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天路上.布施為先
佛教「六波羅蜜」又稱為「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智慧),其中以「布施」為首。而「四攝法」(布施、愛語、利行、同事)亦以「布施」為前導;所謂「人天路上,布施為先」,布施作為佛教中的一種修行法門,是大小二乘、顯密諸教所共有的。布施,目的在於對治、消除悭貪的習氣。因為我們眾生一般都有貪執的心,貪愛世間一切事物,心為形役,心被物縛,以致無法出離;行菩薩道者,明了悭貪乃障道之因,是故力求少欲無為、去除貪心,進一步還能廣行布施。
佛教慈善事業與布施法門
佛教以「慈悲喜捨」的精神為出發點,現時海內外不少的佛教團體,為了利益眾生,使幼者得教、老者得養、病者得愈、亡者得安,在弘法之余,對普利眾生的慈善公益事業,均不遺余力地作出奉獻,從而建立了多元化之社會慈善福利事業,其最終目標無非是為解除受難者的種種痛苦,使之離苦得樂。
關於慈善救濟與公益,佛陀為我們做出了最好的榜樣,可以說,佛陀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慈善公益家。佛典中慈悲助人、護生救苦的事例,比比皆是,多不勝舉。佛陀捨身飼虎、割肉喂鷹,為徹底解決眾生的生老病死苦,棄國捐王,出家證道,弘化十方。十方諸佛與菩薩亦復如是:阿彌陀佛四十八願度眾生;藥師佛為眾生除病消災;觀音菩薩救苦救難;地藏菩薩在地獄教化等。諸佛菩薩的慈悲願力,深深影響佛教的慈善公益事業。
可以說,佛教慈善公益事業最重要的核心就是「布施」,由於布施是六度之首,所以行一度即含攝其余五度──在布施的時候,首先應防護身、口、意三業,就需要以「戒」為助伴;若在布施過程中遭受到誤解或辱罵時,就需要以「忍辱」來助成;若在布施過程中生起退心或懈怠心,就需要以「精進」來策勵;若在布施過程中不受外界毀譽、批評的影響,就需要以「靜慮」來保持內心的安定;為了能知布施因果,或通達布施實相,作三輪體空的如法布施時,當然更就少不了「智慧」。所以,佛教慈善公益事業所行的布施,本質上就是六度齊修。
因此為了更好地從事並推廣佛教的慈善事業,實有必要更積極地來發揚布施法門。
布施波羅蜜
佛教認為,眾生之所以流轉生死,其根本原因在於「我見」;因為我見而起我執,因為我執而起貪愛,因為貪愛而起悭吝。悭貪是我執最直接的表現。由於悭吝是布施所對治的根本,所以只有破除悭、貪二執,布施才能圓滿。所以,無論何種布施,都是將自己所有惠施於他人,令他人能離苦得樂。因此,施的精義在於能捨;如果在完全的捨的同時,又能把布施所得的功德回向給眾生,這就是圓滿的布施。也就是說,布施的圓滿是就心量而言的,若布施之時能始終不離菩提心,以無我之心而行,如是即能成就布施波羅蜜。
布施波羅蜜具有四相,即無悭吝施、空性施、隨他意施、依他根器成熟施。施者若能體達施者、受者及所施之物都是空無自性的,能摧壞執著之相,這就是「空性施」,又稱「三輪體空」。施者於來求者,有求必應,隨意布施,成就歡喜,此即是「隨他意施」。而依他根器成熟施則主要是指具慧布施,不損害他人,觀機逗教,成就他人現時、究竟二種利益。
布施的種類
我們通常說:平等布施,也就是以無分別之心施予一切,可是,由於眾生根性與智慧的不同,布施可分為不同的類別。
一、三種布施
一般而言,布施,可分為三種:一是財施、二是法施、三是無畏施。
(一)財施:分為外財、內財。外財是指外在的財物,例如土地、錢財;內財是指個人的身體,如四肢、頭目腦髓、五髒六腑。布施內財對普通人而言不容易做到,要發大菩薩心的行者才做得到,例如釋迦牟尼佛生生世世修菩薩行,捨身喂虎、割肉喂鷹,這是因為了解眾生都有佛性,所以能以平等心行布施,真正成就布施波羅蜜。
(二)法施:佛法是宇宙人生的真理,以這種真理來布施,稱為法施。真理包含世間法、出世間法。世間法的真理,稱為俗谛;出世間法的真理,稱為真谛;以最上乘而言,即中道第一義谛。修行不能離開世間法,世間法是指做人做事、待人接物的道理;行菩薩道必須明白俗谛、真谛、中谛,達到三谛圓融,方能以法施利益不同根基的眾生。
(三)無畏施:對貧者施財、病者施醫、暗者施燈,使他人在精神上得到安定,減少恐懼,稱為無畏施。例如,對失意的人給予關懷、鼓勵,使其建立起信心;在偏僻的暗路上裝置路燈,使行人免除恐懼,這都是無畏施。
二、兩種布施
《瑜伽師地論》中分為有「過失施」與「無過失施」兩種。有些人布施的時候,身心懈怠,不能精進於正法;或耽著於過去,忽視未來;或希望於未來,忽視現在;或心不清淨,有所畏有所求;或心懷輕慢,不能恭敬來求者;或希求富樂,把布施當交易;或求大名聲,惟恐別人不知道。這七種施都是有過失的,雖然也有些許功德,但是不能令施者惡法得以減少,善法得以增長,所以生命的質量難以提高。無過失施則是為涅槃大果而施,沒有絲毫世間的垢染,並將一切回向於無上菩提。
三、四種布施
《中阿含經.瞿昙彌經》中則把布施分為四種,一是布施因施主淨而非受者,二是布施因受者淨而非施者,三是施主受者都不淨,四是施主受者都淨。這裡所說的「淨」,是指精進於佛法,明見因果,信解有施有施果。如果不精進而行惡法,否定因果,認為無施無施果,即為不淨。有淨法,則有淨施;有不淨法,則有不淨施。四種施中,以施主受者都淨最為上乘,如佛在經上說:「精進施於精進,如法得歡喜心;信有業及果報,如是施有廣報。」
布施如種福田
在佛經裡,將布施比喻成農夫耕田,好的田地能獲得豐收,同樣的,多布施給賢德之人,就能為大眾創造更多的福利,為自己增添更多的福德,所以,《四十二章經》中說:「飯惡人百,不如飯一善人;飯善人千,不如飯一持五戒者;飯五戒者萬,不如飯一須陀洹;飯百萬須陀洹,不如飯一斯陀含;飯千萬斯陀含,不如飯一阿那含;飯一億阿那含,不如飯一阿羅漢;飯十億阿羅漢,不如飯一辟支佛;飯百億辟支佛,不如飯一三世諸佛……。」
因此為了讓大家易於了解,佛教將布施的對象分成三種:
(一)悲田:即對於困苦之人,我們應該量力而為,悲憫濟助。
(二)恩田:即對於父母師長,我們必須知恩、感恩、報恩。
(三)敬田:即對於佛、法、僧三寶恭敬供養,能得無量福德。
布施就如種田──只不過所種的不是土地的田,而是「福田」。但是若不播種,又怎可能有收獲?俗話說:「春種一粒栗,秋收萬顆子。」我們可以看到,現時社會上捐錢最多的,往往是大企業家,或經商的財團,他除了善心之外,都很懂得「捨」的道理;而最近廣東省揭陽市護持三寶、捐獻巨款的善心居士,大部份都是經商、攪貿易、做生意的人,這種布施實應大大的提倡。這令人想起了我國春秋時代,越國有個大臣叫范蠡,他輔佐國君建功立業,看到國君不可以共富貴,便棄官出走,到他國隱姓埋名,做起生意來,在一個地方發大財之後,便把錢財散掉了;又到另一個地方,又發大財,之後又散掉;又換另一個地方,再發大財,之後又散掉;如此三聚三散,真是越捨越有。所以後世做生意的人都很尊崇他,把他當財神看待。由此可見大財不是爭得的,而是「捨得」的,所謂「不捨不得,大捨大得」。如同《地藏經》中說:「三生受樂,捨一得萬。」就是這個道理。
結語
布施的功德實在非常殊勝,經中所載,不勝枚舉。不過更重要的是,佛陀啟示我們,布施其實不在於多少,不在於財富,不在於地位,關鍵是要隨分隨力,一念至誠。我們如果能夠真心布施一分錢,這一分錢就是最大的功德!佛菩薩善用任何一分錢,作廣利眾生,饒益有情,使之離苦得樂之用。這就是諸佛菩薩所感歎的:眾生果報不可思議,諸佛願力亦不可思議。
布施,並不是可望而不可及之事,乃是人人當下可為之行;為眾生宣揚佛法,或施予千金,乃至為人解除身心怖畏等都是布施,而給人一個微笑、一句贊歎,甚至是一份歡喜,又何嘗不是布施呢?但是,作為真正的佛弟子,所謂「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既得人身,又能聞法修行,是多大的因緣福報!因此要有感恩奉獻之心,還需奉行三皈五戒、六度四攝,自淨其意,自覺覺他、自利利他,導人向善,乃至最終圓成佛果,才是學佛的最終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