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明確目標走下去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慧遠禅師年輕的時候喜歡四處雲游,廣泛接觸社會和眾生,從而對參禅帶來幫助。 

雲游途中,他與一位嗜煙的人同走了一段山路。在河邊休息時,那人給了禅師一袋煙,禅師很高興地接受了那人的饋贈。由於他們彼此談話十分投機,分離時,那人又送給他一根煙管和一些煙草。 

兩人分開之後,禅師心想:這個東西十分舒服,肯定會打擾我禅定,時間一長,定會惡習難改,最好還是趁早戒掉。於是便將煙管與煙草全扔了。 

過了幾年,他又被《易經》迷上了。那時候正是冬天,地冷天寒,於是寫信給他的老師索要一些寒衣,並托人將信寄到老師那裡。但是,信寄出去已經很長時間了,冬天已經過去,山上的雪都開始融化,老師還沒有寄衣服來,也沒有任何的音信。於是,慧遠禅師用《易經》為自己占卜了一卦,算出那封信並沒有送到。 

他心想:“《易經》占卜固然准確,但如果我沉迷此道,怎麼能夠全心全意地參禅呢?”從此以後再也不接觸《易經》之術。 

後來的一段時間裡,他又迷上了書法,每日鑽研,自然有所成就,甚至有幾個書法家對他的書法大加贊歎。他轉念又想:“自己偏離正道了,如此一來,難以成為禅師。”從此,他一心放在參悟佛禅上,苦心鑽研,最終成了一位德行高深的禅師。 

禅宗認為,做人當然要有追求,但你不能因為過多的欲求,在不同的環境中迷失自我。當你知道你所接觸的東西,不是你所要真正追求的東西時,就要果斷地捨棄,即便它是那樣的美好,讓你如癡如醉。 

生活不需要過多的欲求,否則它們會牽扯到你過多的精力的。在現實社會中,有許多人執意於財富和成功的追求,事實上財富和成功並不可能讓你的幸福永駐。心理學家曾調查了20多個平時心裡抑郁卻中過彩票大獎的人。結果發現,當中獎事件過去後,他們很快就不會因此而感到幸福。看來財富、成功如你所想象中的,種種欲求和執著並不是生活幸福的來源。 

很多上班族抱怨自己沒出息,做著自己不喜歡的工作,並認為只有做自己喜歡的工作才開心,做自己想做的事兒才幸福。既然如此,為何不果斷地與目前的生活狀態說拜拜呢?說到底,他們還是無法擺脫過多的牽掛。 

禅宗曾對世人提出幾條告誡: 

一是人之所以痛苦,在於追求錯誤的東西; 

二是與其說是別人讓你痛苦,不如說自己的修養不夠; 

三是如果你不給自己煩惱,別人也永遠不可能給你煩惱; 

四是好好地管教你自己,不要管別人; 

五是不寬恕眾生,不原諒眾生,是苦了你自己; 

六是學禅是對自己的良心交代,不是做給別人看的; 

七是福報不夠的人就會常常聽到是非,福報夠的人從來就沒聽到過是非。 

有位哲人曾說:“選擇你所喜歡的,喜歡你所選擇的。”處於一片喧囂中的人們,總想成為生活的主人,想駕馭它實現自己的種種欲望,最終卻在現實中迷失了自我。 

怎樣才能保持生命的最佳狀態呢?你為什麼會有狹隘、憤怒、恐懼、焦慮等心態,要怎樣才能找到一向激情洋溢、充滿快樂和散發青春活力的心靈世界?這就像禅宗說的不要去追求什麼衣物、錢財、寶貝,還是找回自己、找回你的心比較重要。 

我們一出生,就有很多條件已經決定你不可能擁有你所想的任何東西,更不可能滿足自己所有的欲求。當你為了種種滿足不了的欲求過分執著時,就要問自己是否離開心和幸福越來越遠?你的心在哪裡,別總說自己太忙、太累,靜心傾聽一些禅宗的言論,聆聽一下你心中的聲音,看看你所選擇的東西是否是你心中的目標,當發現不是時就要毅然地捨去。 

有明確的目標,人生才有堅定的方向。最不幸的人是確定目標後,卻不自覺地偏離了航向,甚至與目標截然相悖。人生的不幸不在於身陷困惑,而在於不知道已經身陷困惑。 

當你知道迷惑時,並不可憐,當你不知道迷惑時,才是最可憐的。  

上一篇:平等地與人相處
下一篇:關愛應發自內心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