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學佛的師兄,樂於勸人相信因果、導人向善、勸人學佛。本來是出於善意,將自己認為最好的東西介紹給別人,效果卻往往不盡如人意。
一個人已經形成的固有觀念,不可能片言只語就能改變的。一開始就想動搖其根本觀念,人的第一反應就是抗拒,找種種理由反駁。辯論的過程中,他實際上是在明確與強化自己不信佛的理由,所以只會越說越遠。這結果就會與導人向佛的初衷完全相違了。
導人向佛,最好是從緣而起,從小處入手。針對各人的根性,曉之以理,動之以利。選擇對方最關心的、或最迫切需要解決的、或最能接受的一個點入手。比如告訴特別注重容貌的年輕女孩,以鮮花供佛能改善容貌的事實,她不管信不信佛,十有八九會動心。對久治不愈的病人,推薦他看看《山西小院》的視頻,告訴他誦經放生有利健康,他也很可能會想試試。經常遭遇夢魇(鬼壓床)的人,告訴她默念佛菩薩名號,就能應聲而解,她以後碰到時肯定會試試的,這種靈驗無比的方法,很快會讓她建立起了對佛菩薩的信心。
再如常開車的人,最擔憂的是安全問題,讓他夾一本《金剛經》在後視鏡裡,以保平安,時日既久,相當一部分人會不自覺就走入了佛門。太過唯物的人,介紹一些他能接受的書籍,比如南懷瑾先生的講易理之類的書,很可能會由此動搖他的觀念,舊的觀念的崩塌是需要新的內容填補的。理性而煩惱重的人,可以從佛教方法論上入手,比如介紹一些觀心法門,從心理分析的角度解決其當下的煩惱。喜歡辨析的人,可以介紹一些唯識學的內容,從佛教哲學的意義上令人起信。諸如此類,方法可以隨機應變。每一樣都是看起來不經意的小事,不影響他以往的正常生活,不動搖其既已成形的觀念,不讓其產生排斥心理,讓他自然接受他有可能接受的一小部分。
固有觀念的就象水庫,一開始就去挖人家的水庫大堤,人第一反應是保護。而這些小事,就很可能成為不動聲色地改變其未來觀念的契機。這些看似不經意的方法,對人的潛移默化,如同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這類似的方法,並不是對誰都管用,各人有各人適合的契機。而且能否信佛是需要緣分的。有的人生生世世以來,從來沒跟佛教結過善緣,讓他們起信就很難;而有的人,根本不需要什麼理由,聞即生信;更多的人在中間狀態,可左可右。各人的根性是因,我們的方法是緣。有緣無因是結不下佛果的。就象地裡沒有種子,再適宜的氣候、肥力、水土都不會有莊稼長出來。寶劍贈壯士,明珠送佳人,接受不了就不要多說。如六祖所言:“若言下相應,即共論佛義;若實不相應,合掌令歡喜。”大意是,對能接受的人,才講佛法,對不能接受的人,結個善緣即可,至少不要因此惹人反感。這個善緣,即有可能成為他未來走入佛門之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