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永不干凅的一滴水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郊外的雙溪毛糯,有一間痲瘋病院,院裡與後山中住有兩百多位風燭殘年的痲瘋病患者,他們群居在遠離喧囂的一個山腳下,雖非與世隔絕,但心卻離人群很遠。由於每一個人的五官及四肢,有明顯的殘缺與變形,為免外人投以歧視或恐懼的眼光而加深內心的創傷,因此,他們鮮少與外界來往,只得在院區裡及後山中,互相為伴也彼此憐惜。那裡隱藏著許多人間的苦難與不幸,但卻也有許多不為人知的感人故事。
七十多歲的王平阿伯是裡面的一位病友,在他六歲時,即罹患了痲瘋病而住進痲瘋病院,那時醫藥尚不發達,為防止病菌傳染,所有患者被集中安置於雙溪毛糯病院,與外隔絕。由於一旦被痲瘋病傳染,則肢體殘缺,五官變形,因此人人遠離痲瘋病友,甚至以異樣及鄙視的眼光看待他們,讓這些原本已經身殘心苦的病友們,更承擔著人性尊嚴被摧殘的無情打擊,也因此病友們常說,最讓它們感到痛苦自卑的是他們被家庭及社會遺棄,連做人最起碼的尊嚴都沒有了。

王阿伯左腳膝蓋以下完全截肢,並裝上義肢助行,右腳腳踝以下彎曲潰爛,長期自行以紗布包扎,惟一如其它病友,病情皆已獲控制,不會再傳染。“自年輕時代患病被安置於此後,親戚朋友非但未來探訪,甚至有幾次思念親人而主動聯絡居住在新加坡的兄姊,寫信卻石沉大海,去電卻召冷漠,加上社會大眾因疑慮也不敢接近他們,讓他感到痲瘋病已讓他徹底被社會及親情所遺棄,而與其它的病友一樣,常常自己發願,希望早日往生,以解脫身心靈之痛苦。”王阿伯向前往居家關懷的慈濟人無奈地說道。

一九九六年七月,吉隆坡慈濟志工開始每月固定前往關懷病友阿公阿嬷們,除了噓寒問暖,並帶去大鍋小鍋的食物,讓大家享受一頓充滿溫馨的愛心午餐。幾年來的愛心互動,也讓四十多位病友們發心加入大愛行列,紛紛成為慈濟會員。

志工們居家關懷時,也會至後山關懷已出院的病友們,王阿伯的單人簡陋小屋是訪視的其中一戶。人間大愛進入王阿伯的小屋中,讓原本外人卻步而又孤寂淒涼的小屋從此愛在春風裡。而阿伯對慈濟人不忌諱他是痲瘋病人,仍然對他視病如親,除了為他打掃屋子,整理環境以外,更把他當作親人般為他慶生。過年時,大小慈濟人齊聚這愛的小屋,互道家常,帶給他溫情,也帶給他證嚴上人的福慧紅包,幾年來的持續關懷,讓阿伯對這股人間至情深覺刻骨銘心。他開始思索,以他痲瘋病之身,在即將身壞命終的風燭殘年之際,能患難見真情,獲得慈濟人視之如親人般的大愛慰藉,實為此生此世最大之機緣與福份,“如何學習做個能付出關懷的人,以彌補心中對慈濟人的知遇之恩及感恩之情”一直在王阿伯的心中盤繞。

此後,王阿伯開始每天拄著兩枝拐杖,拖著不良於行又殘缺的雙腳,難行能行於雙溪毛糯痲瘋病院的偌大院區裡,右手不但拄著拐杖,同時還要握住一個竹籠子,一步拖著一步,如此辛苦地要幫助慈濟做資源回收的工作,希望藉此將“垃圾變黃金,黃金變愛心”的環保工作來奉獻自己僅存的一份生命功能。

一天早上,我們一行人前去居家關懷,王阿伯不在家裡,一行人在屋外等了一段時間後,遠遠望見王阿伯以如此困難的情形,邊走邊拾路邊的破紙皮及空鋁罐,一個彎腰,一個步伐,每一個動作都是那麼的緩慢沉重。一個雙腳殘缺的痲瘋老人,拄著拐杖,握著竹籠,一步一步辛苦地走上斜坡,構成了一幅感人肺腑、扣人心弦的震撼畫面,隨行的一位師姊難忍如此令人心酸又令人感動的情景,早已泣不成聲,一行人也被王老伯身殘心不殘、難行能行的堅毅精神所感動,對慈濟大愛讓枯樹發芽,感受尤為深刻。

王阿伯認識慈濟後,以資源回收做為他晚年的日常作息,每天回收的破銅爛鐵及瓶瓶罐罐置於他簡陋的小屋裡,每月再由慈濟志工前往收集分類後予以變賣,平均每月馬幣百多令吉的變賣所得是王老伯的辛苦血汗錢,金額雖小,但意義何其重大,此猶如小河入大海,與來自十方的慈濟善款匯聚一起,合而為一,成為濟助眾生、救苦救難的一股力量。

在雙溪毛糯這個眾人極少踏足的人間一角落,也許有人會以“現象地獄”或“人間地獄”來稱呼它,然而,這裡有許多殘而不廢、身殘心不殘且能自力更生、自食其力的人間菩薩,他們以痲瘋病之身來苦難示現,讓許多人冰封已久的愛心在這裡被啟發。這裡也有許多苦難菩薩,他們一生中都在與病魔搏斗,與病苦為伍,譜出了許多感人的生命樂章,因此慈濟人稱它為“超越人間的天堂”。

王老伯於一九九七年六月辭世,其四大假合的殘壞之身已歸於塵土,然其以殘壞之身所奉獻的“無畏施”,誠如將一滴水投入大海,成為“永不干凅的一滴水”。
 

上一篇:什麼樣的語言決定什麼樣的人生
下一篇:困難就是大力丸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