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佛教知識

 

財富的應用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經濟學是研究經濟的活動。經濟活動是廣義的說法。從某個角度說,經濟學可以被分成三大部份,即財富的創造、財富的分配、財富的應用。而實際上,創造和分配財富同樣是應用財富的活動。因為無論是生產、經營、分配等,都與財富的應用有關。財富包括精神和物質。

以佛教的觀點,國家或個人的收入應該被分成四份來用:

1、一份應用到日常所需,如衣、食、住、行、醫藥等;

2、一份應用於儲蓄以備急需;

3、一份應用於做功德,如福利事業等;

4、一份應用於投資,如農業、商業。

財富該用於人的最基本需求。人不是經濟動物,是物質為人而活,而不是人為物質而活。人需要物質只是為了生存和幸福,沒有其它的任何意義。

有了財富,我們應該應用財富做如下五件事情:

(1)使自己高興;

(2)使父母高興;

(3)使妻兒高興;

(4)使同事、朋友高興;

(5)供養遁世的修行者。

佛陀在《Vasala Sutta》中說,我們應該用財富照顧好父母,不能照顧父母者,不能繁榮。

另有巴利文典《Pattakamma Sutta》說,財富要被應用在親戚、客人、公職人員,付稅收給國家。

佛教認為,稅收是需要的。因為國家可利用稅收的資源去幫助窮人,做福利事業、公共事業。但稅收不應拿去鋪張浪費。佛陀就主張不該以稅收用於大規模的祭祀活動。佛教還強調稅收應不給百姓添加大負擔為宜,要如蜜蜂采蜜而不傷及花朵,反對苛捐雜稅。

在另一部經典《Dhammajani Sutta》中,佛陀說財富要用於自我的幸福、他人的幸福、自我防衛、付稅收、積累功德。

什麼是功德?一些人以為功德只是布施東西給修行者或寺院,這是不正確的看法。布施給宗教,只是功德之一種。凡是利人、合理的利己的活動皆可視之為功德,如一杯水澆樹、一杯土培樹,也是一種功德。

佛教經典中曾分析了三種人用錢的方式:

(1)一個人堆積財富,不用於自己,也不用於別人,也不做功德;

(2)財富用於自己幸福,不與別人分享,不做功德;

(3)財富用於自己幸福,同時與別人分享和做功德。

佛陀說,第二種人比第一種人好得多。第一種人空有財富,不用於己,不用於人,不做功德,枉費了財富。佛陀鼓勵第三種用錢方法,既為自己,也為別人。佛陀說:一個人應該常懷與人分享財富之心。世界是因緣的,人無法單獨存在,個人生存依賴他人的幫助。為此,個人考慮自己需要的同時,也該去考慮別人的需要,與之分享。

佛陀鼓勵人們去消費自己的財富,而不要空堆積財富而成吝啬者。但這不意味佛陀鼓勵人們去做無意義的浪費。佛教向來講“惜福”,反對浪費,反對走兩個極端。所以,佛陀曾教導說:“應用財富不應該吝啬,不應該浪費,不應該用於罪惡,不應該用於潛伏的危險之中。”

佛陀曾教誡人們,以下六種通道會將你的財富流失:

(1)飲酒;(2)時時游蕩於街市;(3)賭博;(4)結交壞友;(5)懶惰;(6)沉溺於異性。

佛說,一旦這些活動流行於國土,則國將不國,走向衰弱。

在巴利文典《Dasaraja Dhamma Sutta》中,佛陀指出,一個國家或個人應當脫離各式困境,佛陀用了一個巴利文“samma Jivikata”來表達,以說明生活方式的重要性。換句話說,個人或國家應用財富必須據其收入的能力。佛教主張低水平的消費,高消費是佛教反對的。

佛教反對高消費,理由是:

(1)高消費帶來社會不穩定。高消費導致貧富兩極分化。富人享盡榮華;窮人三餐不飽。於是,窮人對富人產生嫉妒和不滿心理,而富人對窮人產生恐懼心理,想方設法保護他們自己,以致引起沖突。

(2)高消費導致對有限自然資源的快速用完。很能說明問題的就是石油,一旦用完,也就沒有了。

(3)當一個人被貪欲牽著走,那麼,他會不惜用任何手段去滿足他的貪欲。無論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一個人,都是如此。一些國家為了保持它源源不斷的高消費資源,不惜動用武力,戰爭便是其結果。

高消費是建立在狂熱的貪欲上,不是基於最基本的需求,因此,它背離了佛教經濟學的原理。佛陀一直教誡我們不該吝啬,但也不該浪費。我們不該使消費超過收入,就如一把秤,應該平衡。

佛教還說財富應該小心保護,防賊、防火、防水、防敵人、防不良居心的親朋,小心不觸犯權威機關。

佛陀勸導人們去儲蓄四分之一的收入留於未來。這不僅為了保證基本需求,也為了預防不可測的水災、干旱、瘟疫、病變等原因。

為了未來的需要,儲蓄是必須的。但這儲蓄金的來源該是避免高消費的結果,而不是從克扣最基本需求物中產生。換句話說,儲蓄金的來源關系到生產什麼產品的問題,假如制造生產最基本需求物品,那麼,高消費可以降溫,象軍火毒品等不必要的消費品就可消除,市場就不會出現生活必需品缺乏或高價等問題,民眾和國家也就有錢儲蓄。

佛教認為,儲蓄金該用於最基本之需,不應用於生產武器、麻醉物、毒品、色情物等有害之物。儲蓄金要用於發展人本身和經濟。

談到儲蓄,必然想及債務。關於債務,佛教認為,四種幸福中,沒有債務是其中之一。認為落入沉重債務是一種災難。所以,國家或個人均應避免負上沉重的內外債,借債要盡量減少。假如借債已是必須,那麼,一定要用之於最基本的需求物品。

債務與貧窮經常連在一起。此世間,不管窮國或富國,窮困總是存在。在富國中,物品的增長高速,並沒有消滅貧困。就以美國為例,即使在今天,還有幾十萬人生活在貧困線以下。佛陀說,貧困是災難,應被消滅。

貧困的根源是什麼?佛教認為,不外三大原因:

(1)自然資源的不平衡分布。當某些地方極缺少自然資源時,則窮困產生。這是自然的原因。

(2)一些人的窮困源於其自身。因為沉溺於酒色等不良行為,或懶惰等,這是個人的原因。

(3)國家的錯誤政 策。尤其是錯誤的經濟政策,這是導致貧困的最根本原因。

在巴利文典(Disha Nikaya)中,就例舉了一些君王采用錯誤政 策,或一無所用的政 策,導致個人和國家的貧窮。

消滅貧困是可能的。畢竟,自然資源可以通過地區或國家間的合作分享利用。人的不良行為可以通過精神的發展而得改正。而且,錯誤的政策亦可被減少到最少量。

 

上一篇:虛雲老和尚:論《西游記》
下一篇:是否適合做夫妻的10個標准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