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居士文章
:轉載
張德芬:孩子最需要的是什麼?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
|
|
|
|
|
|
孩子最需要的是什麼?
文/張德芬
我出去演講的時候,常常會碰到憂心忡忡的家長,看到我的書中描述我們每個人小時候是如何地被制約、被壓抑,而禍害一生,因此都會問:我們怎麼樣幫助孩子讓他不要從小遭受那麼多的創傷?
我的回答一般都是:把你自己修好,孩子就沒問題啦!其實,孩子最需要的就是父母的全心接納,如此而已。可是,那個父母不覺得對面的柱子長得比咱們家孩子高,跑得也快,隔壁的薇薇比咱們家女兒聰明,你看你班上的王大頭,每次都考一百分,王叔叔的嬸嬸的表姨的小姑的女兒,拿了什麼什麼競賽第一名。那個父母不曾管教自己的孩子:你看你,手這麼髒還抓東西吃,一點衛生觀念都沒有。你看你,一點小事就哭,那像個男孩子。
從小,在這種“轟炸”之下,每個孩子的潛意識裡,都覺得自己不夠好。而這個“不夠好”和“不配得”的情結,就是造成我們大半輩子無法真正快樂的主因。因為我下意識覺得不夠好,所以容不得別人說我。因為我隱隱約約覺得自己不如所有人,因此我必須強出頭,在各方面都要有所表現,來安慰自己。因為我覺得自己不配得,所以很多事情我不會去爭取,或是不自覺地破壞快到手的成功或是快樂。
有一天早上,我難得跟孩子們一起用早餐(平時是練瑜伽啦,不是賴床-你看,怕你們覺得我不夠好,所以要解釋,呵呵!)。我注意到我和女兒開始吃了很久,我十二歲的兒子還是在樓上他的房間裡東摸摸西搞搞。那天心情不佳,意識層次較低,負面情緒較多,怎麼看他就是不順眼。催了他好幾次,總算姗姗來遲,我很不高興地開始數落他。“你看看,你動作這麼慢!早上起來在樓上摸那麼久,我應該送你回台灣去當兵,把你訓練得動作快一點!”孩子聽了我的數落,感受到我對他的不滿,開始很不高興的反駁我,“那有慢,今天要穿制服,還要打領帶,很復雜耶!”我還是很不高興地抱怨,一直唠唠叨叨不休。這時,我有了一些覺察,看到自己在試圖讓貓學狗叫,而且還振振有辭的為自己辯護。
其實,我兒子就是一個動作不利索的人,這是事實。不過,顯然並沒有誤事,至少每天早上我雖然沒有陪他們吃早餐,但是他們都准時趕上校車上學了。問題在那裡?在那個看不慣別人動作慢的人,就是我,也是他的母親。利用自己是母親的身份掩護,盡量投射自己的負面東西在孩子的身上。
很多時候,我們藉由“管教孩子”為名,把自己不喜歡或是看不慣的東西發洩在孩子身上,美其名為“對他好”,但是卻傷害了孩子的心。那天早上,我就聽到我兒子大聲叱責他妹妹,讓她趕快出門,語氣充滿了不耐煩和怒氣。惹得我又不高興,感覺很毛躁,也很想出言阻止他。但是,我立刻又察覺到:這是誰教他的?誰以身作則地教他對人不耐煩和憤怒時如何表達?誰讓他一大早就怒氣沖沖的出門?因此一念之轉後,那一刻,我體會到的是一個慚悔的母親的感受。
也許你會說,孩子總有做不對的時候,教總得教吧?當然。孩子絕對需要界限,否則他們會非常迷失的,而且感覺不被愛。但是,重點在於管教時的態度。如果,孩子的行為和言語沒有觸動你自己內在的舊傷或是情結的話,你管教他的態度和品質是截然不同的。不是嗎?
我以前很重視孩子的睡眠。規定他們九點一定要上床睡覺,這是我的“規矩”。因為我覺得他們睡不夠就會生病,生病就會找一堆麻煩,所以,每次看他們很晚還不睡的時候,我就會抓狂。有一次,我兒子晚上十點半跑到我房裡來,說他睡不著。要是以前,我就會很生氣的叱責他,要他趕快回房睡覺。但是,學了拜倫凱蒂一念之轉之後,我看到了我的思想,然後我問:為什麼生氣?答:因為睡不夠就會生病。 問:真的嗎?答:嗯,不一定啦。 問:當你有這種想法的時候,你是什麼樣的媽媽?答:是一個憂心忡忡,而且看到孩子這麼晚跑來我房裡時,就會抓狂的母親。 問:沒有這種想法的時候,你又會如何?答:我是一個愛孩子的母親。心平氣和。 問:所以,你看得出來,你的抓狂生氣,和孩子的行為沒有關系。讓你生氣的是你的思想,它奪走了你的平安,和做母親的愛心。
當我看到這個,我就能放下我的“故事”(孩子睡不夠就會生病,生病就會很麻煩-這是真的嗎?),而以平常心的眼光看著十點半跑來我房裡的兒子。他是那麼的英俊,長得超像我,嘴巴嘟嘟的,因為睡不著而感到沮喪。我開心的擁他入懷,讓他睡在我旁邊,安慰他。過一會兒,我柔聲問他:媽媽陪你回房睡好嗎?他點點頭,我就高高興興地(他也是很受安慰地)送他回房間。
所以,我說了,把自己修好就好了。只要不把孩子當成我們的“投射板”,孩子多半就會有個快樂的童年。以下和大家分享我翻譯的“新世界”第四章的一小段,談到了父母的心理模式,真的很妙!這本由當下的力量的作者寫的書,將於五月份在中國上市。在此讓大家先睹為快精彩片段。
為人父母:角色還是功能?
在和孩子說話的時候,很多成人都會開始扮演角色。他們使用一些孩子氣的字句和語調,以高姿態和孩子說話,幷不對孩子平等視之。你暫時比孩子知道的多或是你比較高大的事實,並不意味孩子就與你不平等。大多數的成人,一生當中,總會有一段時間是身為父母的,這是一個非常普遍的角色。而最重要的問題是:你是否能夠勝任父母這個角色,而且游刃有余,但是又不與這個功能認同,也就是,不讓它成為你所扮演的一個角色?父母功能的一部分就是要照顧孩子的需要,防止孩子受到危害,以及有時要告訴孩子何者該為、何者不為。然而,當身為父母變成了一種身份認同的時候,而你的自我感可能全部或是大部分都是從它而來的話,做父母的功能很容易就會被過度的強調,誇大,而且控制了你。你對孩子的付出,可能超過他們所需,因此寵壞了他們;防止他們受到危害的動機,也可能會變成過度保護,幷且妨礙了孩子們自己去探索這個世界和嘗試不同事物的需要。告訴孩子何者該為、何者不為,最後可能會演變成控制、壓抑。
尤有甚者,由角色扮演而導致的身份認同,可能在對那些特定功能的需要都早已過時之後,還繼續存留。甚至當孩子都已經長大成人了,父母還是無法放下身為父母的角色。他們無法放下被孩子需要的那種心理需求。即使他們的孩子都已經四十歲了,父母還是沒有辦法放下這種觀念:“我知道什麼對你最好!“ 他們還是強迫性地扮演父母的角色,所以父母孩子之間就不會有真誠的關系。父母靠這個角色來定義自己,所以當他們不能再扮演父母的時候,他們下意識地害怕失去身份認同。如果,想要控制或是影響已經成人的孩子的行為意圖受到了阻礙(通常都會),他們會開始批評或貶抑,或是讓孩子感到愧疚,這都是無意識地試圖保有他們的角色,他們的身份認同。表面上看來,他們是關心孩子(他們也自認為如此),但是他們真正關心的是:能否保有自己所認同的角色身份。所有小我的動機都是為了加強自我以及維護自我利益,而有時候它偽裝得太好了,即使是小我在運作的這個人本身都沒有覺察到。
一個認同於父母角色的母親或父親,有時也會嘗試經由他們的孩子來讓自己更圓滿。小我為了填補自我的空虛匮乏,因而需要去操控別人,孩子這時就會首當其沖。如果操控孩子的沖動之後的那些無意識的假設和動機,大部分都被帶到意識層面幷且公諸於世的話,可能八九不離十是這樣的:“我要你達到我不曾達到的成就;我要你在這個世界上揚眉吐氣,所以我也可以藉由你而揚名立萬。不要讓我失望。我為你犧牲了這麼多。我對你的不認可就是要讓你感到愧疚而且不舒服,所以你才會遵照我的意願行事。我當然知道什麼對你是最好的,這點勿庸置疑。我愛你,而且也會一直愛你,只要你做的事,都是我認為對你有益的事情。“
當你把這種無意識的動機帶到意識層面時,你很快就可以看出它們是多麼的可笑。在這些動機之後的小我此刻無所盾形,而且它的功能失調也顯露無遺。有些和我咨商的父母會突然發現,“我的天哪,這就是我一直在做的嗎?“一旦你看到你正在做或是已經做了一段時間的事情時,你也可以看出它的徒勞無功,而那個無意識的模式就自動會結束。覺知就是最好的轉化媒介。
|
|
|
|
|
|
上一篇:精誠念佛治癌症 願力宏深求往生:癌症患者昌艾青的學佛經
下一篇:修行貴在堅持
|
|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