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人文學者通過細致的研究得出結論,我們人類異於動物,外在的特征(語言、勞動)不是最主要的差別,某些動物也能進行簡單的語言和勞動,其實最主要的差別體現在心理特征方面,也即是人所獨有的四大天賦,決定了人在世間萬象中的靈長性和優越性,同時,這也是決定人是否能成為道器(修習淨業)的根本因素。以下詳細分說。
人的四大天賦:自我意識、良知、想像力、獨立意志。
首先,自我意識,並不僅僅限於身見或我執層次,以唯識觀來看,這正是人的意識之自證分和證自證分的體現。通俗來說,是反思以及對於反思的反思功能。而動物界則不具有,所以動物只循本能而求生存,不能思考、量證生命的意義,所以也談不上追求解脫。淨業行人若能時時提起自我意識(非自我執著、而是自我反思,以及再反思,從而發起擇法之志,趨向於解脫之道),如此則能不忘失淨業正念(淨業三福等),一句阿彌陀佛攝住心念,令貪嗔癡不起,久而久之,成為習慣,也即不念而念,即近於聖賢境界,在日常生活中能“隨心所欲而不逾矩”,臨終自然心不顛倒,生死業力不能相系,阿彌陀佛與二聖即現眼前,與彼國當往生有份。
復次,良知,同義轉換一下,也可以說是慚愧心,古德雲:無慚無愧,不生淨行。亦有佛教詩人雲:若貓咪丟了,到鄰居家去找;若良心丟了,請到慚愧裡去找。可謂是至理名言,我等佛子宜刻骨銘心,時刻不忘。眾所周知,淨戒的依因就是慚愧,也即慚愧生淨戒。淨業行人,以持戒念佛為第一,若時刻不忘良知,慚愧心裡求安隱,則不必過於執著戒相,而淨戒亦自然具足,淨戒具足則魔不能亂,從而專心信願持名,成辦淨業。
復次,想像力,這對淨業行人而言,更是至關重要的修行工具,如《觀無量壽經》中佛陀所開示的十六種觀想,若不引發適當的想像力以為輔助,則西方極樂世界的形象不能顯了於心,即便信深願切,彼佛國土境界亦難於自動投影(淨土法門正是以西方極樂世界莊嚴勝境為歸宿),則於往生橫起障礙。而此想像力正是我們人類的天賦之一,人人具足,只不過部分同修久而不用,以致於生疏、不易操作,其實稍加練習即可自如。
復次,獨立意志,百法中行蘊所攝,令心造行之功能,以淨業而言,正是吾等淨業行人之信願也,信真願切,為往生之根本條件,這裡沒有半點含糊。正因為我們有獨立意志,我們才自主選擇信仰淨土法門,才能發深心大願,為利眾生願成佛(往生亦是成佛之方便,至西方與大至勢等為法侶,則成佛有份)。古往今來,宗門教下各大德(像虛公、印光大師等)難行能行,難忍難忍,不辭萬死成辦道業,這種可歌可泣的宗教情懷,其實正是這種獨立意志之天賦的體現。可謂:信,深於海; 願,廣如海;行,如浪流不絕如海。總之,是菩薩心如大海,於自我,則能游戲如來大寂滅海,心樂常定;於眾生,則悲心似海,常行六度,方便成熟,莊嚴佛土。
總之,人類這四大天賦完全對應於淨業行人所必需的四種事,宜深自揣摩以為行止:
一、修福兼慧,心不顛倒(阿彌陀經雲:不可以少福德智慧因緣得生彼國,故詳而說之);
二、持戒清淨(自不待言,此乃一切行人修道之基礎,不持戒的人是為漏器,所有功德都會漏光);
三、觀念能力(觀想以及持名念佛是淨業行人的專業能力,正如內科醫生之於解剖學、教師之於備課板書,自應熟習,方能應因施緣,仗彼往生);
四、信真願切(信為道源功德母,亦是西方世界因。法藏菩薩自化西方極樂世界,吾人不信,則無交涉。所以,彼有、我信是為往生彼佛國土之正因,而持戒念佛等則是增上緣,因緣和合故得往生,其中義理明白,全無玄奧。深信則能深願,不發願往生者,皆因不信其實有也。故總說為信真願切,信真即願切也,信真而願不切,無有是處,世上果有如此癡人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