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居士文章
:轉載
梁齊:抵制誘惑 保持禅定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
|
|
|
|
|
|
有位禅師叫智隍,曾參拜五祖弘忍大師,自以為得到五祖傳授,在寺廟裡長坐,達20年之久。
六祖弟子玄策游覽河北路過此地,問智隍:“你在這干什麼?”
“入定”
玄策問:“你所說的入定,是有心的入定呢?還是無心的入定?若無心的入定,一切草木瓦石都可以叫入定;若有心的入定,一切有情感知覺的生物都應該得到入定。”
智隍說:“我入定時沒有‘有’‘無’之心。”
玄策說:“既然沒有‘有’‘無’之心,就是常定。既是常定,又有什麼‘出’‘入’呢?”
智隍不能對答,說:“請問你拜誰為師?”
玄策說:“曹溪六祖。”
智隍問:“六祖怎麼講禅定?”
玄策說:“我師父講,‘五陰本空,六塵非有。不出不入,不定不亂。’”
不久,智隍到曹溪拜谒六祖,陳述了上面的情況。六祖說:“正如你談到的,要心如虛空,又不執著於空見,無障無礙,動靜無心,就如你的自性的樣子,何時不定呢?”
智隍大悟。六祖又開示眾人說:“什麼叫坐禅呢?對外界一切善惡環境不起心念叫坐;對內自性不動叫禅。什麼叫禅定呢?對外能擺脫一切現象的干擾為禅,內心不亂為定,外禅內定,就是禅定。”
禅宗認為待人處世,要保持不被外界所牽動的態度,要保持不被貪欲所蠱惑的定心,要保持不被冒犯所激怒的平靜,這就叫禅定。
禅宗所推崇的這種禅定,並不是一般的人所能做到,有時候就連那些自認已經有所入定的人也不免口是心非。
身處這樣復雜的社會,面對諸多的誘惑,如果沒有禅宗所主張的那種定力,遲早會被那些誘惑所俘獲,不禁會與自己的理想和准則背道而馳,甚至會得到死無葬身之地的惡果。
定力是一個人意志的忍耐程度,它是和勇氣為互補的意志元素。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你的定力越高就越能遇事不慌、遇險不亂、遇利不貪,就能從容地應對花花綠綠的世界。
來是偶然的,走是必然的。所以你必須隨緣不變,不變隨緣。抵制各種各樣的誘惑,保持一種禅定的境界,才能心性安寧,遠離煩惱,從而實現寧靜的自我。
|
|
|
|
|
|
上一篇:善林:簡單生活中的幸福
下一篇:李家振:魚目混珠何堪哀
|
|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