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證嚴法師:時時心存善念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人之初,性本善”,每個人都有一份很清淨的本性,這也是佛陀所說的“佛性”;人人都有佛性,只不過被社會不良環境所污染……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用心念來支配時間。有心利用時間,就會將分分秒秒運用得很踏實;若不用心支配時間,任憑時日空過,就無法精進。因此,“心念”會運轉時日,也會使人空過時光。

學佛,就要學得一念“心專”——用心在當下所從事的每一件事上;心若不專,即使整日工作、應酬、從事娛樂休閒活動,看似忙碌,其實都是在空過時日。普賢菩薩說:“是日已過,命亦隨減”,日子一直消逝,生命也隨之日減。減去了壽命的時間,就少了服務人群、成就功德的機會;無法造福,便只能“消福”!

佛說在六道之中,除了人道以外,就沒有機緣可造福。譬如天堂時日雖長,卻是人人享樂,沒有造福的機會。所以,我們應把握時間,投入有意義的工作。

同樣是生活,人卻有不同的情況與環境:有些人要穿沒得穿,肚子餓了沒飯吃,為日常所需疲於應付,怎有多余的時間去造福?有些人則是生活不虞匮乏,每日奔忙於各種應酬,卻也覺得時間不夠用。但是,更有一些真正知足的人,很踏實地求知、求學,每一分、每一秒都運用的很得當。同樣都是人,過日子的心態卻不同,這些差別也是由“心”起。

台灣有一大群“愛心”人士——“愛心”就是愛自己的心,把我們自己的心顧好;時時心存善念,即是日日在造福,這就是修行。

有人以為,以東西布施於人就是有愛心;其實,那只是付出行動去幫助人。事實上,應該要感恩讓我們幫助的人,因為他讓我們學會愛自己的心——使心不起惡念,照顧自己的心,時時發揮善的功能。所以說,“愛心”不是給人物質,而是經由別人啟發出自己的智慧和慈心;若無示現苦相的眾生,只看經文、誦些句讀,是很難啟發人心的大悲、大願。

慈濟有許多志工,不惜付出時間、金錢投入服務的工作,他們感激示現苦相的病患,讓他們舉手投足都能發揮菩薩願力。他們做得很歡喜,歡喜心就是菩薩的心、覺悟的心,這都是起自於“愛心”。所以說,發出愛心就是造福的人,也是為自己修福的智慧者。

有些人付出關懷後,就計較“我是為你而做、為你付出的”,這樣心中反而會常起煩惱;不知道“幫助別人,受益的是自己”,這叫做“愚福”。

此外,有所求而發出的愛心,修得的僅是“人天”之福。我們學佛者,要用智慧造福,體會愛心的真義,覺悟“付出愛心”就是在修行;時時刻刻關照愛心,不要因為貪愛、瞋恨、愚癡而起心動念。有機會付出,要心存感激、不要想收回,這才是智慧明亮的“清淨之愛”。


 

上一篇:胡衛紅:佛法只是一顆真心
下一篇:梁齊:友善地接納別人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