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宣化上人楞嚴咒句偈疏解第二會(206句至232句)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請各位讀者留意,有些在前面解釋過的,這裡沒有再重復解釋。

(二○六)虎[合*牛]都盧雍

【頌】至心誦持獲妙定 誠意精進證無生

善意夾雜染淨半 難超苦海永浮沉

【解】二○六這首偈誦就是說:

「至心誦持獲妙定」:你能用你的至誠懇切的心來誦持這個咒文,一定會得到這個楞嚴經的堅固妙定——堅固定。

「誠意精進證無生」:你修道要有一種誠意。什麼叫誠意呢?這個誠意是念茲在茲的,時刻也不忘,專一其心,心裡只有一個修行的念頭,旁的什麼都沒有了。滲入你這個意識,甚至於因為修行把吃飯穿衣服睡覺都忘了,這叫誠意精進。證無生法,一定會得到無生法忍。

「善意夾雜染淨半」:你若是在這個佛教裡頭做點善,又做一點惡,善惡分不清楚,總夾雜的,始終做善裡頭有惡因,做惡裡頭也有點善因,善惡夾雜,因果分不清。染淨半,一半的染污業,一半的清淨因,你若這樣子呢!

「難超苦海永浮沉」:你不能說離這個六道輪回,超出這個苦海。你若善惡夾雜分不清楚的話,永遠都在這個苦海裡頭漂起來又沉到底,漂起來又沉到底。所以我們叫苦海永浮沉。

(二○七)者都蘿

【頌】我今警覺八萬眾 大力金剛各神王

降伏災害諸魔難 智慧弓箭職高升

【解】這第二句是「者都蘿」,兩百零七句。「我今警覺八萬眾」:說我現在要警覺這八萬四千這個金剛藏菩薩,叫你們都很小心、很謹慎的。

「大力金剛各神王」:和這個金剛力士——大力量的這個金剛力士。各神王,一切鬼神王——八部鬼神王。「降伏災害諸魔難」:他能降伏一切的災害,一切的不吉祥的事情。諸魔難,天魔和難。

「智慧弓箭職高升」:者都蘿又翻譯「智慧弓箭」。你誦持這一句咒,能得到作官,也會升官,榮官益職。你這個官也生得更大一點,職位也更高一點。所以這個修一切法,得到一切的果報。好像為什麼這些個人作大官呢?就因為在往昔他修過這種的法,所以今生他有這個因緣作大官。世間一切萬事萬物都是在那兒說法,就是看我們人認識不認識。今天我覺得我又會有時間,就出了一個對聯,七個字的:「獨立孤峰獅子吼」,一個人站在山峰上做大獅子吼。沒聽過獅子一吼,百獸皆懼?「獅子吼,無畏說」,就是無所恐懼。「百獸聞之皆腦裂」,那無論什麼飛禽走獸,飛禽也嚇得各處亂飛,走獸,那獅子一吼,那個老虎都嚇得在那兒爬不動了,嚇得那個樣子。你看為什麼呢?就因為它這個威,獅子吼這個威風太厲害了。這個你們各位想一想應該對的什麼?「獨立孤峰獅子吼」,下一句這對聯你們看看願意對什麼就對什麼。

(二○八)屍底南

【頌】執金剛神劍利鋒 入三摩地鎮妖氛

降伏一切鬼魔等 改惡向善允自新

【解】「執金剛神劍利鋒」:這句咒的意思是金剛神。這「屍底南」又翻譯弓箭的箭,又可以翻譯寶劍的劍,有兩個意思。總而言之,這是執金剛神他們所拿的武器,所以要說是弓箭也可以,要說是寶劍也可以。執金剛神他們所拿著的這個寶劍非常鋒利無比。人間有的寶劍,說「切金斷玉,削鐵如泥。」他這種寶劍比這個更厲害,更快,因為他的智慧也是猶如金剛寶劍一樣,能以洞悉天魔外道的思想。

「入三摩地鎮妖氛」:他也常常在三摩地裡,三摩地也就是定,在這個定裡頭鎮妖氛。伏魔,在三摩地裡頭也能降伏天魔,制諸外道,令一切妖魔鬼怪這種邪氣都降伏了。

「降伏一切鬼魔等」:這個金剛力士和這個金剛藏王菩薩能降伏一切的鬼,一切的魔。什麼叫鬼?鬼就是陰險,他見不得天,見不得光。魔是鬼的另外一個名詞——魔鬼魔鬼,他比鬼更厲害,可是這個金剛藏王菩薩,執金剛神能降伏他。

「改惡向善允自新」:無論他造了什麼惡業,他若肯改過自新,這個金剛藏、執金剛神都許可他改過自新。

(二○九)揭蘿訶

【頌】妙吉祥義及勇施 金剛藏王破邪癡

殺賊應供魁多士 眷屬和合永安居

【解】「揭蘿訶」翻譯叫眷屬眾,是兩百零九句。這一句咒文是說,所有的金剛力士是金剛神的眷屬。這個屍底南又有一個意思,翻譯叫妙吉祥;又有一個意思,翻譯叫勇施。「妙吉祥義及勇施」:妙吉祥,逢凶化吉,遇難呈祥。勇施,勇於佈施。

屍底南都是金剛藏菩薩。每一位菩薩又有自己的眷屬,所以說「金剛藏王破邪癡」,金剛藏王菩薩到各處去護持善人,也懲罰惡人,破一切天魔外道。這一類的天魔是很愚癡的。

「殺賊應供魁多士」:魁多,這是阿羅漢的一個名字,叫殺賊,也叫應供。他能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所以叫魁多士。魁,就是魁首,勝過一切。

「眷屬和合永安居」:這一切執金剛神的眷屬也和合了,妖魔鬼怪的眷屬也都和合了,人的眷屬也和合了,沒有紛爭,平按和合,互不相擾,和平共處永安寧。

楞嚴咒每一句都與無量的意義,每一義都有無量的功能,所以我們想學楞嚴咒,持誦楞嚴咒的人,最好發一種大心,能夠為全世界誦持這個楞嚴咒,而把所有的功德回向給全世界的人類。你發這種大心所成就的功德和果報是了不起的,因為你沒有自私心,不為自求,所以說:「我今發心,不為自求人天的福報,願於與法界眾生,回向他們早一點離苦得樂。」我們佛教徒,學佛最好要精純,不要一邊學佛,一邊造罪業,弄得自己善惡的業分不清楚。怎麼樣一邊學佛一邊造罪業呢?就是學佛不是為利他,而是為自利,久而久之,自己自私自利的習氣就都露出來了。

譬如你學佛,又去賭錢去,這就有善有惡,業不清。你學佛的人還存心想要騙人,這也是業不清淨。你學佛的人又要用種種的手段去損人利己,這也是善惡的業不清。乃至於你或者行商作買用種種的手段來騙人,又借著在道場裡頭的佛教徒和佛教徒的關系,存心來騙人,甚至於偷,這都是善惡業不清的地方。

我們學佛的人,對這種種的行為一定要改,一定要沒有。有這種行為你就出不了三界,被善惡夾雜的業粘住了。修道人,在道場裡修道也不要一方面修行,一方面又不修行;一邊修行,一邊就打妄想,這樣也叫善惡業不純,善中又有惡,惡中又有點善,混合不清。混合不清,將來受果報的時候也就很復雜的。

你們各位都知道現在越南、高棉、柬埔寨那些個和尚,乃至於西藏,為什麼要受共產黨的摧殘?很殘毒的。這都是他們往昔在因地修的時候,就種這種的惡因,或者強取人的財產,或者奪人的生命,所以現在在那種環境之下生命財產都沒有保障。甚至於就是出家了,自己的生命也沒有保障,財產更不要說了,出家人沒有財產的。這種顛沛流離的生活,都是在往昔種的因種的不正,所以現在生在這種國家,受這種的塗炭。這種情形都是給我們現身說法,叫我們回光返照。我們現在,在修道的時候,切記不要落到這種境界上,要避免這種的災難,要重新把因地弄清楚了,所謂「因地不真,果招紆曲。」你在因地的時候弄得不清,等到果地的時候就受很復雜的果報了。在萬佛城的人,或者外邊來的人,我要老老實實地對大家說真實的話,不要等到受果報的時候手忙腳亂,在修道的時候必須要特別謹慎小心,免得將來後悔。

問:那天在大殿繞佛時,我想著經上說觀察聲音對開悟是最為第一的,因為耳根圓通是證悟最有效的法門。經上舉例解釋說是在沒有聲音時耳根仍起作用,其他的諸根則需依靠外來的刺激始能起作用。但《楞嚴經》上說在沒有外來刺激時,眼根也能起作用。經上並舉「置能見之人於暗室中,將其所見之暗與盲人所見之暗相較」之例。我為什麼提這個觀察眼根呢?因為在諸根中人最寶貴自己的眼根,其次則為耳根,然後才是其他諸根。所以依我看,似乎我們最寶貴的根——眼根,對我們開悟應該是最有效的,而非耳根。

上人答:如果這樣看的話,舌頭會吃東西,會嘗味道,為什麼舌根不是第一?《楞嚴經》中二十五聖各述圓通,每一聖都述說自己證得圓通的那一根。本來每一根都是第一,沒有第二,對機的就是第一,不對機的就是第二。因為「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娑婆世界的眾生聽覺比較圓通,觀世音菩薩證得耳根圓通。其餘的眾生也有很多人對這個法是相應的,所以說它是第一。有的人眼根非常地利,那就由眼根上悟道。二十五個聖人,每一根都會開悟,都會悟道。他在哪一根開的悟,那根就是第一。對他相應就是第一,不相應就不是第一。所以我常常說:「八萬四千法門,就是八萬四千個第一,沒有第二的法門。」為什麼那樣說呢?就是說對機就是第一,不對機那就不是第一。八萬四千法門,門門都是第一,何況二十五個法門呢?二十五聖各述圓通,他都是從哪一根悟了,就講那個法門是好的。

我們眾生也是從哪一根都可以悟,但是我們就用用這個,又修修那個不專一,所以從生到死也沒有開悟就因為貪多,所謂「貪多嚼不爛」,要精。專一則精,不專一就不精,對哪一門都要一門深入。我覺得這二十五聖各述圓通,每一聖所證都是圓通。不單單是耳根,鼻根也圓通,舌根也圓通,身根、意根都圓通。眼、耳、鼻、舌、身、意,這六根你會用,它就是圓通;你不會用,它就不通。不通就發生障礙,通就是圓通。

(二一○)娑訶薩蘿南

【頌】盡大千界金剛神 譬喻算術計不清

擁護行人修善法 功德足時道自成

【解】這一句的咒文,翻譯成中文的意思就是盡大千界金剛神眾。盡,有的地方就當了了講,就是沒有了。吃飯了沒吃飯?吃了,吃了餓不死了。這個窮盡大千界金剛神眾,這個「盡」不是當「了」字講,也不是當「沒有了」講,也不是當「窮盡」講,這個盡當「滿了」,因為沒有到極處又該有了。了不了就給多了,要了了就沒有了,不了了又該多了,吃的也多,穿的也多。

滿大千盡,這個大千是三千大千世界,也不是三千大千世界,就是無量三千大千世界,數不盡那麼多的三千大千世界。什麼叫大千世界呢?大千就是:一日、一月、一個須彌山、一個四大部洲。這四大部洲是:1.東勝神州;2.南瞻部洲;3.西牛賀洲;4.北俱盧洲。每一個地球都有一個須彌山,須彌山四邊有四大部洲,就有東勝神州、南瞻部洲、西牛賀洲、北俱盧洲,這四大部洲合起來叫一個世界。一千個日月、一千個須彌山、一千個四大部洲,這叫一個小千世界。再聚集一千個中千世界,這叫一個大千世界。為什麼叫三千大千世界呢?因為三次都說千。一千個小千世界是一個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是一個大千世界,這三次都說是千,所以叫三千大千世界。這一個三千大千世界是有無量無邊數不盡算不完那麼多的三千大千世界金剛神。這個三千大千世界,每一個世界裡邊都有佛在那兒說法教化眾生,都有金剛神在那兒做護法,所以這個護法金剛神,滿了無量無邊那麼多的三千大千世界。

究竟有多少呢?電腦也算不清。你看看電腦那麼聰明,又能算這個,又能算那個,又能算你吃多少粒米,又能算你穿多少粒紗,算得很細的,可是這個金剛神的數目算也算不清,所以說「譬喻算術計不清」。怎麼樣子也算不清這個數目,因為太多了。就好像破一分無明就百界作佛,八相成道;破兩分無明就千界作佛,八相成道;破三分無明就萬界作佛,八相成道;若破四十二分無明就現出法身,那是不可說不可說算不出來那麼多。這也是那樣子,所以說「譬喻算術計不清」。

「擁護行人修善法」:這個金剛藏菩薩,金剛神是做什麼的呢?這麼多干什麼?是不是單單吃飯拿薪水呢?向佛支工人?不是的。他們不像我們凡夫俗子給人做一點工就要討代價:你要給我多少錢一天,或者多少錢一個時辰。擁護行人,他盡義務不要錢的。修善法,就教你修善法做好事,完全是義務性的不求代價的。你若是好好地修行,他擁護你。

「功德足時道自成」:所謂栽培功德修福慧,功就是要立功,德要做德。你不立功就沒有功,不做德就沒有德。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你把功立下來也不會朽爛的,你把德立下來也不會朽爛的,你若能立下嘉言也不會朽爛的,這是三不朽。

你在立功的時候不可以和人爭,說是爭功果嘛!你若和人比賽,那是假的。無論你立什麼功要很自然的,要你自己願意去做去,不要和旁人來比賽。譬如佈施,我看旁人佈施了十萬塊錢那我就佈施二十萬,總要超過人,勝過人,和人比賽。這是不對的,這叫爭功,就像古來的大將就因為爭功在陣前就被人殺了。我們佛教徒立功,要是我們願意做的事情不管人家做不做我就來做。譬如哪個地方修什麼功德,我盡我的心去隨喜,能做多少就做多少,這叫立功。立德,德是人所不見的你做了,你做的這個善事人人都不知道就有了德行了,所謂陰騭——德行。

所謂善欲人知不是真善,惡恐人知便是大惡。你做善你願意人看見,那不一定是真善。你做惡事怕人知道,那就是小惡也變成大惡了。你做善事你願意人看見,雖然大善也變成小善了。就是這樣子。德是做的,不做哪有德?功是立的,不立哪有功?立功立德,你要去做去,你立功立德時間久了功德都夠了,道業也就會成就了。所以說「功德足時道自成」,你所修的道也就會成功了。

這是第一首我所寫的淺白現代語解釋這句咒文。本來我也寫不出來,但是因為沒有人寫,沒有人願意獻丑,所以我也就不怕獻丑了。每一天就裝模作樣地寫幾首偈頌來同你們大家說一說。或者你們大家比我懂得的更多,但是我不妨拋磚引玉以我這麼淺顯寫出來的把你們那個高深的都會引出來,所以這是我教人的一個方法。希望你們哪一位若有更好的,更高的,更深的,更妙的,不妨也寫出來給大家,向大家說一說,這是第一首。

(二一一)毗騰崩薩那蘿

【頌】屏諸魔害施安寧 逢凶化吉消夙業

履險如夷夢弗驚 普慶雲散滿天晴

【解】這一句咒文翻印成「屏諸魔害施安寧」:屏諸就是把一切的魔害都擋著,害不了,好像一個屏風似的在那兒擋著。施安寧,施予你安寧,平安。所以說「逢凶化吉消夙業」:你遇到兄險的事情會吉祥。為什麼呢?這是因為你往昔大約做過吉祥的事,所以今生逢凶化吉。本來人家放槍在那兒很危險,會被槍打了,但是結果也沒有什麼危險,變成吉祥了。消夙,你宿世所應該受的罪業,受的果報,現在消除去了。所以你誦這句咒文就逢凶化吉,遇難呈祥。

「履險如夷夢弗驚」:你走到那很危險的道路上,或者虎狼獅子,或者有化學毒氣,原子爐出了意外,但是你到那兒如意很平安,什麼事情也沒有。夢弗驚,好像我昨天講那個蛇,我想你們有人會晚上做夢夢到蛇,這個夢弗驚,就夢到蛇也不怕,說是這個蛇大概是我的護法,來保護著我。就像那個溈山老人,就有兩隻老虎在門口給他看門口,保護著他,那也可以說是金剛護法變化那兩隻老虎,人一看見就跑了,其餘惡獸也不敢接近。夢弗驚,夢也不驚。「普慶雲散滿天晴」:這時大家都一起慶祝,雲彩可散了!天都露出天來了,沒有雲太陽也出來了。這是晴天,大家都高興。你看一陰天,那《菜根譚》上不是說:「光風霽日,草木欣欣」?沒有雲彩的時候那個日光很明亮的。「光風霽日,草木欣欣;怒雨疾風,群鳥戚戚」:怒雨疾風的時候,飛禽看天一陰好像要哭的樣子,說:「怎麼辦啦?怎麼辦啦?」就說沒有辦法了。北方有一種小鳥叫小八成,那時候叫什麼鴿鳥的,那個鳥就說:「凍死我、凍死我,明天理窩。」因為天氣冷了,不像馬來西亞那麼熱。它就說:「可把我凍死了。」晚間它就怕凍,因為它在樹上冷得打顫顫,晚間就吵,它說:「凍死我,明天我一定早跑步就不會冷了。」等到明天它又說了:「得過且過,得過且過。」說我過一天算一天,得過且過。這個「普慶雲散滿天晴」,滿天都晴了。這意思就是說我們人的業障都消盡了,智慧現前了,這就是「普慶雲散滿天晴」。

各位聽我有講錯的地方告訴我,我說對的地方也告訴我,我不會說我弄錯了,你們找我的錯處,我歡喜每一個人找我的錯處,只要你找出我的錯處,那我是很高興的。

※ ※ ※

所有九天好像都超度了,你要更高興地到極樂世界去。有的沒有去的,有的跑去做人去了。你們各位超度九天的人是否得到一個很好的機會?以後你們無論到什麼地方去超度,去人家的道場裡邊,每一個牌位是多少錢,一個牌位只寫一個名字,不要叫你們祖先去住徒置區,不要叫他們生到那裡面。那一個小房住了很多人,木屋更是這樣。好像香港住的地方,白鴿籠子似的,很多鴿子住在一個籠子裡頭,就因為以前他們的子孫超度他們時給他們很多人立一個牌子,所以結果就有這種的苦。

我知道每一個人都不想自己的祖先去住白鴿籠子,所以在萬佛城的事情已經過去了,以後不要再有這種的行為,尤其我們在佛教裡頭做事情不要貪財物,不要想在佛教裡頭找便宜。若在佛教裡要有等著吃虧的心,不要貪錢,你一貪便宜那就不照佛法了,這是很要緊,很正確的一個理論,你們更應該注意。

沒有人說話,我就講一講打坐的方法。我們這個郭清才這個多嘴的小孩子問我們這兒打坐的一位兄弟,一座那兒頭歪歪地睡著了,尤其是果子那麼一坐就睡覺,這問題是一個很大的一個問題。我們萬佛城養成一種習慣,除非不坐那個地方,一坐那個地方就睡覺。因為覺得這一坐下如果不睡覺就沒有機會睡覺了,所以趁著打坐這個時候睡覺。大約是這個情形,可是這睡覺比醒著是好得多,為什麼?你若醒著打妄想,想入非非,在萬佛城就跑到馬來西亞去,在馬來西亞就跑到萬佛城了,不用花錢也不用坐飛機,也不用坐火車,就馬來西亞和萬佛城來回跑了幾十萬次,也不需要向政府納稅,這是很便宜的一件事。可是你醒著一打妄想就不如睡覺。你睡著了省很多,你心裡頭那能源沒有浪費。隨時醒著盡打妄想,把心裡頭的能源浪費了,你覺得是沒有花錢,但是無形中把你這個智慧的能源給浪費了很多。

所以說:「寧在深山睡覺,不在鬧市辦道。」就在妙覺山睡覺也比在三藩市用功修道好。在妙覺山這兒睡覺早晚都有醒的時候,在三藩市那個地方修行,不是飛機在空中轟隆隆,再不就是那個巴士在街上咕咕咕。私家車很多很多,這些個聲音令你就隨著聲塵所轉。在妙覺山就不同,這種聲音少得很。

打坐這個姿勢也是很要緊。你看見日本的佛堂,他們每一個人的姿勢都很好,我們萬佛城的人坐的姿勢就都沒有那麼好。因為什麼沒有那麼好呢?因為我不注重表面,所以在這兒的人也就跟著學得不修邊幅,馬馬虎虎隨隨便便的,不管這些個問題。現在我對你們各位說一說,在打坐的時候你若能結雙跏趺去坐是最好的。雙跏趺坐是左腿放在右腿上面,把右腳搬到左腿上頭,這叫跏趺坐,又有人說蓮花坐,又有人叫這個名字叫金剛坐。這個坐能降伏天魔,恐怖外道。天魔一見你這樣做,他們都跑得遠遠的,這外道他不能這樣坐,他也都很怕;這樣坐又很容易入定成就三昧;又很容易腿痛叫你受不了,這是一種好處。我們在這樣坐的時候就端然正坐,你身體脊背要挺直起來,停止搖擺,要坐得筆直的,頭也不錢俯,也不後仰,也不左歪,也不右歪,端然正坐,坐得很圓滿,坐得不馬虎。你這樣坐起來要眼觀鼻,鼻觀口,口觀心,就是這麼說。說:「眼觀鼻我知道,鼻觀口,鼻怎麼還有眼睛?口觀心,口上還有眼睛嗎?」你沒有修成功,你若修成功全身都是眼睛,每一個毛孔裡頭都有無量無邊那麼多的眼睛。所以你看東西不一定要用這一對肉眼去看,也就可以說你全身都是雷達,都是機關,只要你肯用功修行,將來就有這種的妙用。這是用功的一個開始,還談不到第一步。這是一個開始,你開始參禪要有一個話頭。這個話頭有的參「父母未生以前的本來面目是怎麼樣?」有的參「念佛是誰?」有的參「諸佛是沒有了佛的。」這種種的話頭,看你歡喜參哪一個就參哪一個,繼續用功下去。

「久坐就有禪,久住就有緣。」所以你要有一種忍耐心,不要躁進。什麼叫躁進呢?就想快,貪圖快一點,愈快愈好。這個修道要認真,拿出功夫來,拿出時間來,一點一點成就,一天一天成就,不是立刻就能有成就。所以要繼續努力,那個腿痛一點能忍得住它,忍著、忍著,我們要了生死脫輪回不是一件小事,所以要拿出真正的忍耐心。

(二一二)虎[合*牛]都盧雍

【頌】專一則靈分歧弊 至誠誦念永弗替

日久功深成三昧 證得菩提無去來

【解】在這個世界上,因因果果是很快的。大概十年前在金山寺有一些很調皮,很吵鬧的小孩子,那麼有的大人就跟著每一個人抱怨,又講那些小孩子怎樣怎樣不好。現在那些大人也都有了自己的小孩,才知道養小孩不容易。昨晚有一個做母親的來跟我哭她的小孩,這真是報應。由這點,我們就知道講法的時候不應該說話,人家講法的時候你在那兒說話,以後你講法人家也不聽。講法的時候你講話,就是對法不恭敬,也是對師長不恭敬。(以上兩段之錄音帶被切除,編者由早期英譯本轉成中文而成。)

「專一則靈分歧弊」:這一句咒文前天已經講過很多了。這一句,你念「俺啞吽」就清淨你的身口意三業,解上這個貪。在這個時候你必須要專一,所謂「專一則靈,分歧則弊。」你專一其心就靈了,你要是不專一呢?就不能成就你的三摩地。弊就是弊壞,破壞了,所以要「至誠誦念永弗替」。「至誠誦念永弗替」:至誠,要誠心到極點,你誦念這個楞嚴咒時。永弗替,你永遠不要改變,不停止。「日久功深成三昧」:時間久了你的功夫也深了,也就好像你讀書讀完畢業了一樣的道理。成三昧,成就定力了。「證得菩提無去來」:你證得菩提覺道,無上正等正覺,這個時候也不來也不去了。凡事要有耐性來修行才可以,沒有耐性修行是不可以的。

(二一三)蘿叉

【頌】金剛天仙各守護 富饒利行可畏途

攝受折伏百千萬 威德無窮福慧足

【解】「金剛天仙各守護」:這一句翻譯的意思是一切金剛的天仙——天上的仙,也有金剛天仙;各守護,都守護這個道場,守護修行人。

「富饒利行可畏途」:蘿叉又翻譯「富饒」,就是很富有很豐富,又能饒益眾生,能以利行,就是行利益的行門利益其他的人,可畏途又翻可畏,有威可畏。

「攝受折伏百千萬」:金剛天仙都是得道的,所以這邪魔鬼怪一見到就害怕。因為害怕所以他們就改惡向善,這是用的攝受的法。攝受,就是用慈悲攝受;折伏,就是用威德來折伏他。百千萬,百千萬的眾生都是被這個折攝二門來度了。

「威德無窮福慧足」:所以這個金剛天仙他們也都是威德無窮;福慧足,有的是過去諸佛示現,有的是種種的大士的化身,所以他們是福也足,慧也足。

楞嚴咒每一句,我用很淺顯的四句偈頌來形容這個咒文的力量,和它不可思議的用。楞嚴咒本來是變化無窮說不能盡的,這只不過在萬分之一中說一少分,萬分之中的半分,也就是叫人多打一點妄想,沒有旁的。人就是見境思心,見到什麼他就打什麼妄想,你要見不著,這個妄想就沒有了。所以世間的事情無論什麼,都有好就有壞,有成就有敗,有善就有惡,有是就有非,這是對待法。

解釋楞嚴咒,這也是沒有事情找一個事情來干一干。有的人看這個偈頌就會明白多一點,有的人看了就會糊塗多一點。說:「法師,這是什麼道理?」這就是世間萬事萬物的一個道理,所以有利有害。「馬祖建叢林,百丈立清規」:叢林一建上,規矩一立起來,馬溜也都跑來了,出家人墮地獄的也多了。為什麼?就因為有利就有害,有好就有壞,世間的事情是這樣。說法度生,度的總比墮落的少得多,墮落的人比受度的人多,因為世間的道理就是這樣。不過雖然這樣子,我們也不能不盡心。不能說墮落的人多,度的人少,我們就不度了,就罷工了。你要是罷工了,你一個人也不能度,人人都墮落了。因為這個,還是希望能在百萬之中度到一個、兩個,已經就沒有空過光陰。

(二一四)婆伽梵

【頌】惟丈世尊威神力 救護顛倒諸含靈

普願離苦獲安樂 早為覺道立根基

【解】「惟丈世尊威神力」:婆伽梵是佛的一個別名,在前邊已經講過了。婆伽梵有六個意思,所以就不翻它。現在這一句咒文就是說的一切的護法,仰仗十方諸佛的大威神力,所以說「惟丈世尊威神力」。世尊是世、出世之尊,是佛的十號之一。

「救護顛倒諸含靈」:世尊的威神力是無窮無盡的,一切的菩薩、護法常常得到諸佛的大威神力來加持,到所有的世界去助佛揚化,教化眾生,所以說「救護顛倒諸含靈」。諸含靈不是一個、兩個,是所有的眾生包括在內。所有的眾生機緣成熟了,有的還沒有成熟,這個護法來觀機逗教,因人說法,應病予藥,破一切眾生的執著,破一切眾生的顛倒。我們眾生所以為眾生,就是剛強成性。你叫他做善功德,他偏偏要去造最孽過;你叫他修戒定慧,他偏偏願意執持貪嗔癡,所以剛強眾生難調難伏。愚癡的眾生也難教難化,不容易教化。他總用自己的知見去行他所願意做的事情。明明知道不好他還要去做,明明知道不對他還要去做,這就是眾生的妙處,妙到極點。所以老子才說:「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也;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也可以說天下的人都知道美好是美好,可是他盡做一些丑陋的事情;都知道善良是對的,你若做善一定會得善報,可是他偏偏不做善,偏偏要去做惡去。這就是眾生生來的個性,你知道狗很聰明的,可是它就專門要吃大便。我們人要一想這個大便,那麼邋遢!怎麼吃的?可是那個狗見著了這個東西比吃什麼都香。搶的吃。為什麼呢?它個性如此。由狗這個狗性我們就應該明白一切眾生各有個性。好罵人的人,他認為罵人就是他的工作,一天要不罵人,那他就受不了;好講是非的人,一天到晚就想講是是非非,一天要不講是非,他就恐怕好像要墮拔舌地獄似的,比那還辛苦。

所以眾生的知見是不容易感化的。你要是對他好,他又覺得你不對,他一碰到釘子就老實了。這就是眾生的本性,欺善怕惡,你惡了他就怕,善的他就欺負你。說那我也不要善了,我也要學惡了。那不行,雖然你善被人欺,還是要忍受一點。你能被人欺,這個地方就是存德的地方;你欺人,這個地方就是缺德的地方。所以眾生的顛倒就是這樣子。

這個護法他願意「救護顛倒諸含靈」:一切的蠢動含靈他都願意救度。眾生再顛倒,再不聽話,他還是用慈悲心來教化他。

「普願離苦獲安樂」:普願所有的眾生都離苦得安樂。「早為覺道立根基」:早為菩提覺道立一個根基,持種種法門來教化眾生,使令眾生為菩提的覺道打下一點基礎,將來發大菩提心,就能成就無上道。

(二一五)薩怛他

【頌】十方無盡常住聖 一切護法大明燈

折攝二門巧施度 金剛密跡化眾生

【解】這一句前邊也都已經講過了,也有很多的講法。現在這四句偈頌說「十方無盡常住聖」:這是說的十方盡虛空遍法界,無窮無盡的,也就是無盡無盡的佛法僧三寶。常住聖——常住佛、常住法、常住僧。

「一切護法大明燈」:很多金剛藏王菩薩來護持這個楞嚴神咒,令這個神咒在世界上就好像一個大明燈一樣。護持三寶,來教化愚癡的眾生,做眾生的眼目,用種種的方便法門來教化我們這個六道的苦惱眾生。

「折攝二門巧施度」:折,折伏。太剛強的眾生,他用一種折伏法來折他;要是容易教化眾生,他就用攝受法來攝受他。這叫折攝二門。巧施度,巧就是很巧妙,很方便的,也就是用的這種法恰倒好處,正對他的機。施就是施用,或者佈施,或者修佈施度,或者用種種的方法來度一切眾生。「金剛密跡化眾生」:這個金剛密跡,頭先我講了。

我把後邊那個偈講到前面去了,前面講到後邊去了,你們聽得不但不替我生慚愧心,而且我一看的時候,你們還笑。這叫「露齒笑」,又叫「背面非」,你對著師父就敢這樣子輕狂地來笑,那不當著我的面前,那一定是講是講非,說我這樣也講錯了,那樣也不好,這也不對,那也不合法。你們這樣在背後講,莫如當面來講。

好像頭先我把後邊那個偈頌講到前邊去了,等講到後邊這個偈頌的時候,就找不著那一句了。我發覺了,你們不告訴我。我這是閉著眼睛講,也沒有看著那個字,你們那兒是睜著眼睛聽,看著那個字。為什麼我講錯了句,你們不講一講?不告訴我,還笑?這笑是什麼意思?是說我講錯了?是說我講得不對了?是說我講得不好?可是這叫「露齒笑」。你看看那個《法華經》、《地藏經》。你看看這是犯了什麼過錯?我以為我講錯了,你們在那兒都睡著了,沒有看見;但是我又一找,你們又知道了。這證明你們就是在那兒找麻煩,無事生非,挑撥離間,真是不可思議。這是用折攝二門來教化眾生,巧施度。

「金剛密跡化眾生」:什麼叫金剛密跡?這金剛密跡他所行所作,我們一般人不認識,因為不認識所以叫密跡。他所行所作都是護持佛法。你在皮毛上看,或者他是破壞佛法,可是他在說無上的妙法,對眾生的根基,令眾生返迷歸覺,離苦得樂。他是對機說法,因為你不明白,你不認識,所以叫密跡、密行。

我們信佛的人要深深地信因果,一切都是因果。我對於信佛也大約是著迷了,所以誰罵我,我就說因果;誰要誹謗我——因果;誰對我怎麼樣不客氣——因果。這都是前因後果。好像我方才講錯了,你們來笑我,這是因果。

Okay?有什麼問題要講嗎?兩種法門一個為折伏門,就是以威來折伏他。威就是現出來一個很厲害的金剛樣子,也很惡的樣子,令眾生見著他就有威可畏,怕他;怕了然後就投降了,這叫折伏。一個為攝受門,是用德行,用慈悲來感化他,這叫兩種的法門來教化眾生。所以說「折攝二門巧施度」。學道一年,佛在眼前;學佛十年,佛在天邊。「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我們學佛的人不是一朝一夕就學了佛了,必須要用一段長遠的時間,來體驗佛教的道理,依教來修行,久而久之才能有所成就。

好像方才我在前邊講偈頌末尾的那一句,因為我也沒有看,憑我這個不好的記憶力,就記錯了。但是在這個時候,你們沒有定力的人以為這是很可笑的,有定力的人也不告訴我,所以這很多地方都不如法了。在真正認識佛法的人,也不驚也不怖,也不哭也不笑。佛法就是如此,佛法的本體就是這個,沒有值得驚恐的地方,沒有值得哭或者笑的地方。時時你能保持著如如不動,了了常明,這就是佛法的本體。

(二一六)伽都瑟尼衫(二一七)波蘿點(二一八)闍吉例

(二一九)摩訶娑訶薩蘿

【頌】勝大金剛威猛雄 摧碎魔外鎮妖氛

能忍堅固煩惱障 為教辛勞立奇功

【解】「勝大金剛威猛雄」:「摩訶」翻譯成「勝大」,是金剛的名字。說勝大金剛威猛雄,是又威風又勇猛的一個大英雄。勝大金剛這個金剛,他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所以說「摧碎魔外鎮妖氛」。「摧碎魔外鎮妖氛」:他能摧碎天魔外道,令天魔外道望風披靡,望風就投降了,一看見他,已經就老老實實,循規蹈矩地聽招呼了。為什麼你們不聽我的招呼呢?我沒有那麼大的威風,沒有那麼勇猛,你們覺得不當一回事。

「能忍堅固煩惱障」:這位勝大金剛,大英雄,什麼煩惱他都沒有了。能忍嘛,把煩惱障都消除去了。他能忍,他教我們世間人也要能忍這個煩惱障,才能出三界成佛果,所以說他為教辛勞立奇功。「為教辛勞立奇功」:為佛教爭光,立奇功:立特別的一種功勞。那麼勝大金剛為什麼叫勝大金剛呢?你講方才講的,勝大是金剛的名字,所以這個金剛的名字就叫勝大金剛。這個勝大金剛,也就是說我們修道的人,要學這個勝大金剛這樣堅忍不拔,這樣有忍耐心來修行。自己為了擁護佛教,任勞任怨什麼勞苦也不怕,能受人所不能受的,讓人所不能讓的,忍人所不能忍的,吃人所不能吃的。我們要能有這種的能忍堅固,就是堅固能忍。你要堅固,你不要忍一分鐘,第二分鐘就忍不了了。「哎呀!我腿痛了。」「啊呀!師父!啊呀!師父!我真受不了了,怎麼辦啦?唉呀!唉!呀!」你看,你們這不怕笑?昨天晚上我講錯了,你們笑,當然我不好意思!對不對啊?我也是人嘛!今天我不怕你們笑,笑得越大聲我省的氣力也多,所以你們笑,我就等一等再講。誰要能忍,不怕腿痛,那是真佛子。我為了修行,痛一點我也願意的。死不死啊?為了修行我就死了都沒有關系。要有這樣的志願,你說這不是勝大金剛是什麼?

(二二○)勃樹娑訶薩蘿 (二二一)室例沙

(二二二)俱知娑訶薩泥(二二三)帝[口*隸]阿弊提視婆例多

(二二四)吒吒甖迦

【釋】吒吒字母,吒婆,秦言離障,大悲儀,遮蘿,翻行動,消災儀,娑[發-弓]吒,翻能摧碎,甖迦,字母,娑迦,秦言眾法無礙。從上波蘿至此,謂無量光音遍被之處,我等金剛戒神,盡空大千沙界,所有法寶教乘,佛寶道樹,僧寶捨利莫不頂力,作威贊護,如法雷震,如獅子吼,普令障礙,摧碎無餘也。

【頌】離障行動能摧碎 眾法無礙住生貴

光明遍照護三寶 我等戒神救迷醉

【解】「離障行動能摧碎」:這一句翻譯的意思是離障,能遠離一切的障礙;又有一個意思叫行動,行動的意思就是離障,也就是摧碎。你要行動才能離障,你要行動才能摧碎,所以說「離障行動能摧碎」,你要行動。你要不行動也不會離障,也不會摧碎,所以摧碎、離障必須要有所行動。「眾法無礙住生貴」:眾法無障,就是一切法都圓融無礙,到這種的地位,在十住裡頭證到了生貴住,才能眾法無礙。「光明遍照護三寶」:這一切的護法善神都放光動地,來護持三寶,護持佛教,護持法寶,護持僧寶。「我等戒神救迷醉」:我等守護戒的善神,守護咒的善神,要救世間迷昧太深的這一類眾生,又要救醉生夢死的這一類眾生,要救這貪婪六道輪回,不知出離的眾生。我們一切的護法善神就是執行這一種的工作。

(二二五)摩訶跋闍嚧陀蘿

【頌】大金剛眾護行人 作獅子吼法雷震

使令有情除障礙 度一切苦般若深

【解】摩訶就是大,跋闍蘿就是金剛,這是一切的守護大金剛藏菩薩,所以這個偈頌第一句就說了,「大金剛眾護行人」:這八萬四千大金剛藏菩薩常常隨著這個持楞嚴咒的人,護持這個持咒的人。為什麼他們要護持持咒的人?因為他們在過去發願,要是有眾生受持楞嚴咒的,就來保護。所以哪一個人受持楞嚴咒,哪一個人就得到這個金剛藏王菩薩來保護著你,護行人,護持著修行的人。

「作獅子吼法雷震」:這個金剛藏菩薩到處都作大獅子吼,又震大法鼓,吹大法螺,樹大法幢,擊大法鼓,又如雷震,令眾覺悟,不迷昧。吹大法螺,令眾生的迷昧快一點覺悟。發聾振聵,有時候眾生迷得太深了不能覺悟,所以你要他這一個大的聲音,讓眾生豁然明白,明白就能發大菩提心。

「使令有情除障礙」:使令,就是叫一切的有情,有情的眾生不容易教化,就因為他有情。你叫他修道,他也被情牽著;你叫他學佛法,他也被物累著。情牽物累,放不下就被情愛所迷,沉淪苦海。這個護法善神使令有情出障,除一切的障礙,度一切苦,能把一切的苦惱都度過。度一切苦就是遠離顛倒夢想,得到究竟涅槃了,也就是「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度一切苦厄,就要大智慧,有深般若的智慧才能度一切的苦厄;沒有深般若的智慧就不能度一切的苦厄。護法善神幫助我們增加我們的般若智慧,所以能離苦得樂得大智慧。修行,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不要傷害其他人,口上也要存德,不說綺語、妄言、惡口、兩舌,這口德要特別要注意的。不殺生,身不偷盜,不邪YIN,意念裡邊不貪、不嗔、不癡,不犯貪嗔癡,不要盡為自己這個臭皮囊做著想,心心念念為這個臭皮囊偷東西吃,心心念念想把這個臭皮囊莊嚴好看一點,心心念念想對這個臭皮囊叫它享受多一點快樂。這都是一種顛倒的妄想。

我們要想出離三界,脫出六道輪回,一定要把這些習氣毛病放下,情情愛愛都要把它看空了,才能遂心滿願,成就你的菩提道果。

(二二六)帝例菩婆那 (二二七)曼茶蘿

(二二八)烏[合*牛]

(二二九)娑悉帝

【釋】娑悉帝,或蘇悉提,謂一切悉地法,妙能成就也。

【頌】成就諸法正定聚 圓滿三德妙覺尊

自度度他菩薩行 登涅槃山般若峰

【解】「成就諸法正定聚」:娑悉帝,又叫蘇悉提,翻譯為成就諸法,所以得到三昧,正定正受。「圓滿三德妙覺尊」:圓滿三德,各位記得什麼叫三德嗎?三德就是「法身德、般若德、解脫德」。我們法身是遍一切處的,佛是法身德;般若德,般若是智慧的功德,也是遍一切處;解脫德也是遍一切處。妙覺尊,你圓滿三德了,證得妙覺菩提,證得無上正等正覺,然後在行菩薩道,行菩薩所行的行,去自度度他。「登涅槃山般若峰」:再登到涅槃山。涅槃山就是常樂我淨,得到涅槃的四德。般若峰,到般若的最高峰,智慧的最高峰。

(二三○)薄婆都

【頌】婆伽婆帝佛世尊 也譯圓滿及遂心

善喜能入楞嚴定 無量智慧此中生

【解】「婆伽婆帝佛世尊」:薄婆都也就是婆伽婆帝,翻譯成佛世尊,也就是薄伽梵、佛世尊,翻譯佛,翻譯世尊。「也譯圓滿及遂心」:又有個翻譯叫圓滿,又翻譯為遂心,遂心滿願。你求什麼有什麼,你看念楞嚴咒有多好,求什麼有什麼!你求上天,你就不會下地;你求男得男,求女得女。求什麼有什麼,所以叫遂心滿願。「善喜能入楞嚴定」:又翻譯叫善喜,能入楞嚴定。為什麼他有這樣的好處?就因為你念楞嚴咒,就能入楞嚴定。楞嚴定是無定無不定,無有不定時。「那伽常在定,無有不定時」,楞嚴定是堅固定,天魔外道不能破壞的,所以叫楞嚴大定。

「無量智慧此中生」:入定干什麼?入定就好像你到迪斯耐樂園似的,又有歡喜的事情,又有恐懼的事情,都是你見所未見,聞所未聞的。在定裡面你能如如不動,了了常明,不被境界所轉,而能轉一切境界,這是入楞嚴定的。你沒有楞嚴定,就被境界所轉,來一個什麼你就跟著什麼跑了,被境界所牽。你有楞嚴定,不被境界所轉,所謂「眼觀形色內無有,耳聽塵世心不知」,「見事省事出世間,見事迷事墮沉淪」。在定裡頭能生出無量的智慧,因為它能生無量的智慧,所以才說定能生慧,由定才能開發出智慧。你要不入這個定,就不開智慧。

好像你到迪斯耐樂園,你就不知道那裡頭是什麼,你到了迪斯耐樂園,哦!那裡有海邊,又有什麼什麼。好像某居士勸我去迪斯耐樂園很多次了,要我去看看,他以為我沒看見過呢!實際上什麼形形色色那種玩的東西,沒有什麼很特別的。我們在無量劫以來看這些東西不知看見多少,不過你看過都忘了,你要想起來了就不錯。

(二三一)麼麼

【頌】仰祈佛力加持護 我所作法令圓成

早證不退常精進 選聖拔賢速題名

【解】「麼麼」是字母,意思就是仰仗佛的力量來加被我們,令我們一切一切得以成就。「仰祈佛力加持護」:所以說仰仗佛的力量來加持我們,保護我們。

「我所作法令圓成」:我所作所修的法,就是我修的誦持楞嚴咒的楞嚴法,一切都早圓成,我所修的四十二手眼也早一點圓成,我所修的一切一切的禪定也早圓成。總而言之你誦這句「麼麼」,就是所修的一切一切的法快一點成就,意思就這樣子。

「早證不退常精進」:我早證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退轉有三不退,誰知道嗎?什麼是三不退?1.位不退,地位不退到小乘。2.念不退,不發小乘心。3.行不退,總是行菩薩道,行大乘法。這是三不退。早證這三不退才能常精進,你不得到這三不退,就不能常常精進。

「選聖拔賢速題名」:在修行中,佛菩薩也要選拔,看我們誰夠程度了,應該入菩薩的果位或者應該入佛的果位,早一點就告訴我們,令我們得到這種不退的果位,令我們知道怎麼樣去修行。

(二三二)印兔那麼麼寫

 

上一篇:達真堪布:懂得了因果以後,還有什麼可算的?
下一篇:宣化上人楞嚴咒句偈疏解第三會(233句至277句)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