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品 菩提心利益
丙二、(真實論體)分四:丁一、未生者令生;丁二、已生者不退;丁三、不退而增上;丁四、如是善果利他回向。
丁一分三:戊一、說利益而生歡喜之菩提心利益品;戊二、於菩提心之相違者忏悔品;戊三、菩提心相順之受持品。
戊一分二:己一、品名;己二、正論。
己一(品名):菩提心利益。
己二分二:庚一、說其菩提心所依;庚二、真實菩提心利益。
庚一分二:辛一、說身依;辛二、說心依。
現在趣入對真實論體的講述,按照科判,前三品的內容是讓未生起菩提心者生起菩提心,為了達到此目的,寂天論師先以“欲鉤牽”,說明菩提心的種種功德,使人由衷生起向往之心。在述菩提心利益前,論中先提到菩提心之所依,即身依、心依,十分難得、短暫。
辛一、(說身依):
暇滿人生極難得,既得能辦人生利,
倘若今生利未辦,後世怎得此圓滿。
閒暇圓滿的人身極難得到,如今既已獲得這成辦人生利樂的機會,倘若不利用它來成辦自他的究竟利益,來生怎能再獲得暇滿人身呢?
菩提心必須要有一個依靠處,無緣無故中不會產生。依處有兩種,第一種是身體方面的依處。在有些大乘經典中,我們可以看到天人、龍王、人非人等皆可在佛陀前發菩提心,但是天人、龍王等他們修持之機緣沒有人那樣殊勝,修持善法力量在六道中最大的是人道。可是具足修法最優條件的遠離八無暇、具足十圓滿之人身,非常難得,如今既然得到能成辦人生利樂的機會,倘若今生沒有利用它來成就自他究竟利益,以後怎有可能再得到圓滿人身呢!
暇滿的概念在經論中有詳細論述,“暇”即閒暇,指遠離了八種無暇處,有修行正法的殊勝機緣。八種無暇:地獄、餓鬼、旁生,這三惡趣眾生恆受寒熱饑渴等苦;長壽天則於無想之中虛度時日;生邊地無有佛教正法;於外道邪見家受生則自心染著邪見;生於暗劫縱三寶名亦不得聞;生為喑啞者身心不調適。若於此八處受生,無有修持正法之暇,故稱為無暇。十圓滿指修行正法必須具備的十種條件,分自圓滿、他圓滿兩類。自圓滿有五種:一、人身為所依圓滿;二、生於有正法之處為境圓滿;三、六根具足為根之功德圓滿;四、業際無倒,欣樂善品為意樂殊勝圓滿;五、於正法心能欣向為正信圓滿。這五種條件觀待自身,必須具足,故稱為五自圓滿。他圓滿五種:一、生值佛出之劫為大師殊勝圓滿;二、值佛示現三轉法輪為聖教正法圓滿;三、聖教正法住世為時分圓滿;四、有趣入聖教之緣為自緣圓滿;五、有善知識攝受為增上大悲圓滿。這五種條件皆需觀待他緣,故稱為五他圓滿。
具足這八閒暇十圓滿的人身非常不易得到,以比喻方面說,佛經中有很多:如盲龜入木轭、撒豆留壁、昙花一現等;從數目方面喻:惡趣眾生如夜間星、人趣眾生如白晝星,或惡趣眾生如大地塵、得人身者如爪上塵等等;再以因緣上看:佛經上闡明過,得人身必須要守清淨戒律和廣行布施等。從比喻、數目、因緣上看都很難得之人身既然得到了,像在座各位一樣,各種因緣都具足,就應該利用這個機緣去成辦自他暫時與究竟的利益。詳細說,得暇滿人身後,上士、中士、下士三種根基者可以修習三士道,完成暫時、究竟之二利事業。“難得此身如昙花,超勝萬寶具大義”,這樣的人身寶,十萬個摩尼寶也比不上,這是法王如意寶《忠言心之明點》中的比喻。摩尼寶唯能解決今生衣食受用,此外也就沒有什麼益處了。而利用人身,能成辦究竟成佛事業。
“倘若今生利未辦”,如果擁有了珍寶人身,僅是忙於世間瑣事,吃喝玩樂,或游手好閒,不利用它去修行正法,成辦二利,就如有人得到了摩尼寶,而沒有利用無異。《親友書》中亦如是說:這種人是把金寶盤當成糞盤。也許有人想:不要緊,生命是長久的,這輩子我就這樣虛度,下輩子再修正法吧!論中立即警告說:“後世怎得此圓滿”,將來轉生過程中怎麼會得到如此暇滿人身呢?在三界輪回轉生過程中,得人身的機會比在針尖上疊豆更難,虛耗了此生,佛經中說:“一失人身,萬劫不復。”今後無疑轉生到無暇之中,陷入無暇後,再也難以得到聽聞、修持正法的機會,到時你怎麼解脫!現在佛法很興盛,你們也得到了人身,趣入了正法之門,也幸遇大善知識法王如意寶的攝受,八閒暇十圓滿一一具足,每天應不間斷修習正法,不要放過這樣的機遇,只要不斷地堅持積累資糧,“智者積其善,少許少許積”,二利之事業定會成功!
辛二、(說心依):
猶於烏雲暗夜中,剎那閃電極明亮,
如是因佛威德力,世人暫萌修福意。
就像那烏雲密布的黑夜中,剎那的閃電顯得非常明亮,同樣,因佛陀威德力感召,許多世人才暫時萌生了修善集福的心意。
菩提心第二個依處是“心”,即向善之心。有了向善心,菩提心方有因緣生起,可是在人趣眾生中善弱惡強,要生起善心,是多麼難得。為了形象說明這一點,作者用了一個很巧妙的比喻:就像那烏雲籠罩,四野黑暗中,剎那閃電的晃耀多麼明亮,照徹了大地,萬物畢呈;同樣,因佛陀威德力感召,世人才暫時萌生了修習善法之念。這是一個意味深長的譬喻。我們可以這樣去理解:如烏雲暗夜的五濁黑暗中,佛陀威德力如同閃電一般極為明亮,照耀著黑暗中的眾生,世人因前世善緣和佛陀的加持,生起了暫時修行福德之意念,但這個念頭只是剎那的,非常短暫。
也許有人想:“太誇張了吧,我的善念沒這麼短暫。”其實一點也不誇張,仔細觀察一下自心,波濤洶湧的妄念流中,每天有多少個剎那是善念呢?上師如意寶說:凡夫對上師三寶生起真正的信心,非常非常難得,就像是得到摩尼寶一樣。諸位想一想,自己出家修習大乘佛法的因緣,在你的生命之流中,占多大比例,能維持多長時間呢?凡夫的念頭剎那剎那變化不停,尤其是學佛修正法的意念,如同閃電,只有一剎那,非常的短暫、偶然。堪布根霍說:“我們凡夫不可能經常生起善法意念,所以善念生起後,必須及時抓住,不要放跑了。”
如果這種善念能恆時具足,你們人人都是大成就者。而實際上並不是這樣,我們的惡業習氣力大,環境又是如此惡劣,要把這短暫偶然之善念抓住、穩固擴展,委實不易。雖是不易,但不能因此而生恐懼,你們必須先把脆弱甩掉!佛經雲:“若人能發心,佛也恆加持,若得佛加持,彼人證覺性。”只要你能發心,發起真實向善之心,對三寶的信心、恭敬心,諸佛菩薩就會恆時加持,如同我們推開封閉的窗戶,春天那盎然的氣息定會彌漫自己的小屋,與戶外廣闊的原野渾然無別。你們自己必須要勇毅截斷煩惱相續,以上師諸佛之加持,定能將這個“暫萌修福意”無限地擴展、加深,直至成佛!
如上所述,菩提心所依十分難得,得者應該珍惜,利用這個因緣,發起菩提心。那麼菩提心本身有什麼利益呢?
庚二、(真實菩提心利益)分三:辛一、總說發心之利益;辛二、分說願行各別利益;辛三、具發心之功德。
辛一分三:壬一、勝於余善之利益;壬二、名義轉變之利益;壬三、比喻說明利益。
壬一、(勝於余善之利益):
以是善行恆微弱,罪惡力大極難擋,
捨此圓滿菩提心,何有余善能勝彼。
凡夫的善行通常是非常微弱、短暫,而惡業習氣勢力很大,難以抵擋,除了圓滿的菩提心,還有什麼其他善行能勝過這些惡業習氣呢?
發菩提心之利益分三方面來宣說,第一是發心的利益勝過其余任何善法。娑婆世界眾生,特別是現在末法時期,五濁厚重,眾生業障極其深重,因此在修行善法時,力量很弱,比如說念心咒,觀不清本尊;依止上師,又對上師生邪見;修五加行,幾天就心煩、生病;聞法時心又特別散亂、東想西想。可是在造惡業時就不一樣,據說你們有些人在家時一口氣能喝十幾瓶酒,跳舞通宵達旦,賭博時幾日幾夜不下“火線”……在現在這個時代,修行正法的順緣很難具足,你們當中有許多人說:“上師!本來我是要出家的,要在學院住多久多久,但是,我身體不好,家裡人反對、不理解,單位不給請假,沒有經濟條件……”似乎每個人都有重重違緣!
個人業力如此,共業亦是。昨天上師如意寶說:“現在學院裡所有的建築工程,必須在最短時間內完成。大家要集中精力來講習正法。現在弘揚佛法越來越難,住持幾個人講法也很困難。建立一座學院,攝受一批信心弟子講授正法,幾百個真正的高僧大德一起去做難度也很大!可是要去摧毀呢,世間一個小人物也有此能力……”
“罪惡力大”,從內從外,一齊夾攻,真是“極難擋”啊!“極難擋”還有一層意義:許多修行人因煩惱習氣深重,不能調伏自心,違反了釋迦牟尼佛制定的戒律,不管是何種原因,只要造了惡業,其惡報必定“極難擋”,必定會因此而招感難以忍受的猛烈惡趣痛苦。
要上進,煩惱習氣布下了重重障礙,如果退,可怖的惡趣痛苦在等待,我們凡夫處於這種可怕境遇中,難道是走投無路嗎?並非如此,論主緊接著指出:“捨此圓滿菩提心,何有余善能勝彼?”要戰勝這些惡勢力,唯有圓滿的菩提心!根索仁波切講過《華嚴經》中一個比喻:老鼠特別害怕貓,只要貓一出現,老鼠就消失無蹤了;同樣,菩提心“貓”生起時,所有罪業“老鼠”就會跑光。他很詳細地抉擇了比喻的含義,認為只要生起世俗菩提心,所有的罪惡業障就會全部遣除。上師如意寶也這麼講過:“對我們初學者來講,發勝義菩提心雖然有困難,但世俗菩提心所攝的願行菩提心,大家都應該、而且能夠生起來,一旦世俗菩提心生起來,很多業障、罪業都能全部消除,如同貓能趕盡老鼠一般。”
整個大乘基礎建立在“發菩提心”上,然而縱觀專弘大乘教法的漢傳佛教,似乎沒有對此予以應有的重視,你們當中有人學過華嚴、天台教法,有人專修過禅宗、淨土等法門,但是有沒有一套系統的發菩提心教授及修法呢?雖然淨宗省庵祖師有《勸發菩提心文》,文中以報佛祖、父母、施主等恩德而勸發菩提心,但具體使菩提心生起、穩固及增上的次第修法何在呢?我覺得你們中有些人好高骛遠,成天把大中觀、大手印、大圓滿掛在口頭上,一心想:我這樣的大人物,是來藏地向大活佛求大法的,《入行論》沒什麼聽頭。昨天有些人來請假,說要回漢地受戒,有些人說要回去治病、安居。很明顯,對《入行論》不感興趣,不想繼續聽下去,這種想法很可怕,上師如意寶說:“故意斷一部法的傳承,比毀壞一千個佛塔的罪過還要大!”
《入行論》對我們每個人都會有很大利益。諸位應仔細觀察自相續,在“貓”來之前,“老鼠”肯定會加緊折騰一番,這時你們要堅毅,不應讓煩惱把你打敗。大家把自己信心“窗戶”打開,讓諸佛菩薩、傳承上師的加持“陽光”照耀自己,唯精唯一,聞思此論,定能透徹理解寂天論師給我們闡明的大乘修學正途,生起殊勝圓滿菩提心!
佛於多劫深思維,見此覺心最饒益,
無量眾生依於此,順利能獲最勝樂。
諸佛在多劫中思索、觀察,發現了菩提心的利益最為廣大,如果眾生都依止菩提心去修學,必定會順利獲得最勝妙的安樂。
上一頌講菩提心能消重罪的利益,那麼是誰知道這一點呢?此頌首兩句回答了這個問題。以釋迦牟尼佛代表的三世諸佛,為了度化眾生,在三大阿僧祇劫中,以明鑒萬法的無漏智慧,作了甚深觀察思維抉擇後,得出了一個答案:要遣除眾生無明癡暗所引起的痛苦,使他們得到究竟安樂,唯有修學菩提心!若不依止菩提心,不能證得等覺之位,若依此心,則能獲得最勝樂的佛果,因此說“覺心最饒益”。抉擇此理者是最究竟的量士夫——諸“佛”;抉擇時間是“多劫”;抉擇方式是“深思維”;抉擇結果是“覺心最饒益”。以這樣嚴謹、圓滿抉擇,所得出的結果,理所當然是究竟正量。
這兩句不但敘說了菩提心能滅除重罪,也說明了菩提心最能饒益自他。為具體說明饒益,下文就說:“無量眾生依於此,順利能獲最勝樂”,無量眾生依靠修持菩提心,能夠順利獲得最勝妙的安樂——無上佛果。依菩提心之勝道,過去有無量眾生已成佛道,未來的一切眾生亦皆能成佛道,因此說“無量”。若相續中生起了菩提心,則所行的一切法,皆成證得等覺位因,任運中能積聚起大資糧,成就佛果,因此說“順利”。
我們翻開諸佛菩薩及大乘高僧大德的傳記,可以看到相同的一點:他們都是依靠修持菩提心而得以成就,從本師釋迦牟尼佛至今二千五百多年中,千千萬萬成就者,不修菩提心而成就的一個也沒有!
也許你們當中有人會想:“這點我也承認,但是說依菩提心能夠順利成就,恐怕不是這麼回事吧,菩提道上障礙多得無法計算,一個修行者,發了菩提心後,反而不知要經過多少磨難、挫折,如釋迦牟尼佛,他老人家在三大阿僧祇劫中,被提婆達多害過多少次,頭目身骨布施了多少次……這麼多苦行,還算順利嗎?”你們這麼想,探索精神可嘉,但這種想法很幼稚。修持菩提心有一定層次。大乘行人首先修學願菩提心,純熟堅固“為利眾生願成佛”之願心後,便趨入行菩提心的六波羅蜜多,修行布施、持戒等由低至高,福慧資糧積聚到一定程度後,證悟勝義菩提心。這時候的佛子,悲心非常深切,菩提心很堅固,自己的肉身與外界的草木,此二平等無異。將肉體布施給眾生不但沒有痛苦,反而因為能利益眾生而生起數數歡欣、安樂……這些在《入行論》後面內容中有闡述,在《入中論》裡也講:“且如佛子聞求施,思維彼聲所生樂,聖者入滅無彼樂……施者受者施物空,施名出世波羅蜜。”我們凡夫眼中“挫折、磨難、苦行”,在菩薩的境界裡,這一切都是無緣安樂,是任運順利的修行助緣。這一頌是諸佛聖者與寂天論師留給後人的無上竅訣,不甘墮落、追求解脫者,為什麼不重視呢!
欲滅三有百般苦,及除有情眾不安,
欲享百種快樂者,恆常莫捨菩提心。
如有人想滅盡三界中諸般痛苦,要除掉諸有情眾多不安,以及期望享受無量快樂者,那麼應該恆常不捨棄無上的菩提心。
三界眾生陷於生死境界,有因有果故曰三有。三界眾生有無量的痛苦,歸納而言為行苦、變苦、苦苦三種;詳細一點,在《瑜伽師地論》裡列有一百一十苦。如果一個人想滅除自己的這些痛苦及其他有情的不安樂,以及想要享受種種安樂幸福,唯一妙法是不捨棄修持菩提心。根索仁波切解釋此頌為三士道修法,頌中第一句是中士尋求自我解脫的修法;第二句是上士讓一切有情得到究竟成佛安樂的修法;第三句是下士追求人天安樂的修法。修持三士道,都不能捨棄菩提心!
對修行人來說,想脫離三界輪回,想解除一切父母眾生的痛苦,想往生極樂世界,或享受出世大樂,必須要恆常修持菩提心,唯有修持菩提心才能滿足眾願。或有人懷疑:中下士道的行人不是沒有菩提心嗎?答:三士道修法是每一個欲入解脫道者的必修法。下士修法唯求離苦生善趣,修行人相續中只要一度生起菩提心,即能滅多劫罪障,圓滿廣大福德,剎那解脫惡趣痛苦,因此,修下士道之法亦宜發菩提心。中士道即小乘道,下士道修法為其基礎,下士道既應發菩提心,中士道豈能捨也?(若欲詳知此理,閱能海上師所講的《菩提道次第論科頌講記》)
菩提心能消除無量重罪,能讓我們最終獲得究竟佛果,也能成辦暫時的事業,所以作者在此很直接地告訴後人:“恆常莫捨菩提心”!佛經中也如是說:“諸比丘,縱遇命難莫捨菩提心。”法王如意寶也講過三個教言:“自己要發願生生世世不誹謗三寶;求正法的意志要堅定,不為任何困難所動搖;縱遇命難也不能捨棄菩提心。”諸位當扪心自問:遇到生命難關,我會不會捨棄菩提心呢?
壬二、(名義轉變之利益):
生死獄系苦有情,若生剎那菩提心,
即刻得名諸佛子,世間人天應禮敬。
系縛在生死牢獄中的苦難有情,只要生起剎那世俗菩提心,那麼立刻可以尊稱為如來之子,世間的人天都應該向他禮敬。
總說發菩提心利益第二方面是“名義轉變”的利益。名義轉變指發菩提心後,有名稱、意義轉變為菩薩的利益。系縛在三界生死牢獄中的苦難眾生,只要生起剎那的菩提心,雖然他還被各種業惑煩惱系縛,在三界生死輪回監獄中,沒有得到解脫,地位非常卑微,但因心裡生起了無偽世俗願菩提心,就可稱為佛子,從意義上也成了世人、天人、龍王的福田,成了天龍鬼神以及人等禮敬之處。
關於此處菩提心的具體標准,各種講義不一。印度布布達論師解釋為勝義菩提心,認為只有證悟勝義谛,才是佛子,才是人天的福田。後來很多高僧大德破斥了這種觀點,賈操傑大師在講義中說:“若人發願菩提心……不唯諸登地菩薩有如是功德。”明確地指出了此處的菩提心是世俗菩提心,雖也包括勝義菩提心,但主要是指世間凡夫力所能及之世俗菩提心。在《華嚴經》中用金剛寶來比喻世俗菩提心,金剛寶雖然可以被毀壞,但毀後能立即恢復,世俗菩提心也有如是性質。如果像布布達論師所說,此菩提心是指登地菩薩才有的勝義菩提心,那是不能毀壞的,用金剛寶比喻很不恰當。在《迦葉請問經》、《寶積經》中也以轉輪王的兒子來比喻發菩提心的人,王子剛生下來,尚在襁褓之中,誠然此時王子沒有攝受、利益民眾的能力,但所有大臣、子民肯定要頂禮、恭敬他;發菩提心亦然,凡夫發起世俗菩提心,雖無利益眾生的能力,但他實質上是佛子,世間人天都應向他禮敬。
從金剛寶喻和王子喻看,此頌中所說的“菩提心”,無疑是指世俗菩提心。世俗菩提心所攝的願行菩提心,在座大部分人是有的,我們每天在上課前念發菩提心儀軌,大家要修觀:“為了解脫一切眾生的苦難,今發願成佛。為此,現在我要聞思正法。”生起為利益眾生求證菩提之心為願菩提心,將此願心付諸實際行動,精進聞思修行正法,即行菩提心。所以今天你們在座的都是佛子,非常了不起,世間的人、天、龍王、非人,都應該禮敬你們,你們也要好好接受他們的頂禮、供養……
壬三、(比喻說明利益)分六:癸一、冶金喻說明能得佛果;癸二、珍寶喻說明意義之大;癸三、具果樹喻說明善根不滅而增上;癸四、勇士護送喻說明勝伏決定罪;癸五、劫末火喻說明消盡不定罪;癸六、此未說者余經細釋。
此下的六個頌詞,用五種比喻來說明菩提心利益,最後用《華嚴經》的教證補充尚未闡明的利益。
癸一、(冶金喻說明能得佛果):
猶如最勝冶金料,垢身得此將轉成,
無價之寶佛陀身,故應堅持菩提心。
如同少許點金劑能將眾多鐵塊變成黃金,以剎那的菩提心為因緣,能將凡夫身體,修成無價之寶的清淨佛身,所以應該發起並堅持菩提心。
以點金劑喻菩提心,出於《華嚴經》,經中說一兩點金劑將千兩鐵變成純金,以此而喻發菩提心的功德。人道凡夫,由種種無明業惑相系,血、肉、骨、毛發、指(趾)甲、各種涎汁等三十六種不淨物組成了身體。雖然有這麼多煩惱垢穢,但只要生起一剎那菩提心,也能將諸煩惱逐漸轉成清淨的如來智慧,三十六種不淨物構成之軀體亦能藉此轉成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的金色佛身,就像一大堆黑乎乎鐵塊,加上點金劑後,便變成黃燦燦的金塊。
菩提心有如是利益,能將不淨凡夫淨化成如來,諸位能遇到這種殊勝妙法,這是在往昔無數劫中積累資糧而得的善果,應該生大歡喜心,抓住這個機會,堅定地發起、穩固、拓展自己的菩提心。
癸二、(珍寶喻說明意義之大):
眾生導師以慧觀,徹見彼心極珍貴,
諸欲出離三界者,宜善堅持菩提心。
眾生唯一導師以他現見一切的智慧觀察,發現菩提心最為珍貴,所有希求脫離三界輪回的眾生,都應該堅定持守珍貴菩提心。
很多講義在解釋此頌時,都說是以摩尼寶喻菩提心的珍貴。在古印度,有智慧的商主帶領很多商人到大海去尋找如意寶,他們到達寶洲後,商主以智慧辨別、挑取真正的如意寶,帶回贍部洲,使人們得到大利益,而其他珍寶對人雖能饒益,卻都比不上如意寶;同樣,人天導師——佛陀,為了斷除眾生無邊痛苦,讓他們得到無上安樂,用無漏智慧進行了非常詳細、徹底的觀察,在眾多法門中,徹見唯有菩提心對眾生最有利益,如同摩尼寶能解除眾人貧窮痛苦一樣,菩提心能遣除眾生的生老病死等一切輪回痛苦,所以凡欲脫離三界輪回的眾生,都應該持守菩提心。在《華嚴經》中亦有這樣的比喻:“善男子,如有寶珠,名自在王。日月光明所照之處,一切財寶衣服等物,所有價值悉不能及,菩薩摩诃薩發菩提心自在王寶,亦復如是。一切智光所照之處,三世所有天人二乘,漏無漏善一切功德,皆不能及。”
菩提心有如是功德,超過了其他一切善法,如同一個人想遣除貧窮痛苦,摩尼寶是最好的依處;我們要想出離三界輪回,也應該堅定持守菩提心,“諸欲出離三界者,宜善堅持菩提心”。《法華經》說:“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稍微清醒一點的人,只要思考人類處境,他會發現自己所處環境與著火的房屋一樣,充滿了可怖的苦難。請回顧一下人類歷史,戰爭、自然災害……哪有片刻之寧呢!再上一層,依徹證“苦谛”的內道聖者來看,三界之內是無異於一棟正燃著熊熊烈火的住宅,一個明智之人誰會平白無故生活在火宅中呢?他們會努力奮斗,擺脫自己可怕的處境。追求超越三界的安樂,這當然要依照一定方法。三界總導師傳授了八萬四千法門,每個法門都能讓人得到解脫,都很珍貴,但菩提心法門是最珍貴的,是八萬四千法門的心要總匯,只有發起此心,攝持集資忏罪等一切修法,才能讓我們得到究竟安樂,如果捨此而追求他法,就像到寶洲未取如意寶反而拾取其他珍寶無異!
這次講授解脫法門中最殊勝的正道,希望諸位都能圓滿聽受,能依教奉行,發起廣大菩提心,如能這樣,你們一生中能集聚無量資糧。有些人想:聞思佛法是好,但不如一人閉門修法功德大。這種想法極為愚癡,聞思修是修學佛法之正道,沒有聞思經論,不懂修行竅訣,你在家裡無論磕大頭還是閉起眼睛靜坐,沒菩提心的攝持,能有多大功德呢!
癸三、(具果樹喻說明善根不滅而增上):
其余善行如芭蕉,果實生已終枯槁,
菩提心樹恆生果,非僅不盡反增茂。
其余善行如同芭蕉樹一般,結一次果實後就枯萎了,菩提心卻能恆久生出善果,不但不枯萎,反而能越來越增上(感召更多的異熟果)。
有許多善法,如頂禮、轉經、布施、持戒等,這些善行如果沒有菩提心攝持,其果就會像芭蕉樹一樣,大家都知道芭蕉樹只結一次果實,樹便枯槁了。一般的人天各種善法,異熟果肯定會成熟,暫時不成熟,縱歷百劫也不會消滅,但這個果報成熟後,就再也不會感果了。比如說生天的福業,感受生天果後,此福報便不會再有了;或者一般小乘行人,以修行善業得到阿羅漢果位,入無余涅槃,此後其善報就不會再有了,像芭蕉樹一樣,只有結一次果實的機會。相反,以菩提心攝持的善行,“菩提心樹恆生果,非僅不盡反增茂”,這些善根像如意樹一樣,如意果實成熟後,不但不凋謝,反而越來越茂盛;善業的果報成熟後,不但不盡,反而更加增上,乃至得佛果間,這個善業不會毀壞。在《大集經?無盡意菩薩品》中說:“譬如天雨一滴之水,墮大海中,其滴雖微,終無滅盡。菩薩善根,願向菩提,亦復如是,無有滅盡。”
我們在修善法時,總是願意它無限增上,不願它一會兒滅完,那麼我們應該遵循大乘教法,按“三殊勝”來修行善法。三殊勝即前行發心、正行無緣、後行回向菩提。正行無緣要求有很高的見解,對初學者來講有點難度,但前行、後行兩項,對初學者非常重要。在前行發菩提心與後行回向菩提時觀想:為利一切有情而行諸法行,以此善根願一切眾生離苦得樂。那麼此善根即為菩提心攝受,無有毀壞、滅盡之時,而且會愈來愈增上。若沒有菩提心,整天轉法輪、布施、修寺廟佛塔等等,表面看來善根很大,但與有菩提心攝持的善根相比較,則差之甚遠。
以後,諸位在修行時,“三殊勝”的竅訣一定要記在心頭。法王如意寶在作任何善業時,開始有發心,後行有回向,作為他的傳承弟子,這些行為應該學習。如果你的修行見解堅固,恆時按三殊勝而行,任何事皆可成修行的增上緣,在現生積累起巨大福慧資糧。在文革時,藏地有一位老堪布——嘎秋仁波切,當時紅衛兵批斗他,每次押他上台時,老堪布觀修:現在為了利益一切眾生,我應修持忍辱度;在台上群眾批斗時,他觀修無緣大空性;批斗完畢、押他下台,老堪布又觀想:以今天修行忍辱的善根,回向願一切眾生皆證無上菩提。這些大菩薩行為,請諸位牢記,於日常中反復修持!
癸四、(勇士護送喻說明勝伏決定罪):
如人雖犯極重罪,然依勇士得除畏,
若有速令解脫者,畏罪之人何不依。
如同有人雖犯下了極重的罪行,然而他投靠勇士,得以解除被人追捕的恐懼。菩提心能令人迅速解脫惡趣,那麼害怕罪報者為何不去依止呢?
“決定罪”指顯宗中的五無間罪、誹謗三寶等罪業,這些罪必定會感受惡果,一般無法改變。作者在這裡用了一個罪人依勇士的比喻,說明了依菩提心能解脫這些罪業。在解釋這個比喻時,有兩種方法:第一種是,前兩句為比喻,後兩句為喻義。比如某些人犯了重大罪行,但是依靠一個有能力的勇士,能很快消除畏懼、違緣,這是從比喻方面講;同樣道理,如果在修行過程中,有人造下嚴重罪業,想盡快解脫這種罪業所感之苦果,為什麼不依菩提心呢?第二種是將意義和比喻合為一體。如果有人造了極重罪業,像誹謗三寶與五無間罪,但是他若依靠如勇士一樣勇猛有力之菩提心,定能消除墮三惡趣的怖畏。
法王如意寶在講解這一段時說:像小乘裡犯根本戒等嚴重罪業,依靠菩提心亦不會成熟惡趣痛苦,萬一感受,也會剎那得到解脫。未生怨王造了殺父的無間罪,後來依靠菩提心於一剎那間從地獄中得解脫,便是很好的例證。在大乘佛教中,對謗法罪沒有很明顯說可以忏悔清淨。在《寶性論》中雲:“應畏謗深法,及謗善知識,決定令人入,可畏阿鼻獄……誹謗甚深法,彼人無量劫,不可得解脫。” 但是,論中密意是指無有菩提心之士夫,若能生起菩提心,謗大乘法罪亦能解脫。世親菩薩、馬鳴菩薩都誹謗過大乘法,後來發起菩提心,精進忏悔,終於獲得成就,就是很明顯的公案。
為了教誡我們,法王如意寶說:我攝受了很多弟子,其中也有少數人破了密乘誓言,因此自己可能圓寂後先示現下墮地獄,然後才往生極樂世界。前幾天晚上,法王如意寶夢見已圓寂四十余年的根本上師托嘎如意寶,法王特別高興地想:本來我要問薩迦法王,自己以後轉生到哪一剎土,現在根本上師在這裡,不用問其他人了。於是馬上去托嘎如意寶前頂禮,祈問上師,自己以後會轉生到什麼地方,(托嘎如意寶)上師告訴他將轉生到寒地獄。法王聽後特別害怕,又問上師(托嘎如意寶):如果轉生到寒地獄,那以後長時間裡肯定得不到解脫吧?托嘎如意寶告訴法王不要怕,說法王在寒地獄時間非常短,比大天比丘墮地獄時間還要短,然後因你的菩提心利益了無量眾生,以此能立即往生極樂世界,去饒益無量眾生。這也許是法王為了引導弟子而作的不了義示現,也許因果不虛,會是這樣的(後又得授記,與此處不同,暫不記載)。
大天比丘的公案,《格言寶藏論》講義中有詳述,他原來在佛法興盛的地方弘法,造了三條無間罪,怕別人知道,就逃於另一地方。因他精通三藏,擅長講經說法,在當地又大轉法輪,在他教授下有許多弟子證得阿羅漢果。後大天比丘圓寂,那天他的一位阿羅漢弟子到施主家應供,餐前洗手時,阿羅漢想:“上師不知轉到哪個剎土去了?”他用神通觀察,結果發現他的上師在地獄中,但此時大天比丘並不知墮了地獄,還在說“我這屋子怎麼這樣冷啊”。阿羅漢滿腹驚疑,洗手畢,又想:“上師現在不知怎樣了?”又觀察,發現大天比丘已離開地獄,轉生在三十三天。這位阿羅漢極為感歎:“因果真是很奧秘、稀奇啊!上師因無間罪而墮地獄,又因傳法功德於一剎那上生三十三天。”
以上事例都說明了菩提心能勝伏決定罪業,不會去感受果報,即使感果,亦在一剎那中能獲得解脫。《大集經?無盡意菩薩品》中也說:“善男子,比如有人雖犯重罪,然依勇士,能除畏懼。如是依菩提心力,也可遣除眾多罪業之果報。”《華嚴經》雲:“依靠勇士者,不畏懼一切怨敵。如是,依菩提心大勇猛力,於一切惡劣罪行怨敵,亦不必畏懼。”
雖然引了上述教證、理證,有些人也許仍存疑問,漢傳佛教中常講佛有三不能:第一便是定業不能轉,這裡為什麼說可以勝伏決定罪呢?這點不用懷疑,我們在講《事師五十頌》時,疏中引用了《密集金剛》的教證說明,有些小乘自宗無法忏盡的五無間罪等,在入密乘後,立即就獲得清淨。以此表明,所謂定業指未依殊勝對治法,決定會受的業報,但在依靠殊勝對治法前提下,不會存在定業。這一點,你們稍加思維便能明白,也能找到很多例證。
癸五、(劫末火喻說明消盡不定罪):
菩提心如劫末火,剎那能毀諸重罪。
菩提心如同劫末猛火一樣,能在剎那燒毀各種重罪。
菩提心既能勝伏各種決定罪,那麼對各種不定業呢,菩提心如劫末猛火一般,剎那之間能將一切不定罪業障礙摧毀無余。“劫末火”是壞劫時之火,按《俱捨論》等所說,器世界有成、住、壞、空四階段,器世界到了壞劫,初禅天以下的須彌山、大海等器界為大火焚盡無余;同樣,一個修行人發起菩提心之後,他以前所造各種惡業如殺生、偷盜等諸罪,此等重罪也就到了“劫末”,為菩提心之“猛火”摧毀無跡(劫末火喻出自《慈氏解脫經》與《寶樹經》)。在《華嚴經》中也有此比喻:千年黑暗的房間,只要點上燈,剎那間,千年黑暗全部消盡;龍王頭上戴有摩尼寶,只要此寶珠在,外界各種違緣都不能傷害他。菩提心如同燈光、摩尼寶,剎那之際能遣除眾生無始劫來所造罪業黑暗,不為種種煩惱、罪障侵害。
菩提心有如此功德,我們欲忏盡自己無始生死中所造之惡業,為何不靠這最殊勝的法門呢?
癸六、(此未說者余經細釋):
智者彌勒谕善財,彼心利益無限量。
上文中已大致概括菩提心利益,然而菩提心利益無量無邊,非言語所能盡,為補充說明此功德,論中引《華嚴經》教證,彌勒菩薩谕示善財童子:菩提心利益無有限量!翻開《華嚴經》第七十八卷,善財童子參訪諸方善知識,入彌勒菩薩之壇城後,彌勒菩薩廣贊了善財童子的功德,接著廣講菩提心無量無邊之功德。經中列舉一百三十種比喻來宣說菩提心的功德,廣博精微,此處不一一詳說。
綜合而言——菩提心功德有兩方面:摧毀一切罪業煩惱,增長一切善業功德。這兩點正是每一個修行佛法者所求吧!
關於《華嚴經》藏文有數種譯本,經中詳載了善財童子參訪一百一十位善知識的過程,而漢傳佛教中雲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你們仔細閱讀,是否也有善財童子參一百一十位善知識的經過。此經開顯如來秘密境界,廣闡浩如煙海之菩薩行,漢地以前依此經而證入清涼之境者不乏其人。現在研習《華嚴經》者不少,但能像清涼國師、賢首大師一樣講傳此經者,不知有沒有!
辛二、(分說願行各別利益)分三:壬一、分類;壬二、利益差別;壬三、教理成立。
壬一、(分類):
略攝菩提心,當知有二種,
願求菩提心,趣行菩提心。
如人盡了知,欲行正行別,
如是智者知:二心次第別。
簡要地歸納應知菩提心有兩種:即願求菩提之願心與行向菩提之行心。好比一般人都知道,心中想去某處與正在動身去某處的差別,同樣有智慧的人也能了知,願行菩提心的次第差別。
總說了發心利益後,以下十六頌分說願行菩提心各別利益。首先兩頌解釋世俗菩提心分為兩種,即願菩提心與行菩提心,就如人人皆知想要去與上路行至某處的差別。同樣,智者亦能很容易了解願心與行心有先後次第的差別。
據《現觀莊嚴論》及其他大乘論典,菩提心有嚴格定義、分類。從分類上看,有勝義菩提心和世俗菩提心兩種。勝義菩提心是登地以上菩薩,離一切戲論的智慧境界,從一地至十地之間可分不同類。菩提心亦可依比喻分二十二種:“如地金月火,藏寶源大海,金剛山藥友,如意寶日歌,王庫及大路,車乘與泉水,雅聲河流雲。”在其他論中也有以八十無盡法而分。當然,從勝義菩提心本體來看,不可能分類,但為了讓眾生了解究竟智慧,從不同反體而安立各種名言。勝義菩提心是遠離一切言語思維之寂滅境界,初學者不容易直接趨入,但也能相似發起勝義菩提心。所以有些念頌儀軌,如麥彭仁波切所作《藥師八百頌》前,有勝義發心,亦有世俗發心。本論中在此處從世俗菩提心而言,雖然廣分有無量,但總攝起來為願行菩提心兩種。
願菩提心是緣菩提果而發的願心,我們經常如是發願:為一切眾生得到如來果位,我一定要趨入菩提道。自己從內心發堅固的誓願,即名願菩提心;行菩提心是將願心付諸實踐,不單是發願,且在實際行動中真正行持布施、持戒、安忍等六度萬行。此二心在次第差別上,頌中用“欲行正行”來說明。以往藏傳佛教論師在講解此喻時,很喜歡用去拉薩作例子。欲去拉薩心願未付諸實行時,是內心一種計劃或主意,此計劃即是“欲行”,主意打定後,各種准備工作完畢,然後是步行、大禮拜等各種方法,向拉薩行進,這是“正行”。“欲行”與“正行”之別,人人都清楚。同樣,智者也能了知願行二心之次第差別。一個修行人發願:為了利益一切眾生,我立志求證佛果,這是“願菩提心”,如同“欲行”,在此基礎上,開始將願心付諸行動,修持諸菩薩學處,是“行菩提心”,如同“正行”。二者一前一後,次第分明。
漢傳佛教在行願菩提心分類方面,似乎看不到有著作闡述過。但在印度和藏地,關於菩提心之論著、辯論非常多。
就願行菩提心而言,有一部分論師承認為此二心同體,即二心本體相同,反體上分二,可以說是同體面異分,宗喀巴大師及其高足甲曹傑,寧瑪巴的智慶仁波切都秉持此宗;印度慧足論師承認此二心為異體,說行菩提心與願菩提心不能同存於一相續中,願菩提心是凡夫之發心,行菩提心為聖者之發心;中觀論師阿巴亞也認為:資糧道菩薩發心名願菩提心,加行道菩薩發心名行菩提心;慧源、海雲等法師說:經儀軌受戒後之發心為行菩提心,未受戒者之發心為願菩提心;阿底峽、無垢光尊者觀點相同,許緣菩提果之發心為願菩提心,緣菩提道之發心為行菩提心。
我們綜合分析,可以看出:發願菩提心不一定會有行菩提心,但若有行菩提心,願菩提心肯定具足。比如要去拉薩,雖有願心,但不一定動身去,如果已動身,肯定會有去拉薩之意念。或有人問:在行菩提心時,願菩提心是否要一直在心中憶念?這點不一定要如此,在發心後,行持時只要不失毀誓願,不必時時念叨:“我要度化一切眾生……”一剎那也不離此念,凡夫做不到,也不必要。比如你向拉薩進發,只要你沒有放棄最初去拉薩的主意,路途中無須一直意念:“我要去拉薩,我要去拉薩……”此舉沒有必要。
《華嚴經》雲:想求無上菩提道之人很少,真正行持菩提道之人更少。想求菩提指願心,行持菩提指行心,很明顯說明二心與次第之別。有願心者不一定有行菩提心,但沒有願心的基礎,絕不會有行心。
以上幾種從本體與反體、所緣差別、修持次第等不同方面分析行願二心,為增深諸位理解,以教理略釋一番。
壬二、(利益差別):
願心於生死,雖生廣大果,
猶不如行心,相續增福德。
在尚未解脫的生死輪回間,願菩提心雖可出生極大果報,但不能像行菩提心一樣,相續不斷地增長廣大福德。
只要相續中生起一念願菩提心,即能獲得廣大福德。比如說能轉生為帝釋、梵天,即使在人間受生,亦能成為轉輪王、長者等大福德人,具有非常圓滿之受用。雖然一般人的願心很容易失毀,但它的福德仍是非常巨大。在《華嚴經》中用金剛寶比喻願心,金剛寶雖可毀壞,但它價值和莊嚴仍然勝過其他寶物,名稱也不會失壞;同樣,生起願菩提心,能感召巨大福德,即使此心退失,名義也不會改變,福德也不會消失,仍能遣除福慧貧乏之苦,超過二乘人功德。諸位想一想,願菩提心是不是很殊勝呢!
但是如此殊勝之願心與行心相比,還有很大差距。因為行心生起後,其功德會時刻不停增長,這個特征,願心不可能具備,它只在證佛果間不消失其功德,而不能日夜增上,也就是說願心之功德只能保持平衡(其他講義沒有明顯講願心功德能平衡不消失,但依前面“具果樹喻”一頌,即可成立。如果願心功德能消盡,與芭蕉樹無異,這樣前後之義就會相違),而行心之功德能無限增長,直至佛果。
何時為度盡,無邊眾有情,
立志不退轉,受持此行心。
即自彼時起,縱眠或放逸,
福德相續生,量多等虛空。
何時為度盡一切有情,立下永不退轉之誓願,真正去受持行菩提心,即自此時起,這個人縱然在昏睡或放逸中,他的福德仍不斷滋長,廣大得就如同無邊虛空。
入大乘佛道者,發起了度化無邊有情的誓願,並能堅守無有退轉,此時方能真實受持行菩提心。此處,無退轉之願心並非指文殊、觀音等八地以上大菩薩一樣不為一切煩惱所轉的菩提心,而是針對我們初學者從內心生起不退之堅定誓願,去度化有情而精進修法,即為真實行菩提心。這個過程可以通過受戒儀軌來受持,也可在自己的上師像或佛像前,自己發願受持菩薩戒,即可完成。
《現觀莊嚴論》雲:“發心為利他,求正等菩提。”闡明了菩提心不可缺少的兩方面:一為以大悲緣利他之分,視一切輪回眾生如同慈母,而生報恩利益之心;二為以智慧緣圓滿菩提分,為了究竟利益眾生,唯有證得正等菩提,引導眾生得到究竟大樂。如是為得度化眾生之力而發心證佛果為願心,在此心基礎上趨入真實的學道為行菩提心。行心中必須具備發心利他之誓願與求證菩提之行這兩條,方稱為真正的行菩提心。
若相續中生起堅固的行菩提心,福德能任運增長,縱然在睡覺、放逸等時,福德亦會相繼滋生,無法限量如同虛空。下文將以教證理證成立。
這裡請諸位細心思維頌文含義,原文旨在說明行菩提心之利益,並非讓你發心後去睡覺、放逸度日。一切佛法的功德建立在自心上,只要自心與法相應,外表行為已是第二位了。如同本論作者雖外顯“三想者”之相,其內心境界、功德,並非一般人所能了解。但如果自心有放逸染污,不可能與行菩提心相應。
壬三、(教理成立)分二:癸一、以教成立;癸二、以理成立。
癸一、(以教成立):
為信小乘者,妙臂問經中,
如來自宣說,其益極應理。
為了讓小乘行者對大乘法生起信心,在《妙臂請問經》中,如來親口宣說:菩提心之利益無有限量,是極為應理、無誤的。
上文宣說了願行菩提心的廣大利益,如果沒有依據,雖然人人皆知作者是位大成就者,但有些人不一定承認這種說法,所以緊接上文,引用《妙臂請問經》作教證。《妙臂請問經》是世尊為了引導小乘弟子回小向大,也為了一些怖畏菩薩行而退信心的弟子而說。小乘弟子對大乘空性法義很畏懼,而一些信心不堅定的弟子聽到入大乘後要於三大阿僧祇劫積聚資糧,需要修持布施身體等諸多苦行,因而生起膽怯心理,於是妙臂菩薩於釋迦牟尼佛座前啟請,如來便宣言:“大乘菩薩為利益無量眾生,而披上發心之铠甲,發起無上菩提心,饒益無邊有情,於短時間中即能積聚無可計量的資糧,以發心之方便法,即使於睡眠、放逸之時,功德也能相續增上,依此菩提心功德,得佛果也並非很難。”引用這個教證,意義很明顯,佛陀親口說了菩提心利益無有限量,此即上文所宣願行菩提心利益之依據。
不要認為佛陀上述那番話是給別人說的,你們要認真思維:從表面上看,菩薩需在千萬億劫中修持各種善行,積累二種資糧,難度太大了,而實質上發了菩提心,千百萬億劫中要積的資糧,往往能在一剎那中圓滿,而且福慧資糧任運滋生,即使放逸時也會增長,如同從成都到北京,路程遙遠,要步行去,一般人會“談虎色變”,但是坐飛機去,少時即能到達。
發起菩提心如同坐上飛機,漫長的積資過程變成旅游觀光一般任運自在。不一定要天天閉關、布施頭目腦髓等各種苦行,才能增長福慧資糧。沒有發心的攝持,這些都不能算是殊勝修法。針對初業行人,必須重視發心,《華嚴經》中雲:“所說種種眾譬如,無有能及菩提心。以諸三世人中尊,皆從發心而得生。”這個教證,每個真正想修行的人一定要記住。
通過學習《入行論》,你們許多人願意發菩提心,天天念誦發心儀軌,但內心深處是否真實生起了為利有情求證菩提之誓願,請仔細觀察自相續。作為一個學佛者,應作之事業即是成佛利益眾生,為達到此目的,我們從現在起無論任何行儀,都要提醒自己:我是已經發了菩提心的人,不能退失誓願。內心能不失此誓願者,當繼續穩固,沒有發過誓願者,利用這次機會,勵力使自己發起菩提心。
癸二、(以理成立)分二:子一、願心利益以理成立;子二、行心利益以理成立。
子一、(願心利益以理成立):
若僅思療愈,有情諸頭疾,
具此饒益心,獲福無窮盡。
況欲除有情,無量不安樂,
乃至欲成就,有情無量德。
就像過去有人僅僅想到:我要療愈一切眾生的頭疾。因具此饒益眾生之善心,他得到的福德便無窮無盡,更何況菩薩一心想解除有情無量不安樂,而且進一步去成就其無量功德!
頌中“療愈頭疾”出於印度一公案。以前有商主名親友女,他祖上各輩皆因入海取寶而亡,後來他也准備繼承祖業去大海取寶,他母親極力勸阻,親友女認為母親的話不吉利,惱怒之下踢了母親的頭。他入大海後,墮入近邊地獄,受到鐵輪旋擊腦汁迸飛之劇苦,此時他知道這是自己傷害母親而招感的惡報,因而生起猛厲的後悔心,他想:輪回中像我一樣打罵母親的逆子定有不少,這種痛苦,他們怎麼忍受呢?願我一人承受他們的這種痛苦,讓他們永不受這種惡報。就在這一剎那,他得到解脫,轉生到三十三天。
公案中親友女發起善心,所緣對象只是極少部分眾生,時間只有一剎那,想除卻的亦只是頭痛之苦。以如是相對微小的善心,便得到了無量福德;更何況大乘行人發無上菩提心,所緣對象是所有眾生,要除卻的痛苦是三界輪回中一切生死苦難,要予以的是無上安樂之佛果,時間是盡輪回際,所得福報也就無法計算。
這是以理證成立願菩提心利益無邊,理證是一種邏輯推理方式:某人以有限的善心,得到如是大果報;大乘行人的願菩提心,所緣無限,故可得無量果報。這一點本來有教證成立,但教證是佛智現量,凡夫人的分別念無法達到這種層次。因此用理證,以世俗名言思維方式去推理,亦能得出此結論。
有些人也許想:雖然佛經和論典上說菩提心有如是功德,但實際上怕是沒有吧?他們這麼想有什麼理由呢?大概是他們不能現量見到吧。菩提心能得到無量功德,觀待如來智慧前是清晰的現量;觀待世俗凡夫分別心,是無法現見的。凡夫不能現見,不能成為不成立的依據,就如你肉眼看不到太空中黑洞,你的智商理解不了相對論,但你無法否認這些世間名言量一樣。凡夫雖無法現量見到菩提心利益這種微細、奧妙的因果,但依上述理證也可得到結論:菩提心利益確是無限量!如果有人不承認,請舉理由,沒有任何原因,而又不承認這種觀點,那是愚者的行為。
是父抑或母,誰具此心耶?
是仙或欲天,梵天有此耶?
誰具有這樣的菩提心呢?父親有嗎?或是母親有嗎?仙人或欲界天有嗎?難道梵天有嗎?
菩提心願在世間非常難得,有情未入大乘佛法,無法具此。以人趣眾生來說,父親、母親對自己兒女非常慈愍,但他們會不會將這種善心擴及到每一個眾生,生起為一切有情除苦予樂之願心呢?除自己父母外,夫妻、姐妹、兄弟、親戚朋友相互間很愛護、悲憐等,但他們是否具此願心呢?也許父母親人不懂道理,但那些有智有識、深明大義或有權威者,比如古代的仙人,他們精通世間各種學問,有極高智慧與神通,還有帝釋天等,具大威勢、大福德,亦具五通,他們對眾生也有一定悲心,然後還有梵天王,他們依慈悲喜捨四無量心而得位,應該說是很有慈悲心,然而他們是否有菩提心願呢?
彼等為自利,尚且未夢及,
況為他有情,生此饒益心?
上述那些有情,即使是為求自我解脫,尚且未曾在夢中夢到過發起菩提心願,更何況是為利益他人,生起饒益之願心呢?
上面提出的問題,這裡做了回答,他們沒有願菩提心。我們的父母,對自己非常慈愛,但是很可惜,他們不修學佛法,即使皈依佛門,絕大多數根本不懂菩提心,亦不懂菩提心功德,怎麼可能生起此心呢?我們看《百業經》、《賢愚經》裡經常提到仙人,他們很聰明,但不具足願菩提心,然後帝釋、梵天等世間怙主,亦不具足此心。這種成辦一切有情殊勝安樂之饒益心,對他們來說,即使是想要得到無量福德智慧,受用無漏大樂的自利,在夢中也沒有想到生起菩提心願這個殊勝法門。
現在有許多人信奉佛教。他們之中有多少人發過這種願心呢?漢地戒壇很多,傳戒法會次數也不少,出家、在家學佛者都喜歡受菩薩戒,戒牒也非常精美。但是,如果問他們:菩薩戒根本學處是什麼?如何取捨?……絕大多數回答是搖頭,“為利有情願成佛”,這個概念似乎一點也沒聽過。學佛流於形式上,是現在一大弊病,我們應該通過各種渠道去讓他們明白形式上的事情並不很重要,菩薩戒本有無皆可,真正重要的是內心深處是否有菩提心,是否有真實“為利有情願成佛”的意樂,若沒有,你還是與一般世間人無有差別,不能算是大乘弟子。一個修行人發不起菩提心,雖然去受灌頂、聞法、修行,也唯是影像而已,更談不上去利益眾生。
法王如意寶在去年宣講了《百業經》,我們當中大多數人對因果生起很大信心,在因果取捨方面有很大進步。今年講習《入行論》,主要目的是讓我們生起和穩固菩提心。大家每天聞思此論,背誦頌文,參加講考,閱讀有關菩提心的各種經論等,應依各種方便,全力以赴,未生菩提心者使之生起,已生者令穩固、增上,此是你們生生世世之大計,千萬不要忽視。
或許有人暗地裡想:“世俗菩提心是不了義之法吧,其利益無邊,這種說法亦是不了義的,我只要修學真實究竟了義的法……”
注意:了義不了義不是你那樣分別的,如果你說世俗菩提心是不了義法,那你吃飯是否是了義法呢?睡覺是否為了義行呢?這一切都不了義,都是虛幻,而你要真實的,就不必再吃飯、睡覺了……若這些在未證悟之前是了義法,則此菩提心也是了義法。關於世俗菩提心,在印藏兩地佛教史上,沒有哪一位論師辯論過其是了義或不了義,為了防止一些似懂非懂人的這類毛病,這裡先給他們打“預防針”。
他人為自利,尚且未能發,
珍貴此願心,能生誠稀有!
哪怕是追求個人利益,一般人尚且生不起這種饒益心,如果有人能為利益一切有情而生起珍貴的願菩提心,那真是稀有啊!
上面我們分析了種種具有悲憫心、智慧、神通、福報,甚至具有四無量心的有情,都沒有生起願菩提心,即使為利益自己亦未生起過這種願心。而我們有法王如意寶的加持,寂天論師和歷代傳承上師的加持,現已生起如此珍貴之願心,就像每天念的發心儀軌偈中說:“今生吾獲福,善得此人身,復生佛家族,今成如來子……猶如目盲人,廢聚獲至寶,生此菩提心,如是我何幸。”生起真實願心,便名為佛子,以後各種功德能不斷增上,已發願心者應生起大歡喜!
雖然在末法時代,修法有很多違緣,但是我們有機緣遇到具德善知識,得到了攝受,能享受這樣的妙法甘露,生起這種無與倫比的珍貴菩提心,是不是極稀有呢!比一個窮人在垃圾中撿到摩尼寶更幸運。即使你能擁有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的寶珠,也比不上菩提心之珍貴,有漏財寶只能讓你現世獲得有漏安樂,而願菩提心能讓你永世獲益!
珍貴菩提心,眾生安樂因,
除苦妙甘霖,其福何能量?
珍貴菩提心,是眾生安樂之源,滌除痛苦的勝妙甘露,它的廣大福德怎能度量呢?
眾生欲求暫時人天安樂或無上大樂佛果,最好的方法是修持菩提心,如同追求衣食財物,摩尼寶是最好的依處一般。願心一方面是諸有情暫時與究竟安樂之來源,另一方面,如同甘露能除眾生一切病苦,菩提心能遣除輪回眾生的八萬四千痛苦,依靠它能獲一切樂,除一切苦,此福德何人能計量呢?《勇施請問經》雲:“發菩提心之福德,假使令其有色相,盡虛空界皆充滿,猶復盈溢不能容。”虛空無際,誰也無法衡量,然而發心功德比虛空更廣大,那怎麼去測量呢?
龍樹菩薩於《菩提心釋》中也說:“一剎那發心,其福德如果有色像,虛空亦無法容納,佛陀也無法衡量。”修其他善法,比如去年你們修了十萬大禮拜,若沒有菩提心攝持,其福德佛陀肯定能衡量,但是一剎那發心的功德,龍樹菩薩說連佛陀也無法衡量。大家一定要記住這個教證,剎那的發心,應該是沒有多大困難,我們每天上課前,在一剎那中想:為度化一切有情,現在我當認真聞法。這一剎那的發願,“其福何能量”!
子二、(行心利益以理成立):
僅思利眾生,福勝供諸佛,
何況勤精進,利樂諸有情。
僅僅是利益眾生的一個心念,所得福德即超勝以無數寶物供養諸佛;那麼菩薩精進利樂一切有情所得之福德,就更不用說了!
“僅思利眾生,福即勝供佛”,是說修行人僅僅思維利益諸有情,即發願菩提心,此功德亦遠遠超過以充滿大千世界的各種珍寶去供養諸佛之功德。在《三昧王經》中雲:“日以滿千百萬俱胝剎土之七寶供養諸佛,然此功德亦不及大慈心功德。”經中所說“大慈心”指願菩提心,類似的教證在《大圓滿前行引導文》中也有。
我們每天用很多珍寶供養諸佛,所得功德當然是很大,不用說供養珍寶,即使供一朵花,一杯水,亦能獲無量功德,在《百業經》中可以見到很多類似公案。但這種功德,無法與願菩提心功德相比。《勇施請問經》中有這樣的教證:“何人恆沙劫,七寶供諸佛,其得無量福;何人敬合掌,志求無上道,彼德更勝前。”《大集經?無盡意菩薩品》中也列舉了三種無上供養,其首便是發無上菩提心。發無上願心有如此功德,那麼將此願心化為實際行動饒益眾生,修持六波羅蜜多,即為行菩提心,所得功德亦比願心更加殊勝,更是無法計量。
在座諸位都發過願菩提心,功德很大,很了不起,但不能停留於這個層次上。比如說你發願要去朝禮金剛座,只是心裡想,不去行動,不可能達到目的。你們發願要利益眾生,就得勤聚福慧二種資糧,因而需要聞思教理、修習禅觀、講經說法、布施放生等等。特別是放生,在現在這個時代有重大意義,希望你們盡力為之。
眾生欲除苦,反行痛苦因,
愚人雖求樂,毀樂如滅仇。
雖然眾生都想解除自己的痛苦,但為惡習所迫反而去造諸惡業招致更多的痛苦;雖然都想求得快樂,卻因愚昧無知,將自己的樂因樂果當成怨仇一樣消滅。
避苦趨樂,不僅是人之常情,其他各道眾生也是如此。饑渴、冷熱、病痛、勞累……你們見過哪個有情不逃避這些呢?尤其是人道眾生,窮思竭慮地追求生存、安全、愛、尊敬等等種種安樂,而盡力避免死亡、傷害、貧窮等一切不悅意之事。可是眾生由於無明愚癡所蒙蔽,在無始輪回中養成了深厚的惡習,想除苦,卻去制造更大更多的痛苦之源。比如說:有人欲擺脫自己貧窮之苦,但他不懂因果規律,不知貧苦是自己前世悭吝、不肯布施等惡業所招致,反而不擇手段,以種種惡行去積聚財產,以此感召後世更大的惡果。龍樹菩薩在《親友書》中將此比喻成患癞病者的行為,這些病人為避免癞蟲叮咬之苦,靠近火邊,使癞蟲暫停活動,但離開火邊後,癞蟲便更加活躍,使病人更加痛苦。愚昧無知,不明因果規律之眾生,本來都渴望享受安樂:如財富圓滿、長壽健康、大威勢等等,因不明因果事理,反而“緣木求魚”,以非法手段去求取這一切,如通過殺生、搶奪、欺騙等惡行獲得財富、權力等。現代人所謂改善人類處境的努力,只要稍作觀察、思考,大都是違背因果規律的愚昧之舉,將會導致人類墮入更深的無明黑暗中。
這一頌活生生地寫出了世人困於輪回火坑,越陷越深,欲出無力之慘狀;也一針見血地道出了他們多苦乏樂之因:愚昧無知,不明因果而去造惡業、毀滅安樂之源,使自己痛苦增多增深。對這些眾生來說,安樂是多麼難得,痛苦如此難忍且接連不斷,無明愚癡的黑暗使他們幾乎永無解脫之機!
於諸乏樂者,多苦諸眾生,
足以眾安樂,斷彼一切苦。
更復盡其癡,寧有等此善!
安得似此友!豈有如此福!
對那些缺乏安樂,充滿苦難之眾生,行菩提心能給他們無量安樂,斷除一切痛苦,更能除盡他們無明癡暗,哪有與這行心相等之善法呢?哪裡還有善知識能像行菩提心一樣幫助他們呢?哪裡再有比此心(徹斷眾生多苦乏樂之根因——無明愚癡)更廣大之福德呢?
三界眾生是如此痛苦不堪,而又無力自救,作為大乘佛子,發過誓言要救度他們。當然,要將誓言去實施,需要依靠一些方便法。要成辦使一切眾生得到安樂的事業,必須要有大慈心;眾生的痛苦,必須要有大悲心才能遣除;眾生為無明愚癡所蒙蔽,要用大智慧光明去照亮。大慈大悲大智慧同時具足的方便法門便是菩提心,這一點我想你們聽聞過基礎教理的人都明白,大慈大悲等四無量心是發菩提心之加行修法,大智慧是行菩提心學處中的般若波羅蜜。
本師釋迦牟尼佛為了解救輪回眾生,宣說了眾多法門,這些法門只有在菩提心攝持下,才能成為救度眾生之方便法,故說要解救苦難眾生,“寧有等此善”——哪裡還有比得上菩提心的善法呢?世間善知識威力可能因緣分不足而不能利益你,而菩提心能無偏使任何一個有情離苦得樂,除此之外,“安得似此友”呢?菩提心不但能斷除現行痛苦,增上種種安樂,最重要的是能徹底斷除眾生之苦因,讓眾生獲得無上安樂之源,在整個世間哪裡還有比這更廣大的福德呢?
正是因菩提心在二利事業上有超勝一切法的功德,菩薩在修行此心時,無數劫中都堅持不懈。彌勒菩薩在《經莊嚴論》中說:“菩薩利他行願之迫切,凡夫利己心願亦難及。”凡夫為了自我解脫輪回,尚是懶懶散散,有的甚至是自甘墮落,放棄一切善法修行,可菩薩為了利益眾生而修持菩提心,無數劫中越來越堅強!
也許有人想:“菩提心有這麼大功德,可能不是我們凡夫人的境界,得地菩薩以上才能真正發起行心與願心吧?”這種想法大錯特錯,本論作者在《學集論》中對此有詳細辯論,很明了地說明了願行菩提心,凡夫也能發起。在《除蓋障菩薩請問經》中說凡夫可受持菩薩戒,而守菩薩戒是發菩提心的一種方便,能發起菩提心方能得到菩薩戒。凡夫人也能發起菩提心,這一點你們去翻閱經論,可得到許多教證。
在此有必要再三強調,菩提心是入大乘法之基礎。未發菩提心,無論你修任何法,如觀本尊、修氣脈明點等都不能算是大乘法,如果你去受大乘比丘戒,也得不到戒體。你們有些人覺得《入行論》不重要,不是實修的法門,只是“哲理佛法”。這是無比的大邪見,《入行論》是真正大乘佛法實修大儀軌,若此非實修法,豈有其余實修法耶!
辛三、(具發心之功德):
若人酬恩施,尚且應稱贊,
何況未受托,菩薩自樂為。
如果有人能知恩報恩,世人尚且應去稱贊,更何況不待勸請而自願利益眾生的菩薩呢!
一般人生活在這個世間,總會遇到各種困難,此時其他人設法幫助他,如布施錢財、人力、物力等等,使其平安度過困難和危機,對被救者來說,這些幫助者肯定對他有一定的恩德。如果他能知道這一點,而且去酬謝幫助者,一般世間人都會贊歎說:“這個人不是忘恩負義之人,能夠知恩報恩,很了不起啊……”麥彭仁波切在《二規教言論》中說:“何人知恩且報恩,深信因果無倒行,人亦設法饒益彼,諸天利之何需說。”漢地有不少因果故事方面的書籍,也說鬼神欽重和保護知恩報恩的人。在人世間,能知恩報恩,確實值得贊歎。
針對一個大乘弟子,並未受任何人托付、勸請:“你去利益某某人、去度化某某人……”但因他無始以來之善願和善根成熟,見到眾生在輪回中受各種痛苦煎熬,自然地生起猛烈大悲心。為此悲心所轉,菩薩全心全力、以自己的一切去利益他人,這種行為並不是為了自己得到善果,也不是去償還他人之恩德。《佛子行》中也如是說:“獲得菩提身尚捨,何況一切身外物,故不圖報異熟果,慷慨布施佛子行。”菩薩利益眾生的心願十分迫切、清淨,甚至為眾生而捨棄自己,而且在利眾過程中會受到許多傷害,如同釋迦牟尼佛在因地修持菩提心時,被提婆達多傷害過多少次,但是菩薩不但不會因此而放棄饒益行,反而更增上了大悲心。此中利益他人的精神與世人報恩思想相比,不知要高出多少。世間對知恩報恩者尚且歌功頌德,對菩薩利眾行為,理應更加贊歎,而且應該恭敬頂禮、供養,即使這樣,也不足以表達對菩薩的恭敬。
觀察自己周圍的道友,從言談舉止可以看出一些人是真實發了菩提心的大乘佛子,值得自己去恭敬、隨喜。現在佛教界亦有許多高僧大德,為了利益他人,犧牲了自己的一切,像這樣的大德前,我們憑什麼不去恭敬頂禮由衷地稱贊呢!
偶備微劣食,嗟施少眾生,
令得半日飽,人敬為善士。
何況恆施與,無邊有情眾,
善逝無上樂,滿彼一切願。
有些人偶爾用數量很少而且口味不好的食物,以輕蔑態度施給少數眾生,使他們得到半天飽足,僅是這樣,世人恭敬地稱他為“善士”。何況菩薩盡輪回中以種種布施滿足眾生一切善願,而且進一步去引導他們得到圓滿正覺的無上安樂呢!
一般世間凡夫的布施善行,我們都親眼見過,或親身體驗過。這種布施,從時間上看:只是“偶備”,並非長時間的布施;從所施物上分析:是“微劣食”,比如自己吃剩的殘食,或一些過期食品,味道也不怎麼好;從布施的態度來說:自己高高在上,“嗟施”——輕蔑地對待受施者;所施對境:只是“少眾生”,比如三兩個乞丐,一部分受災者等等,給他們半碗飯,一兩元錢,讓其得到的只是“半日飽”。就像昨天,有幾個乞丐來學院,我們有人給他們一些食品、衣服、零錢,這些有限的布施只能讓他們度過一段時光,僅僅是這樣,人們還是會贊歎:“好人,真有同情心……”還有你們很多人星期天去色達縣城,縣城裡小乞丐們就非常高興,你們很慈悲給他們錢、衣服、食品,雖然不是很多,縣城的人都很稱贊:哎呀!你們如何如何有同情心等等。
而菩薩對眾生不是如此,不像我們一些人只給一點點衣食財物。菩薩的發心非常廣大,菩薩利益眾生的時間是“恆”,從他初發心至輪回不空之際,無有更變;對境是“無邊有情眾”,可以說是法界一切含識;所施的是“善逝無上樂,滿彼一切願”,即暫時一切財物受用,究竟的成佛安樂;在偈詞中沒有明說菩薩布施眾生的態度,在《入中論》中雲:“且如佛子聞求施,思維彼聲所生樂,聖者入滅無彼樂,何況菩薩施一切。”菩薩以一種非常恭敬、欣樂態度去滿足眾生願望。從時間、對境、所施物及布施態度上相比較,菩薩的布施是無上布施,是世間人偶爾布施之舉所無法比擬的。佛在《般若攝頌》中說:“除損害眾生之物,菩薩無有不施者。”《經莊嚴論》中也雲:“發大乘菩提心者,身體受用皆願施與眾生,饒益之時也毫無傲慢……”
我們凡夫人連布施一般財物也很困難,但菩薩之布施如此廣大無邊,如何贊歎也無法表達發菩提心者這種功德。
博施諸佛子,若人生惡心,
佛言彼墮獄,長如心數劫。
廣大布施利濟眾生之菩薩,如果有人對他生起惡心,佛說這種人一定會墮在地獄中,他所生惡心有多少個剎那,在地獄中就要受多少劫惡報。
發了菩提心的大乘佛子,對造惡業者來說是非常嚴厲的對境。如果有人在這種對境前,生起邪惡念頭,輕毀損惱,將會招感極為嚴重的惡果。佛在《最極寂靜神變經》中說:“妙吉祥,若菩薩於菩薩所,發起嗔心,發起慢心,起時即彼自言我當經劫住於地獄。”並言:“如金剛寶,唯有金剛寶能毀,發心菩薩對他菩薩生嗔,方能使其墮入地獄。”即使是一個已發心佛子對另一菩薩生嗔心,尚要感受經劫住地獄之果報,更何況一般凡夫對他生惡心呢?
關於這個受果報時間,頌詞中說:“長如心數劫”。一個剎那為一彈指的六十四分之一,生一個惡念時,大約有多少個剎那呢?生多少個剎那惡心,便要墮多少個大劫的地獄。《信力入印法門經》中雲:“妙吉祥……假使有人於閻浮提一切有情而悉殺害,加復侵奪一切所有;若復有人隨於一菩薩所而生誹謗,如是之罪倍勝於前阿僧祇數。”諸位思維一下,一個極其暴戾的人,將世界上所有的人全部殺死,並且要侵奪他們所有的財產,那他這種行為招感之業報無疑極為嚴重,但是另一個人對一個大乘菩薩生了惡心,進行誹謗,這種惡業果報已經遠遠超過了前人,我想你們誰也不願受這種惡報吧!
常聽到有些人說:“我很不願意接觸某人,甚至一剎那也不想看到他。”希望你們觀察自己的相續,這種惡心的果報,難道你不怕?你敢肯定生惡心的對象沒有發菩提心?在《信力入印法門經》裡還有一個比喻:“假使有人於十方世界諸有情所悉生忿恚,若復有人於菩薩所生悔恚已,捨而背之不樂瞻視,如是之罪倍勝於前阿僧祇數。”另有一喻說:“假使有人於三千大千世界一切有情所,皆以刀杖而打斫之,若復有人於菩薩所起欺慢心,而生忿恚及懷損惱,如是之罪倍勝於前阿僧祇數。”此類教證不再列舉了,諸位當三思!
今天在座聽法者,都是入過密乘的行人,因此也略言輕毀損惱大乘密法上師之過患。《時輪金剛本續》中說:“密乘弟子對金剛上師生多少剎那之惡心,必定會墮多少個大劫無間地獄。”以前為你們講《事師五十頌》時,其中也有許多教證:“既為弟子若輕毀,即名輕毀一切佛……從此墮入那落迦。”請諸位注意,對菩薩生惡心之果報已是無法言喻,對金剛上師生惡心之果報更要超過一層,不用說生惡心,哪怕僅是違背上師教言,他在千百萬劫中以最大的精進來修持,也只能得到墮地獄的果。
覺囊派大德多羅那他所著《印度八十四大成就者傳記》中,有一個很能讓大家入耳不忘的故事。有一位上師教導他一名在家弟子,讓他放下一切去修行,不要積聚財產,而他的弟子認為:可能是我太富裕了,因此上師不高興。於是沒有遵照教言去做。過後不久,上師又勸誡:“弟子啊,放下你的財產吧,不要貪戀世間享受,修行人應在山洞裡過日子。”弟子聽後生了邪見:上師對我越來越富生了嫉妒心。這樣也就沒有理會上師的良言。一段時間後,此人反省到自己的錯誤,於是放棄世間一切,到寂靜處專致修持本尊,過了很多年也沒有得到一點感應。有一次他終於夢見了一位天尊,天尊告訴他:因你曾違背上師教言之緣故,這種修持不會成就。他就祈問天尊:我現在該怎麼辦,用什麼辦法才能忏悔這種罪過呢?天尊告訴他:你把手腳全部砍斷,方可忏悔此罪。此人依教奉行,自斷手腳勵力忏悔,繼續苦修了很長時間,終於在臨終時親見本尊,但在即生未得到究竟成就。還有那若巴大師的公案,諸位都很熟悉:他的上師帝洛巴在那若巴與外道辯論時顯現在空中說:“弟子啊,我原來囑咐過你不要與人辯論。現在你沒有得究竟成就的機會了。”那若巴就沒有在現生得到最殊勝的成就。聽完了這兩個公案,諸位有何感想呢?
如果對菩薩生一剎那嗔恨心,有如是的果報,反過來,如果對菩薩生起信心,有什麼樣的功德呢?
若人生淨信,得果較前勝,
佛子雖逢難,善增罪不生。
如果有人對菩薩生起清淨的信心,所得善報之長久廣大程度遠勝前者;菩薩行善時雖會遭遇多種障難,但是不僅不生罪過,反而因此增長善行。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很可能遇到發了菩提心的大乘菩薩,而且對他生起清淨的信心。一般來說,這種淨信是一種清淨的歡喜心,並不需要很多理由才生起,就像你們有些人初次見到法王如意寶時,從內心生起歡喜,究其原因,也說不清。這種歡喜心,在即生中能得到善報,亦能在無數劫中享受因此而感的善果。在《趨入定不定手印經》中說:“妙吉祥,假使有人於十方一切世界一切有情悉挑其目至滿一劫;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於彼如上諸有情所起慈愍心,悉使其目平復如初,至滿一劫;妙吉祥,若復有人,於信解大乘菩薩所發清淨心,暫一觀視者,如是福蘊倍勝於前阿僧祇數。”還有比喻若人將關在鐵獄中的十方眾生釋放,又使他們得到轉輪王、梵天地位,其功德不可思議;若人對菩薩生淨信心或贊歎,其功德遠超前者無量倍(大正藏第32冊P54頁下)。這類教證,不勝枚舉,都明示了對大乘菩薩生淨信的福德無有邊際。
前面我們講了對菩薩生嗔恨之過患,許多人聽後膽戰心驚:完了完了,我經常對他人生惡心,這可怎麼辦呢?誠然,對一個凡夫來說,時時刻刻保持清淨心,這是很困難的事情,有些人經常有一些想法,也是在所難免;但是,觀察自相續,我們時常能對上師、道友生起淨信,而且生淨信較生惡心多。按此頌所言,生淨信的功德能勝伏生惡心的罪業,這樣你們不會陷入絕望之境,而能積累起大資糧。
有些人認為這裡所說的對境是得地以上菩薩,而非凡夫菩薩。這毫無根據。此論中所言菩薩大都是凡夫菩薩,即已發願行菩提心,並且尚未退轉此心的凡夫,在《學集論》中作者對此作過很清楚的說明。今天在座聞法者,在我看來全都是菩薩,最低也是這種凡夫菩薩,當然也可能有登地以上的佛子。你們相互之間亦應生起淨信,諸大德有教言說:“誰是佛菩薩,尤其誰是凡夫菩薩,我們無法通曉,因此對任何眾生皆應生清淨心,觀為佛菩薩。”《迦葉請問經》亦雲:“觀一切眾生作本師想。”作為一個修行人,無論何時、何地,應當把所有眾生作為佛菩薩觀待,自己當處於卑下處,不觀察他人過失,而應細察自心,盡量以清淨心觀待一切,這樣可避免造惡業。
一般凡夫有一種通病:別人的過失纖毫都能觀察到,而自己過失大如山也不知道。諸位在修行中不可讓這種病發作,否則極有可能讓你對聖者造罪,因為在我們身邊,有佛菩薩的種種化現。《華嚴經》中說:“善逝幻變即無量,為調伏一切有情眾,現示彼色形色等。”經中善財童子參訪的善知識有外道、屠夫等多種形象,比如觀音菩薩有三十三種應化(《法華經——觀音菩薩普門品》言三十二種化身),其中包括將軍、鬼王等,以凡夫的眼光去看,顯然不是那麼清淨如法。外境的一切有情不論顯現上如法不如法,你以淨信心觀待,不但能避免造業,而且能種下無量善根,積累起廣大資糧。
“佛子雖逢難,善增罪不生”,這點我們在經典和傳記中可以看到,現在亦能見到,持守大乘菩提心非常堅固的修行人,在修法過程中,遇到各種違緣:病痛、誹謗、無衣無食等,但這些違緣並不能使他消極墮落,退失菩提心,他反而因此更為精進,增上善法功德。《般若攝頌》亦雲:“雖遇多違緣,彼心無動搖,堅固安忍力,愈勤行菩提。”我們看本師釋迦牟尼佛本生傳記中,佛在因地時,無畏地面對一切損害,轉諸違緣為道用,修持菩提心終得圓滿。你們大多數人看過密勒日巴尊者的傳記:尊者在山中苦行時,無衣無食,身體雖越來越虛弱,但他的出離心、菩提心越來越強烈,善業愈加增上。漢地高僧大德如虛雲禅師,他一生修道中,雖遇過許多危難,亦從來未捨棄過菩提心,還有清定上人,把二十余年的鐵獄監禁,轉為利益眾生的閉關修行,悲心、信心等善法功德更為增長……發菩提心的功德使他們面對任何違緣也能任運、自然地增長善法。
有些人說:“他們這些大德,早已證悟了佛果或大菩薩果位,所以能如此,像我們凡夫肯定做不到。”像這種性格軟弱的人做不到亦有可能,頌詞中也沒有說所有的佛子都能如此。這裡的佛子,指有堅固不退菩提心之佛子,他雖是凡夫菩薩,但已有一定功德,根基較利,就像我們學院中一些佛子,雖遇各種違緣,而對上師三寶之信心更為堅固,為利益眾生求證菩提之心願也日趨強烈。
何人生此心,我禮彼人身,
誰令怨敵樂,皈敬彼樂源。
誰生起了這種菩提心,我就恭敬頂禮這位菩薩;誰能令仇害者得到安樂,我願皈依禮敬眾生安樂的源泉。
世間任何人都可學佛,都能入大乘法門發起菩提心。誰只要相續中生起了菩提心,寂天論師說他要很恭敬頂禮他,此原因我們在前面講得很清楚。任何一個凡夫發起菩提心後,即成為人天應供福田,對他生一念淨信也能得無量福德,甚至也值得像造論者那樣的聖者去頂禮、恭敬。
不僅如是,這些具足菩提心的佛子,即使對他們作損害,也能使作害者接上得安樂之緣。藏地有這種說法:“與菩薩接上善緣可在今生成就,接上惡緣也能斷盡輪回。”意思是說,與菩薩接上善緣,有無量功德,即生就能以此緣解脫輪回;即使與菩薩接上惡緣,也可以斷盡輪回種子,未來一定能得解脫。因菩薩對這些造惡業的眾生有特別強烈之慈悲心,藉此緣以種種善巧方便來度化他們,使這些眾生在輪回劇苦中盡快解脫出來。
那麼前面說對菩薩生一剎那嗔心,即會墮地獄一大劫,與這種說法豈不是相違嗎?關於這點,根索曲扎仁波切作過如是答復:“前面主要宣說菩薩是嚴厲的對境,如造惡果報極大;此處講菩薩的加持力與功德力不可思量,即使與他接上惡緣,也能種下解脫之因。”當然,造惡者不忏悔清淨,肯定還會感果,像提婆達多想傷害佛,死後無間即入地獄。然從長遠看,和菩薩根本沒接上緣與接上惡緣哪個好呢?雖然接上惡緣不忏悔要受惡果,但畢竟上能以此緣得到菩薩的加持、攝受等,步入解脫之道,盡快得到無上安樂。而根本未接上緣者,“無緣不能度”,無法得到菩薩的利濟。
在《本生經》中,記有慈力國王菩薩的公案。當時有五個夜叉食盡他的血肉,後來五夜叉因此而墮入地獄,但以菩薩威德力加持,他們很快便得到救度,得到了解脫。此公案很能說明“作害接樂緣”的意義。麥彭仁波切最傑出之弟子——堪布根霍說:“從長遠看,即使與菩薩接上惡緣,也有無邊利益。但在修行過程中一定要留意,我們凡夫無法知曉周圍的人,誰是佛菩薩化現,誰發了菩提心。因此很可能對菩薩造過使自己無量劫墮地獄之罪業,而對他們生的信心不多。所以,我們一定要忏悔惡業,免受無量劫地獄之苦。對任何入大乘的佛子生起清淨信心,方是穩妥的忏罪積資之道。”
初發心菩薩是諸佛之因,依此最終能成辦自他一切安樂。《入中論》亦雲:“聲聞中佛能王生,諸佛復從菩薩生……故我先贊大悲心。”月稱菩薩說他要先禮贊諸佛之“因”,概世間一切果從因而生。如是無上安樂之佛果,也從菩薩修持菩提心而得。想得到安樂佛果者,必須要重視這個“因”,故寂天論師說要皈依敬禮一切具有菩提心的佛子,他們是一切安樂之源。
在座諸位都發過菩提心,都是如來之因,也是造論者頂禮皈依處。寂天論師尚給你們頂禮、生信心,你們之間還有什麼理由不互相恭敬生信呢?有些道友之間以前可能有些不同看法,這個疙瘩結在心裡,像珠穆朗瑪峰頂上的積雪一樣,一直化不開。這次應該好好想想,泯滅所有芥蒂,相互生起清淨心來,不但如此,而且還要生起歡喜心,相互頂禮!
聽完了菩提心利益品,有些人有點要發菩提心的意思,但要內心相續中生起菩提心,必須具備種種因緣。在《菩薩地論》中說:“發心是從四因、四緣、四力而生起。”所謂四因,指發心者要具足種性圓滿,為善知識攝受,有大悲心,不畏輪回痛苦四種條件;四緣為見佛菩薩的神變,聞大乘經論,見佛法將衰落,見濁世眾生的煩惱;四力是自力、他力、因力、加行力。由這些因素的積聚才能發起菩提心,當然,不一定是十二種全部需要具足才能發心。我們各自觀察自己具足了哪些因素呢?為了引導我們發心,本論在第二品中,從這些因素方面著手,引導我們皈依三寶,廣修供養,並忏悔罪業。此是第二品的總義,諸位一面聽講,一面可隨文義觀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