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佛教問答

 

趙樸初老居士佛教知識答問集二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問:“法”是什麼意思?

答:“法”字的梵語是達磨Dharma。佛教對這個字的解釋的是:“任持自性、軌
生物解。”這就是說,每一事物必然保持它自己特有的性質和相狀,有它一定軌
則,使人看到便可以了解是何物。例如水,它保持著它的濕性,它有水的一定軌
則,使人一見便生起水的了解;反過來說,如果一件東西沒有濕性,它的軌則不
同於水的軌則,便不能生起水的了解。所以佛教把一切事物都叫做“法”。佛經
中常見到的“一切法”、“諸法”字樣,就是“一切事物”或“宇宙萬有”的意
思。照佛教的解釋,佛根據自己對一切法如實的了解而宣示出來的言教,它本身
也同樣具有“任持自性、軌生物解”的作用,所以也叫做法。


問:釋迦牟尼的一生可以簡略介紹一下麼?

答:可以。釋迦牟尼的時代,約當公元前六世紀中葉,正是我國春秋時代,與孔
子同時。他是當時迦毗羅國Kapilavastu國王的長子,父親名淨飯Suddhodana,
母親名摩耶,在樹下休息的時候,生下了悉達多王子。


問:藍毗尼花園現在還有遺址留存下來嗎?

答:公元七世紀時,我國玄奘法師曾到過藍毗尼。根據他的記載,他曾經看到在
他之前八百多年阿育王Asoka在那裡建立的石柱,標志著佛陀誕生之處,但當時
石柱已被雷擊破,柱頭倒在地下,已經是衰落的情景了。後來由於沒有人能夠識
得柱上的文字,因此佛陀誕生的地址久已湮沒無聞。直到1897年才被人發現了阿
育王的石柱,考古家認識出上面的文字,這才發掘出藍毗尼園的遺址,在附近並
且發掘出古代的市鎮,其中有些可以相信是屬於當時的迦毗羅城的。今天尼泊爾
政府已經把這個地方作為聖地加以建設和保護。


問:釋迦牟尼幼年教養情況是怎樣?

答:摩耶夫人產後不久就死了。幼年時代的釋迦牟尼是由他的姨母波 波提夫人
prajāpati>養育的。他自小從婆羅門學者們學習文學、哲學、算學等
等,知識很廣博;又從武士們學習武術,是一個騎射擊劍的能手。他父親淨飯王
因為他天資聰慧,相貌奇偉,對他期望很大,希望他繼承王位後,建功立業,成
為一個“轉輪王”統一天下的君主。


問:那麼,他後來為什麼不繼承王位呢?

答:悉達多王子在幼年的時候,就有沉思的習慣,世間許多現象,給他看到,都
容易引起他的感觸和深思:饑渴困乏、在烈日下耕田的農人,繩索鞭打、口喘汗
流拖著犁頭耕地的牛,蛇蟲鳥獸弱肉強食的情景,衰丑龍鐘的老人,輾轉呻吟的
病人,親朋哭泣送葬中的死人,這些都促使他思索著一個問題--如何解脫世界的
苦痛。他讀過的吠陀書Veda,婆羅門經典不能解決他的問題。他學到的知識
和他未來的王位、權力也都不能解決他的問題。於是他很早就有了出家的念頭,
後來終於捨棄了王位。


問:他父親怎麼會讓他出家呢?

答:淨飯王發覺了他兒子的心思後,曾經想過各種辦法防止他,特別是企圖從生
活的享受上羁縻他。悉達多王子十六歲時,淨飯王便為他娶了鄰國的王女耶輸陀
羅Yasodharā為妃,生了一個兒子叫羅怙羅Rāhula。但是這一切都沒有能夠
阻止他,終於在一天夜深人靜的時候,他偷偷地出了國城,進入一個森林中,換
去王子的衣服,剃去須發,成為一個修道者。關於他出家時的年齡,有兩種不同
記載,一說是十九歲,一說是二十九歲。


問:出家以後的情形怎樣?

答:他父親曾盡力勸他回去無效,只好在親族中選派五個人隨從他一起,這五個
人的名字是:憍陳如Kaundinya,跋堤Bhadrika,跋波Vāspa,摩诃男
Mahānāma,阿說示Asvajit。悉達多王子和他的侍者們先後尋訪當時三個有
名的學者,從他們學道,但都不能滿足他的要求。於是他知道當時哲學思想中沒
有真正解脫之法,便離開了他們,走到尼連禅河Naira〖AKn~D〗janā現在叫
做Lilaian岸邊的樹林中,和那裡的苦行人極端刻苦修行的人在一起。為了尋求
解脫,他嘗夠了艱苦辛酸,堅持不懈,經歷六年之久。但是結果徒勞無功,方才
悟到苦行是無益的。他於是走到尼連禅河裡去沐浴,洗去了六年的積垢,隨後受
了一個牧女供養的牛奶,恢復了氣力。當時隨從他的五個人見到他的情景,以為
他放棄了信心和努力,便離開了他,前往波羅奈城Benares去繼續他們的苦行。
王子於是一個人走到一棵畢缽羅Pippala樹下,鋪上了吉祥草,向著東方盤腿坐
著,發誓說:“我今如不證到無上大覺,寧可讓此身粉碎,終不起此座。”他便
這樣在樹下思維解脫之道,終於在一個夜裡,戰勝了最後的煩惱魔障,獲得了徹
底覺悟而成了佛陀。


問:釋迦牟尼成佛處,現有遺跡留存嗎?

答:釋迦牟尼成佛處,自古稱為菩提場或菩提伽耶Buddhagaya,那裡的畢缽羅樹,
因為佛坐在樹下成道的緣故,得到了菩提樹之名。從此,所有畢缽羅樹都叫做菩
提樹。“菩提”就是“覺”的意思,菩提伽耶在今天印度比哈爾省伽耶城Gaya的
南郊。那棵菩提樹在二千數百年中曾兩次遭到斫伐,一次遭風拔,但都重生了新
芽,現在的菩提樹是原來那棵樹的曾孫。樹下釋迦牟尼坐處有石刻的金剛座。樹
的東面有一座宏偉莊嚴的塔寺,名叫大菩提寺,至今約有一千八百多年的歷史,
附近還有許多佛的遺跡和古代石刻與建築。1956年印度比哈爾省政府為了這個聖
地的建設和管理,設立了一個國際性的咨詢委員會。中國佛教協會接受了邀請,
指派了兩名代表參加該會。

問:釋迦牟尼成佛後的事跡,可以簡略地談一談嗎?

答:釋迦牟尼成佛的年齡,也有不同的記載,有的說三十歲,有的說三十五歲。
此後五十年或四十五年中,直到他八十歲逝世前,他沒有間斷過他的說法工作。
他到處游行,向大眾宣示他自己證悟的真理。他最初到波羅奈城去找離開了他的
五個侍者,為他們說法。佛教把佛陀第一次說法,叫做“初轉法輪” 。


問:“轉法輪”是什麼意思?

答:“轉”Cakra,是印度古代戰爭中用的一種武器 ,它的形狀象個輪子。印度
古代有一種傳說,征服四方的大王叫做轉輪王,他出生的時候,空中自然出現此
輪,預示他的前途無敵。這裡以輪來比喻佛所說的法。佛的法輪出現於世,一切
不正確的見解、不善的法都破碎無余,所以把說法叫做轉法輪。佛初轉法輪處是
鹿野苑Sārnāth,在今天波羅奈城Benares。經過近代的發掘,鹿野苑發現了不
少有價值的文物。有阿育王的石柱,有公元四世紀石刻的佛初轉法輪像等等,並
且發掘到古代塔寺的遺址。鹿野苑現有佛寺、博物館和圖書館,都是近幾十年來
陸續興建起來的。佛初轉法輪處的鹿野苑,和佛誕生處的藍毗尼園、佛成道處的
菩提伽耶、佛逝世處的拘屍那伽Kusinagara,是佛教四大聖跡。值得指出的是:
近代學者們對這些聖跡以及其他一些古跡的發掘和修復,主要都是根據我國古代
高僧法顯、玄奘等的記載。


問:佛初次說法的地方為什麼要比其他說法的地方看得重要呢?

答:佛在鹿野苑初轉法輪這件事是佛教的一件大事。從那時起,開始建立了佛教;
從那時起,開始具足了三寶。


問:佛在世的時候,歸依的人多嗎?

答:是的,佛初轉法輪後從鹿野苑到摩揭陀國Mandaha去的一路上,受到他的教
化而歸依的人就很多。其中有拜火教的婆羅門姓迦葉的三兄弟,都改變了原來的
信仰,率領他們的弟子一千多人歸依了佛教。佛到了摩揭陀國首都王捨城
Rājagrha後,歸依的人更多。其中最有名的出家弟子有捨利弗Sāriputta、摩
诃目犍連Māhānaudgalyāyana、摩诃迦葉Mahākasyapa等人。後來佛回到
故鄉去,他的異母弟難陀Nanda、堂兄弟阿難陀〖AKA-〗nauda、提婆達多
Devadatta和他兒子羅怙羅等都隨他出了家。還有宮廷中一個剃發工奴優波離
Upāli也出家加入了僧團,後來成為有名的佛教戒律學大師。佛的姨母波 波
提也歸依了佛,是第一個出家女弟子。至於不出家而歸依三寶的弟子則為數更多。
佛的出家弟子,男的叫比丘bhiksu,女的叫做比丘尼bhiksunī;在家弟子,男
的叫做邬波索迦upāsaka,女的叫做邬波斯迦upāsikā,合稱為四眾弟子。


問:釋迦牟尼一生游行教化的區域,是哪些地方?

答:根據記載和發掘的資料,佛自己足跡所到的地方,主要是中印度;他的弟子
們分到四方游化,可能更遠一些;但是斯裡蘭卡和緬甸都有佛曾經到過並留下足
印的傳說。佛居住的地方以摩揭陀國的王捨城和拘薩羅國Kosala的捨衛城
Srāvasti的時間為最多。在王捨城外有一個竹林,是頻毗娑羅王Bimbisāra獻
給佛和僧眾居住的,後人稱為竹林精捨;在捨衛城有一個林園是當地一個富商須
達多Sudatta和拘薩羅國王子陀Jeta共同獻給佛的,後人稱為祗園精捨。佛常
往來兩處,所以竹林、祗園並為說法的重地。王捨城南面的靈鹫山Grdhrakūta
也是佛常和弟子們說法的地方。佛逝世前由王捨城北行到毗捨離Vaisāli城今印
度比哈爾省境內,又由毗捨離向西北行,最後到了拘屍那伽今印度聯合省伽夏城
Kasia,佛是在拘屍那伽逝世的。現在佛逝世處,發掘出佛遺體火化的地方和石
刻的佛涅槃像以及其他古跡。印度政府為了紀念佛涅槃二千五百年,曾對這個聖
地予以必要的修復和建設。


問:什麼叫做“涅槃”?

答:現在暫不詳細解答,這裡可簡單解釋為“逝世”。


問:佛涅槃前後的情形是怎樣?

答:佛在毗捨離城的時候,己經有了重病,在那裡度過雨季後,偕弟子們向西北
走去,路上受了鐵匠純陀Cunda供獻的食品,病更加劇。最後走到拘屍那伽一條
河邊,洗了澡,在一處四方各有兩棵娑羅樹的中間安置了繩床,枕著右手側身臥
著。後來所有臥佛像即佛涅槃像都是這樣的姿式。佛告知弟子們將要涅槃,弟子
都守候著。夜間有婆羅門學者須跋陀羅Subhadda去見佛,阿難陀想擋住他,佛知
道了,喚他到床前為他說法,於是須跋陀羅成了佛的最後的弟子。佛在毗捨離臨
出發前和在途中為弟子們作了多次的教誨,到了那天半夜逝世前又最後囑咐弟子
不要以為失了導師,應當以法為師,要努力精進,不要放逸。佛逝世後,遺體舉
行火化。摩揭陀國人和釋迦族等八國將佛的捨利分為八份,各在他們的本土上建
塔安奉。其中摩揭陀國安奉在菩提伽耶的一份,到公元前三世紀,被阿育王取出,
分成許多份送到各地建塔。1898年,考古家在尼泊爾南境發掘迦毗羅國故址,發
現一捨利塔,塔內藏有石瓶石函等物;有一瓶放在鐵和水晶層迭的函內,裡面有
黃金花,花上安放著佛骨。從函上刻的文字知道這就是釋迦族供養的佛的捨利。


問:捨利是什麼?

答:捨利Sarīra就是遺體,但這個名稱一般只用於佛和有德行的出家人的遺體。


問:塔是作什麼用的?

答:“塔”又稱“塔波”,是梵語Stūpa省略的音譯,完整的音譯是“ 堵波”,
意義是“高顯”或“墳”。塔一般是藏捨利的。也有不藏捨利而作為標幟紀念之
用的。


問:佛涅槃的年代,有沒有不同的計算?

答:關於佛涅槃的年代,東南亞佛教徒一般認為是公元前545年,所以1956年和
1957年各國都舉行佛涅槃二千五百年盛大紀念。我國關於佛涅槃年代有很多不同
的說法,一般公認的年代是公元前486年,與南傳佛歷相差59年。


問:佛的涅槃日是哪一天?

答:我國一般認為農歷二月十五日是佛涅槃日,四月初八日是佛誕生日,十二月
初八日是佛成道日。南方各國則以公歷五月月圓日相當於我國農歷四月十五日為
佛節日Vai‘sākha,認為佛誕生、成道、涅槃都在這一天。

 

上一篇:趙樸初老居士佛教知識答問集一
下一篇:趙樸初老居士佛教知識答問集三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