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印光大師:境界,若向人一切人說,則有過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印光法師復何慧昭居士書二

接手書,知宿根甚深,現行頗純,故有種種勝境相現。然今人多半是要體面,憑空造樓閣。有一分半分,便說有百千萬分。

如某居士錄其境界,皆是手筆所做,不是心地所做。汝固不妄,誠恐或有此習氣,則其過不小。佛以妄語,列於根本五戒者,正為防此弊也。若或見言不見,不見言見,乃妄語之流類。若憑空造樓閣,妄說勝境界,即犯大妄語戒。乃未得謂得,未證謂證,其罪甚於殺盜YIN百千萬億倍。其人若不力忏,一氣不來,即墮阿鼻地獄。以其能壞亂佛法,疑誤眾生故也。汝切須慎重。所見之境有一分,不可說一分一,亦不可說九厘九。過說亦罪過,少說亦不可。何以故,以知識未得他心道眼,但能以所言為斷耳。

此種境界,向知識說,為證明邪正是非,則無過。若不為證明,唯欲自炫,亦不可。

若向一切人說,則有過。

除求知識證明外,俱說不得。說之則以後便永不能得此勝境界。此修行人第一大關,而台教中屢言之。

所以近來修行者,多多著魔,皆由以躁妄心,冀勝境界。

勿道其境是魔,即其境的是勝境,一生貪著歡喜等心,則便受損不受益矣。況其境未必的確是勝境乎。

倘其人有涵養,無躁妄心,無貪著心,見諸,直同未見。既不生歡喜貪著,又不生恐怖驚疑。勿道勝境現有益,即魔境現亦有益。何以故,以不被魔轉,即能上進故。

此語不常對人說,因汝有此種事,固不得不說也。汝最初禮佛所見之大士像,不的確。以若果實,是不至因念與觀經不合而隱。然汝由此信心更切,是亦好因緣。但不宜常欲見像,但志誠禮拜而已,庶無他慮。臨睡目前白光,及禮佛見佛像懸立虛空,雖屬善境,不可貪著。以後不以為冀望,當可不現。窺汝根性,似是

宿生曾習禅定者,故致屢有此相也。

明虞淳熙,在天目山高峰死關,靜修久之,遂有先知。能預道天之陰晴,人之禍福。彼歸依蓮池大師,大師聞之,寄書力斥,謂彼入魔罥。後遂不知矣。須知學道人要識其大者。否則得小益,必受大損。勿道此種境界,即真得五通,尚須置之度外,方可得漏盡通。若一貪著,即難上進,或至退墮,不可不知。夢入佛殿所記之二句經文,固屬善境。然此二句,語甚明白。返虛依覺路,歸真悟常空者,謂人妄認世間諸法為實,故迷入生死。若能返觀諸法當體本空。則便依乎覺路,出迷入悟。歸真谛而悟真常之真空實相矣。魔境勝境之分別,在與經教合不合上分。果是聖境,令人一見,心地直下清淨,了無躁妄取著之心。若是魔境,則見之心便不清淨,便生取著躁妄等心。又佛光雖極明耀,而不耀眼。若光或耀眼,便非真佛。佛現,以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之理勘,則愈顯。魔現,以此理勘,則便隱。勘此,驗真偽之大冶洪爐也。夜見白光及虛空清白等境,乃心淨所現。何可以法界一相,寂照不二自擬。以此自擬,則成以凡濫聖矣。其過殊非淺淺。二句經文,未見所出。蓋亦宿生記憶之文,未必即經中文也。修淨業人,不以種種境界為事,故亦無甚境界發生。若心中專欲見境界,則境界便多。倘不善用心,或致受損,不可不知。

彼頭陀之所說,乃屬禅家道理。彼尚不破淨土,是其長處。然彼絕不知淨土宗旨,故與禅對論。彼注重祥光勝境一語,大須斟酌。否則誤人不淺。又謂不可著,以佛法無量,著則成有量,即不能入佛智。何止不入佛智,亦復或入魔界耳。至所雲之各佛,乃禅家約心理之論,與淨宗無涉。白光清空,既為如來一毛頭許功德。汝何得以法界一相,寂照不二妄認。實則宿世定境,由淨心而發,固不得當作奇特也。

淨土法門,以信願行三法為宗。有信願,無論行之多少淺深,皆得往生。無信願,即到能所兩忘,根塵迥脫之地步,亦難往生。以真證到能所兩忘,根塵迥脫之實理,便可自力了生死,則不必論。若但有工夫見此理,尚未實證,若無信願,亦難往生。

禅家說淨土,仍歸於禅宗,去信願說。果能依之而做,亦可開悟。而未斷惑業,欲了生死,則夢也夢不著。以凡夫往生,由信願感佛。故能仗佛慈力,帶業往生。今既不生信願,又將佛一一說歸自心,何由感佛。感應不符,則生自生,佛自佛。以橫超法,作豎出用,其得益淺而受損深,不可不知。得益者,依彼所說,亦能開悟。受損者,既去信願,則無由仗佛慈力。

吾故曰,真修淨土人,用不得禅家開示。以法門宗旨不同故,祈為慧察。如不以為然,請求之大通家,庶可契汝心志矣。光固不執著也。

 

上一篇:沒有追悔心的“忏悔”不能清淨業障
下一篇:快樂的四重境界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