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運是人人想知而又不能盡知的一個普遍問題。是否有命運的存在,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以佛法來看,命是有的,但並不是一成不變的。《佛法:究竟的改命之道--辯證分析八字命理引發的思考》這篇文章說的就是這個道理,這一道理早在《了凡四訓》中闡明,並不新鮮。在一定意義上說,筆者只是嘗試用自己的方式說明袁了凡先生早已說清楚的道理,結合自己的認識復述一下,其目的無非是想給那些整天想算命的朋友一個提醒,僅此而已。換句話說,是想告訴大家:不要整天熱衷於算命,要把人生的重點放在改命上。知而不改,失去了算命的意義;知而能改,才是我們的目的。但筆者看到,眾多的改命者大都把重點放在增加現世的福報上,這樣做並非不可,但終非究竟。真正的佛法,不僅能增加我們的福報,更重要的是,它還是我們跳出輪回的必然選擇,是駛達彼岸的不二法般。也就是說,改命僅是開始,跳出輪回、普度眾生才是我們的最終目的。
下面將最近與各地朋友交流中集中談到的一些問題分別加以整理,請大家指正。
一、命可有定數?
有!這是一個人的前世造成的,佛教稱為業,基督教稱為原罪。既然不是現世造成的,稱之為業似乎更恰當,這樣也易於人接收。
以佛法看來,業有三類:善業、惡業、無記業。善業多,則今世易享榮華富貴,惡業多則現世貧窮多難。無記指的是一些無關善惡的行為,影響不計。由此可以看出,一個人命的定數即是指他先天帶來的善業和惡業的總和,因此命有時也被稱為先天命。
二、命可改否?
當然可改。就現世來說,業是外力,心是內力,持續地增加心力,就可逐漸反作用於業,使命運偏離原來的既定軌道,當心力遠遠大於業的力量時,你就可完全把握自己的命運。“我命在我不在天”,這句古語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三、男女姻緣可改否?
可改。但有難度。因為這是兩人的共業決定的。要轉此業,需要兩個人共同來努力。如僅憑一人之力,而對方不配合,僅可在一定程度上發生變化,要想從根本上轉變是較難的。
四、如命可改,世間富貴可求否?
完全可求,但是需要達到一定的要求。尤其是此人的心地與行為必須符合一定的條件。
學佛,不僅要理入,更要行入。信解行證,最終要落實在行動上。以《了凡四訓》為例,上面明確提出了改命的條件,道理很簡單,但實踐起來卻並不簡單。在當今這個時代,如一個人堅持依此要求自己,恐怕會在一定程度上招來一些人的白眼,真正一步步落實起來並非易事,沒有大丈夫的氣概和決心是不行的。因此,一個人不接收這些條件卻想改變命運,無異於異想天開。
生活中我們還經常發現,一些人只想靠燒香、磕頭換來佛菩薩的保佑而不去積極地將佛法落實在實踐中,這樣的人能否真正達到目的值得懷疑。否則,豈不是說諸佛菩薩心中有私,有求才應,不求不應?如此“普”度眾生如何解釋?
五、如何求世間富貴?
“佛氏門中,有求必應”。但這求要如理如法。筆者的淺見是:
1、好好看一看《了凡四訓》和《俞淨意公遇灶神記》這兩篇文章,仔細體會其中的道理。
2、選擇一個當機的法門。如准提法、藥師法等,都是很好的法門,問題是你能不能做到,如真能做到經中的要求,定會“隨所樂求,一切皆遂。求長壽得長壽;求富饒得富饒;求官位得官位;求男女得男女”。有興趣的可參看一些法師和大德的開示和文章。准提法、吳信如先生的《藥師經法研究》等,有興趣的朋友可找來研究。
3、要一門深入。上面只是舉例說了兩個法門,其實只要一門深入,佛法的八萬四千法門都是好法門,關鍵看你是否能實踐。像淨土法門,簡單易行,但人多不信。其實,一切佛法最後皆歸淨土,淨土法是無上的顯密大法。難信能信,易行能行,必定改命不在話下,成佛自然有余。
其他法門也是如此,限於筆者的能力和認識,不一一列舉。
六、人是否能超出輪回?想往生極樂世界是否能算出來?
這個問題是網上的一個朋友提出來的,想讓筆者為其指點一下。現分別回答如下:
1、人是能跳出六道輪回的。包括釋迦牟尼佛在內的十方諸佛就是成功的例證,這是毋庸置疑的。
2、能否跳出六道輪回,往生極樂世界,關鍵在自己,依靠算命是行不通的。
依八字算命術的理論,如先天注定此世要成佛,那就表明你已經是佛了,既然是佛,還要輪回,如不是你想來度眾生,就是你成佛是假的。你成佛了都不知道,還像凡夫一樣想算命,不是十分可笑嗎?
再者,從釋迦牟尼佛的成佛經歷來看,他老人家不是生下來就成佛了,而是經過修行,歷經磨難才最終證得菩提。如果有算命師說他老人家這一世要成佛,而他自己也認為如此,干脆就不修了,等吧,我想什麼時候能成佛還很難說呢。
七、如何跳出輪回?
只是改命而不能最終把握命運,仍是不究竟的。筆者發現,在眾多的想改命者中,以增加現世福報為目的的占絕大多數。通過修學佛法,得到更多的榮華富貴,不是不好,但我們要知道,想成佛跳出輪回,需要福慧俱足,達到兩足尊。你一心只求福了,缺少了智慧,就像一只大鵬鳥,只有一只翅膀,無論它威力有多大也是無法飛上天空的。因為,要真正跳出輪回,需要福慧雙修。
那麼,如何福慧雙修跳出輪回呢?
筆者自己是個凡夫,還沒有成佛,沒有經驗,在此以《三皈;五戒;十善;四攝;六度》一書的內容代為作答。此書是現代大德印光法師和茗山法師的講述,語句通俗易懂,是進入佛門必須經過的步驟,也是學佛必不可少的基本知識。該書把實踐學佛的內容分為三個層次:
(一)三皈,是進入佛門的第一步,佛法僧稱為三寶,是佛弟子學習和景仰、依止的對象。不受三皈依的人,不能稱為佛教信眾。
(二)五戒十善,是自修階段,三皈後就應依佛法的教導,受持五戒以修身,防止過失和不犯錯誤,使自己身心有了規范,向善的方向發展。十善是在五戒的基礎上再擴大深入,是推已及人的過程,由消極的自利,走向積極的利他方面。
(三)四攝六度,專以利人度生為目的,一切都為利益他人考慮,不計較個人財產得失,生命安危,此是佛教的精神實質所在,修學的人,雖是凡夫,亦稱菩薩,叫初發心菩薩。實際上,利他也包含自利,學佛的人在修學過程通過四攝六度,可以改變自私習氣,擴大心量,磨煉志氣,以救度眾生苦難為己任,歷久功深,必然成佛。
金庸先生說:“英雄到老皆歸佛”。我的理解,這個“老”不但指年紀大,而且還有最後的意思。歸入佛門,是因為歷經人生的洗禮後你會發現,佛法是真正究竟的大法,是我們必然的歸宿。
願我們在學佛的道路上相互促進,共譜華麗篇章。
後記:筆者的聲明。
1、筆者確曾花費10多年的功夫師從當今一著名易學大家研究命理,但那已經是10年前的事,放棄對算命術的研究已非一日。如想與筆者切磋算命術,恕不奉陪,請您勿怪。
2、為什麼10年前放棄對算命術的研究?一是發現此術不究竟,想尋找更究竟的法門。二是開始明白“好易者不占”的聖人遺訓,這正是當年老師反復強調的。因為既然已明其理,何必再占呢?三是自己悟性太差,水平低,此法門可能不適宜筆者。
3、歡迎各地的朋友尤其是佛友對筆者不斷給予批評指導。交流的過程就是學習的過程,人各有長,取長補短,一個人才能不斷進步。無論您批評得多麼過分,筆者都會對您表示感謝。但過分的表揚就不必了。
4、撰寫此文與《佛法:究竟的改命之道》這兩篇文稿,一是想勸人改命而不熱衷算命,二是想引人學佛(注:佛法非佛教,請大家注意)。目的能否達到,盡人事聽天命而已。至於有朋友問,此文是否有版權,我的回答是:當然沒有!如確實想注明一下,就注明作者是“天行健”吧。天行健何許人也?無姓無名一凡夫也!
這是我的想法,現公布於此,請各位諒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