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和自古人傑地靈,英才輩出。在這塊神奇富饒的土地上,有著許多美麗動人的傳說。觀世音就是其中之一。傳說中,大慈大悲的觀世音坐禅出家之所就是南和縣賈宋鎮白佛村的白雀庵。白雀庵歷史悠久,是河北省唯一一家女眾道場,在佛教界久負盛名。
白雀庵老山門
白雀庵的由來
從南和縣城往東北行10余公裡,就到了白佛村,白雀庵就坐落在該村的東北角。這座名勝古跡,由於它悠久的歷史和規模的龐大而名聲遠播。它就是神話傳說中的觀音菩薩出家之地白雀庵。
據傳,在南北朝後期,這裡緊靠澧河,土地肥沃、溝渠如織、水明草秀、林茂糧豐,成群成群的白雀聚集。白雀在這裡自由翱翔,啄食戲水,真是一片神秘樂園。在那亂世之秋,從江蘇鎮江金山寺來了一位老尼師德真,感歎這裡“不是江南,卻勝似江南”。於是,他結茅為廬住了下來。老尼師布衣素食,將化緣積攢的銀兩在白佛店(即現在的白佛村)建起了殿宇樓閣。前有巍峨壯觀的山門,周有古樸典雅的紅牆,成群成群的白雀在雕梁畫棟的殿宇中穿梭棲息,繁衍生息。因此,當她為此庵起名時,喚為白雀庵。老尼師勤於佛事,不久,收徒500人之多。
傳說,觀音菩薩就是那時來此庵出家的。當地人傳,觀音菩薩祖籍南和縣。南北朝時期,群雄逐鹿中原,烽火連年不斷,豪強割據。南和縣瓦固村有位叫妙莊嚴的農民建立了興林國,年號莊王,因其姓妙,俗稱“妙莊王”。觀音菩薩,即為妙莊王的三女兒妙善公主。至今,在南和縣還流傳著許多有關妙莊王和觀音菩薩的傳說。
白雀庵大殿
相傳,妙莊王有三個女兒,長女妙音,次女妙緣,三女妙善即三皇姑。傳說當年正宮娘娘夢花懷孕,於農歷二月二十九日生下一白胖女嬰,取妙相善行之意,叫妙善。
三皇姑生性聰明伶俐,笃志行善。她不學描龍繡鳳,而在宮中秘修禅事。16歲時,妙莊王要將她許配給宰相李龍之子李炳。她執意不從,夜逃皇宮,打扮成村姑模樣輾轉前行,於九月十九日來到了白佛村白雀庵,昄依了佛門,妙莊王厭憎佛教,下令火燒白雀庵,燒死尼姑500名,三皇姑百感交集,放聲恸苦,感動了太白金星化作一只斑斓猛虎馱她上山。她登上蒼巖山巅,住下來潛心修練,日日淨手焚香禮佛,虔心悟道。轉眼9年,於農歷六月十九修成了正果,日赴千壇,眼觀萬裡。
妙莊王火焚白雀庵,氣病了國母,自己也整天神智恍惚,惡夢頻繁,患了一種怪病——人面瘡。在首府朝平城,求遍天下名醫,不知所患何疾。三皇姑不計舊惡,化一“和尚”點化妙莊王,並親獻手眼治好了“人面瘡”。
妙莊王感念三皇姑救命大恩,率百官來到蒼巖山敕封三皇姑。本想將其封為“全手全眼”觀音,因過分激動說成了“千手千眼”。爾時,三皇姑聖像展現空中,果然顯出千手千眼法相,眾呼為“千手千眼觀音菩薩”顯化。
而據《邢台通史》作者、史學專家趙福壽先生介紹,隋朝政權被宇文化及奪取後,連其家眷一並收容,後宇文化及被農民起義將領窦建德斬於邢州,余生還者就有隋文帝的三女兒妙善,因看破紅塵,在此地出家,修行成佛,即後人傳說的觀音菩薩。
白雀庵大雄寶殿
千年古剎再放異彩
“白雀庵是我國改革開放後最早開放的三個道場之一,是目前華北地區最大的一座二僧道場,其影響極大。”近年來,白雀庵在寺院建築建設方面進行了大量投資,維修了古建,擴建了殿堂,為佛事活動的開展提供了較好的條件。現在白雀庵常住僧人30余名,每年有兩次大型法事活動(四月初四、九月廿五)。
現正在籌建白雀庵觀音殿,建築面積千余平方米,能夠同時容納千余人進行佛事活動,建成後將成為我省最大的觀音殿堂,預計總造價3000余萬元。該殿位於白雀庵西院,采用明代建築風格。建成後的觀音殿與四周建築相互輝映,莊嚴瑰麗,將為千年古剎再添異彩。
夕陽西下,回眸遠望白雀庵,但見殿宇巍峨、飛檐翹角,紅牆碧瓦的大雄寶殿依稀可見,萬木搖曳,秘相叢生,千年古剎的風采在夕陽的映射下愈發顯得雄偉多姿、莊嚴肅慕,讓人不由得心生景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