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你知道幸福的密碼嗎?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作者:小荷 

    前段時間,我看了一本特刊,名字是《水知道答案:幸福如此簡單》。書中的道理和真實的事例震撼人心,使我照見了自己多年以來覺察或沒有覺察到的一些不好的行為、心態、情緒,結滿塵垢的心靈做了一次徹底的大洗刷。書中的內容關系到我們每個人、每個家庭的健康、平安、幸福乃至整個社會的和諧安定,所以一定要與大家共享,共同受益。

    先舉兩個事例。第一個事例是來自北京的一個曾經的癌症患者,她能力出眾、事業成功,二十九歲時,就做到了一個證券機構的業務部主管,後來結婚,到國外生活,她丈夫家本來有一棟400平米的大房子,她又買了一棟600平米的房子,帶游泳池等設施。後來厄運就開始了,因為過去在證券工作時有涉及違規的地方,被警方調查一段時間,然後又查出有惡性腫瘤,她一開始不相信,查了好幾個醫院,最後才相信,這期間腫瘤迅速增大,已失去做手術的機會。她的父母整天陪著她、看著她,***媽偶然在街上遇到宣傳傳統文化的志願者,發給她光盤,又留下了一個電話,幸運的是,留電話的人就和他住一個小區,只隔一條街,***媽陪她去了,她問,我的病還能好嗎,人問他,你願意你的病好嗎,她說,我得這個病,太對不起我父母了,讓他們受折磨。我要是走了,我父母會受不了。人又說,你知道你為什麼會得這個病嗎?你對你的父母不孝順。她說我就是總跟他們辯駁,從小就是。也不太他們的話放心上。人告訴她要忏悔改過,她回到家後就給他父母忏悔,磕頭洗腳,以後每天都這樣做,她的體力不夠,***媽幫她端水並說,我們不需要你給我們洗腳,我們是希望你的病能好。她本來長期發燒,但是第二天早上她竟然沒有發燒,並且從那以後再也沒有發過燒。後來她去醫院檢查,她的腫瘤竟然由10cm縮小到5cm,能夠做手術了。手術也非常順利、時間很短、效果很好,現在已是個完全健康的人。

  這個故事驗證了編者在故事前向我們講述的一個重要的道理: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就是說如果一個人德行不夠,配不上他所享受的財富和地位,就會發生疾病、災殃、或是意外。現在人追求享受的很多,住大房、買豪車,殊不知樂中有憂,禍福相依。過度享受,如果自己德行不夠的話,德土不厚,承載不起這麼大的福氣,就會發生疾病與災難,像上面的例子,她對父母也沒做什麼太過分的事情,只是不懂得恭敬與順承,享受了自己認為理所當然的物質生活,尚且如此。一般的人都會覺得,自己心眼挺好,不坑人、不害人,就可以了,但實際上,很多方面都不夠圓滿,僅僅說在家裡,都不合格。對父母僅僅是生活物質的供養是不夠的,用孔子的話說,那樣不就像養犬馬一樣嗎?對父母一定要有恭敬心。孔子又說:色難。意思是說,對父母難的就是能夠做到始終和顏悅色。養父母之身、養父母之心、養父母之志,是孝順父母的三個層次。

  古人說福氣有五:長壽、富貴、康寧、好德、善終,是謂五福臨門。我們現代人物質生活改善了,充其量僅僅是得到了眼前的富貴而已,對自己今後的生活,能夠有把握永遠這麼享受快樂嗎?原東方時空主持人陳大惠老師,做主持時,一個小時收入6萬,他說我現在用的手機1元錢,腳上穿的布鞋8塊錢。我現在做義工,沒有收入,我覺得很自在,很踏實我想活到80歲,給大家做個證明,我活的很好。

  另一個例子是一個女大學生,她從小到大非常受寵,她的內衣都是她姥姥給她洗,在家也是任性不聽父母話。上大學後,貪圖享受,總想發財,找了個同樣浮華的男朋友,共同投資,還跟家裡借錢,最後失敗,把她姥姥姥爺的一生積蓄都弄沒了,後來得了癌症,我們在一段錄像中看她講述,她撩起被子,讓大家看她的腿,瘦的一點肉都沒有,皮包骨頭,特可怕。她還講述她在上大學時,在大連,經常活吃海鮮,經常把活龍蝦等海鮮的頭擰下來,生著吃下去。她說一開始不敢,為了爭強好勝,不在別人面前丟面子,後來也學會了。她在錄像之後的半個月就離開了人世。

  這個故事再次印證了: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從小對家裡沒有任何孝心孝行,讓姥姥給自己洗內衣,損傷多少德行和福氣。還妄想能夠發財成功,不異緣木求魚。牽連老人晚年難度,這是多大的罪過,加之對生命不珍重,造成無法彌補的過錯,招致惡果。這個故事讓我想起了我們現在的孩子們,太享福了,好幾個大人寵一個孩子,要什麼有什麼,這種現象太值得我們警惕了,現在的孩子也很容易生病,一生病就輸液了、住院了,是因為父母、老人太在意這孩子,給予的他們太多,他們承受不了,就會經常鬧病。孩子是花朵果實,而老人是家庭之樹的根,我們要想家庭興旺,要把水澆向樹根,而不是花果。我們做父母的要教會孩子:你在家庭裡是最後,任何食物、好的東西,長者先,幼者後,你應該最後。不要把他們當成爺爺養,不要給他們太多物質享受,要注重他們德行的培養,最基本的對父母的孝順,學會為他人考慮,這才是對他們真正的好,積累好的德行能夠使他們在未來的生活當中感召到財富、成功、幸福。我們在家庭中必需孝順父母、包括對方父母,為孩子做個好榜樣,上行下效、孝悌傳家,孩子是父母的縮影,孩子自然就能好,更不會出現什麼叛逆、出走、自殺等現象。作為父母我們希望孩子有志向,應如何立志呢?一般父母大都希望孩子好好學習,將來找個好工作、過上好的生活。我們知道范仲淹小時的志向是不為良相,便為良醫,兩者都是胸懷天下,濟世利人。相比之下我們太狹隘了,我們這麼私心的想法對孩子無益。我們應該發一顆公心: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夠有能力、有作為,將來為社會多做貢獻,做一個能夠幫助別人的人。德學第一,才藝其次,能夠為別人考慮是天下第一等的學問。這樣的發心能夠有助於孩子的發展。范仲淹在世時,他一人的俸祿養活了族中幾百人,范仲淹的後人到現在800多年,仍然非常興旺,就是因為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高尚品德,厚德載物,贻福子孫。

  作為企業員工,我們一天中大部分時間在企業度過的,更應利用好,不能空過,關鍵在於存心。我認為,我們每個員工盡心做好本崗位工作就是在為企業做貢獻,也就是幫助了其他員工,就是積累德行;有更強技術、才能的人想著我有幸有能力能為企業多做貢獻,企業發展更好,對員工的幫助更大,就是積累德行。相反,懷有計較、抱怨、懶惰、自私、患得患失的心情工作,每天都在減損自己的德行與福氣。同樣的工作內容,同樣的過一天,因為用心不同、心態不同,對自己乃至家庭的影響、效果天壤之別,為什麼不去勉力行善呢?

  “仁者無敵”,能夠愛他人的人是沒有對立、矛盾的,是最健康、最快樂的。愛與感恩是最美好的情感,在日本江本勝博士做的水試驗中,貼有愛與感恩的水的結晶端正美麗、令人驚歎,我們的心常在愛與感恩中,我們體內每個水分子、每個細胞都是正常、健康的,相反,則是扭曲的、丑陋的,病態的。誠然,我們這個社會、我們所處的環境,會有些不好的現象、遇到不如意的人、事、物,如果我們抱怨、討厭、對立,既傷害了我們自己,又於事無補,可以說這種種不平靜的心更增加了整個生存空間的不和諧,反過來再影響我們的身心更不和諧。我們不用管別人,只要自己做好了就好,每個人都獻出一份愛,這世界將變成美好人間。真的是這樣,我們的心變美好了,我們的生存的世界跟著更美好了,反之,人心越來越不平、越來越貪心、只顧自己享受,這世界的災難也就越來越多,越來越嚴重。一切取決於我們的心。

  除了家庭生活和工作外,如果有余力的話,我覺得我們都有責任去關注社會上仍然需要幫助的人。在今年暑假期間,我參加了在涞源的一個夏令營,涞源是國家級的貧困縣,在那裡,我聽到、看到了一些觸目驚心的事情,有個人名叫謝至,他的腳因為糖尿病壞了,去醫院說要截肢,手術費1萬,他就回家了,他兒子從醫院買了套手術用具,就在家裡,在沒有任何麻醉和止血、消毒措施的情況下,把他的腿鋸下來,血流不止,他兒子給他用紗布一層層纏住,裹成個大棒棒,到夏天,裡面都生蛆了。再又看到那些貧困的人家,真的說是一無所有,讓我想起一個電影名字《活著》,這些人家的狀態就是僅僅是在活著,太難了,太苦了。所幸已被發現的這些最苦的都已得到了救助,還有很多很苦的人需要幫助。

  在山上我們還見到了希望工程的發起人車志忠車爺爺,他是個非常慈悲、非常善良的老人,他們兩口是北京人,上山下鄉時到了涞源,這麼多年以來,在涞源地區扶貧、助學,希望工程受捐第一人張勝利,他當年給車爺爺寫信的時候,第一句話是:您家裡打的糧食夠一年吃嗎,我們只夠半年吃的。(想想我們現在在食堂扔掉的食物,真的不異於犯罪。)他的兒女們都非常優秀,他自己生活非常簡樸,不讓兒女們給他買新衣服,他說:有多余的食物給那些挨餓的人吃,有多余的衣服給那些受凍的人穿。

  我們現在的生活狀態可以說,再多消費一些,也就是錦上添花,何如雪中送炭,給那些“饑寒悲懷抱”的人。天下財富,為我們所用,而不為我們所有。我們能夠支配的多一些,有機會、有能力幫助別人,行善積德,是多麼幸運。同樣的100元錢,對他們來說,能發揮巨大的價值和作用,那些深山裡的人有的甚至都不認得100元錢,而我們只是隨便吃頓飯就沒了。有人說,該讓那些老板、大款做公益,該捐錢的地方讓他們去捐、多捐點。近日報紙上說,比爾蓋茨和巴菲特來中國宴請前50位富豪,後者很多先打聽有無勸捐內容。在涞源,也有很多因為開礦而發財的人,對他們來說,幫助一個失學的孩子一年只需1000、2000元,九牛一毛,但是他們大多數寧可把這些錢花在牌桌上。難道因為這些更有能力的人不做我們就不做嗎?

  這種情形讓我想起程派名劇《鎖麟囊》,講的是登州富戶薛姥的女兒薛湘靈出嫁,嫁前按當地習俗給了她一個鎖麟囊,取“早生貴子”之意,內中裝了不少珠寶。薛湘靈婚期中途遇雨,在春秋亭暫避,恰巧又來了一乘花轎,轎中的趙守貞是貧士趙祿寒的女兒,由於感到身世淒涼,不禁悲啼。薛湘靈教老僕問明情由,頗表同情,慨然以鎖麟囊相贈。精彩的唱詞告訴我們答案:
  世上何嘗盡富豪。也有饑寒悲懷抱,也有失意痛哭嚎啕。聽薛良一語來相告,
  滿腹驕矜頓雪消。人情冷暖憑天造,誰能移動他半分毫。我正富足她正少,
  她為饑寒我為嬌。分我一枝珊瑚寶,安她半世鳳凰巢。忙把梅香低聲叫,
  莫把姓名信口曉。這都是神話憑空造,自把珠玉誇富豪。
  麟兒哪有神送到。積德才生玉樹苗。小小囊兒何足道,救她饑渴勝瓊瑤。

  所謂“公修公得,婆修婆得,多修多得,不修不得”, 我們只管自己,不必看別人。我們只要是懷著一顆真誠的心幫助別人,不圖回報,就像薛湘靈一樣,甚至不要對方知道自己姓名。盡我們自己的能力,不論錢、物的多少都好,就是圓滿的善,自古以來,敬老懷幼、憐貧濟困、矜孤恤寡,是我們的傳統美德,我們中華民族之所以能夠有5000多年的歷史,是因為我們有優秀的傳統文化,並且世代相傳。那些富豪的人都能夠永遠保持富豪嗎?他們的子孫都能夠永葆富豪嗎?能夠像范仲淹的後代為人所尊重嗎?我們不要看一時現象,要看本質,不要短視,要放眼遠量。財富只是一方面,況且我們每個人誰能知道自己與生俱來有多大的福份呢?我們做一點善行,並未使我們生活品質下降多少,而提升了我們的心靈層次,為我們的德行加分,為我們自己和子孫修福積福,何樂不為呢?前面講五福,一個人如果具備好德,那麼其他四種福氣都可以得到。

  我們現在人很注重身體健康,很注重養身、鍛煉身體,適當的鍛煉是需要的,能養身體之氣,黃帝內經還告訴我們:病從心起,養身莫如養心。什麼心最好呢?善良心、清淨心、慈悲心最好,是供養身體最好的營養品。莫說身體健康,連容貌都會變得美麗,相由心生,我們都看到過菩薩像,觀世音菩薩、普賢菩薩、地藏菩薩等所有的菩薩都一樣的相貌,殊勝圓滿、端莊美好,那是因為他們斷除了所有的小我,修行所有的善行圓滿、並且對眾生慈悲救度的心是一樣的,而我們凡人的面貌則是千人千面,因為我們身上有各種各樣的毛病習氣,誰和誰想的都不一樣,如果我們放下自己的自私自利的煩惱習氣,我們善良的天性、本有的自性就會光明顯現,與佛菩薩無二無別,我們就會越來越美麗。

  “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秧。”“夫心起於善,善雖未為,禍已遠離;心起於惡,惡雖未為,而福已遠離。”行善未必一定要捐錢捐物,行善就在平常生活中,就在每一個起心動念處,是為公為私,利他即是善,利己即是惡。捨得捨得,不捨不得,“捨”不光指捨財,更徹底的捨是捨下私心。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水供養我們生命,我們感恩她,他也並不居功,我們拿他來洗滌不淨,他也不曾怨言;盛到任何形狀的容器都可以,不執著自己,隨方就圓,從人所需;又水中能夠容納污穢,滋養生物,有寬容之量。

  我們所有人都想要得到幸福,幸福很簡單,所有的事例與道理都說明一個真相:幸福與否就在於我們的心,只要我們能夠保持一顆赤子之心、一顆純淨純善的心,幸福就與我們相伴。

 

上一篇:周泳杉老師:家長的這口氣是出了,孩子的這一生也毀了
下一篇:(越來越感覺到):欲求諸佛菩薩的加持,你自己先必須站起來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