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法師開示
濟群法師:心經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
|
|
|
|
|
|
解脫痛苦的原理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經文大意是:觀自在菩薩進入般若深觀時,照見五蘊諸法皆空無自性,因而度脫一切痛苦與災難。印順法師在《般若經講記》中,將這段經文稱為“標宗”,即標明一經宗旨。可見,理解這段經文是學習本經的關鍵所在。 佛陀出現於世的根本目的,正是幫助有情解脫痛苦,超越生死。我們學佛修行,也無非是為了離苦得樂。但是,當我們說到離苦得樂時,卻有人不以為然,說什麼人生應該有苦有樂,才顯得豐富多彩;又說什麼苦樂是相對而言,有苦方能有樂。類似論調,乍聽似乎不無道理,然而仔細推敲,卻是站不住腳的。如果說人生應該有苦有樂的話,那麼,我們對待痛苦應該像迎接快樂一樣歡喜踴躍。事實上,痛苦來臨時,我們本能地就會逃避。 也正因為如此,人類的一切行為,始終是在通過各種方式逃避痛苦,追逐快樂。很少有人刻意追求痛苦,即使有,也不是以追求痛苦為目的。而是將之作為達到某種目的的過程,試圖追求更大的快樂。比如自虐,仔細考量的話,也往往是因為心靈痛苦過於沉重,為轉移痛苦,始有對肉體的自虐行為。從這個角度來看,自虐也是為了緩解心靈痛苦,而非有意制造痛苦。至於那些覺得人生應該有苦有樂才豐富多彩的觀點,也不過是理想主義者的說法,是“為賦新詩強作愁”的想象。一旦痛苦成為現實,任何人都會避之惟恐不及,都會想方設法地避苦趨樂。由此可見,解脫痛苦不僅是佛法需要解決的問題,也是世間法需要解決的問題。 那麼,如何才能解脫人生痛苦呢?佛法認為,首先要對苦有全面認識。唯有了解苦,方能對症下藥。說到苦,大體可分為身苦與心苦兩種。所謂身苦,即色身之苦,一般來說,感覺大致相同。比如在嚴冬酷暑中,人們都會被寒冷和炎熱折磨;處於病痛或被火燒刀斬時,都會感到疼痛難耐,不堪忍受。至於心苦,則是由內在煩惱引起的痛苦,其表現千差萬別、因人而異。例如同觀一輪明月,有人覺得清涼安然,有人卻會黯然神傷;同游一處風景,有人覺得心曠神怡,有人卻會悲從中來。 此外,佛教還將苦分為苦苦、壞苦、行苦三類。 苦苦,是切實感受到的痛苦。即使佛陀不曾指出,我們也認為是苦的。如出生之苦、衰老之苦、病痛之苦、死亡之苦。此外,還有內因和外境共同造成的痛苦。如親人天各一方,為愛別離苦;所求不能如願,為求不得苦;怨家狹路相逢,為怨憎會苦;身心不得平衡,為五蘊熾盛苦。 壞苦,則與苦苦相反,是我們以為的快樂感受。或許有人會不解,既然是快樂感受,如何又屬於苦呢?從佛法智慧來看,世間所有的快樂,同樣是以痛苦為本質。當我們饑餓時,吃飽會覺得快樂,如果繼續不斷地吃下去,還會覺得快樂嗎?當身體變髒了,洗澡會覺得快樂,如果沒完沒了地在水中泡著,還會覺得快樂嗎?當心情郁悶時,看看電視會覺得快樂,但不分晝夜地看下去,還會覺得快樂嗎?由此可見,我們所謂的快樂,只是某種欲望滿足後,痛苦暫時得到的緩解,心理暫時出現的平衡。如果吃飯、洗澡的本質是快樂的話,那麼,無論吃多少、洗多久都應該是快樂的。而且,應該是越吃越快樂,越洗越快樂。事實不然,只要這種行為超過身體所需,快樂立即會轉為痛苦。吃飯如此,洗澡如此,一切因欲望滿足而產生的快樂莫不如此。正是因為這種樂受能夠變壞,所以,佛法將之稱為“壞苦”。同時,樂受與苦受、憂受、喜受一樣,屬於變化無常的情緒。我們貪著樂受和喜受,但這種感受並不能恆常擁有,樂受伴隨著苦受,喜受伴隨著憂受,時時都處在變化、轉換之中。在四禅八定的修行中,初禅、二禅、三禅正是因為喜樂感受未除之故,仍不能避免火水風(火燒初禅,水淹二禅,風打三禅)的災難,唯有到四禅捨念清淨,無喜無樂,才能平安無事。 行苦,是由遷流變化帶來的痛苦。世間一切都是無常變化的,此為自然規律。但世人不明真相,一味追求永恆,希望身體永恆、愛情永恆、家庭永恆、事業永恆、人際關系永恆。卻不曾想過,其中又有哪一樣,可以永恆不變?只要我們願意觀察,就會發現,再美好的事物也不可能堅固不壞,再健康的身體也不可能天長地久。由於自身認識與“行”的事實相違背,因而導致“行苦”。 認識苦,不是為了被動地接受苦,而是為了積極地解脫苦。那麼,什麼又是離苦之道?世人往往將改善生存環境作為解決方法,以為經濟繁榮了,物質條件改善了,人類就能由此獲得幸福。事實上,在物質條件遠遠超過古代的今天,社會問題及人類面臨的痛苦,並未比任何時代有所緩解,甚至還可能更多。原因何在?正是因為沒能抓住問題核心。因為人類痛苦的根源在於心靈,試圖通過改善外在環境來解除痛苦,只是揚湯止沸,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佛法認為,解脫痛苦的方法,首先是了解有情的痛苦現狀,然後,由此尋找痛苦之源。人類痛苦固然與外在環境有關,究其根源,還是生命內在的問題。從般若思想來看,一切痛苦都是對“有”(存在)的迷惑和執著造成。想要解脫痛苦,必須對存在具備正確認識。 《心經》曰:“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正是告訴我們,須以般若智慧觀照五蘊。五蘊,為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蘊,為集聚義。 色蘊,便是色的總和,聚集了過去色、現在色、未來色、粗色、細色等等,統稱為色。所謂色,此處相當於物質。對於物質現象,我們往往是從形狀(形色)、顏色(顯色)這些色相進行認識。因而,佛教以“色”代指物質。 受,為領納義,即我們面對順境或逆境時產生的情緒,包括苦、樂、憂、喜、捨等等。 想,為取像義,當我們接觸外境時,必然會攝取事物的影像,然後為之安立名稱概念。 行,為造作義,是對事物進行判斷並訴諸行動。 識,為了別義,是精神領域的統覺作用。 五蘊中,色蘊屬於物質現象,而受、想、行、識四蘊則屬於精神現象。 五蘊,是佛教對世間一切生滅現象所作的歸納和概括說明。世人對“有”的一切不能正確認識,在有情生命體上執有實在的我相,在六塵境界中執有實在的法相。此外,更對我、法生起種種顛倒分別及執著,造成人類的煩惱及痛苦。 《心經》的“照見五蘊皆空”,正是為了扭轉世人對“有”的錯誤認識。我們執“有”為實在,這“有”就成了實在有。然而,世間一切生滅現象並非實有,其本質是空無自性的。這裡所說的“空”,並非什麼都沒有,而是告訴我們,五蘊的“有”,不是我們執著的實在性。所謂的“有”,只是假有。而與之相對的“空”,則是對“有”的透視,是幫助我們破除對“有”的錯誤執著。倘能照見五蘊皆空,那麼,由此而生的煩惱痛苦也就不存在了,從而度脫一切苦厄。
|
|
|
|
|
|
上一篇:淨空法師:永遠生活在感恩的世界
下一篇:濟群法師:心經的人生智慧 有空不二
|
|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