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佛教知識
禅定之種類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
|
|
|
|
|
|
如 吉
佛教修行的方式方法盡管種類繁多,千差萬別,但其基本內容,不外乎戒定
慧三者。關於戒學和慧學的研究與弘揚,佛教界較為普遍。定學的研究方面,近
年來有吳立民先生的《禅定漫談》(1994、1995年《佛教文化》連載),介紹了世
出世間、顯教密法的各種禅法;陳兵先生的《佛教禅學與東方文明》(1992年8月,
上海人民出版社),將佛教禅學的源流、基本方式方法、對教內外思想文化各個層
面的影響都做了詳盡的說明;陳星橋先生的《略論佛教“氣功”》(《法音》,
1997年4~7期),站在氣功學的角度對禅定的各個方面進行了闡釋。可見,佛教界
在定學方面的研究成果還是不少的。不過,在上述作品中,對修禅從初級入門到
修學有成的有關細節說明得尚嫌不足。所以,這裡應《法音》編輯部之約,以《
瑜伽師地論》(以下簡稱《瑜伽》,彌勒菩薩造,玄奘三藏譯。台灣佛陀教育基金
會根據1917年9月南京金陵刻經處刻本制版,福建莆田廣化寺佛經流通處重印)等
教典為依據,對通於世出世間、大小乘禅法的基本內容、方式方法、修學歷程作
系列介紹,以飨讀者。先說禅定的種類。禅定的種類很多,《瑜伽》卷十一《三
摩●多地》中歸納為四類,即靜慮、解脫、等持、等至。現分述如下:
一、靜慮
靜慮,為梵語“禅那”之漢譯,即於一所緣境系念寂靜、正審思慮之意。靜
慮有四種,就是通常所說的四禅。
(一)初禅,離生喜樂。即離欲界諸惡不善法(身惡、語惡),有尋有伺,於尋
伺未見過患,及有對治欲界諸惡之善尋伺。喜樂者,已獲得所希求之色界初禅定
境,內心喜悅,於喜樂未見過失,一切粗重(指身心不自在性)皆得遠離,得廣大
輕安,身心調暢,有堪能性。此初禅具足五支:尋、伺(為取所緣)、喜(為受境界
)、樂(為除粗重)、定(心一境性,為禅所依)。《瑜伽》卷十一中說,由斷除五法
、修滿五法而證此定。所斷五法者:(1)欲所引喜,於妙五欲,或見或聞,或曾領
受,憶念歡喜。(2)欲所引憂,即於妙五欲若求不遂,或得已便失,多生憂惱。(3)
不善所引憂,即由憂苦的心情而行殺業,乃至起邪見。(4)不善所引喜,即由喜樂
的心情而行殺業,或生邪見等。(5)不善所引捨,如任由部屬造殺業等,或放任自
己,思惟作惡方便,或於諸惡放任不斷;又不善現前,隨順而行。所修五法者;
(1)歡,因清淨持戒,生起無悔,心意適悅。(2)喜,由正修方便,心生欣悅。(3)安
,謂離粗重,身心調適。(4)樂,由離身心粗重故,於諸(欲界)煩惱而得解脫。(5)
定,即於所緣,審正觀察,心專一境。
(二)二禅,定生喜樂。有四支:內等淨(為取所緣)、喜、樂、定。即於初禅
有尋有伺三摩地相心能棄捨,於無尋無伺三摩地相系念安住;對快速變化的所緣
境界能正遠離,於較為穩定的境界中安住其心,內心一味寂靜,乃至極寂靜。這
種捨念正知,離尋伺亂,就是內等淨。定者,超過初禅尋伺有間缺位,能正獲得
無間缺位。喜樂者,由超越尋伺,離初禅地諸煩惱品所有粗重,有廣大輕安,身
心調柔,有堪能樂,於彼喜相未見過患。
(三)三禅,離喜妙樂。有五支:捨、正知、念(三者均為取所緣)、樂、定。
捨者,於前喜相深見過患,於喜離欲,由離尋、伺、喜故,名之為捨。由有捨故
,安住所有正念。正知者,若由失念,或有前喜俱行想及作意現行,立即以慧覺
知,方便棄捨。樂者,由離令心踴躍之喜,內心寂靜,便唯有樂受及輕安樂。
(四)四禅,捨念清淨。有四支:捨清淨、念清淨(二者為取所緣)、捨受、定
。入此第四禅者,進一步捨斷第三禅中之樂。至此,一切尋、伺、喜、樂、入息
、出息都斷盡無余;心住無動,一切動亂皆悉遠離,故說捨念清淨。
二、解脫
“解脫”類定,包括了八解脫、八勝處、十遍處三種,略說如次:
(一)八解脫:(1)有色觀諸色解脫——已離欲界得色界定者,為於欲界色(如死
屍等相)得觀想自在,而於欲界諸色以光明相專注思惟,而成就觀想。(2)內無色想
觀外諸色解脫——已離色界欲,無色界定不現在前,又不思維彼想光明相(屬於色
界),但於外色(屬欲界)而作觀想。(3)淨解脫身作證具足住——於第四靜慮解脫諸
障,令得根本圓滿。淨,即第四禅中離諸障而捨念圓滿清淨;解脫者,能解脫淨
不淨變化生起煩惱障;身即意身(體);作證,由於智斷而證;具足住,第四靜慮
根本圓滿,為聖所住。(4)空無邊處解脫——於彼空處已得離欲,即於虛空思維觀
想。(空無邊處定者,即心除遣諸色、想之後,起無邊虛空觀想而安住之)(5)識無
邊處解脫——於彼識處已得離欲,即於此識思維觀想。(識無邊處定,是先捨前虛
空無邊處想,即於能觀之識起無邊行相)⑥無所有處解脫——於無所有處已得離欲
,而於識無邊思維觀想。(無所有處定者,從識無邊處求上進時,離其識外,更求
余境,都無所得,由此令心安住)⑦非想非非想處解脫——於非想非非想處已得離
欲,即遍於想可生處,應作觀想。(非想非非想處定,是從無所有處求上進時,超
過無所有處之想,及識處以下有所有想,名非有想;非無想者,謂非如無想及滅
盡定,一切諸想皆悉滅盡。唯有微細想,緣無相境轉,故名非想非非想)此七解脫
,於所觀法,要離彼地煩惱障染,方始修習。今觀彼境,為除定障,起神通功德
得自在故。⑧想受滅(即滅盡定)解脫——修習暫背棄受想,令離定障。(後更詳解
)
(二)八勝處:(1)內有色相觀外色少——以色界定觀於欲界有情諸不淨相,及
少分資具之好、惡、勝、劣,於彼諸相能隨意隱蔽、自在回轉(改變),得如實相
。(2)內有色相觀外色多——以色界定觀欲界廣大之外色(如宮殿、房捨等),令得
清淨。(3)內無色相觀外色多——無色相,即離色界欲,得無色界定。(4)內無色相
觀外色少。(5)(6)(7)(8)內無色相觀外色青、黃、赤、白。
此八勝處,體即是前三解脫。初二勝處,由初解脫出;次二勝處,由第二解
脫所出;後四勝處,由第三解脫所出。由三解脫故,得勝定自在。此以解脫為因
,勝處為果。又此八勝處與修三種緣色解脫作所依止,此即以勝處為因,解脫為
果。要之,前解脫中得觀想自在,今於勝處得制伏自在。
(三)十遍處:即地、水、火、風、青、黃、赤、白、空無邊、識無邊十種遍
處。於所觀想之事,能成就普遍廣大之境,故名遍處。
初八遍處,唯從第三解脫流出,後二遍處,即是空無邊、識無邊二種解脫。
對前八色遍處修習純熟,能引賢聖觀想神通,乃於諸事轉變神通,其所變事,堪
有所用。由識遍處修習純熟,便能引發無诤、願、智、無礙解等諸勝功德。由空
遍處修習熟練,於一切物隨其所欲,皆能轉空。
修觀行者,由解脫—→勝處—→遍處,次第而進。因先於所緣得思維觀想自
在,次能制伏,後即於此遍一切處,則能如其所欲而作觀想。遍處、勝處是諸解
脫能清淨道,是故此三,如是次第。
三、等持
梵語三摩地,漢譯等持,平等持心之意。此通攝一切有心位中“心一境性”
,亦通散位定,如欲界定。有關三摩地(等持),《瑜伽》卷十二中說有十種,略
解如下:
(一)三三摩地:即空、無相、無願三種等持。解有二種:
1行境別相。空三摩地——於遠離有情、命者及養育者、數取趣等,即空
離蘊“我”,而心住一緣。空性略有四種:一觀察空,謂觀察諸法空、無常、無
我、無我所;二彼果空,謂不動心解脫,空無貪等一切煩惱;三內空,謂於自身
空,無計我我所及我慢等一切僻執;四外空,謂於五欲空無欲愛。初觀察空是有
學聖者所修,後三空是無學聖人所行。無願三摩地——於五取蘊思維無常、苦,
無所願欲,心住一緣。無相三摩地——於五蘊滅思維寂靜,心住一緣。
2行別境同相,即依一真如觀,而具三義:空性三摩地——即於此處無有
彼物,由此道理,觀之為空。無願三摩地——即所觀空,無所希願。無相三摩地
——觀此遠離一切行相。
(二)有尋有伺等三摩地:1有尋有伺三摩地,即三摩地尋伺相應者,如初禅
。2無尋唯伺三摩地,即三摩地唯伺相應者,如中間禅(初禅以上,二禅之近分
定)。3無尋無伺三摩地,即三摩地尋伺二種俱不相應,於尋伺心生棄捨,唯由
一味於內所緣而作觀想,又唯一味平等顯現。此如二禅至有頂(非想非非想處定)
,唯除無漏諸三摩地。
(三)大、小、無量三摩地:小三摩地者,或由觀少色故小,或由思維的范圍
狹小,如小信、小欲、觀想的區域狹小,此屬於欲界定。大三摩地者,由觀多色
名大,但所觀色又非無邊無際;或由上信、上欲及想諸天光明而令顯現等,此屬
色界定。無量三摩地者,由於無量無邊無際觀諸色等而名無量定;或由無量無邊
信、欲等名無量定,如四無量心。
(四)四無量三摩地:即以慈、悲、喜、捨四無量心為所緣之定。四無量心,
解釋分二:
1建立所依及行相:有情有三種,即不苦不樂者、有苦者、有樂者。於不
苦不樂者思維與樂——慈,於有苦者思維拔苦——悲,於有樂者思維其樂不相離
而生隨喜——喜,又即於前三欲與樂等,思維令不堅執、不染污(離貪或嗔)——
捨。又於一切眾生無怨(離惡念頭)即慈,無敵(離現乖爭)即悲,無惱即喜,不害(
離不饒益)即捨。
2無量之義:指慈相應等心,即欲利益、安樂之饒益相,一切無量之所顯
示:所緣廣大,利益安樂思維最殊勝,極為純熟,且能得無量果。要之,以強盛
之心力,於所觀慈等相令圓滿、普遍、清白,而且專注,即四無量心。又聖者修
四無量心達至極境相應之定:修慈者,極於遍淨(第三禅);憶念空無邊處,修習
悲心最為第一;修喜定者,以識無邊處為最勝;修捨定者,以無所有處為最勝(因
無所有處是無漏心地最為後邊故)。
(五)喜、樂、捨俱三摩地:喜俱者,是初、二禅;樂俱者,是第三禅;捨俱
者,是第四禅以上諸定。
(六)四種修定:(1)為得四現法樂住(即四根本禅)修定。即為得四根本定故,
修近分定(近於根本定之定),或為令根本定清淨圓滿之所修習。(2)為得智見(天眼
)修定。以四根本定修天眼,所以修四根本定及前加行、無間道(即將證根本定之
無間斷惑之道)所有修定皆屬之。修者應先於光明相殷勤懇切審谛而取。修成後於
諸色境能照能觀,即見;能知天等諸趣名字、種類等,名智。(3)生分別慧修定。
見道前諸心或四無礙解(於法、義、辭、樂說四種無礙智),名分別慧。即為得見
道修諸加行道或為得無礙解修四禅,皆屬於此。(4)為盡諸漏修定,即是為證阿羅
漢所修金剛喻定及加行道。
(七)五聖智三摩地
1自體智:即法智,在見道前斷除煩惱,令定清淨,是聖(善、無漏)、無染
、無執。
2補特伽羅智:即類智,是見道入無相位所得聖定。
3清淨智:即盡智,是一來、不還聖者所得之定,能損減貪等煩惱,斷盡
欲界諸惑。此非世間道(欣上厭下)、寂靜(煩惱寂靜)、微妙(於自地煩惱不生愛味
)。
4果智:是無生智,通不還及阿羅漢所得之定。此得安隱道(所得之道無退
轉),證心一趣(已得無尋無伺地),現在安樂(能得現法樂住),後樂異熟(能引無
余涅盤)。
5入出定相智:即道智,唯在無學位,常處無相心。是正念而入(善取能入
定相無忘失),正念而出(善取能出定相無忘失)。
此五種定,其體是一,而行相分五,故說五行相智。又唯善、無漏,名五聖
智。
(八)聖五支三摩地:即四根本禅中所有聖賢心一境性及安立審谛觀察,名聖
三摩地。四根本定立為四支,依審谛觀察法並為斷除余結縛,立第五支。
鸠摩羅什譯《成實論》中所立聖五支三摩地又與上不同:初、二禅之喜樂合
為一,第三禅離喜之樂別為一,第四禅中清淨心為第三,依前三支能生明相、觀
相為二。後觀相、明相為因能壞裂五陰。觀五陰空,名為觀相。能證涅盤,說名
為聖。
(九)有因有具聖正三摩地:指八正道中,前七道支能與聖正三摩地為因、為
具。
定因者,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與正三摩地為前導次第。次第義
者,是說先了知世間實有阿羅漢聖者,便於出離深生希求,獲得正見;次當思維
如何出離居家迫迮等;從出家後,受學屍羅(正語、正業),修治淨命(正命)。
定具者,正見、正精進、正念能為正三摩地作資具。依正見等五,配合聞、
思、修,如實了知正見、邪見,乃至正命、邪命。為欲斷除邪見等,及為圓滿正
見等,發勤精進。若由精進,能斷所治,集能治法(正見等)令其圓滿,即是正念
。此正念也即是正三摩地部分。
此三摩地因為是善、是無漏,所以名聖。捨邪見等令得不生,修正見等令得
圓滿,因此名正。
(十)金剛喻定:斷除有頂(非想非非想處)惑,最後加行道生,最細惑之觀行
、種子已滅。最後無間道生,最細隨眠(煩惱種子)已滅,總此二名金剛喻定。此
定是定中之尊,因為能斷惑集善,成辦無學之果,於有學聖者之修道行中是最尊
最勝;又極堅牢,上無煩惱能摧伏之,而能摧伏一切煩惱,猶如金剛,能摧壞一
切,而不為其所摧壞,由此得金剛之名。
四、等至
梵語三摩缽底,譯為等至,是等引(指勝定地,離昏沉、掉舉等,平等能引諸
功德)之果,故名等至。此通指一切有心、無心諸定位中所有定體,包括了五現見
等至、八勝處、十遍處、四無色定(此三已如前說)、二無心定(無想定和滅盡定)
等。這裡側重說明五現見等至和二無心定。
(一)五現見等至:是見道以上的聖者修習五種觀行,能親所見、明了見,故
名現見等至。聖者於修道所斷煩惱,制伏對治有二:初不淨觀,為令貪欲不生現
行,以四念住(身、受、心、法四種念住)為依止,觀察內身種種不淨,即內身中
毛、發、爪、齒,乃至淚、汗、屎、尿等,屬內身污穢不淨,此即是初現見等至
。第二不淨觀,也以四念住為依止,觀察外身(即死後)青瘀、膿爛等,是外身污
穢不淨。或觀彩畫、木、石、泥等所作骨鎖(骨人之相),令諸貪欲不起現行,這
便是第二現見等至。
聖者又於煩惱修斷滅對治,也分二:或觀生身展轉相續,謂粗觀察行緣識等(
即十二緣起),這是第三現見等至。或觀剎那心識生滅不斷、展轉相續,謂細觀察
有貪心、離貪心等種種心識異生、異滅,迅速流變。即是第四現見等至。
若觀察聖者由斷煩惱之深淺所得住於世間的情況,即是第五現見等至。觀察
初二果人,兼住此世、他世(欲界人、天);不還果人,唯住他世(上界色、無色處
);阿羅漢都無所住。
(二)無想等至:即無想定,指已離遍淨(第三禅)欲,未離上欲(第四禅),永
出離想思惟為先,諸心心法滅。修者觀“想”如病、如癰、如箭,入第四靜慮,
修背想思維,於所生起種種想中厭背而住,唯謂“無想”寂靜、微妙。於無想中
持心而住,如是漸離諸所緣,心便寂滅。於此生中,可入可出;若生無想天者,
唯入不出,“想”若生起,即從無想天中死沒。
(三)滅盡等至:即滅盡定,謂離無所有處欲,暫安住想思維為先,諸心心法
滅。
若諸聖者,已離無所有處欲,或依非想非非想處相而入於定:先於下地粗想
及與無想深生厭捨,爾時唯微細想緣,無相境轉,依於彼處思維為先,心求上進
,求上所緣,竟無所得;因無所得,滅而不轉,心便寂滅。或依滅盡相而入於定
:即依無相定(於一切相不作思維),依此為依進趣所緣,因皆滅盡,心便寂滅。
入滅定時,次第滅三種行:即身行(出入息)、語行(尋、伺)、意行(受、想)
。於初禅時,有尋有伺,至第二禅,無尋伺,名滅語行;第四禅無出入息,名滅
身行;乃至非想非非想處,心求上進,竟無所得,因無受想,名滅意行。
出滅定時,觸三種觸。觸為受因,出滅定時,受想當生,故說觸三種觸。此
三種觸,由三境生:由有所緣以為境界,名由有境;於此境中無有我慢擾動其心
,故說觸不動觸。由唯有事以為所緣,名由境境;於此境中無貪所有、無嗔所有
、無癡所有,因此說為觸無所有觸。由無相界以為所緣,名由滅境;於此境中不
思惟一切相,故說觸無相觸。
以上介紹了四大類型的禅定,其中四靜慮是最基本的,它遍通於有漏無漏、
大乘小乘,又是其它三類禅定的基礎,其它禅定有些是建立在它的基礎之上(如八
解脫等),或依於它則容易成功(如三三摩地、四無量三摩地等),所以習禅者應先
以四禅為初課而次第修習之。
|
|
|
|
|
|
上一篇:釋繼程:禅修的身心
下一篇:何長華:坐禅漫談
|
|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