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國家,佛教自古印度傳入中國的二千多年以來,以其深邃的哲理和弘法利生的理念,與中華各民族的傳統文化和倫理互相交融、互相適應,逐步演變成為具有中華民族特色的佛教文化。在今天建設當代先進文化的偉大實踐中,佛教文化已成為中華民族文化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
一、佛教文化的民族特征
由於佛教傳入我國的時間、途徑的不同,以及各地區的民族文化、社會歷史背景的差異,形成了中國佛教的三大系,即漢傳佛教、藏傳佛教、南傳佛教。這三大系佛教由於信仰民族的不同,各自具有獨特的民族特征,而民族特征的不同,往往是一種文化區別於另一種文化的重要標志,正所謂“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漢傳佛教傳入中國後,經過與以儒、道為代表的原有文化融合,形成了具有濃厚中華漢民族文化特征的佛教文化,而中國文化也被打上深深的佛教文化的烙印,以至在漢地中國人中形成的“儒可以治國、佛可以治心、道可以治身”的文化共識。如今遍布漢地的寺、塔、窟、石刻、壁畫等諸多形式;信奉釋迦佛、阿彌陀、觀世音等諸多內容,可以說是大乘佛法天然的博物館、藝術宮,如樂山大佛的大雄大悲、敦煌壁畫的博大精深、梵呗音樂的清淨韻律,這些都具有不朽的科學價值、人文價值與美學價值,為世界佛教的珍貴遺產。
藏傳佛教是外來文化與本土文化融合的宗教,已有一千多年的傳統。在西藏地區,宗教情感與藝術活動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藏傳佛教建築物都裝飾著雕塑、壁畫和唐卡,這些造型藝術既保存著原始宗教古樸稚拙的遺風,又呈現出系統宗教的成熟、發達和精致。藏傳佛教的各種造像和供奉物,可以激發佛教徒的禅恩,從中可窺探到藏族祖先的精神寄托和對文化藝術的審美追求,探尋到藏民族的歷史以及各種文化交融發展的軌跡。
南傳佛教最顯著的特點是信教民族的普遍性,在雲南地區的數十個少數民族中,信仰佛教的占絕大多數,所謂“村村有佛寺、人人當和尚”之說。南傳佛教使用傣文貝葉經,仍舊保持如法如律、精進修學的早期佛教的優良傳統。景洪的大菩提寺、猛海的八角亭、瑞麗的遮勒熊金塔等建築非常優美,是研究我國巴利語系佛教藝術和少數民族建築風格的珍貴實物。
中國三大系佛教文化,民族特征鮮明,法乳一脈,積累了豐富的文化藝術資源,蘊含了深厚而寶貴的濟世理念,共同推動佛教文化在中國的發展與弘傳。
二、佛教文化的民族凝聚力
英國歷史學家湯因比認為,在近6000年的人類歷史上,出現過26個文明形態,但是,在全世界,只有中國的文化體系長期延續發展而從未中斷過。中國文化之所以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最根本的一點在於民族精神的培養和思想道德的建構。這種民族精神,就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這種思想道德,就是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民族精神和思想道德,已經成為中國文化生命力和凝聚力的內核。
佛教文化“如夢如幻的生命本質,一切皆苦的人生真谛,亦僧亦俗的人生態度,圓活無滯的思維方法,平等自救的自主意識,忍辱負重的寬廣胸懷,與人為善的處世方式”,對增強中國當代文化的凝聚力和生命力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莊嚴國土、利樂有情”、“報恩度苦、忘我利他”的佛教理想可以引導人們熱愛祖國和人民,積極投身於扶危濟困、建設國家的實踐中;“法無我”、“人無我”的生命本質,可以明示人們既不因滄海桑田、物是人非的空幻本質而放棄現世追求,也不把現世追求看得太重;一切皆苦的人生真谛,教導人們以充分的心理准備應付生活中的艱難困苦;亦僧亦俗的人生態度,啟發人們既不放縱物欲,也不壓制物欲;圓活無滯的思維方法,教育人們用靈活的方式對待多變的社會;平等自救的自主意識,提醒人們凡事既取決於外在機緣,更取決於自身奮斗;忍辱負重的寬廣胸懷,砥砺人們重視困難挫折,培養堅強意志;與人為善的處世方式,培養人們戒惡揚善、捨己為人的人道主義精神。
另外,佛教文化在祛病健身、心理調適、消除煩惱、臨終關懷、保護生態環境等方面,都蘊含著豐富的精神財富,融入了我們的民族精神和思想道德,同樣有助於增強當代中國社會主義文化的凝聚力。
三、當代佛教的圓融
佛教在與中華各民族固有文化互相對話、交流中,形成的中國佛教特有的和合圓融精神,這種精神源自佛教的緣起,佛教以“眾緣和合”為世界萬事萬物形成的理論依據。因此佛教不僅隨順諸緣,而且廣結善緣。在這種思想指導下,“圓融”成為佛教入世的重要原則。佛教認識到,只有“圓融”才能“無礙”。佛教之所以在中國能流傳二千多年,亦在不同時代、不同民族、不同社會中傳播,既得益於中華傳統文化本來具有的包容性,又得益於佛教和平智信的特征,更得益於中國佛教圓融含攝的歷史智慧。圓融已成為中國佛教的一大優良傳統,深深影響著當代的弘法者,他們繼承傳統的圓融精神,以響應時代及多元文化的挑戰。太虛大師主張佛教革命時,曾大聲呼吁吸收各種外來文化,將它們的精髓圓融於佛教。
在當代,趙樸老曾經精辟地把中國佛教定位為“三個圓融”,即要把佛教的事業圓融於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之中;圓融於維護民族和國家的尊嚴,捍衛國家領土和主權的完整,促進祖國和平統一的偉大事業之中;圓融於促進中國佛教界與世界各國佛教界友好交往的偉大事業之中。花落還開,水流不斷,哲人其萎,言猶在耳。“三個圓融”是中國佛教感召四眾弟子、凝聚佛子之心的新境界,是中國佛教與時俱進、利樂有情的新階段,是中國佛教大智慧、大光明的新前景。讓我們盡佛教之力凝聚力量,揚佛教之長凝聚人心,使人不分信仰,地不分南北,才不分高低,力不分強弱,功不分先後,利不分大小,都一起來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充分地調動一切積極因素,不斷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增添新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