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達真堪布:把禅定融解在修行與生活的每個過程中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把禅定融解在修行與生活的每個過程中

達真堪布

    若想如理如法地修禅,就要具備條件。這個條件是內心要得到安靜,最好有菩提心的基礎,自心遠離自私自利。最起碼要有出離心,不貪著於世間的瑣事,遠離世間的貪念。如果沒有出離心、菩提心的基礎,坐禅就像兒戲一樣,沒有意義。如果沒有出離心、菩提心的基礎,算不上心安靜;如果心沒有安靜很難坐禅。

    然後是身安靜。找一個適當的環境,尤其是剛開始的時候,全身要放松,最好坐毗盧七支坐,身直脈直,脈直心直。不會毗盧七支坐,也可以保持一個自然的姿勢,這樣身上的氣才能自然流通,然後心自然就能安下來。心和氣有密切的關系。如果你把握不好氣,心就不能安靜。

    我們做功課也是修禅。做功課的時候,不要只在嘴上念,要從心裡去做;你能從心裡去做,這就是修禅。念到哪裡,想到哪裡;念到哪裡,觀到哪裡。一句句,一字字,每一段落都有甚深的含義。心不離開,不散他處,一心專注,這就是禅!

    我們修加行的時候也是修禅。觀修的時候心專注,注意力放在所修的法的含義裡,不往外散亂。觀修人身難得的時候,注意力必須要集中在人身難得的含義當中,這個時候不能想壽命無常、輪回過患、因果不虛,否則這也是心散亂,沒有專注。修什麼法,心裡就想什麼法;學什麼內容,心裡就想什麼內容;有什麼含義,心裡就思惟這些含義。這才是不散亂,這才是專注,這才是禅定。

    心專注於一個對境裡,專注在一種正知正見上,這都是禅定。東想西想,東抓西抓,觀想金剛薩垛的時候,又想藥師佛、阿彌陀佛,這都是雜念,不是一門深入,不是專心修學,這都是不如法的,以後一定要注意。

    我們在日常的生活中也可以修禅。我們做每一件事,不管是接待人還是處理事,都要內心專注,了了分明,發心正確,內心清淨,要保持這種狀態。有的人吃飯的時候不用心,胡思亂想,連飯菜的味道都不知道,馬馬虎虎地吃,不想吃了才知道吃飽了。這就是散亂,沒有禅定。我們吃飯的過程中,一點點也不糊塗,發心非常正確,內心非常清淨,在清淨平等的狀態中吃飯,心專注,不散亂,這也是一種禅。

    禅有世間的禅,也有出世間的禅。開悟證悟之前,貪心比較粗重的人,可以修不淨觀,將外器世界、內情眾生,一切都觀為白骨,通過這種修法,心能專注不散亂,這也是一種禅。嗔恨心比較粗重的人修慈心。將周圍經常接觸的這些眾生,都觀為父母、兒女,觀為自己最喜愛的人,然後發慈心,希望他們都能得到快樂幸福。心裡經常這樣觀,能對治嗔恨心。愚癡心特別粗重的人,可以觀呼吸。呼氣的時候,將業障都呼出去;吸氣的時候,將清淨、福德、智慧都吸進來。這些都屬於世間的禅。

    出世間的禅就是證悟空性,證悟諸法的本性,證悟無我——人無我、法無我的智慧,在這些見解、智慧當中安住不散亂,這是出世間的禅,可以分一地到十地。還有佛的禅,斷證最圓滿的禅。大圓滿裡講的,把自己的心安住於本覺當中不散亂,這是最究竟的禅。

 

上一篇:母親重病將死,末學發願之後,奇跡出現……
下一篇:大安法師:講預測和問災難是否正修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