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禅與出世間禅(上)
——堪布“禅修”主題演講
一. 禅修的重要性
剛才,主持人請我講《釋迦牟尼佛修法儀軌》。關於這個儀軌,你們自己看一下就行。這裡,我只是稍稍補充一點。
首先,我想說的是,信不信佛教是你的自由。我們不會用任何一種方法引誘你進入。即使有的人想出家,我也沒同意。一般來說,我不是很贊歎知識分子來這裡出家。我讓他們觀察自己的心,這樣的決定是不是深思熟慮的結果?
不然,你初到寂靜地,剎那間產生了一種感覺:啊,出家是多麼地清淨啊!但是,時間一長,你偶爾萌發的不成熟的發心就漸漸退失了。對你們自願出家,我都是抱持這樣謹慎的態度,對你們信教更不會強求,會尊重你個人的決擇。
在座的同學,有的對佛教有信心,但對佛教的教義又不太了解。帶著這樣一種信心,跟著上師或什麼人到處跑,既浪費時間,又容易趨入歧途。如果沒有緣起,你不會值遇很好的上師。各種修法是那麼多,以後都可以求,這些都不是很重要的。重要的是系統地學習佛法。
關於“禅修”,我先簡略地講一下禅修對社會和個人的重要性。現代社會上很多人,不論是企業家、領導、還是學校裡的老師都心力交瘁。從表面上看,科技發達給人身心帶來諸多便利。但是,科學越發達,社會越發展,人類越貪得無厭。即使擁有再多也是欲壑難填。在短暫的一生中,一直不斷地向前追逐,直至生命終結。
有些人可能是前世習氣,或者今生沒有修心,他的心非常急躁、任性、無法控制。無論做什麼事,一不順心就大發脾氣,生嗔恨心;或者陷入極大的憂悲和苦惱;有些人分別念特別重,想象力格外豐富,一點點小事就歇斯底裡,無緣無故就大聲哭泣,這樣的人非常需要禅修。
基督教、道教和印度瑜伽,在中國各大城市都有他們的冥思道場或瑜伽館。瑜伽為當今社會人們的身心,帶來了一線清涼和寧靜。
因此,在座的各位要了解究竟什麼是禅?我去過清華、北大、復旦等大學,它們都有禅學社;國外著名的大學如耶魯、哈佛、劍橋等也有禅學社。禅學社應該對禅有比較廣泛的了解吧。
禅修分世間與出世間。要進入真正很深的禅,就要入出世間禅,也就是佛說的波羅蜜多的境界。當然,在生活中,依靠世間禅就可以舒緩身心。
我覺得,不論是世間還是出世間禅,對你們的未來都非常重要。你們踏入社會後,家庭、工作和生活的壓力會不堪重負,每天放松身心,禅坐一個小時,對緩解疲勞和緊張的情緒,有出乎意料的效果。
如果你有了一定的禅境,就可以把所有事放下,進入到更深的禅修中。這時,你要選擇一個不受干擾的地方,但不一定要去山谷閉關,沒有真正的竅訣,即使閉關也不會成功。
二.禅修的條件
佛教的根本教義就是戒定慧三學。其中戒律是三乘佛法的基礎。經中說:由戒生定,因定發慧。所以,首先要持戒。沒有戒,一切功德都不會產生。有些人認為,佛教有很多條條框框,非常麻煩。其實,完全不是如此。戒就是一個人的人格,就是怎麼樣做人。
世間有的人天天偷盜殺戮,這樣的品行,根本談不上更高的功德和境界。因此,不要把戒律看作一種特殊的約束、一種控制的手段。在看似一模一樣的人中間,有一些人層次很高。比如佛教中有居士五戒,就是不殺、不盜、不邪YIN、不妄語、不酗酒,這是做人的基本道德。社會上有很多人,包括一些共產黨員最高的境界也是如此。
如果你做了這些事,你連基本的人格都沒有。假如在居士五戒的基礎上,能進一步受菩薩戒、密乘戒或別解脫戒中的出家戒,這樣一層一層受持更高的戒,也就是一步步完善你的人格。
所以,戒定慧中的戒,就是怎樣做一個真正的好人。在高尚人格的基礎上,你的心才能清淨,才能安靜下來。如果心不寂靜,不要說出世間的成就,連世間的快樂也不可能得到。比如你在一個單位上班,心如猿馬不能安心,不久就會被老板開除。到了另一個單位,又會如此。朝三暮四或暴躁的人,到哪裡都找不到清淨的世界。到處是缺憾、紛爭、仇恨和痛苦。這就是沒有“定”的原因。
有了定就能演生出智慧。有些法師、大學生的學習為什麼特別好?就是因為:第一他有善良誠實的品德,在這個基礎上,他的心沉靜穩定。這樣,他的智慧就能慢慢成長。如果你心不定,即使有智慧也容易退失。我記得佛經中有這樣一個比喻:沒有禅定人的智慧就像風中的燈。風中的燈,雖然閃耀美麗,但很快就會被風吹滅。
一個人可能具有智力和天賦,但是,既缺乏人格基礎,又不具備禅修的寂靜,他的智慧如無源之水,不會帶來真正的利益。
三.禅修的歷史
為什麼禅宗大德能長壽無病、氣色如嬰兒一般?為什麼印度瑜伽師能在一個月中安住不動、不吃不喝?在沒有氧氣的封閉洞穴中坐上六天?而一般人連兩小時都坐不住。
現在很多人去印度求瑜伽。其實,佛經中就有瑜伽。“瑜伽”在密法中叫瑪哈約嘎、阿努約嘎、阿底約嘎。其中“約嘎”就是“瑜伽”。藏文叫“那炯”,意思是心入於本來的狀態。
從歷史上看,印度瑜伽是相當神奇的。我記得,有關阿底峽尊者的故事中提到:在朗達瑪滅佛後,藏王智光、菩提光為了重振佛教於西藏,前後派了許多智者去印度,最後,終於請到了阿底峽尊者。
在去西藏的途中,一天,阿底峽尊者一行來到恆河邊,看見一位老瑜伽士,把一具年輕的屍體放在岸邊,自己跏趺坐入於定中。一會兒,老瑜伽士頹然倒下,孩子卻站了起來,把瑜伽士的屍體扔進恆河,頭也不回地走了。藏地學者心中不解,問阿底峽尊者:“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阿底峽尊者說:“禅修中有一種‘奪捨法’,又叫‘遷識法’,是一種借屍還魂法。瑜伽士老了,找到一個年輕屍體,就將自己的神識遷移到那個身體裡。”藏地也有瑪爾巴之子達瑪多德,奪捨婆羅門子屍體的公案。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出自一段可靠的歷史。
印度依然保存著古瑜伽的傳統。在古瑜伽中,一般會吸收不同宗教的內容,既有佛教,也有婆羅門教等。迄今為止,印度都不願開放,這是有其宗教、歷史、文化等原因的。二十年前,我去過印度。發現很多藏人漢人到印度後,一直保持著一種原生的生活狀態。我覺得非常好。
印度人特別重視素食,不像中國天天殺生吃肉。等你們完成學業,掙了很多錢後可以去印度朝聖。印度航空公司以前只供應素食,聽說直到現在,有的公司依然如此。而在我們的飛機上,要得到一份素食卻非常困難。當然印度經濟發展不如中國,聽說現在,他們和中國的差距越來越大。但是他們原有的珍貴文化,卻保存得相當完好。
印度的每個飯店都吃咖喱,咖喱是非常清淨的食品,剛吃時不知是什麼味,既不是辣,也不是鹹,是一種很奇怪的味道。但是在離開印度後,有時我會想:“什麼時候我還能再去印度,吃上他們的咖喱呢。”
除了印度瑜伽,中國和日本的禅文化也曾風行一時。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時,日本就有企業家禅令營。那時,中國還沒有完全開放,反對氣功等一切禅修活動。昨天,一位人民大學的學生說,我們的思想處於非常狹隘、封閉的狀態。確實如此。那時在藏地,只要發現山洞中有人坐禅,這個人就會立刻被投入監獄。直到了八十年代以後,氣功才在漢地悄悄地興起。
有一位美國總統說:二十多年前我來過中國。那時候,每個人都穿一模一樣的衣服。但是現在大家都穿得五顏六色。在座的同學也許還記得他的話。每個人的心態不同、愛好不同,在外相上必然會有不同的選擇。
八十年代後,人們紛紛學習中功等氣功,也有人通過氣功趨入到真正的禅修中,包括這裡的一些大法師。漢地有些比較著名的法師也練過氣功,練到心靜時,生起一種不同於以往分別念的特殊覺受。之後他們皈依佛門,成為當今佛教界的棟梁。
我曾經專門了解過,氣功到底講了什麼?為什麼會形成一個全國性的氣功熱?後來發現,氣功借助了一些佛教理論,有關氣功的原理,都可以在佛法中得到诠釋。現在有些地方舉辦企業家禅之旅、靜心營、禅商文化講座,在短短的幾天中放下一切,松弛而坐,收到了非常良好的效果。
四.什麼是世間禅
本來我們生活在壓力、恐懼和憂郁中,禅修後身心平和,心與大自然融為一體。所謂瑜伽的意義,雖然有多種翻譯,但“合而為一”可能是最恰當的。“合而為一”就是把心找回家,讓它平靜、沉澱,從而發現它的本來面目。
現在世間流行的禅,都屬於世間禅。在佛教中叫“凡夫行禅定”。比如,在大學中參禅,心不執著於任何一法,安住在不執著中。禅定時會出現的三種境界:一種是空,心空無所有;一種是明,心了了分明;還有一種是無念,心中不起任何念頭。又叫:“樂、明、無念。”
“樂”是輕安、快樂,這種樂受,世間任何一種快樂都不能比擬。城市中一些特別疲憊的人,一旦參禅,就不想從定中出來,可能就是因為“樂”的緣故吧。
我去五台山的時候,有個和尚對我說:“我現在禅定境界很高。”我問:“怎麼高法?”“我現在出定入定時,什麼念頭都沒有,每天都處於無念中,太舒服了。”還有一種舒服在裡面,但也是無念。本來我們的分別念此起彼伏,若能不起任何念頭,也是很清靜的。
漢地寺院常舉辦禅七夏令營,七天中,每天從早上八點到晚上六點,大家坐在禅堂裡觀心。那時會有禅師引導:“現在,你什麼都不要想,不要分別,心是明明清清的,是空的……”心本來就是空、明、無念的,這就是世間禅。它有沒有作用呢?有。但只是暫時的作用。
在印度瑜伽中,世間禅有五大派別。其中哈他瑜伽是最廣為人知的。它通過身體的姿勢、放松的技巧和呼吸,來達到訓練的目的。在一呼一吸時,原來漂泊的心,能找到回家的路。即使找不回來,也能知道自己的心是多麼動蕩起伏、一刻不停。經常這樣練習,心會變得非常寧靜。
凡夫行禅定,不能根治相續中的貪心、嗔心、癡心等煩惱,但能暫時壓制粗大、浮躁的分別念,甚至將它摧毀。但摧毀的不是本質、不是習氣,只有出世間禅才能從根本上徹底摧毀心中的煩惱暗習。
印度瑜伽中大多數都是世間禅。這一點,各位一定要清楚。你們在參禅時,一定要觀修心的空性,這是世間禅與出世間禅的分水嶺。
五.什麼是出世間禅
在佛教中有“凡夫行靜慮”、“義分別靜慮”和“緣真如靜慮”這三種分類。
如果你安住在諸法無自性的心念中,通過心的空性,斷除心的無念、明、樂的狀態,是第二步境界,叫義分別靜慮。第三步境界就是遠離一切空和非空、明和不明的執著,這就是緣真如禅定。
在禅修過程當中,有人感受到樂、有人住於無念、有人住於空,這三種覺受中,空的感覺是比較好的。但這種“空”,只是一無所有、豁然空虛的狀態,並非是對諸法顯現的當下,沒有絲毫實有本性的認識。安住在世間禅中,最高可以達到四禅八定乃至無色界的非想非非想天,卻不能從三界中解脫。
要從世間禅進入真正的出世間禅,僅僅“義分別禅定”的“單空”是不夠的,還要達到緣真如本體的禅定,就是遠離空與不空,認識心的無緣赤裸的本性。這種境界,在禅宗中叫明心見性;在密法中,稱為認識覺性。
大圓滿密法中講到光的明點,其實,人的心有一種自然的光,這種心的自然智慧的光明,會呈現在心外。在虛空的映襯下,可以在空中看見這種光。密宗的托嘎修法就是觀清淨、透徹的藍天。以頓超的方式見到了然、明然的心地境界。當然,剛開始時什麼也看不到;但慢慢地就可以看見一些佛像。這是為什麼呢?就是因為我們的心與佛陀無二無別。
除了利根者以外,三言兩語是不會明白的。利根者依靠《六祖壇經》、《金剛經》、大圓滿直指心性等任何一法,都能幡然開悟。從此,他的言行舉止會出現翻天覆地的變化。這種現象自古以來就是存在的,是不可否認的。
但是說實話,你們離這些竅訣還相差很遠。這樣的修法,要在學習佛法十幾年並完成加行後才可以傳。像主持人剛才說的生起次第、圓滿次第,在沒有弄懂它的義理和竅訣前,自己不能盲修瞎練,否則不僅無功而返,還可能出現一些不良症狀。
在藏傳佛教中,禅修分了五個階段:剛開始時心如飛瀑,一剎那都不能安住;而後就像山谷中湍急的流水,流速已經減緩。這時心安住的時間很短;之後就像江河一樣,只有到了岸邊,才發現它川流不息。此時的心已經比較穩固,但還有一些分別念;第四階段猶如大海,遠看風平浪靜,近看還有細微的動搖;最後如須彌山王不為狂風所動。這時心不管專注何方,都能隨心所欲。
對大學生來講,修世間道教的禅,基督教或其他宗教的禅或世間一般明、樂、無念的禅都可以,但是,要進入真正的禅,就要修出世間禅。這時,發心是最重要的。
比如聲聞乘希望從三界輪回中解脫。發心後安住下來,按照四念處,觀修身體、感受,意識和法。貪心嚴重就修白骨觀;嗔恨心嚴重修慈悲觀;《阿含經》中宣說以五種所緣的方式來修。最後證悟人無我,獲得聲聞果位。如果是大乘禅修,目的不是為了身體健康,消滅煩惱,獲得解脫,而是為了利益一切眾生。
在座的人如果要參禅,你的意樂和發心是什麼?是想自己快樂呢?還是讓天邊無際的眾生快樂?如果是後者,先皈依、發心,再參禅。
大乘三十七道品的一些修法,與聲聞乘一些內容相同。不同的是,前者以法無我攝持,後者以人無我攝持。以空性攝持的禅定,叫止觀雙運。止,是寂止的止;觀,是觀修的觀,是對諸法本體空性的證悟。禅定不僅僅是心安住下來,還有證悟空性的境界,而後在這樣的境界中安住。
宗喀巴大師《菩提道次第廣論》的後部分,講的就是止觀。因為非常深奧,宗大師寫著寫著,心想:“即使寫下去,也不會有人懂的,還是不寫吧。”他擱筆後,文殊菩薩親自現身,對宗大師說:“你還是寫下去吧,肯定會有人懂的。”很多大德在傳法時,看到眾生根基低劣,與深法不相應,所以不願傳深法,只講一些粗淺的法門。
今天,我放一尊釋迦牟尼佛像在面前。《菩提道次第廣論》中也說,觀修時,要以觀佛像為主。如果你們有時間,最好看一下《白蓮花論》最後釋迦牟尼佛修法,還有《華嚴經》、《大集經》的公案。
我經常放一尊釋迦牟尼佛像在前面,如果心實在靜不下來,就睜開眼看看佛陀,而後,閉上眼睛。此時,佛的影像自然在心前浮現。心在這樣的狀態中安住,不會出現任何違緣。要讓這樣的境界穩固和明顯,就要持續修行。
如果你的心因此安住,當然非常好;如果不能,一直看著佛像,也能在相續中種下善根。不論你信佛與否,這樣觀對你百分之百有利,不會有任何危害。
所以,我想送每個人一尊佛像。(掌聲)這尊像是我特意定做的,裝藏非常珍貴、圓滿。你們要找一兩個上師吹氣可能很困難,但這尊佛像,請所有僧眾開過光,它的加持是更大的。
發心人員不要傷心,也許以後,我能送你們一個。不管到哪裡,我都會攜帶一尊佛像。這尊像小小的,你們出差或到什麼地方時,隨身攜帶會很方便。雖然它不是古董,但一般來講,要做得這麼精美、這麼莊嚴,是很不容易的。希望你們一輩子都能好好珍惜,經常觀想。(掌聲)
今天,就講到這裡。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