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善待那些來之不易的表達和意見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作者: 古爾浪窪 

    還記得,我剛剛開始做品質部經理的時候,年輕,氣盛,脾氣大。有一次,在實驗室,我跟制造部經理,因為一件事情有分歧,吵了起來。他曾經是我的上司,我就是他從品質部的員工中挖掘出來,並一直花心血培養起來的。後來,他調任生產部經理的時候,推薦我接替他的位置,負責整個品質部。平日,我對他都很尊敬,他的很多意見,我也會接受。但那天,我實在難以苟同他的觀點,你來我往,爭著爭著,大家情緒都不好,就吵了起來。幾個下屬一看,自己的老上司和現任上司吵了起來,各個都偷偷溜了出去,只剩下我們兩個人。我實在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在盛怒之下,打碎了一個杯子。他也氣沖沖地摔門而去。

    其實,在他出門的那一瞬,我很想向他說聲“對不起”。不管觀點上有多大分歧,至少,我的態度是不對的。無論是同級,還是曾經的上司,我都不該以如此惡劣的態度和方式來溝通。但我最終還是沒有吭聲。我覺得拉不下面子,一個人怔怔地僵在那裡。

    過了一會,他去而復返,又回到了我們吵架的地方。我以為他義憤難平,還想接著吵。不料他張口卻說:“小李,對不起,剛才我語氣不好,態度也不對,使得你難以接受。你看,這個事情我們這樣處理好不好……”那一刻,我的臉上火辣辣的,火燒火燎的感覺,一直延伸到脖子下面。其實,道歉的應該是我,而不是他。但他竟然先道歉了。

    一個人伸很容易,屈卻是很難的。特別是在雙方劍拔弩張爭執的情況下,做為老上司,竟對晚輩先道歉,我覺得他的心胸真是了不起。那種做事剛正後面的柔軟度,實在是讓我這個晚輩慚愧,並折服。從此,在內心,我更加敬重他,即使今天,大家各奔東西十幾年,我對他的尊敬和感激,仍一如既往。

    這件事情對我的觸動蠻大。從此,我做事的風格,開始慢慢改變。出現紛爭時,我不再一味是堅持,不妥協。我開始嘗試尋找和檢討自己的過錯。特別是跟同事發生分歧的時候,在不違背原則,也不會造成損失的情況下,我會適當退讓。我留給別人的印象,不再是那個伶牙俐齒,全世界都錯了,獨我沒錯的形象。一點退讓,一個道歉,不是示弱,也並非是表示自己屈服和有過錯,而是讓我們處理問題的時候,有了回旋的空間,有了余地。漸漸地,我發現,我處理和溝通問題的能力增加了,難度降低了,成功率開始高起來。

    但人畢竟是人,都會有相同的弱點——即使錯了,也總有意無意維護自己的自尊心,拒不認錯。比如我,雖然在與同事的相處中,我開始懂得用適當的柔軟,來避免彼此的針鋒相對。但面對下屬的時候,這麼多年,我卻從沒有認過錯——即使自己獨處,我會認為是我錯了的時候。更別期望我在下屬面前,從嘴裡說出來。

    但後來發生了一件事情,讓我開始轉變。

    有次,我們的產品出了很多錯,全是些低級的錯誤,漏出去很多廢品,錯到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的程度。無論從哪個角度講,品質部門都應該檢得出來。所以,我很震怒。於是,對品質部主管說:“我真是想不出來你在這個部門有什麼價值,我看你還是離開吧。”她說:“好。”在臨出辦公室們的時候,又回過頭來,跟我說:“我有些話平日不敢跟你講,現在占用一點你的時間,講幾句,可以嗎?”我說:“你講。”

    於是,她開始講,她當初其實是有判斷的,但把握不准,於是嘗試想跟我溝通。但懾於我一往的強勢形象和不太願意聽太多解釋的原因,她不敢說。後來,她終於鼓足了勇氣,先講了一個其他問題,但我還沒有聽完,就批評她在專業上不用功,如此簡單的問題都不會判斷,結果,已經到口邊的下一個問題,就這樣,硬生生被噎了回去。這個她沒能說出口,征求到我意見的問題,就是出事的這個產品的這個問題。她說,其實絕大部分她都判准了,這個之所以反復懷疑,卻沒有下定決心控制住的原因是,她過去對這個類型的產品缺乏經驗。

    聽她講完,我沉思了良久,並鄭重地向她道歉。雖然她在專業上犯的有些錯,我仍然覺得不可原諒。但無論如何,造成今天的這種局面和樣子,我也要負很大的責任。如果我的溝通態度再柔和一點,我傾聽她講話的時候,更有耐心一點,這類錯誤,可能就不會發生了。

    是的,在職場上,在跟上司和同級溝通的時候,我們會有耐心,也會有柔軟度。可是,一旦面對比自己職位低的下屬,或者員工的時候,這些東西卻是稀缺資源。甚至更多的時候,我們的話會顯得僵硬、說教,自以為是,缺乏誠意。其實與他們對話,更有價值,他們會帶來很多我們無法了解的資訊和信息。他們才是更加需要我們花力氣、耐心,用更多柔軟度來講話和相處的對象。而且,相對於我們而言,他們所擁有的資源和支持少,獲得平等對話機會,充分表達自己意見的機會更少。我們應該從心底裡尊重他們,並學會珍惜他們那些來之不易的表達和意見。

 

上一篇:癌症專家的手爐和商販的瓜皮
下一篇:春節—越來越有“國際范兒”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