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仁波切的講座中,對前生後世的論證占了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我自己來說,我本來就是相信人有前生後世的,而通過仁波切的講解,更堅定了我對前生後世存在的信念。那麼為什麼我要相信無法驗證的前生後世之存在呢?其原因有二:
一. 確立人生意義的需要。
一個人就其人生所應思考的一個根本問題就是“我生從何來,死往何去”。這個問題的答案並不能從外在的物質世界中取得,也不會在不斷滿足自己願望的過程中自然顯現,而對這一問題的回答是否令人信服,也是檢驗一種哲學觀念或一種宗教義理是否圓融的一個根本標准。
在這一點上,我信服佛教的前生後世輪回之說。
因為人有前生後世,所以人之存在不再是令人絕望的偶然性之存在,這種偶然性存在之感就其最極端的影響來講,將引領人或踏入享樂主義之深淵,或陷入虛無主義之泥沼。
相信人有輪回,既是為人在自然中立命,也是為人在人自身之中立命,使人的追求不再局限在狹隘的物質利益上,(物質欲望是永遠無法得到滿足的饕餮,人身難得,怎能在滿足欲望的道路上疲於奔命,以致於死)而是懂得與“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物質財富相比,心識的完滿才是能夠流傳下去的財富,是真正能“生帶來,死帶去”的寶貴財富,因此,心識的完滿才是一個人生而為人的最根本的完滿,也是一個人不負為人的明證。
二.規范行為的需要。
前生後世之說除了有助於確立人生的根本利益,還是一條根本的倫理價值准則。我們知道,人是一種混合動物,其百分之九十九與一般哺乳動物無異,只有那百分之一的不同使人區別於動物,這一不同就在於人知言解義。雖然任何動物都有心識,都有佛性,有眾生皆可成佛的說法,但是,因為人知言解義,所以能學習、思維並修行。
如何約束人的百分之九十九的動物性?正如動物都有趨利避害的本性,人亦如此,那麼給個人行為予以規范的最好方式便是使其相信前生後世之說。具體說來,就是使人相信因果報應屢試不爽,而因果報應的存在是人可以切切實實從身邊發生的每一件大情小事中所能感悟到的,因此,對於此生造惡業遭報應的畏懼以及由此延伸出的對造惡業投生下三道的畏懼,可以使人保持敬畏之心,因而是規范人的行為,控制人的“獸性”的一種很好的方式。
以上就是我對索達吉堪布所講《佛教的生命科學觀》中所說的前生後世之說的一點感受。
南大哲學系王雪博士
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