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廟
古代本是供祀祖宗的地方。“太廟”是帝王的祖廟。北京勞動人民文化宮即為清朝皇室的太廟。除了帝王之外,古代凡有官爵的,都可以建立自己的“家廟”––即同族子孫祭祀祖先的處所,也稱“宗祠”。不論太廟、宗廟、還是家廟,又都可以稱作“祠”或“祠堂”。如山西太原的“晉祠”,是供祀晉國的開國君主唐叔虞的祠堂。作為祭祖或供祀前代賢哲的屋宇,“祠”與“廟”在意義上是相同的。
我國著名的兩大古廟,一是山東曲阜的孔子廟,一為山西解州的關帝廟。孔子廟又稱“文廟”,是供祀孔夫子的地方;關帝廟或與岳廟並稱“武廟”,是供祀關公及岳飛的地方。以此看來,“廟”不單是祭祖,還具有紀念前賢的性質。如湖北武昌辛亥革命的發生地,有紀念辛亥首義死難烈士的“烈士祠”。
2.祀神
然而,在長期封建社會裡,有很大一部分廟是作為敬神、供佛之用的。如山東泰安縣的“岱廟”,就是歷代帝王祭祀泰山山神的“山神廟”。此外如“土地廟”、“城隍廟”、“龍王廟”等等,各種名目的廟,不勝枚舉。
至於佛教禮拜、修行和居住的處所,也稱之為廟。它們名目繁多,遍布各地,在廟林中占有相當大的比例,在古代社會中也具有很大影響。我國的古典小說幾乎沒有不涉及寺廟的。《紅樓夢》寫了一個“水月庵”,姑子妙玉就住在那裡。“庵”也是一種廟。不過規模較小,一般多指尼姑––信佛出家女子居住的地方。但是,如果認為只有尼姑才能住在庵裡,那就錯了。《儒林外史》第二回中有一句話:“這庵是十萬的香火,只得一個和尚住。”可見和尚也是可以住在庵裡的。一般來說,和尚住的廟稱為“寺”。如建於南宋時期的五大佛寺:杭州徑山興盛萬壽寺,北山景德靈隱寺、南山淨慈報恩光孝寺、寧波阿育王山峰廣利寺、太白山天童景德寺,皆以寺名。
3.寺、剎、宮、觀
“寺”,古代本是宮署。如“大理寺”、“太常寺”等。大理寺是中央的審判機關,太常寺則為掌管宗廟禮儀的部門。相傳東漢明帝時,天竺僧人攝摩騰、竺法蘭以白馬馱經東來,最初住在洛陽“鴻胪寺”。後來鴻胪寺加以改建,取名“白馬寺”。於是“寺”就成了僧人住所的通稱。梵語中,“寺”叫“僧伽藍摩”,簡稱“伽藍”,意思是“僧眾所住的園林”。
由於佛教產生於古印度,它的經籍本是用梵語——即古印度書面語寫成,所以凡是與佛教有關的事物,都可以稱為“梵”——佛寺也就叫作“梵宮、“梵宇”或“梵剎”。在有的書中,將“梵宇”和“琳宮”並提。“琳宮”本是神仙居住的地方,而道教的廟宇也稱琳宮。
道教是產生於我國漢民族的宗教,它的廟宇通稱為“觀”(guàn)。如北京的“白雲觀”,蘇州的“玄妙觀”,都是道教的著名“叢林”,皆以“觀”名。“宮”,本是房屋的通稱,秦漢以後除專指帝王的房捨外,也稱宗廟、佛寺及道觀。“宮”、“觀”合稱,唐以前系指“祠廟”,唐以後則特指道教的廟宇。佛寺與道觀,由來並稱。但二者各有所宗,一般是泾渭分明,不容混淆的。規模較小的道觀稱為“道院”,這都表明是屬於道教的事物。
而與佛教有關的事物,除了稱“梵”以外,還常常稱為“禅”。如唐詩《破山寺後禅院》:“曲徑通幽處,禅房花木深。”有些寺院的匾額上,題為“某某禅寺”或“某某禅院”,這是因為佛教修行的主要方法之一叫作“禅那”的緣故。梵語中還有“剎多羅”一詞,也指佛寺,簡稱為“剎”。南岳衡山磨鏡台福嚴寺山門上有一副對聯:六朝古剎;七祖道場。
寺院內塔頂上的幡柱又叫“寶剎”,常借作寺院的通稱。
佛教廟宇的名稱極其繁多,除了上述這些以外,還有“佛龛”、“佛圖”、“檀林”、“叢林”等等,難以枚舉;這裡只能舉其大要,就不一一例說了。道教廟宇除了其自身的名稱之外,還沿襲了某些佛教名詞。如衡山福嚴寺聯語中的“道場”,本是佛教禮拜、誦經、行道的場所,隋朝時改稱天下寺院為道場,道教即襲用了這一詞語。“叢林”,本佛教名詞,意為眾多僧人住在一起,好比林木叢聚,而道教也稱自己的廟宇為叢林。
至於其它宗教的廟宇,名稱都比較單純,遠沒有佛教繁雜。如伊斯蘭教(即回教)的廟宇也叫“寺”,因它稱頌所崇拜的真主“至清至真”,所以它的廟宇通稱“清真寺”。
而佛教的一支——“喇嘛教”的廟宇,或曰“寺”,或曰“廟”。如河北承德離宮的外八廟,都是“喇嘛廟”。
總之,“天下名山僧占多”。佛教自傳入中國以後,歷代盛行不衰,寺廟遍及九土。今天,經過歷史風雨的洗禮,各種宗祠、宗廟已所余無幾,那些迷信神祗的山神廟、土地廟也蕩除殆盡。現存的宗教寺院雖已十分寥落,但相對來說,我們一般所能見到的廟宇,多數都是梵剎佛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