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佛教知識
涅槃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
|
|
|
|
|
|
寺院所供奉的佛像,一般有立姿、坐姿、臥姿的不同。臥姿又稱涅槃像,表示福慧圓滿、動靜一如。所謂圓滿,就是了生脫死、超越時空、泯滅人我對待、自他融和一體之義。所以,涅槃不是一般人以為的死亡,而是最真實,最有價值的人生,是快樂之境、幸福之地。
根據《涅槃經》說:‘滅諸煩惱,名為涅槃。’《大毗婆沙論》說明涅槃的意義是:‘煩惱滅,三火息,三相寂,離諸趣。’《雜阿含經》說,涅槃是‘貪欲永盡,嗔恚永盡,愚癡永盡,一切煩惱永盡’。所以涅槃就是四聖谛中的滅谛,是滅除貪欲、嗔恨、愚癡、無明、邪見、是非、煩惱的一種清淨無染,也是物我雙亡、圓滿光明、自由自在的世界。
在佛教各經論中,對‘涅槃’有種種不同的異名诠釋,如《法蘊足論》的‘無為、無邊、無漏、無住、無生、無作、無滅、無起、無染、真實、彼岸、微妙、寂靜、恆在、安穩、勝義、至善、稀有……等’,以及《四谛論》的‘無壞、無失、無等、無礙、無求、無上、無量、無愛、解脫、超絕、唯一、圓滿、清淨、最上、真谛、真如……等’,這是分別從否定與肯定來诠釋‘涅槃’的意義。
此外,《大涅槃經》說,‘佛性’就是涅槃;《華嚴經》說,一切諸法的自性就是涅槃;《般若經》說,‘理無所知,無所不知’的‘般若’就是涅槃;《楞嚴經》說,證實了‘理絕動靜’就是涅槃;《維摩經》說,‘十地不二法門’就是涅槃;《勝鬘經》說,‘如來藏’、‘自性清淨心’就是涅槃。涅槃,就是不生不滅的自性。
鸠摩羅什大師將涅槃譯為‘滅度’,就是滅煩惱障,度生死海的意思。玄奘大師則將涅槃譯為‘圓寂’,‘圓’指圓滿,‘寂’指靜寂;具足一切功德,泯除一切污染的習氣、煩惱等,就是涅槃的真義。
涅槃的诠釋,雖然諸經所用名義各異,可是理實無二,都是指‘清淨自性,真實本體’,此自性本體‘在聖不增,在凡不減’,因此《方等般泥洹經》卷二說,涅槃具有常住、寂滅、不老、不死、清淨、虛通、不動、快樂等八種法味。
此外,涅槃具有十大特性:一、涅槃如淨蓮;二、涅槃如水、三、涅槃如解毒藥;四、涅槃如大海;五、涅槃如食物;六、涅槃如虛空;七、涅槃如摩尼寶珠;八、涅槃如赤旃檀;九、涅槃如風;十、涅槃如山峰。
涅槃是證悟的境界,它有層次上的區別,各宗派對涅槃的分類也有不同。天台宗依體、相、用,認為涅槃可分本自具足的‘性淨涅槃’、透過修行證得的‘圓淨涅槃’、為教化而示現的‘方便淨涅槃’。法相宗將涅槃分為:自性清淨涅槃、有余依涅槃、無余依涅槃、無住處涅槃等四種。
涅槃是止滅一切痛苦聚集的究極理想境地,當我們不再受制於貪嗔癡煩惱的束縛時,當下就是一種涅槃解脫的境界,所以涅槃乃人人可證,當下可得。
涅槃具有常、樂、我、淨四德,具體而言,涅槃是一種無生的境界、無住的境界、無我的境界、無缺的境界。涅槃超越有漏世間的一切對待,無法透過人生表相的見聞覺知獲得,必須自己下真功夫,從修行內證中,漸漸體悟它的存在。從歷代證悟涅槃的聖者教示中,可知欲求證涅槃,必須:(一)依於戒行;(二)依三法印而修;(三)依三學、四攝、六度而學。
涅槃是佛教最高的理想,因此列為三法印之一,稱為‘涅槃寂靜’。涅槃是人生最究竟的歸宿,但是涅槃的境界並不一定等到死亡才能證得,當初佛陀在菩提樹下金剛座上夜睹明星,證悟宇宙人生的真理,成就正等正覺,這種正等正覺就是涅槃。所以,涅槃就是我們自己清淨的本性,是真實的自我,是宇宙之源、萬法之本。求證涅槃,就是要找回清淨的自性,能夠證悟涅槃,就能泯除人我關系的對立,超越時空的障礙,不被煩惱、痛苦、人我、是非、差別等種種無明所束縛而流轉生死。所以,涅槃是超越生死的悟界,能證入‘涅槃’,就是人生的解脫。
|
|
|
|
|
|
上一篇:無常
下一篇:煩惱
|
|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