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佛教知識
佛說業報差別經:因果之權貴與低賤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
|
|
|
|
|
|
這一次,我們介紹世尊對於權貴和卑賤的說明。很多人對於佛說的因果報應不理解,問:你說因果報應,有什麼根據啊,有什麼證據啊。我們回答說:這個社會就是證據啊,這個世界就是證據啊。有人生來就有無窮權柄,現在是現代社會吧?很進步吧?還是照樣有人生出來就有權有勢,受人尊敬。有人一出生就遭受窮困,被人看不起,命運卑微。這就是證據啊。這個現象肯定有其中的道理。不是說隨機撞大運的。為什麼你生在這個國家,衣食不缺,他就生在非洲,年年饑荒,為什麼你生來沒有人重視,有人從出生,就有成千上萬的人關注?這是怎麼回事呢?原因就在於因緣果報的道理。
比如說,人人應該平等,可現實是有人權貴,有人卑賤。為什麼呢?
復有十業。能令眾生得小威勢報。
世尊講有十種事情會導致人沒有權勢,沒有威望。
一者於諸眾生。起嫉妒心。
對於眾生起嫉妒心,這一條很簡單,但很難察覺。比較明顯的是,見到他人有了利益,有了好處,有了榮譽,有了權柄,心中反而出現不高興,憤恨的情緒。他有了這些,我沒有,我不高興,恨他怎麼能有,恨這個世道太不公平。或者我有的東西,他怎麼能有?只有我才該擁有。這是十分明顯的。
還有一些更加細微的情緒。甚至是貫穿在生活每個環節之中,很難發覺。小到人家有件好的飾物,有件什麼高興的事情,自己不僅不替人家高興,反而是心中比較不痛快。這種情緒是沒有權勢地位的第一因。
二者見他得利。心生惱熱。三者見他失利。其心歡喜。
這個我們也經常見到,見到別人得利,我們很難受,不自在,見到他人失利,卻是幸災樂禍。不僅僅是個人,包括集體、民族、國家,也是這樣。有這樣的習慣,就不會強大、不會順利,就沒有權力和威望。
這需要我們隨時觀察自己的心念,看看自己為什麼總不自在,總不痛快,總是埋怨社會不公,老天爺瞎了眼。如果我們總是如此的情緒,那麼權勢地位只能是離我們越來越遠。沒有種子是不會有果實的。種下土豆,不會挖出人參。
四者於他名譽。起嫉惡心。五者見失名譽。心大忻悅。
除了利益,還有名譽。見到別人有了名譽,不管人家是否是憑真實業績所得,都是心中不喜。見到他人名譽損失、名譽掃地。心中反而高興,快樂,舒坦。這是非常不好的情緒,導致我們將獲得地位卑微、沒有權勢的結果。什麼樣的心態,成就什麼樣的結果。就是因果的一部分。
六者退菩提心。毀佛形像。
退失菩提心,‘我不學佛了’,‘我還是做個好人就行了,學佛干什麼?’等等,這樣的事情在我們學習佛法的過程中經常會有。沒有了學習成就佛法之心,福德果報自然退失。又豈止是權利地位。
破壞佛的形象。這裡可不僅僅是指對於木制的、石頭雕的、畫的等等佛像的破壞,還包括對於聲譽、形象的破壞。污蔑佛教、破壞佛法的形象等等。比如說佛教這個不好,說這個迷信,說那個愚昧,說‘現在有幾個人守戒啊’‘都在亂搞啊’。這樣的話最好不要說。
這都是獲得卑微、貧賤的果報。
七者於己父母及賢聖所。無心奉侍。
對於父母有德聖賢,沒有奉侍報恩的心。也是沒有權勢地位的因。寫了這麼多,有關於健康、富有、壽命的內容,其中都有對父母如何的一條。所以請大家注意這一點。這是很重要的。對於父母能否盡力奉養、讓其心理愉悅歡樂,報養育之恩是我們福德福報一個十分重要的部分。
學習佛法,不是磕個頭,燒柱香,佛菩薩就保佑你。如果我們不按照世尊的教導做,總是種下不好的種子,將來總會有結果的,總會有果報的。佛菩薩也無法幫忙。
什麼時候佛菩薩能幫忙呢?只有到我們回頭的時候,願意接受佛菩薩的教導,身體力行的時候佛菩薩才幫的上忙。因為種下好的種子了,人家才可能幫你培育好的果實。
八者勸人修習少威德業。九者障他修行大威德業。
在我們的言行當中,這兩條也容易出現。勸人去做會得到卑微貧賤果報的事情。對於他人修行善行,進行阻止障礙。比如別人正因為嫉妒上火,你過去不是勸說開結,反而是火上添油,‘他有什麼了不起,就不該他得,你比他好多了,跟他爭。’這就麻煩了。或者人家做的很得體,能夠稱贊他人長處,能夠助人為樂。我們在旁邊來一句:‘別弄的跟真的似的’。這是什麼?是障礙。如果他人聽了你的話一不好意思,這事不干了,那我們就又種下了一顆苦澀的種子,將來會收到苦澀的果實。
十者見少威德者。心生輕賤。
見到沒有地位,卑賤的人心生輕賤,看不起人。這個也是不好的因。社會的確分為很多階層,這事事實,也的確有一些處於弱勢地位的人。但是我們要知道這是因為各自的果報所致,不要看不起人。我們自己也曾不知多少世,身處那個位置。對任何人都要尊重。不僅是一種教養、素質、道德。還是為自己培福的手段。
以是十業。得少威勢報。
因為這十件事情,將來會有卑微低賤的果報。 那麼反過來,如何是有權貴、地位、威望的因呢?佛教並未說這些是不好的,不該獲得的,有了權力、地位、威望,一呼百應,做好事會事半功倍,以這個優勢做不好的事情才是可恥的。那麼有十件事情,會讓人得到權貴、地位、威望。
復有十業。能令眾生得大威勢報。
一者於諸眾生。心無嫉妒。
對於眾生,心無嫉妒。這個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可不是那麼容易了。人的脾氣禀性是很長時間積累起來的,我們得隨時隨地觀察才能發現,有時侯根本不知道自己是在嫉妒。麻煩就在這裡。所以世尊告訴大家:攝心為戒。心才是戒的根本。修行就是這麼修行,隨時看自己的身語意,尤其是看自己的意,想想自己在想什麼?為什麼這麼想?自己真正的情緒是什麼?這個念頭,有時候很有欺騙性。一定要仔細觀察。
不過,如果真的做到了。果報也是非常大的。
神秀,和六祖慧能同為五祖弟子,六祖大師大家很熟悉。神秀大師其實也不簡單。就是憑著“時時勤拂拭,莫使染塵埃”,後來被尊為國師,當時他是“兩京法主,三帝門師”。
後人多去崇尚六祖大師,因為六祖得到衣缽,講的法也超絕頓俗,但是神秀大師的“時時勤拂拭,莫使染塵埃”我們能做到嗎,恐怕還差得遠。做到了,不假努力,福報自來。擋都擋不住。真有了這個基礎,才談得到六祖的“本來無一物,何處染塵埃”要一腳從一樓邁到七樓,是不太可能的。除非我們是利根器、上上根器。
二者見他得利。心生歡喜。三者見他失利。起憐愍心。
見到他人獲得利益,要心生歡喜,見到他人失利、損失要起憐憫心。這個我們平時也總是做不到的。一些現實生活中的聰明人研究成功學,告訴我們,不要吝啬我們的贊揚。其實這就是見他得利,心生歡喜的表現。當然那還是表面的。佛法講的才徹底。因為贊揚有時侯還是偽心的。言不由衷。世尊教導我們是首先心生歡喜,替他高興。我們說出來的贊揚是真心的。我們的隨喜是真誠的。這是威望地位的善因。
見到他人失利,不該幸災樂禍。世間的道德大體也如此。做人要厚道。學習佛法,應該是真正的厚道。
地藏論壇中不少發貼僅僅是隨喜、贊歎的詞句。我們覺得這不是浪費空間,我們喜歡保留大家的一分善意、歡喜心。
四者於他名譽。心生忻悅。五者見失名譽。助懷憂惱。
見到他人獲得名譽,心生歡喜、愉悅。見到他人名譽損失,替他難過。這是世尊告訴我們獲得威望地位的因。
六者發菩提心。造佛形像。奉施寶蓋。
發菩提心,成就佛法、證得無上智慧,造立佛像、布施寶蓋是獲得權力地位威望的因。實際上這一條是指莊嚴佛法而言。發菩提心是以法莊嚴,造立形象、奉施寶蓋是物質上的裝飾。
七者於己父母及賢聖所。恭敬奉迎。
對於父母聖賢,應恭敬奉迎,尊重愛戴。
八者勸人棄捨少威德業。九者勸人修行大威德業。
勸說、引導他人放棄那些導致低賤的不善業,勸人修行能獲得威勢地位的善行。
十者見無威德。不生輕賤。以是十業。得大威勢報。
見到地位低賤、卑微的人,心中不要看不起,輕視、藐視。
因為這十件事情,會得到權利地位威望的果報。
佛法其實不是那麼高深莫測的,很平實,很實在。做有益的事情,不做無益的事情。
諸惡莫作,諸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這是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明白的,也是我們需要不斷修行的。
|
|
|
|
|
|
上一篇:佛說業報差別經:因果之富有與貧窮
下一篇:佛說業報差別經:因果之貴族與賤民
|
|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