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獐,因為長得像鹿,所以也有“水鹿”和“河鹿”的昵稱。雖然我長著一對長而彎的犬牙,可是我從不傷人。我生性膽小,總是豎著兩只小耳朵,如果受到驚嚇會狂跳不止,四竄逃開。我機靈乖巧,以人類很喜歡我,可是千萬記住,不要擁抱或撫摸我哦!媽媽是依據氣味來辨認孩子的,一旦我沾染上人的氣味,可能很快就會被媽媽拋棄。
上海是我的老家。早在新石器時代,祖先就生活在這裡。我們生活在山地草坡灌叢,也棲息在河岸湖邊的沼澤濕地和蘆葦中;多汁而嫩的植物樹根、樹葉是我們的最愛。19世紀80年代,在上海市郊、青浦和奉賢等很多地方都能見到我們的蹤影。然而,隨著人口密度的增加、社會經濟的發展和捕獵,我們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小。20世紀初,我們的家園全部被破壞,野生獐全部絕跡!從那時起,我們的名字被寫入“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的名錄,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列為漸危物種。
在上海南匯野放的獐 (C) ZHOU Huaiku
2007年,科研人員把21個兄弟姐妹從浙江舟山帶到上海,在華夏公園進行重引進實驗。如今,他們已經完全適應了本地環境,還養育了許多可愛的小寶寶。在上海的華夏公園、濱江森林公園和世紀公園裡,我們獐的家族有90多號成員了!
對了,你是不是好奇:我脖子上的項圈是干什麼的?那可是無線電項圈。研究人員就是通過它們來定位和跟蹤監測我們的活動,了解我們的活動節律、食性組成,以及環境對我們的綜合影響。一旦迷路或者遭遇危險,這些項圈還會指引研究人員快速找到我們,前來救援。
WWF的專家和工作人員共同野放河口濕地物種——獐 (C) ZHOU Huaikuan
今天,我們又有了一個新家,那就是位於上海東南角的南匯東灘禁獵區。這裡灘塗遼闊、水草茂盛,與公園的大型人工環境相比,更接近我們百年前的自然家園。你看,我和我的同伴們多麼高興,已經迫不及待地從木箱裡跑出來了!這裡一邊是現代化的臨港新城,一邊是無垠廣袤的灘塗濕地,悠長的小徑棧道直通向大海,微風吹動海浪與鳥語蟲鳴相映成趣,未來河口城市的願景在這個夏夜逐漸明朗、清晰。
獐的新家——上海南匯河口濕地 (C) ZHOU Huaikuan
據WWF專家介紹:獐是河口濕地生境恢復的旗艦物種,這一物種如果能夠在野外生存並繁育種群,將標志著長江河口濕地保護和生態恢復的事業取得階段性的成就。南匯東灘這片擁有豐富生物多樣性的天然屏障將人與自然的聯系重拾,幫助河口城市抵御海平面上升、風暴潮等氣候變化帶來的威脅。WWF在長江河口城市上海所做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構建“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健康河口城市,並在全球氛圍內發起“世界河口伙伴”,以科學家的聯盟和合作為基礎,將河口保護的最佳案例在世界范圍內分享。
“城市,讓生活更美好”。是的,“人與自然共生”的河口城市將會讓每一個生態系統的生靈都感覺更美好、更安全。其中也包括我,一只小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