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財富寶要》—改變財運圓滿財富的原理與方法(中)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財富寶要》――改變財運圓滿財富的原理與方法(中)

《財富寶要》之五
戒除盜業忏悔前罪
貧窮的原因歸納出來,就是悭貪、偷盜、未行布施;相反的,富足的原因正是由於斷除悭貪偷盜、並供養賢聖和有情眾生所感的善果。因此,不能斷除偷盜和占取別人利益的貪念,必定和求財之道相違背,所以,斷除盜業是十分必要的,這也是改變財運,增長財富的第一步。《十善業道經》中佛說若離偷盜,得十種可保信法:一者資財盈積,王賊水火及非愛子,不能散滅;二者多人愛念;三者人不欺負;四者十方贊美;五者無憂損害;六者善名流布;七者處眾無畏;八者財命色力安樂,辨才具足無缺;九者常懷施意;十者命終生天。

所以,無論現在貧窮富貴,也無論昔日造作何種偷盜罪業,從現在起,應該立即開始戒除偷盜。並應當發願,願我從今以後,直至菩提,永不偷盜一切非己應得財物;或者發願受持不偷盜戒。因為必須戒除一切身口意的偷盜行為,才有趨向富足的堅實基礎;若捨此真實的教理不予奉行,所求是無法滿足的。唯有兢兢業業恪守不偷盜的行為、不說贊歎隨喜鼓勵別人和自己偷盜的語言、心中不起貪占非及財物的念頭,這才是身口意三門對偷盜的戒除。

而對於已經造作悭貪偷盜罪業又後悔不及,希望能夠淨除罪業的人而言,必須依據大德們制訂的儀軌精勤忏悔,並以持不盜戒和財布施作為對治,這樣做才會迅速淨除罪障。

又具記載:世尊往世中曾經因罪墮於地獄,將與其它地獄眾生一起感受被鐵輪旋飛身肉的惡報,當鐵輪將從頭頂落下的剎那,世尊不忍其他眾生受苦,大悲利他之菩提心猛烈生起,因發願言:願我代眾生受此劇苦,發是願已,鐵輪突然墜落,隨即捨報超越地獄生於天界!所以,菩提心的淨罪功德是無比殊勝的。
 

《財富寶要》之六
淨心布施廣種福田
明識福田
欲求得現生來世在財富方面的改善和圓滿,除了如前所述革除悭貪、戒除偷盜之外,還必須要盡力隨緣廣泛地布施和供養一切賢聖和眾生,以求種下福田,如此才可期許未來之收獲;如同在土地裡種下了種子,秋後才有收獲的可能。佛在《罪福報應經》中說:人如巨富,財寶無限,富敵王侯者,從夙世慷慨布施.樂善不倦中來。同樣的道理,欲求未來之富貴,亦必須由現在慷慨布施廣種福田而來。我們看到今天社會上這麼多有錢人,他們常常把自己的錢財拿出來布施社會慈善事業,這正是前世種福做財布施的果報啊!現在繼續做布施,將來果報更加增上富有。而且這些人現在仍喜歡做布施,亦正是宿世喜歡布施所行成的習氣。

若能廣泛的做各種布施,則每位施者將會在自我相續中,逐漸地斷除悭貪的心理和習氣。所以六度萬行之首,即是布施;同時,布施做的久了,就會養成樂善好施的習慣,在相續中種下無量的福德種子,到因緣成熟時.自然會開花結果。

而做財布施首先要能夠認識辨別福田。如果把種子種到肥沃的土壤裡,就容易長出豐碩的果實;若種到貧瘠的鹽鹼地裡,只怕什麼也長不出來!修福種福也是相同的道理。大家一定要明識福田--也就是布施供養的對象。

相比較而言,智慧和德行越清淨圓滿的人,你把錢財供養給他,比布施供養一般人所得果報大:佛在世時以佛為第一福田,供養佛陀可獲無量功德善果,並種究竟解脫之因;佛涅槃後,以供養戒行清淨的比丘僧為最勝福田;再退而求其次,供養世間賢德之人又較供養俗人為上。在這裡,你所供養布施的對象智慧越圓滿心地越清淨德行越高尚,就好比把布施的財物種子種到了肥沃的土壤裡,將會感現越加圓滿豐盛的果報。


能夠令施者生慈悲心的人,也是很好的布施福田:比如在街上看到兩位乞丐,一位是衣衫爛褛的老婆婆,一位是年輕力壯的青年。假如老婆婆比年輕人更容易讓你生起慈悲憫念之心,則把錢財供養老婆婆將來產生的功德果報較大。

對自己有恩德的人亦是很好的福田,比如孝養父母長輩老師,使他們的財物受用豐足,不致於缺乏;比如供養那些在生活中曾經幫助利益過自己的人。這樣的供養也會感現無量的福果。若以給自已帶來的利益的圓滿與否來分。除了報答父母師長等其他眾生恩德之外,報答佛陀教化之恩是最為應當的。所以,把錢財用在印送佛經善書、資建佛學網站、裝塑佛像修建廟宇等弘揚佛法的事業上,是最為究竟圓滿的。

若從相反的角度講,如果明知道別人會去干不正當的事,還把錢財供養資助人家去做殺盜YIN酒等十惡業,不但無有功德福果,反而會由於為虎作伥而招來惡果,其罪業與直接去做惡事的人等同。

特別應該知道的是,現在一些人假裝乞丐或僧尼來乞討或化緣;還有一些人,假裝病人聾啞殘疾,或者裝作失學學生到社會上招搖撞騙,這本身就是詐騙偷盜的行為。這類眾生.將來除了會感現餓鬼地獄畜生的報應之外,若投生於人中,亦會貧窮。所以奉勸此輩眾生捨此惡行,早日回頭奉行善法,才有東山再起之希望。

但是對於這類人,該布施還是不布施呢?這就需要我們用智慧去觀察,然後抉擇確定自己的行為。如果確定屬於真實需要幫助者,應當慈悲施予;若發現屬於騙子,亦不應起嗔恨心,應當先以言語勸化其歸於正道是為上策,待其確實已對自我惡行生起厭惡,對清淨善法生起信心時,再以資財助其安身立命;或示導其正當的謀生之道;或鼓勵安慰其對人生前途之信心;或授以技術方法;總歸令其捨諸惡業.行諸善法為要。
 

所施之物
在相同的條件下,若布施的物品越為珍貴,越為自己喜愛難以捨棄,則布施所產生的功德越大,所感現的果報也越圓滿;若把自己不需要或淘汰的財物用具施人,則所感現的果報較為渺小下劣。

並且所施之物越為受施者需要或喜愛,感現的果報越趨圓滿;布施財物給別人而非別人所需,則果報較次:辟如有人在沙漠裡迷了路,急需要水和食物來解救性命,你供養他水和食物,比你供養他黃金或美鈔感現的果報圓滿。

更為重要的是,所布施大眾和供養三寶的財物,必須是自己通過合法經營或勞動得來的淨財,用今天的話說,就是干淨錢。這樣的錢財物品用來布施供養才會感現善果;假若用貪污受賄、偷盜搶劫等不法手段或以殺生、賣YIN得來的錢財布施,不但無有功德善果,反而會招致種種惡果。

供養布施大眾。並不一定限於錢財,一切受用資具的布施均可。當然,布施各種不同的財物,除了將來會感現豐厚的財富外,也會因所施之物的不同,感得不同的受用:布施修建廟宇僧捨,將來自己住宅高廣華麗;布施裝塑佛像將來相貌端莊美麗;布施印送佛經善書將來智慧聰明;布施放生將來長壽;布施衣服將來會得到錦衣華服……

以財物布施的方式也很多:捐助希望工程、捐助孤兒院、捐助敬老院、捐助災區、捐助無錢窮困者看病治療、捐助修橋鋪路……

比較各種布施善法而言,用錢財去做弘法利生的事業則更為重要:比如印經、裝塑佛像、修建廟宇、供養僧尼、斥資放生等等。這些善法將來的果報更趨究竟圓滿,因為資助弘揚佛法不僅可以感得人天福果,更可根植出世之因;而且布施佛法給別人,會令人明白事理,不墮愚癡和疑惑,所以《華嚴經》亦說:諸供養中,法供養最;諸布施中,法施第一。
 

布施的時機
布施的時機不同,亦會導致果報的優劣區別。常言說:寧可雪中送炭,勿要錦上添花。錦上添花人多忘記,雪中送炭刻骨銘心。比如,你在寒冷的冬天供養別人取暖的衣物、炭火、電暖器等物品,比你在夏天時把這些東西供養別人所得果報圓滿,因為那是對方最需要的時候。你在這個時候供養對方,會在對方心裡留下深刻的印象。

布施的心地
佛說:欲廣福田,須憑心地。亦說:發意圓成。雖然前面講到布施的對象、物品、時機,這些在境緣上需要善加把握的因素,但這些論述都是根據凡夫的分別妄念而言,並非究竟徹底之說。如果你的分別妄念很重,不妨根椐這些道理去做,會收到好的效果;但對於分別心較淡泊的人而言,最好能以平等無別的無緣大悲心來行持布施善法,並不必要去顧忌分別種種事相。所以影響布施福果大小的根本,還應該是施者的心地。

如果施者心地清淨平等,沒有分別妄念,不去分辨受施對象的優劣、所施之物的貴賤、布施時機是否合乎時宜,而能夠安住於大悲利他的菩提心供養布施一切眾生,這樣的果報是不可思議的,遠勝於以分別心來行持布施善法的利益。但究竟取捨何種心理行為,首先應當考證自己的心理屬性,再做出抉擇。

一切形式上的善法,若行持者為善心所攝,其善法將成為人天福果之因;若行持者為大悲菩提心所攝,則其善法必成為究竟解脫之因,同時亦得人天福果。所以以菩提心來行持善法,做諸種布施,才是最為圓滿的。
 

以菩提心行持布施善法,雖然布施很少但可以獲得無量福報。一般人做布施一次,將來果報成熟一次就報掉了,就不再會有善果。但若以菩提心攝持布施善法,雖只布施一次,從這個時候起直到證語究竟菩提,這其間善果會無數次的成熟;而且雖然所施之財物很少,但每次善果成熟時卻是無量無邊。所以唯有大悲利他的菩提心才是布施種福的應有心態,這就如同是點石成金的如意寶啊!

在平時沒有得遇布施因緣的情況下,行者可以觀想自己經常供養布施眾生需要的財物,這樣會使自己善意圓滿;或者看到別人布施,應生歡喜心加以隨喜贊歎;若看到別人偷盜,應為其保密並且勸阻;若其盜業已成,應生悲憫心代為忏悔;在布施因緣成熟的情況下.應以慈悲心、歡喜心、恭敬心布施供養,並視受施者為我無始以來之父母;布施之後應以歡喜心、無悔惜心處之。這樣布施才較為圓滿,即使布施很少,將來善果也會較大。

同樣是做布施,因為起心動念的不同,果報的大小優劣相差甚遠,行持者理應慎重於自我心念。

布施時心地不夠慈悲恭敬,或布施後又生後悔,這樣布施就不圓滿,而且還有過患,會帶來一些意想不到的惡果。辟如說.古人即有不食嗟來之食的風骨。假若你拿財物供養眾生,就變得趾高氣昂,如果以這樣的恭高我慢心來布施,蔑視對方瞧不起對方,不但將來福報下劣,惡果亦緊隨而來。《罪福報應經》說:為人因何短小,以夙生輕慢人故。所謂短小.也就是個子矮。《地藏經》亦說我慢貢高者受僕使下賤報。至於做了布施心中又生後悔的,志公禅師曾說:生穿胸國,作福布施生悔惜心故。若以這些非善不淨的心態布施,即便施捨很多,善果也很少,甚至招來惡果!

《財富寶要》之七
布施務急立願居先

在佛法中的發願,好比常人所說的樹立志向確定目標,或者亦可以說是明確自己的理想。由於願力在一定因緣下會完全變為現實,也就是如願,所以一切眾生在發願的問題上,必須無比謹慎。

在未做布施前,或平時沒有布施因緣的情況下,應當發願:願我從今日起,直至菩提,永戒一切偷盜惡行遠諸悭貪、常得見聞值遇供養無上福田、常得慈悲施予一切眾生,隨其所需,一一令其滿足,無有乏少;願我所施之財皆為清淨之財,願我施時心境平等恭敬慈悲,離諸不淨及於攀緣。

布施圓滿後,應當如是發願回向,願我仗此供養布施財物之功德,從今以後直至菩提,生生世世常懷施意,無諸悭貪,永戒偷盜;願我生生世世常以淨財供養三寶施諸眾生;願我生生世世常得值遇諸佛世尊並親蒙教誨,信解行證諸佛勝妙之法;願我生生世世財富資具,如意豐盛,並依佛法教誨,善用一切財物;亦願一切眾生同得我之勝益!此處僅僅是從利於將來財富豐足的立論來講,所以將發願回向的重點放在了財富方面,行者如果還有其它自己要回向圓滿的願望,以及具有經典依據的發願回向和大德們提倡的發願回向,都可以在布施圓滿後應用。比如,應當誦念《菩賢菩薩行願品》後的偈頌部分,從“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獅子……”念至“普願沉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這樣的發願才最為圓滿。

《財富寶要》之八
修福、惜福與消福
修福的理論如前所論,已無須贅述。修福的過程亦即是積攢福德的過程,有如掙錢存入銀行一樣。

現在的人常常走向兩種極端:要麼是悭貪不施的守財奴,要麼就成為大手大腳揮霍花銷之人--很多人現在穿錦衣華服;開高檔轎車;吃山珍海味;住別墅豪宅;亦傳聞某男士幾萬元買一根皮帶;某女士穿金戴銀尚不足,非以數百萬巨資購置天然鑽石作為飾品;亦傳聞某富豪用黃金打造馬桶……

這些事實,從因緣上講,確屬財布施感得的富有之報。看到別人有這樣豐厚的受用,應當加以隨喜;但從福德的消長來講,還是節儉珍惜的好。因為每位有情眾生,無論其福德薄厚,均有一定的數量,好比銀行裡自己存款的數目,是固定的,若享受揮霍,就等於花銷存款,花銷越過分,存款越快花完;而節儉就如同很少花銀行的錢;修福布施就是繼續存錢,這樣自己的福德才會越來越豐厚圓滿。相反若不能節儉的話.福德和財富就會很快消減干淨。

明白了這個道理,大家應當盡可能在生活享受方面簡單樸素一些,很多沒有實際意義的花銷應當取締,即便正常的生活開支也應以節儉為原則。否則有福時不知惜福,等到福德消盡,自然還會回到貧窮的行列。

據說,美國萬佛城的宣化上人某次當著眾弟子的面,將兩位弟子從嘴裡嚼過又吐出來的菜葉放進自己嘴裡吃掉,別人問他.他回答:“我沒有大的福報,所以要節儉”。虛雲老和尚的知名弟子,敬愛的周恩來總理每次吃完粥,要用開水涮碗再喝掉。這些人惜福節儉的事例,讀來不能不令人感動敬佩。

雖然社會生活中,在很多場合下,應有一定的衣食住行標准,不可失去威儀;但節儉仍是十分必要的,並非是讓大家回去原始社會過刀耕火種的生活,只是告訴大家,享受福報不能過分,不可暴殓天物,否則亦是過患。

應當少享用,多布施。如果將節儉的財富用於布施大眾做慈善事業或弘揚佛法,就等於用在了財富福報的再生上,將來的福報比現在還要優厚。

《財富寶要》之九
財神法釋疑
斷除悭貪、戒除偷盜、行財布施這三個要點,是求取財物富足真實無二的法門。過去一切大富之者因此圓滿財富福果;現在一切大富之者因此圓滿財富福果,來來一切大富之者亦必從此三法要中產生。這是十方無量諸佛同說的真理,也唯有依據此理行持,才會有改善和圓滿財富的必然結果。但很多迷信愚癡的眾生,墮於邪見,誤入岐途,以致所求不得如其所願。比如對財神法的信仰,在民間自古以來,就認為供奉財神會給自己帶來財富的增長,所以很多公司商號供奉財神。

而且,財神雖居天道,亦屬六道眾生,亦是宿世在人間廣行戒盜布施才感得的果報,可以說是早先做財布施的善業感現。大家天天供財神,卻不知財神亦從人中來。淨空法師在《佛說十善業道經講記》中說:春秋時的范蠡,在越王復國之後,就開始做生意,結果發了財,發財後就把錢財統統布施出去,再從小生意做起。過了幾年又發財了,然後又布施出去,三散三聚,因此,中國古代供的財神是范蠡,他是修行財富的典型人物,財富人的模范。所以,錢財盡管拿出去布施,越布施越多。

由此知道財神發財用的方法也是做布施,這其實就是財神法的秘要和決竅。今天把斷貪戒盜施財的法門教會大家,大家掌握了來應用,將來人人都是財神,亦就不需要再對財神法有所迷惑。而且,你能斷貪戒盜做財布施,這才是對財神最好的供養。

《財富寶要》之十
陀羅尼助緣
除了斷除悭貪、戒除偷盜、布施財物三個修積財富的必須正因外。行持者還可以借助持誦諸佛菩薩名號或真言密咒來做為助緣,以期能收到宏顯的效益。《寶箧印陀羅尼經》雲:由神咒力,及塔威德,滅貧窮報,富貴忽至,七寶如雨,無所缺乏;《大悲心陀羅尼經》亦說持大悲咒可得富饒;《不空羂索陀羅尼經》廣說了持不空羂索陀羅尼的二十種殊勝利益,其中之一即是多獲財寶;另有《准提陀羅尼經》、《雨寶陀羅尼經》等密教經典廣說了持誦陀羅尼可帶來財富豐足。

諸佛菩薩名號和心咒以及這些聖者所說的陀羅尼,本具他們在因地修行時的誓願力和果地不可思議的加持力,行持者若能具足極為強烈的信心,沒有絲毫懷疑地持誦不辍,必定會喚起這些聖者的誓願與持誦者心願相感應,從而加持作用於行者,使其早日滿足所求願望。

有人會疑問,佛法是因果法,為何持誦名號和真言陀羅尼就會迅速有感應?是否脫離了因果的范疇?答:此二不相矛盾,因為持誦真言密語也是不離因果的。比如:你誦觀世音菩薩心咒求財,菩薩會觀察你宿世所種福田及因緣.令可能晚熟的福報提前成熟;或加持你做增上緣,把小的福果變大;如果宿世缺乏布施善因,菩薩會加持你早行布施,遇聖福田,盡早得以圓滿布施因緣,將來才有富貴的可能。所以,諸佛菩薩的加持也是不離因果的,這點必須明白,否則將墮於拔無因果的邪見。

你的精勤持誦和諸佛菩薩的加持,只是為了令你把宿現悭貪偷盜的罪業淨除,並把財布施的福德因緣做的更為圓滿,並加持你少遇惡因緣。若你天天做和因果相違背的事,行悭貪偷盜.又不做布施,就等於和這種加持力對抗,當然不會有感應,也不會得到你想求的果報。而若能依照因果的道理,斷除悭貪偷盜惡法,行持布施等善法,這就和諸佛菩薩的加持力相感應,很快會如你所願的。(未完待續)

 

上一篇:《財富寶要》—改變財運圓滿財富的原理與方法(上)
下一篇:《財富寶要》—改變財運圓滿財富的原理與方法(下)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