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素食護生 :素食文化

 

女人是天生素食者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女人是天生素食者 因為女人身體更親近素食

    不少女人知道我食素後,都會問吃素好嗎?我說:女人應當吃素呢。我經常給他們這樣一個比喻:如果你給貓一把胡蘿卜,它肯定會好奇地聞一聞,然後掉轉頭不感興趣地走掉,同樣,在羊面前放一盤紅燒肉,通常它也不為所動,仍然靜靜地等著你遞給它一把清新的草。大自然是充滿智慧的,它根據各種動物的身體內部和外部結構、生存方式的不同,對動物的胃口偏好做出了恰當的安排。

    有的女性朋友會很疑惑:我已經吃了這麼多年的肉了,也沒有出現抵觸的感覺,為什麼說我更應該選擇素食呢?其實人的口味是可以後天養成的,在長久的“食肉生涯”中,你的口味已經被肉食逐漸改造,適應接納了肉食;關鍵的是,你的身體內外的生理構造仍然保持著與素食更加親近的狀態。也許你未曾意識到,那麼讓我們來稍做一個比較:

   根據飲食習慣的不同,哺乳類動物分為食肉、食草和食果三大類。粗略看來,食肉動物是彪悍又充滿爆發力的肉食者,而食草和食果動物便是溫和無害的素食者。為什麼會有如此大的差別呢?答案在於它們的身體外部和內在的不同生理構造。爪子鋒利、犬齒粗大都是食肉動物天生的武器,幫助它們更加迅速有力地捕捉獵物、撕咬、吞咽,同時不需要臼齒幫助反復咀嚼,因為肉食是濃縮性食物,吞進胃裡直接消化即可;而平坦發達的臼齒和不甚鋒利的爪子、蹄子,則是素食動物們的標志,它們攝取的植物類食物富含大量堅韌纖維,需要臼齒來耐心磨碎。

    用這兩幅肖像來比對一下我們自己的身體吧:我們的手指具有采撷做工的靈巧,卻並不擅長撕抓扯裂的凶悍;人對臼齒十分依賴,而犬牙並不那麼重要,乃至有人會為了美觀將其磨平甚至拔掉。

    此外,當我還在為是否食素而猶豫的時候,也曾經有位朋友這樣告訴我:肉食動物與素食動物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區別是,肉類比較容易消化,而植物纖維的溶解需要花費工夫,通常食肉動物的腸道短粗而結構簡單,素食動物的腸道長且結構復雜。例如老虎腸子的長度是體長的4倍左右,兔子的則為20倍左右,人是如何呢?人和食草動物是相似的,腸子相對細長,約為身長的12倍左右。

    如果這些依據仍讓你對素食天性有所懷疑,那麼我們再來觀察一下兩種擇食者的心理狀態。台灣作家朱天心的那本講述貓之趣事的文集《獵人們》,在文中將貓比做身手矯捷、野性潛藏的獵人,裡面有一段她暗自揣測貓兒的心理:“……掌爪下的搐動,哪管他什麼動物都同樣柔軟的咽喉,但不急咬斷它……甲殼蟲如何支解,飛鳥如何齊齊的只剩飛羽尾羽和腳爪和頭……洗臉理毛,將那最後一滴鮮血深深揉進自己的腺體中……,那樣精密,那樣樂趣無窮,那樣探索不盡”。

    肉食動物的“獵人”的天性是與生俱來的,也許還不能確定它們會為鮮血而興奮,但面對血液是習以為常的。相反,絕大部分人類會本能地避開血腥的場景,很少有人天生是獵手或屠夫,尤其是女人,無論從心理還是生理角度講,女性在攻擊性、征服欲上都遠遠低於男人,更遑論肉食類動物。她們更加趨向於一種溫和與柔軟的生活方式,根據美國某大學的測試,女性從年幼時起就表現出對於競爭性與掠奪性游戲興趣缺缺。而排斥捕殺和鮮血的肉食者,在大自然的法則裡是不合情理的。

    我始終相信,如果一種生物,它的飲食方式與身體內部的生理構造過多地沖突或相悖,身體會本能地表現出“不快樂”,可能會突發疾病地“暴怒”,也會有日積月累、時常寡歡的“長期抑郁”。

    如同我在食素之前長久的身心困擾,食物原本是身體的營養源泉和動力補充,然而當為了工作殚精竭慮、身心俱疲之時,我的飲食似乎只能起到果腹充饑的作用,甚至很多時候還會因為過重的味道和過多的油膩,給身體造成更多的不潔之感與沉沉負荷;而這種疲憊和不振的感覺在食素後便逐漸地減輕、隱退,如同一片水漬在陽光的撫摸下由深至淺,慢慢離去。

    因此,當我們的身體發出難過的呻吟之時,除了懷疑污染、生活壓力、天氣變化等帶來不適的誘因,還應當反思一下飲食結構是否科學合理。正如科學家和博物學家林內所言:“將人體裡裡外外的生理構造與其他動物比較一下就知道,水果和多汁的蔬菜才是大自然賜予人類的食物。”的確,與人類排斥鮮血淋淋的生肉恰恰相反,人對新鮮漂亮的瓜果蔬菜有著本能的喜好和食欲感,女人更是如此。

   因為女人味加素食心

   如今這個社會,女人走入職場,心中懷抱的理想不比男人遜色。可以說,在眾多領域中,男女區別已經越來越淡化。在這片“男女同化”的領域之外,面對整個大自然,男女卻是無法“一視同仁”的。我想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即便一個女人的著裝再中性或男性化,仍然很容易被識別出是女性。忽略外貌的因素,女人與生俱來的“女人味”是洗不掉的痕跡。

    “女人味”是什麼樣的呢?不同的時代賦予女人的這層本色和特質也不同,曾經的“女人味”是順從、矜持;現在則是自信、智慧。除去這些變化因素,自然界給予了永恆不變的女人味:溫柔之昧、平和之氣、淡雅之靈。

    以我食素這麼多年的感受,這層溫雅的意蘊正是與素食的內涵精髓不謀而合。

    在我國古代,素食的含義不僅僅是不進肉食這樣簡單。古漢語中素食有三種含義,第一指蔬食,如《匡謬正俗》中有“案素食,謂但食菜果餌之屬,無酒肉也”,《莊子・南華經》中有:“蔬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第二指生吃瓜果。品嘗的是它們最本真、最天然時的滋味;第三指無功而食祿。

    從字面上看,素,代表潔白、干淨、清淡、本色,意指中國古代素食的精髓重在通過清淡不濃烈的飲食,還給身體和心靈清透潔淨之感,相對於“朱門酒肉臭”的奢侈糜爛,淡泊清靜的飲食方式更能使人在忙碌繁雜的人世生活中回歸自我,獲得智慧和平靜的心態,如同孔子所言:“飯素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也在其中矣。”素食重在修身養性,通常食素者性情平和,心有大智卻不凌厲,視物質的牽絆如過眼雲煙,而更加重視心靈的愉悅和幸福。

    可以看出,比起肉食的燥熱、粗魯,素食的純淨、優雅更加與女性的天性相貼近融和。

    根據國際解剖學的最新認定,女性的五種感覺,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都比男性敏銳,對人的情緒更加敏感。這也是我認為女性更適應食素的一大原由。

    要知道,健康純粹的素食是少鹽寡油的,也拒絕各種辛辣刺激的調味品,如果要在這樣清淡的飲食中品嘗出美味、享受出樂趣,需要敏銳的感覺。素食表面上只是一種飲食選擇,實際上還是一種很好的內心修煉,善於素食的人會以此為契機,由淨化腸胃及至淨化內心,以最自然本真的食物為橋梁,感受自身與大自然之間的血脈相連。可以說,女性由生理帶來的敏感力,讓她在素食道路上更能有所收獲、有所領悟。

    正如素食的詞源所代表的含義:素食“vecetarian”的字源來自拉丁文“vecetus”,意思是完整的、新鮮的、生機蓬勃的。對人類而言,素食即意味著一種有益身心健康的飲食新時代的開始。當我選擇素食後,素食為我的生活帶來了新的活力、新的健康與心靈的清新氧氣。多年後,我還獲得了更多的體會,我發現選擇素食的女人,不僅僅是改變了繁復的葷食,更意味著選擇了一種由奢入儉、回歸自然的生活方式。女人最閃耀的珍寶是內心的清靈自然,被各種欲望糾纏困擾的女人總是疲憊和干涸的。素食對我來說,如同摒棄了一層由欲望編織而就的華服,回到了“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所描繪的內心充滿情趣而愉悅的生活。

 

上一篇:誠念彌陀起死回生
下一篇:英國醫生贊同婦女素食飲食健康懷孕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