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印光大師對戒殺放生的開示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印光大師對戒殺放生的開示

    戒殺放生之事,淺而易見。戒殺放生之理,深而難明。若不明其理,縱能行其事,其心決不能至誠恻怛。其福田利益,亦隨其心量而致成微淺。倘遇不知者阻誹,遂可被彼所轉,而一腔善心,隨即消滅者有之。以故不避繁詞,用申其義。俾物類同沐慈恩,人倫各培福祉。以懇到之深仁,滅自他之殺報。同臻壽域,共樂天年。尚祈以此功德,回向西方。則永出輪回,高超三界。為彌陀之弟子,作海眾之良朋矣。閱者幸注意焉。

    原夫水陸眾生一念心性,直下與三世諸佛,無二無別。但以宿惡業力,障蔽妙明,不能顯現,淪於異類。遂致知識陋劣,除求食避死之外,了無所知。譬如大寶銅鏡,經劫蒙塵。不唯毫無光明,即彼銅體,亦不顯現,直同廢物。忽遇智人,知是寶鏡具有照天照地無邊光明。遂日事磨砻,初則略露鏡體,次則漸發光明。及乎磨之至極,則照天照地之光,全體顯現。無智之人,方始貴重,視為至寶。須知此光,鏡本自具,非從磨得。雖復自具,倘無磨砻之緣,從劫至劫,亦無發光之日。一切人天六道眾生心性,悉皆如是。由無始來,惑業障蔽,不能顯發本具妙明。迷背真性,造生死業。

    大覺世尊,知諸眾生一念心性,與佛同俦。因茲種種方便,隨機說法。普令修習戒定慧道,以期斷惑業而復本有,圓福慧以證法身。又令世人發慈悲心,戒殺放生。

    良以我與一切眾生,皆在輪回之中。從無始來展轉相生,展轉相殺。彼固各各皆為我之父母兄弟姊妹兒女,我亦各各皆為彼之父母兄弟姊妹兒女。彼固頻頻由惡業力,或於人中,或於異類,受我殺戮。我亦頻頻由惡業力,或於人中,或於異類,受彼殺戮。久經長劫,相生相殺,了無底止。凡夫不知,如來洞見。不思則已,思之則不勝慚愧悲憫矣。

    我今幸承宿世福善,生於人道。固宜解怨釋結,戒殺放生。令彼一切有生命者,各得其所。又為念佛回向淨土,令得度脫。縱彼業重,未能即生,我當仗此慈善功德,決祈臨終往生西方。既往生已,即得超凡入聖,了生脫死,永出輪回,漸證佛果矣。

    且愛物放生,古聖先賢,皆行此事。故書有鳥獸魚鱉鹹若之文,而文王澤及枯骨,況有知覺之物哉。至於簡子放鸠,子產畜魚,隨侯濟蛇,楊寶救雀。此固聖賢一視同仁之心,尚不知其蠢動含靈,皆具佛性。展轉升沉,互為怨親,及將來決定成佛等義。迨至大教東來,三世因果,及生佛心性平等無二之理,大明於世。凡大聖大賢,無不以戒殺放生,為挽殺劫以培福果,息刀兵而樂天年之基址。古雲,欲知世上刀兵劫,須聽屠門半夜聲。又雲,欲得世間無兵劫,除非眾生不食肉。

    是知戒殺放生,乃拔本塞源之濟世良谟也。故陳智者大師,買臨海江滬溪梁六十余所,亘四百余裡為放生池。請敕立碑,禁止漁捕。有偷捕者,動辄得禍。直至唐貞觀中,猶然如是。唐肅宗乾元二年,诏天下諸州各立放生池,敕顏真卿撰碑文,並書丹。有雲我皇舉天下以為池,罄域中而蒙福,承陀羅尼加持之力,竭煩惱海生死之津。揆之前古,曾何仿佛。宋真宗天禧元年,诏天下立放生池,而杭州西湖,亦宋之放生池也。明蓮池大師立放生池於上方長壽二處。其戒殺放生文,流通天下。迄今三百余年以來,景仰高風,慈濟物類之缁素通人,何可勝數。

    或曰,鳏寡孤獨,貧窮患難,所在皆有。何不周濟,而乃汲汲於不相關涉之異類。其緩急輕重,不亦倒置乎哉。答曰,子未知如來教人戒殺放生之所以也。夫人物雖異,佛性原同。彼以惡業淪於異類,我以善業幸得人身。若不加憫恤,恣情食啖。一旦我福或盡,彼罪或畢,難免從頭償還,充彼口腹。須知刀兵大劫,皆宿世之殺業所感。若無殺業,縱身遇賊寇,當起善心,不加誅戮。又況瘟疫水火諸災橫事,戒殺放生者絕少遭逢。是知護生,原屬護自。戒殺可免天殺,鬼神殺,盜賊殺,未來怨怨相報殺。鳏寡孤獨,貧窮患難,亦當隨分隨力以行周濟。豈戒殺放生之人,絕不作此項功德乎。然鳏寡等雖深可矜憫,尚未至於死地。物則不行救贖,立見登鼎俎以充口腹矣。

    又曰,物類無盡,能放幾何。答曰,須知放生一事,實為發起同人,普護物命之最勝善心。企其體貼放之之意,中心恻然,不忍食啖。既不食啖,則捕者便息。庶水陸空行一切物類,自在飛走游泳於自所行境,則成不放之普放。非所謂以天下而為池乎。縱不能人各如是,而一人不忍食肉,則無量水陸生命,得免殺戮,況不止一人乎。又為現在未來一切同人,斷鳏寡孤獨貧窮患難之因。作長壽無病,富貴安樂父子團圝〔口裡栾〕,夫妻偕老之緣。正所以預行周濟,令未來生生世世永不遭鳏寡等苦。長享受壽富等樂。非所謂罄域中而蒙福乎。何可漠然置之。子審思之。戒殺放生,畢竟是汲汲為人,抑止汲汲為物,而緩急輕重倒置乎。

    南浔極樂寺外,向有放生池以磡未全砌,遂致坍塌。兼復多年未浚,淤泥充滿。每有善士就河放生。雖發善心,生難獲益。其旦蒙放而暮復遭捕者,當居多半。若近大江,則固宜放之江中,小河則斷非所宜。園林大師心有不忍,擬欲深浚其池,外築圍牆以為防護。俾放生有地,而盜捕無由。其意亦良厚矣。尚未開工,適普陀覺三大師至,一見即志道相契。旋以寺事付托,而己則放下萬緣,專修淨業焉。覺師缵承舊緒,即欲速成其事。但以工程浩大,獨力難成。擬募阖鎮善信共襄勝事。祈予作序。

    南無阿彌陀佛!

    往昔所造諸惡業 皆由無始貪嗔癡 從身口意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忏悔!

 

上一篇:念經、放生,母親病愈
下一篇:淨空法師法語:遇到這些善知識,這是緣分好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