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空法師 主講 澳洲淨宗學院
諸位同學,請接著看「六方佛」最後這一小段:
「彌陀是法界藏身,故一念一切念,念一佛,即念一切佛,極樂是法界藏土,故一生即一切生,生極樂一土,即生一切諸佛國土也」。這一小段是蕅益大師的開示,說得太好了。把所有對西方極樂世界的疑問徹底破除。為什麼要念阿彌陀佛?為什麼要生極樂世界?從來沒有人講得這麼清楚,講得這麼明白。十方諸佛很多很多,為什麼要單單念阿彌陀佛?這就明白了。十方世界的淨土也很多,為什麼偏偏要生極樂淨土?蕅益大師這個答復得好。「彌陀是法界藏身」,就是大乘經裡面所說的法性身、法性土,法界藏身是法性身,就是法身佛的本名!
毘盧遮那也是法身的本名,這個名號的意思,毘盧遮那翻成中國話就是遍一切處。阿彌陀佛要翻成中文就是無量,一切都無量,無量智慧、無量德能;現代人追求的無量財富、無量相好、無量福報,什麼都是無量,這個無量遍一切處!所以毘盧遮那跟阿彌陀佛的名號都是法界藏身的德號,念這一個名號所有一切佛統統都念到,這個一定要知道。毘盧遮那只是講遍一切處,什麼遍一切處?阿彌陀的內容就豐富了,就顯示出來。至於其它的一切佛名是法界藏身的報身、應化身。其它十方國土是報土,是方便土、是同居土。藏身是法性身,藏土是法性土,常寂光淨土!所以,念一個佛的名號,把所有一切佛統統都念到。
就像我們今天,現在是民主國家,從前是帝王時代,我們念總統的名號,就把這個國家所有文武百官統統都念到,他是第一。念其它的佛菩薩的名號,就像念部長、念省長、念縣市長,是這麼個意思。極樂世界是法界藏土,就好像念國家,中國,那中國所有這些省縣市不都包括在裡頭了嗎?念其它的國土名號,就像你念一個省、念一個市,我們念北京、念上海、念江蘇,那是地區,不是完全的。
所以,極樂世界等於說是全體的,阿彌陀佛是所有一切諸佛本名,哪一尊佛不是無量壽命、無量覺悟、無量德能、無量智慧、無量相好,統統都是!所以這是世尊教我們念阿彌陀佛,教導我們一定要往生極樂淨土,道理在此地,真的是「一念一切念,一生一切生」。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就生到一切諸佛剎土。這是大善根的人、大福德的人才能辦到!
什麼叫大善根,大福德?對於這個法門,你能信、能理解、真正肯干,那這個人就是大善根、大福德。遇到了釋迦牟尼佛給我們介紹,遇到了許多善知識把這個法門介紹給我們,這是大因緣,我們在這一生能夠遇到!遇到了能信、能解、能行是真正不容易,這是我自己親身的經驗。我學佛是從哲學裡面進去的,而不是從宗教,是從學術。進去之後逐漸逐漸才發現,佛法裡面東西之美好,博大精深,生起無限的羨慕,這認真來學習!
佛法的內容太豐富,淨土是裡面的一種。因為淨土實在講,修學很容易、很簡單,於是我們對它疏忽了,沒重視它,我們的目標都在大經大論上。我跟諸位說過很多遍,我最後回過頭來專修淨土,是讀了《華嚴》、《法華》、《楞嚴》這些大經大論才知道淨土殊勝。特別是看到文殊、普賢、善財童子到最後,《華嚴》最後,統統都發願求生淨土。這才提醒我注意淨土。為什麼這些人都求生淨土?這都是華藏世界的等覺菩薩,才真正是留意、讀誦、研習。愈深入愈知道這個法門不可思議,難怪世尊再四的勸導,十方諸佛贊歎,到《彌陀要解》裡面,蕅益大師才說出前人所未說的,「彌陀是法界藏身,極樂是法界藏土」,這才真正徹底和盤托出!使我們對於這個法門一絲毫疑惑都沒有了。
同時我們也明了,現在還有疑惑的人,還不能死心塌地學習的人,就跟我們從前一樣。我們在三、四十年前對這個法門不就是這個階段嗎?所以修學佛法,我現在非常非常覺察到,壽命要緊,要長壽,你才能學得到。如果壽命短了,還沒有發現,你就走了;或者剛剛發現,還來不及修行,你壽命到了,那叫真可惜!由這個地方,我們也特別突出西方極樂世界,古人講的第一德(就是第一樁好事)是無量壽!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壽命永遠!那是真的無量,不是有量的無量,是真的無量。生到那個地方是有量的無量,但是一定成佛,成佛之後是無量的無量。
所以我們可以說,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無量壽是真的不是假的,確實是無量的無量。我們一生當中能夠遇到這樣的機會,你說多麼值得慶幸!只有認識清楚的人,才能把世出世間一切法徹底放下,專學這個法門,專修這個法門!決定在這一門當中成就。這一生到這個世間來有意義、有價值,沒有白來!所以這一段話非常非常重要。「六方佛」這一大段我們就介紹到此地。下面是第五段「信願持經之利」,我們把這一段經文念一遍:
【捨利弗。於汝意雲何。何故名為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這一句是問,下面是答復。
【捨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是經受持者。及聞諸佛名者。是諸善男子善女人。皆為一切諸佛之所護念。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到這個地方是一段。後頭還有一句話,這是佛第三次勸我們:
【是故捨利弗。汝等皆當信受我語。及諸佛所說。】
這是在這一大段落最後的一段經文。我們也分幾個小的項目,分為十小節來學習。第一個「勸信佛說,聞經受持,聞諸佛名」。這個地方「諸佛名」要加以解釋。這個諸佛不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這個諸佛名是什麼?就是阿彌陀佛。不可思議!阿彌陀佛這個名號是諸佛名。
釋迦牟尼佛在這個經的後面,下面一段,他曾經說,「如我今者,稱贊諸佛不可思議功德」,那個「諸佛」就是阿彌陀佛。「彼諸佛等,亦稱贊我不可思議功德」,那個「彼諸佛等」也就是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稱贊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也稱贊釋迦牟尼佛。不但阿彌陀佛稱贊釋迦牟尼佛,十方三世諸佛互相贊歎,都贊歎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同樣的,稱贊阿彌陀佛,也稱贊十方一切諸佛。但是「諸佛名」主要是指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是法界藏身!這個名號是一切佛的名號,這個意思我們一定要懂。堅定的信願從這個地方生的!
「聞經受持」,聽到《阿彌陀經》你能夠接受,你能夠保持而不失掉,所謂念茲在茲。好處是什麼?「為諸佛之所護念」。這個諸佛,第一個就是阿彌陀佛護念你。第二,十方三世所有一切諸佛都護念你。念一個名號所有一切佛都念到了,一個都不漏!你念其它的名號,不能這樣圓滿的包括,這個道理一定要懂。
十方無量無邊的世界,那裡面的一切眾生,善根、福德、因緣具足的,沒有一個不念阿彌陀佛。你看華藏世界,普賢菩薩、文殊菩薩教化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這四十一位是四十一個階級,把華藏世界所有的菩薩統統都包括了,一個都不漏。華藏世界地位最低的是初住菩薩,這是圓教,大乘圓教初住菩薩,最高的是等覺菩薩,勸導這些人都念阿彌陀佛求生極樂淨土,這真正不可思議!我們看到這麼一個境界,才恍然大悟,原來佛法最後的一著是這麼一回事情,這真正搞清楚、搞明白了,怎麼能不死心皈依淨土!
可是因緣不足的,沒有遇到這個法門,沒有遇到這些善知識詳細介紹,我們還有懷疑、還有猶豫,還不願意相信、不願意接受,這是什麼?這是經上講的善根福德因緣少。經上講得很清楚,「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生西方極樂世界要善根福德因緣特別深厚!我們知不知道自己善根福德因緣深厚?不知道,雖然現前不知道,慢慢的就知道了。慢慢怎麼知道?我對這個產生信心、我很願意去,這才曉得自己善根深厚,原來不少!不少,為什麼接觸的時候有那麼困難?這是我們無量劫中被煩惱習氣障礙,蓋覆住了。一有善知識的引導,我們很快這個障礙就排除掉,我們的信心、願心就生起來,這是屬於因緣。
正是經上所講的,「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你的善根福德很厚,沒有因緣來引導你,來啟發你,你雖有很深的善根福德,也不能現前。為什麼?你被世俗名聞利養、五欲六塵障礙住,你迷在這裡頭。所以真善知識這一點醒你,恍然大悟。對自己充滿了信心,這一生決定得生,決定可以親近阿彌陀佛。不思議!所以一切諸佛都護念你。這個護念就是我們今天講的關懷,護有保佑的意思,保佑你、關懷你。利益是「皆得不退大菩提」,這個利益就大了,都能得到不退無上菩提心!無上菩提心就是我們這些年來所標榜的「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這是我們自己的真心,是我們自己的佛性,我們本有的。
現在本有的好像是沒有了,其實它並沒有失掉,只是被自私自利、被名聞利養、被五欲六塵障礙住。我們沒有把這些障礙放下,所以自己的真心不能現前。要知道自私自利、名利心、貪圖一切享受的心,這是妄心不是真心,這個東西障礙了我們的真心。所以只要把障礙放下,放下自私自利,放下名聞利養,放下貪瞋癡慢,我們的真心現前;真心有無量智慧,無量德能,無量的福報。真心受用的環境就是極樂世界,就是華藏世界。
華藏、極樂在哪裡?就在眼前。只要你放下妄想分別執著,你就見到,你就得受用。你不肯放下,那華藏現在就隨著你的妄心變成了穢土,變成了五濁惡世。這一樁事情現在居然被科學家發現了,這是個好事情。他是剛剛發現一個開端,不過這個開端有很大很大的好處,使我們已經修淨土的人信心十足!為什麼?得到科學證明。這個證明什麼?這是證明相隨心轉,身體體質隨心轉,我們生活環境隨心轉。我們的真心是純淨純善的,我們的相貌純淨純善,我們的身體純淨純善,我們的生活環境純淨純善,這是真的不是假的。一切法從心想生,《華嚴經》上講的唯心所現,唯識所變;《楞嚴經》上面所說的「諸法所生,唯心所現,一切因果,世界微塵,因心成體」,不可思議!科學居然能夠做出證明,有這麼一個發現,佛經上講得這麼透徹。
「皆得不退大菩提」,那就可以說,這個大菩提引申出來無量智慧,你自性裡頭本來具足的,不是外來的,是你自己本有的。你自己心性當中,本來有無量智慧,無量才藝,無量德能,無量無邊的福報。因此,這是第三次的勸導,勸我們要信。「信世尊說」,是釋迦牟尼佛給我們講這個經,我們要相信世尊說。要相信「諸佛說」,《無量壽經》裡面有不少經文是阿彌陀佛自己說的,十方諸佛來給我們做證明,勸導我們要相信,要信諸佛說。再看下面這一小段。
「此經獨顯」,這是《佛說阿彌陀經》,經不長,在一切經裡頭最為寶貴的。在中國,佛教經典,雖然《金剛經》、《心經》知名度最高,沒有人不曉得,這是受中國禅宗的影響。但是實際上修行人,諸位去問問,真正修行人用什麼法門?《彌陀經》第一。不僅是淨土宗,無論是哪個宗派,你們看看《禅門日誦》,看看許多宗派的課誦本,晚課都有念《彌陀經》,都有念阿彌陀佛。幾乎不分宗派,只要是學佛的人,大乘學佛的,沒有不念《彌陀經》,沒有不念彌陀佛。這是「此經獨顯」。
「無上心要,能念之心性,第一義谛,本源理體」,這個我們要知道。學淨土不知道淨土的精義、精髓,你這一生怎麼能成就?「心要」是性宗所說的、禅宗所說的;心是真心,真心裡面的精華,要是最要緊的,這上面還加個「無上」,沒有比這個更高的。無上心要是什麼?就是自己能念的心性,這個經上所說的一心不亂。這一心不亂是羅什大師譯的,梵文原本不是叫一心不亂,你看看玄奘大師的譯本你就看出來,玄奘大師是直譯,叫一心系念。羅什大師翻作一心不亂,翻得也好。
一心不亂是得阿彌陀佛加持的,得阿彌陀佛護念的時候你得一心不亂,一心不亂是果,那是成就。功夫,功夫在一心系念!也就是說我心裡頭,在日常生活當中從早到晚,心裡頭只有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心裡頭不放任何東西。沒有任何的雜念,沒有任何的妄想,也沒有分別執著,心裡面只有一句阿彌陀佛。那是無上心要,那是能念的心性,那就是第一義谛,就是本源理體,你真的是返本還源,的是念佛功德不可思議。這裡有解釋。
「諸佛名字,即指所念的阿彌陀佛」,所以阿彌陀佛叫「諸佛名字」。這很少人知道的,就是古來大德也很少人這麼個說法,所以蕅益大師這個說法,被印光大師贊歎。我們曉得印光大師是大勢至菩薩再來的,他對於《要解》的贊歎,他說:即使是古佛再來,給《阿彌陀經》做個注解,也不能超過其上。這還得了!這種贊歎就把蕅益大師看作是阿彌陀佛再來的。但是蕅益大師的身分始終沒有暴露,我們想想,大勢至菩薩對他這樣贊歎,在我們想象當中,他要不是阿彌陀佛再來,決定是觀世音菩薩再來。否則的話,當不起大勢至菩薩如是的贊歎。
有人對這個贊歎懷疑,我遇到過,有人來問我:淨空法師,印光大師這個贊歎是不是太過分了一點?我的回答說,他老人家的贊歎是恰到好處,一點都不過分。真正是像《金剛經》上所說的,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如語就是他的贊歎跟事實完全相符,絕不過分。所以經上講的「諸佛」就是講的阿彌陀佛。
「圓滿究竟萬德」。這是這一部裡頭經獨顯的三樁事情,無上心要是我們念佛的真心,要用真心念。這個真心在初學的時候,就是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念到契入境界的時候,你這一念念佛的心成熟了,離開了妄想分別執著。不但念佛的時候不夾雜妄想分別執著,平常生活、工作、處事待人接物都不夾雜妄想分別執著,這個時候是什麼境界?這是一心不亂。你念佛的功夫得一心了。
如果還沒有得一心,你念佛的時候能夠真正做到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這叫功夫成片。功夫成片是一心不亂最淺的,但是你就決定往生,好像西方極樂世界簽證你就拿到了,生凡聖同居土。如果得一心不亂,你就生方便有余土。再提升,提升到理一心,理一心是離念,事一心是離相。《金剛經》上講離四相,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那是事一心不亂。如果說念頭都沒有,無我見、無人見、無眾生見、無壽者見,理一心不亂,生實報莊嚴土。
我們要問,我們這一生能不能達到這個境界?我回答你,答案是肯定的。問題就是你自己肯不肯用功。這個事情都不是求人的!古聖先賢講得很好,人生在世,求人難,升天難。求人的事情難,人家不答應你怎麼辦?這個事情求自己,不是求人。問題就是你肯不肯放下,肯不肯放下自私自利?肯不肯放下名聞利養?肯不肯放下五欲六塵的享受?肯不肯放下貪瞋癡慢?我常常勸勉同學們,只要你肯放下,你就入境界,你就契入。你不肯放下,那沒辦法,佛菩薩也幫不上忙。佛菩薩只能教我們原理、原則、方法,除此以外他幫不上忙。所以,要自己肯放下,放下就看破,看破你就會更放得徹底,自然就入境界了!
禅宗裡面講明心見性,我們能不能做到明心見性?能!到明心見性那是大徹大悟,到這個境界是理一心不亂,生西方極樂世界生實報莊嚴土。見性決定不著相,著相沒見性!這是講見性是什麼樣子。我們自己會不會感覺得自己有沒有見性?知道,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只要你還著相,著相就是你還有分別執著(著相就是分別執著),你沒見性。見性的人決定不著相,見性的人在日常生活當中,肯定隨緣,沒有見性的人肯定是攀緣,不一樣。見性的人得大自在,沒有見性的人不自在。也就是說他有罣礙,他有牽掛,他有障礙,沒有得大自在。
這一部《彌陀經》,這一句阿彌陀佛,比參禅的方法容易,達到參禅最高的境界明心見性,這個方法比宗門容易。諸位要是真的想學,我這五十年的經驗可以提供同學們做參考。我真正得力的是章嘉大師指導,五十年前我跟他老人家第一次見面就教給我,看破、放下、布施。我學佛的根基就是他老人家第一次的開示。五十年來受持教誨,依教奉行,我是中下根性,逐漸逐漸提升,境界提升。不是上根利智,上根利智是所謂一聞千悟,我不是的,我是慢慢一步一步的提升出來。就像孔老夫子的境界提升一樣,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順,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確實我是這麼提升的,真的是十年一個大的提升。
所以,人不能不修長壽,長壽怎麼個修法?長壽,實在講還是老師教導的,老師的恩德大。老師教我修三種布施,修財布施得財富,就是我物質生活不缺乏。我們不求富裕,求富裕怎麼樣?求富裕容易墮落。那是個關口,物質生活太富裕的時候,你就不想往生,你不知道輪回苦。你看釋迦牟尼佛在世,他是王子出身,他捨棄了王位,捨棄了榮華富貴的生活,出去托缽,日中一食,樹下一宿,做給我們看,我們要懂得這個意思。決定不貪圖這個世間的享受,永遠保持高度的智慧,高度的警覺,不會墮落!真的像宗門大德常講的「百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得學這個本事,永遠生活在清涼自在的境界裡頭,這多快樂!這種快樂別人不知道。孔夫子所說的「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那個「說」是法喜充滿。
「圓滿究竟萬德」,這裡頭有幾句,「智究竟證般若德」。智慧圓滿,智慧是一切德的根本,智慧是真心的本體,我們講心性,是心性的本體。所以智有能見、能聞、能覺、能知,佛在楞嚴會上講得很清楚。我們一般在經教裡面,祖師的講經說法,或者他注疏裡面,常常講靈知,心!譬如中峰禅師在開示裡面就講三種心,肉團心、緣慮心、靈知心,般若是靈知心。一切法,因心成體,那你就要懂得,一切法都能見、能聽、能覺、能知。
所以江本勝博士是從水,水結晶裡面證明水有靈知,它能見、能聽、能覺、能知,它知道我們人的意思。我們人善意,它的結晶非常之美;我們惡意,它立刻就變現非常之丑陋。不但水如此,佛在經上說,所有一切萬物沒有一樣不是,就是泥沙石頭,再包括虛空,虛空也是因心成體,所以都有這個本性的功能。本性的功能就是見聞覺知,統統具足。所以現在科學,好!雖然在水的實驗上看到了,我們把這個實驗擴大,所有一切萬物你去實驗,它都是能見、能聞、能覺、能知,而且這個意念沒有遠近。
他們做這個實驗,一杯水放在他們辦公室的桌上,通知他們的會員五百多人,在日本全國各個不同地方,同一個時間,把善的意念,用想象,想象我祝福說,這一瓶水:你很干淨,你很清潔,你非常美好。三、四分鐘的時間,那個水的結晶就變得非常之美。它受到來自各地方的祝福,說明了意念沒有遠近。他們認為這是不可思議的境界,我們在佛法裡知道,什麼原因?因心成體!它能覺、能聞、能知,它有見聞覺知!
「斷究竟證解脫德」,斷就是斷妄想、斷分別、斷執著,只要妄想分別執著斷掉,你放下了。解脫是自在,你得大自在。這個自在不可思議!自在什麼?你的能力恢復了,我們一般講神通,你的見,能夠見到遍虛空法界,你的聽也如此,你六根的能力圓滿恢復了。這是佛家講六種神通,現在人講特異功能。那是你的本能,哪有什麼特異!只要你放下,你能夠放下一分,能力恢復一分,放下十分恢復十分。
「心性究竟證法身德,三德圓滿,萬德畢具」,這是這一部經裡頭獨顯,我們要有慧眼,要有靈知,你去看它、去體會它、去契入它。不要看這一部經很小、很少,這部經的內容跟《華嚴經》沒有兩樣,《華嚴經》是這部經詳細的解說。所以古人講這三部經是一部經,一即是三,三即是一。好,現在時間到了。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