雄,朕何慮孫權乎!”結果讓老將黃忠聽到,心生不快。雖然劉備只是想褒獎關興張苞,並無貶損老將之意,但聽者有意;這些話刺痛了黃忠的心。結果,次日為求全勝,黃忠孤軍深入,不幸中箭,最終戰死沙場。此時,劉備悔之晚矣,只有哀歎“傷人之語,如水覆地,難以挽回”。或許正是由於這種原因,前人才講“才舒放即當收斂,才言語便思簡默”。

    “言多必失,語多傷人”。難怪先人告誡,“多言為涉世第一病”,“少言語以當貴,多著述以當富,載清名以當車,咀英華以當肉”。人應該學會如何說話,如何待人,至少懂得“靜坐常思己過,閒談莫論人非”、“善默即是能語,用晦即是處明,混俗即是藏身,安心即是適境”。因為“面谀之詞,有識者未必悅心;背後之議,受憾者常若刻骨。”至於眼前些許恩怨何必耿耿於懷,任它去吧,不過如此,一笑了之。

    這也告誡世人,“甘人之語,多不論其是非;激人之語,多不顧其利害”。因此要謹防“病從口入,禍從口出”。“多門之室生風,多言之人生禍”,所以要三思而後行,同樣要三思而後言。正所謂,“話多不如話少,話少不如話好”、“開方便之門,閉是非之口”。明晰世人心理,一切都是有其緣由的,有其道理的。話是開心鑰匙,更加是一把結仇的鎖。一句話可以使人笑,使人跳,也可以使人生,使人死。傷人莫過於傷心,正如打人莫過於打臉;無意中一句話可能將友人變成了仇敵,自己還未察覺,可人家早已記恨在心。尤如思維的“病毒”侵入大腦,侵蝕思想一般。古語早就有言,“稱人以顏子,無不悅者,忘其貧賤而夭;指人以盜蹠,無不怒者,忘其富貴而壽”。歷史上有個經典的案例,就是“後來者居上”。

    《史記·汲鄭列傳》上記載,“黯為人性倨,少禮,面折,不能容人之過。合己者善待之,不合己者不能忍見,士亦以此不附焉。然好學,游俠,任氣節,內行脩絜,好直谏,數犯主之顏色,常慕傅柏、袁盎之為人也。”一次當朝議政,漢武帝說要實行儒家的仁義之政,多為老百姓辦好事。沒等皇帝把話說完,汲黯就說:“陛下內心裡那麼貪婪多欲,表面上卻要裝得實行仁政,這是何苦呢?”一句話把漢武帝噎的臉色大變,宣布罷朝。“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一言六月寒。”從此以後,汲黯的官職再也沒有提升。而比他官小的多的公孫弘、張湯卻一個勁兒住上升。後來,公孫弘當上了丞相,張湯做上了御史大夫,可汲黯還在原職。一天,汲黯對武帝抱怨說,陛下使用群臣,跟碼劈柴一樣,是“後來者居上”啊!漢武帝聽後,對大臣們說:“人真是不能不學習啊!你們聽汲黯說話,越來越離譜了!”

    這個事例說明了什麼呢?“好馬在腿,好人在嘴”、“有一言而傷天地之和,一事而折終身之福者,切須檢點”。說話是很重要的一個能力。如果大家工作能力都一樣,當然誰都願意接受一個很會說話的人,而不會接受一個像汲黯那樣倨固的人。這是人之常情,是由人的本性決定的。所以,“凡一事而關人終身,縱確見實聞,不可著口;凡一語而傷我長厚,雖閒談酒谑,慎勿形言”。不僅為人處事如此,執國理政亦是同理。“一言可以興邦”,“一言可以誤國”,因為“言者無心,聽者有意”。中山國的故事就是一個“因言喪邦”的最佳案例。

    戰國時代有個名叫中山的小國。有一次,中山的國君設宴款待國內的名士。當時正巧羊肉羹不夠了,無法讓在場的人全都喝到。有一個沒有喝到羊肉羹的人叫司馬子期,此人因此懷恨在心,跑到楚國勸楚王攻打中山國。楚國是個強國,攻打中山易如反掌。結果中山國被攻破,中山國國王不得不逃住國外。他逃走時發現有兩個人手拿武器緊緊的跟隨他,便問二人:“你們來干什麼?”兩個人回答:“從前有一個人曾因獲得您賜予的一壺食物而免於餓死,我們就是他的兒子。父親臨死前囑咐,中山有任何事變,我們必須竭盡全力,甚至不惜以死報效國王。”中山國君聽後,感歎地說:“怨不期深淺,其於傷心。吾以一杯羊羹而失國矣,以一壺餐得士二人。”如果中山王能對司馬子斯說上一句表示安慰的話語,結果也許不會如此。

    “言語知節則愆尤少”,言為心聲,書為心畫;所以“修己以清心為要,涉世以慎言為先”。事實上,一個人靈魂深處的東西,總是要通過一定的語言來表達的,不管是有意識的,還是無意識的。所以,心裡可以天馬行空的想,但是嘴裡卻不能肆無忌憚的說。更何況,“談山林之樂者,未必真得山林之趣;厭名利之談者,未必盡忘名利之情”。因此,“遇嘿嘿不語之士,切莫輸心;見悻悻自好之徒,應須防口”。

    說話也是一門學問,一種技能,更是一項藝術,一門功夫。會說話的人不一定是那些滔滔不絕、口若懸河的人;他們總是在恰當的地方,在恰當的時候,針對恰當的人講出恰當的話語,那怕只是一兩個字,甚至是無聲的交流。當然,有的時候他們也會大吵大嚷,但結果卻是好的而非惡的。為什麼會是如此呢?因為對象不同,比如那對君臣唐王李世民與賢臣魏征。李世民給了魏征很高的評價,認為魏征“素有膽識,每犯顏進谏,雖逢王盛怒,神色有移,身正而心勁,上不負時主,下不阿權幸,中不移親族,外不為朋黨,不以逢時改節,不以圖位賣忠。前代诤臣,一人而已。”而在那個年代,魏征其實也是冒著“天下之大不違”風險的。正如他自己所言:“臣欲進谏,辄懼死亡之禍,與赴鼎镬,蹈白刃何異哉?忠貞之臣,非不欲竭誠,乃是極難。”他們的歷史已成為佳話,象“貞觀之治”那樣為人們頌揚。因為人們相信,如果沒有魏征進谏,也許就不會有歷史上的“貞觀之治”;如果沒有李世民的納谏,也不一定會有唐朝盛世。由此看來,說話不僅僅是學問、藝術或是功夫,也應該算是一種生產力。正象是先人所言,“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只字必惜,貴之根也;粒米必珍,富之源也;片言必謹,福之基也;微命必護,壽之本也”。

    然而,可惜的是,如此的景象並不多見,所以這才更加的為人們珍惜與傳頌。與此“千古流芳”相伴相生的則是更多的“贻臭萬年”。盡管當時聽來是如蜜甘甜,可事後會發現其實是鸠毒。為什麼忠言會逆耳?是什麼導致了思維的“短路”,或是腦細胞的不良化學反應,要麼是思維電波的沖突。為什麼事實會給自己帶來“好處”的東西,卻讓大腦這個“首領”如此不安,以至於做出完全錯誤的決定也在所不惜?是個人修養不夠,還是思想境界不夠?自古忠臣多死於此。

    言語,其實質是一個人的內心思想的表示與反映。如果一個人具有高尚的思想,具有寬廣的胸懷,其言語也必然是豁然的、通達的。相反,如果一個人如果思想龌龊、心胸狹隘,其言語也必然是干澀的、刻薄的。如此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人們寧願和“君子”打頓架,也不和“小人”說句話了。因為“喜時說盡知心,到失歡須防發洩;惱時說盡傷心,恐再好自覺羞慚。”所以一個人應該在其心裡多存謝意,多出贊言,平淡坦然,物我兩忘。這樣就不會“施絕然聲音顏色,拒人於千裡之外”了。

 

上一篇:情為何物
下一篇:佛法不是科學 佛法也是科學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