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濟群法師:心經的人生智慧 有空不二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有空不二

  【捨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有與空,是哲學中的重要概念,也是佛法討論的重點。在《心經》中,色、受、想、行、識五蘊,代表有的存在。與有相對的,則是空。在常人經驗中,總以為有與空是截然對立的,認為有不是空,空不是有。或者說,有在空外,空在有外。本經卻為我們闡述了有與空的辯證關系,說明有空不二的甚深原理。
   要認識有與空的不二,先得說明有。在常人觀念中,有,往往與“實在性”聯系在一起。當我們說到有時,便會覺得那是自體有,實在有。人類對事物的實在感是根深蒂固的,具有普遍和相通性。原始人不知夢境不實,一旦做了惡夢,便驚恐萬狀,以為災難即將降臨,須以祈禱等方式化解。嬰孩不知鏡中影像是假,見到鏡中幻影,往往也會亂抓亂笑。我們的認識雖高於嬰孩和原始人,已知夢境不實,卻仍以為外在一切是實實在在的。科學家對事物的認識更深入一些,但在分析物質現象時,往往執著構成物質的元素是實在的,如原子說、極微說。哲學家似乎更高一疇,已能透視現象的虛假,卻又執著現象背後有永恆不變的本體,如泰勒士的“水”,巴門尼德的“存在”,柏拉圖的“理念”。從原始人到現代人,乃至科學家、哲學家,對存在的認識雖有不同深度,但所產生的實在感卻是一樣的。
   人類對有產生的實在感,正是“自性見”的表現。“自性”一詞,或譯自體,具有實在、恆常之義,並具自已有、自已成、自已規定自已的含意。從“自性見”出發,我們對“有”的一切,必然會產生實在感。然而,若以般若中觀的智慧進行觀察,所謂的“有”,只是緣起有。世間一切“有”的現象,莫不是眾緣所生。也就是說,任何一種有為現象的存在,都是由眾多條件和合而成,是由條件決定它的存在。
   緣起與自性是勢不兩立的。世人無知,不了解“有”的緣起性,才會出現自性見和實在感。假如認識到“有”的緣起性,必能了知其本質為無自性。所謂自性,乃是以“有”的現象是自已有、自已成、自已規定;所謂緣起,乃是以“有”的一切為條件有、條件成、條件規定。因此,緣起的“有”不是本來如此,更非恆常、實在的“有”。對“有”的實在感,是完全錯誤的。
   《大智度論》卷十二也說到“有”,並將之分為三種:一為相待有,二為假名有,三為法有。
   相待有:即相待而有,離開相待對象就無法說明。比如我們認為這個花瓶很大,那是相對小的花瓶而言。此外,高是相對低而言,長是相對短而言,美是相對丑而言,善是相對惡而言,慷慨是相對吝啬而言。離開大,小是什麼?離開美,丑是什麼?因為大小、高低、長短、美丑、善惡都是相待假立,是為相待有。
   假名有:事物存在不過是假名安立,隨不同因緣安立各自名稱。比如我們眼前的木頭用具,人們稱之為“桌子”。但這桌子並非本來就有,不過是木頭等一堆材料的組合。離開這些材料,桌子是什麼?這個以木料制作而成的用具,古人將之稱為桌子,它便是桌子了。若當初將之稱為椅子,它便是椅子了。所謂的桌子或椅子,不過是一個由人安立並沿用至今的假名,並不具有實在性。人,也同樣是一個假名。如果古人將我們這類有情生命稱為豬,而將豬稱為人。那麼,現在若是不稱你為豬,閣下聽了恐怕會生氣:你竟然瞧不起我,不把我當豬看待,真是豈有此理!可見,桌子或椅子,人或豬,乃至世間一切,都是假名安立,假名而有。
   法有:世間萬物的名稱雖是假安立,但除名稱之外,尚有種種因緣形成的現象。比如桌子,雖然只是一堆材料、條件的組合,但這一現象是存在的,並具有相應的使用功能。所以說,這些因緣雖了無自性,但假相宛然。這因緣法的有,便是法有。
   在《金剛經》中,佛陀也對有的實質進行透視,並作了精辟的總結,那就是《金剛經》中最為著名的偈頌:“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有為”,是指生滅、造作的一切現象。“如夢”,即夢境般虛假不實。夢境不實是眾所周知的,但夢中人卻執以為實,必待醒來後方知真相。諸法如夢,虛妄不實,有情卻因無明之故,執以為實,待見道後大夢初醒,乃知諸法實相。“如幻”,則是幻師以幻術變現的種種事物,如馬、車、房捨、人物等,雖無客觀實物,卻真切地出現於眼前,有色可見,有聲可聞。有的存在也是如此,雖空無自性,而假相宛然。如“泡”,指水因含有空氣而出現氣泡,華而不實,瞬間即逝,以此形容諸法的遷流變化,剎那生滅。如“影”,是指物體在陽光投射下顯現的影子,影由光而現,光線消失,影子將隨之消失,以此形容諸法但隨緣現,緣散即無。“如露亦如電”,同樣是比喻諸法存在的短暫性。“應作如是觀”,則是提醒我們以這一認識去看待“有”的一切。
   在與《心經》、《金剛經》同屬般若思想體系的《維摩诘經》中,維摩大士假示疾為大眾說無常、空的道理:“是身如聚沫,不可撮摩;是身如泡,不得久立;是身如炎,從渴愛生;是身如芭蕉,中無有堅;是身如幻,從顛倒起;是身如夢,為虛妄見;是身如影,從業緣現;是身如響,屬諸因緣;是身如浮雲,須臾變滅;是身如電,念念不住。”這是從色身的生滅變化來說明有為法的無常、空,從而顯示存在的虛假性。
   明白了有,再來說明空。我們通常以為,有是存在,空是不存在。如是,有和空自然相互對立。既然有,必定不是空;既然空,必定不是有。但以般若中觀的智慧觀察,空和有卻是一體的,並非截然對立的二元關系。所謂空,不必在有之外,也不必待事物毀滅之後才是空。佛法所說的有是緣起有,有的當下,就是自性空。因而,佛法的特殊之處就在於依有明空,有空一體。
   《大智度論》卷十二中,還提出三種認識空的方法:一為分破空,二為觀空,三為自性空。
   分破空:又稱析空觀,通過對有的分析,由粗而細,由細而微。佛教的有部學者,就是采用這種方法對五蘊色身進行分析,發現在五蘊色身中,所謂的“我”了不可得,從而提出“我空”。但在分析色心現象時,一直分析到物質或精神不可分析的部分時,提出“極微說”,認為此極微法實有,因而形成“我空法有”的思想。分破空的意義在於破除人我執。至於物質現象,倘加以分析,極微也是不能成立的。《唯識二十頌》就對極微說進行了破斥:只要有體積,就存在東西南北上下六方,就還可以分析,由此認為極微說不能成立。
   觀空:是從觀想的層面認識空。那些瑜伽行者進入止觀狀態時,能隨觀想顯現種種境相。修火觀成就時,所見之處皆為烈火;修水觀成就時,所見之處皆為大水。在現實生活中,“杯弓蛇影”的典故也說明了同樣道理。某先生誤將杯中弓影錯認為蛇,以為自己已將蛇喝入肚中,結果大病一場,待知道真相後,立刻痊愈如初。觀想中的水火及典故中的蛇影雖不存在,但在觀想境界中,卻仿佛現實般歷歷在目。正是從觀想顯現的境相中,唯識宗師證得了外境無實、隨心所現之理,即“諸法唯識”。但是,觀空者雖已破除外境實有的執著,卻難免落入心有境空,因而這種空還是不究竟的。
   自性空:世間外道由於不了解諸法的緣起性,在接觸事物時,難免出現自性見,以為事物是自己有、自己成、本來如此的。小乘有部雖知緣起之理,但同時也認為諸法本有自性。而以般若中觀的觀點來看,自性與緣起是不能並容的。《中論·觀有無品》說:“眾緣中有性,是事則不然,性從眾緣出,即名為作法......性若是作者,雲何有此義,性名為無作,不待異法成。”緣起是作法,由眾緣所作而成;自性乃無作,自已有、自已成,不待眾緣便可成立。因而,中觀學者認為:緣起必然無自性。此為自性空。
   《心經》所說的“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就是從自性空的立場進行說明。色,不是世人所執的自性色,乃因緣所生的色;空,也非世人所以為的一無所有的頑空,或人死如燈滅之類的斷見,乃是不礙緣起的自性空。《中論·觀四谛品》說:“未曾有一法,不從因緣生,是故一切法,無不是空者。”《十二門論·觀因緣門》也說:“眾緣所生法,是即無自性。”色是緣起的,其本質為無自性、空。因此,《心經》將之概括為:色不異空,色即是空。
   也有人覺得,“色即是空”還好理解,“空即是色”似乎就說不通了。造成這種看法的原因,還是因為把空理解為頑空。中觀所說的空,乃是自性空,並不否定緣起假相。《中論·觀四谛品》說:“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無,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說緣起法是無自性、是空,並不壞緣起的假相。所謂緣起有而自性空,自性空而宛然有。因此,色不異空,空自然也不異色;色即是空,空自然也即是色。原本在世人心目中截然對立的有空二法,藉般若中觀智慧的觀照,得到了統一。
   空有不二的思想,是為了遣除世間的有見、空見。世人因為不了解有,才會對有的一切生起錯誤認識,進而執著不捨,導致人生種種煩惱。“色即是空”,正是幫助我們透徹有的本質,透徹其虛幻、無常、無自性、空的本質。倘能具備這一認識,還會因為有及有所帶來的問題煩惱嗎?還會為物所累嗎?還有一部分人,已能看破有的虛幻實質,但因不了解緣起因果,認為世間一切既是虛幻的,終要歸於毀滅,生存又有什麼價值可言,又有什麼意義值得追求呢?由此,導致虛無主義的觀念。或是因為沒有目標的極度苦悶而走上絕路,或是因此放縱身心,為所欲為,走上另一個極端。《心經》所說的“空即是色”,正是為了對治這一邪見。萬物雖空無自性,但緣起因果還在不斷延續中。因此,我們的一切善惡行為都會帶來相應果報。

 

上一篇:濟群法師:心經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下一篇:濟群法師:關於念佛的開示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